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瑜的文体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5 16: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瑜的文体意识
韩石山

中国作家多无文体意识,报告文家作家尤甚。他们有的是激情,激情催促着文字,顺流而下,随物赋形,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本枝叶披覆者,能叙述清楚,已然是此中高手。他们有的是思想,任何俗常的话语,只要当时当令,均能诠释出精妙的蕴含。
报告文学作家中,有文体意识的,赵瑜先生要算一个稀罕的品种。前面的批评并不完全准确,该开脱的时候还要开脱。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材,常着眼于宏大与凝重。大与重的物件,往往形体也就粗笨,纵有微妙之处,亦非常人所能悉察。在报告文学一行,赵瑜出道甚早,名望颇高,以文体而论,不管是早先的《强国梦》,还是不久前出版的《晋人援蜀记》,主观上或许有所图谋,实未有上佳的显现。可喜的是,新作《寻找黛莉》,令其一展宏图也一展长才。
事件之小,小到再不能再小。不过是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几封巴金给一位少女的信,七封,不能算多且都不长。给了我这样的冬烘,稍作笺释或著一短文,送专刊此类文稿的报刊,也就了事。比我稍为聪明一点的,也不过是翻查资料,笺而又笺,释而又释,完成一篇万把字的所谓学术论文。吓死你也不会想到,写出一部近十万言的书稿。
然而,一个有心人的机锋,一个探索者的勇毅,是常人无法想见的。
此中的关键,在于找见那位1937年十七岁,若活着当近九十,又显然绝非本名的黛莉小姐。坡子街,襄汾,宁武,西安,线索断了又续起,对象找错再重来,几经挫折,几多悲喜,终于找见了现居西安的赵梅生老人,解开了这七封不是情书却满含情义的书信的谜底,也解开了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与她那个庞大家族的谜团。十几页纸质灰黄的书信,如一片又一片的云霞,在历史的天宇轻轻飘浮,聚集着什么,又照耀着什么。于是在这深邃的时空里,我们听到了救亡图存的呐喊,也听到了民不聊生的哀叹,看到了河山递变的痕迹,也看到了辗转流离的艰辛。最小的和最大的,最薄的和最厚的,就这样紧紧地铰合在了一起。
这就要说到赵瑜的文本意识了。且设想几种可能。马上能想到的一种当是,也写了寻访的过程,但将那七封信放在前面,或附在末尾。不能说不对,却难说高明,——仍是笺注的路子,不过无限地加大了笺注的分量。再一种可能是,将这些书信糅合在叙述中,增加了叙事的绵密,却无形中减弱了收信的分量。好的作品,应当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叮当有声而仪态万方。这一写作秘笈,赵瑜显然别有会心且心有别解。且看他是怎样摆布的。
全书共20节。将这些章节的名目连缀起来,便可窥知其调遗的手段。计: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古董商喊出高价位;这批旧信从何而来;温馨而又敏感的话题;血贱《牺牲者》;是回忆逼着我写《春》的;查找襄汾县里赵逢冬;信仰应是文学之根;寻访到一位赵文英;矛盾中挣扎的弱者;祝寿村又见新希望;赵公馆里两兄弟;抗战前最后一封信;宁武关人拉板车;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在西安会晤赵健女士;战争也没有毁掉他们;从克难坡到嘉峪关;坚决不做二房太太;共同寻找黛莉。
从上面的撮述中,大致可以看出,七封信,是分插在全书的。厘清一下便是,第一封在第1节,第二封在第2节,第三封在第4节,第四封在第6节,第五封在第8节,第六封在第10节,第七封在第13节。
寻找是紧张的,堪称紧锣密鼓,有时甚至到了间不容发的地步。读信则相对平静,悠然神往而又屏气息声。这一紧一慢,一动一静,大致规定了叙事的路径,也调适了叙述的节奏。而这紧慢之际,动静之间,又不是均衡用力,约略说来,前半部分叙事舒缓,信的插入就稠些,后半部分叙事紧凑,信的插入就稀些。第14节之后,已不再是“寻找”,而是“黛莉”了。
这样一路叙说下来,自然叮当有声,自然仪态万方。是一种文体美,也是一种大聪明。
大聪明要用在大地方。反过来说,没用在大地方,就是没有大聪明,至少也是看不出大聪明。写作有着力的不同,也有顺序的不同。其顺序应当是,先文体,再章节,再句式,再词藻。其着力则应当是,主要用于文体者;后三项,余事也。读海外译介过来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每每能感到,他们在文体上的用力之巨,用心之细。有人批评我们的文学怎样怎样,虽不无偏颇,一点怕是毋庸讳言的,那就是我们的许多堪称优秀的作品,没有在文体上显出一种大聪明。无论虚构作品还是纪实作品,真要在文体上显出大聪明,没有人会视而不见。作家或许会隐忍不发,批评家怎肯放弃这份快意?
《寻找黛莉》的优长多多,我最看重的还在这上头。特为剖析之。
我已老迈,无心用世,更无意于臧否时贤,所以喋喋如此者,不过是难舍对文学的一缕旧情而已。

                                                         2010年1月3日于潺湲室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9:08:51 | 只看该作者
作品的价值取决于生命力
转载▼



   3月5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出了30年30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赵瑜的《强国梦》以全票名列其中。大概时间太过久远,对于获奖,赵瑜的表现似乎有些麻木,他说,自己更重视作品发表出来是否被读者所喜爱,当时喜爱了事后还有没有生命力。
   “目前获奖的作品都不错,但是真正的好作品,很可能连发也发不出来。”这一点赵瑜深有体会。一开始《马家军调查》没人敢发,在编辑部搁了两三年;《太行山断裂》也在好几家刊物转来转去;《牺牲者》至今也还没有找到好的出版社。”在这种情况下,赵瑜自己装订了几百本,送给朋友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凡是获奖的,应该是相对有生命力的作品。还有更好的作品和作家,不一定都评得上。反过来,我们作家还要追求长远性,不要被一时一地的诱惑太多地吸引。当然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但必须要自律、自敛。作家不能贪图评奖或迎合评奖,好作品一定要在人民群众中有共识才行。”
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
     前一段时间,山西省长治市出版了新时期以来的一部诗歌选,其中收入了赵瑜早期的作品,他自己看着就乐了:原来我还写过这样的诗歌哪!
   其实他什么都写过,诗歌、小说,散文,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写实的东西。80年代初期获首届赵树理文学奖的《玉峡关纪事》,赵瑜将其定位于写实散文,其实已显露了报告文学倾向。但是写报告文学的“头一下”,不是赵瑜自己主动想写的。
   20世纪70年代,赵瑜在晋东南体委参加过职业化体育训练,游泳、自行车、篮球,篮球能打到区级教练。文革时期,体育帮助赵瑜度过难关,活得相对舒展。从事多年体育工作之后,赵瑜调到晋东南行署交通局,很多人事方面的政策强调干部也要现代化,他就又进入晋东南师专政治系进修。在机关单位,干部要求按点上班,这对赵瑜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事儿。头天晚上看书太晚,第二天起不来,领导常常去敲他宿舍的门叫他起来写材料。尤其以他的性格,不愿意跑官,不愿受拘束,体制的压抑对赵瑜来说苦不堪言。尤其是 80年代的文学热潮对于全国青年有很大诱惑力,青年赵瑜也总在琢磨能写点什么,他热衷于组织民间文学社团,并担任长治“新羽文学社”的负责人。
    1984年,山西地方文学刊物《热流》要创刊了,主编急于找一个头条,就约赵瑜写一篇煤炭题材的作品。这恰恰是赵瑜很早就琢磨过的,他觉得当时太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急于超英赶美而忽视了人性。其实是轻视人的生存,矿工地位非常低。他很快就完成了《新形象之诞生》,被安徽矿区评为“煤炭工人最喜爱的作品”,很快被《报告文学选刊》选载,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深层》,并获全国煤炭乌金奖。
    从这之后,赵瑜逐渐稳定地在报告文学领域,他觉得报告文学更适合他的性情。他虽然爱玩,爱游走,但就知识分子传统而言,深深受到山西文化氛围影响。从赵树理时代,之后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崛起的知青作家群体如郑义、李锐、柯云路,当代土生土长的作家如张石山、张平、韩石山、王祥夫等形成的雄厚的文学队伍,山西作家的传统就是关注民生,贴近现实,受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成为地方文化的主要特色,即使有人写小说,也很少风花雪月。他们有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作品也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独立知识分子的视角
   评论家白烨说,赵瑜是一位特别善于、特别敢于面对和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报告文学作家。此言不虚。无论是早年的《中国的要害》、体育三部曲,《太行山断裂》、《但悲不见九洲同》等力作,还是近年的《革命百里洲》、《晋人援蜀记》还是《开眼》,赵瑜叙述的是当下的焦点、热点社会问题,几乎每写一部都能引起轰动。对此,赵瑜解释说,“报告文学题材本身决定了作家必须直面人生,应当去追求民众关注的事。我追寻一种使读者有启发的作品,希望对社会能有所贡献。”
    在写作题材上,赵瑜完全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像老母亲下蛋,是从小米粒般的卵慢慢成熟,不断生发不断孕育,“下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写完《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他感到没有把体育写透,终于在《马家军调查》里完成了这一夙愿。但他坚决不重复自己。体育三部曲写完之后,很多出版商找到赵瑜,以丰厚的经济利益作为回报,希望他再写一些体育题材的作品,但是赵瑜没答应。他认为自己对于体育的思考已经在三部曲中完成,再写不会对读者有什么启发,于是坚决放弃。不断地向新领域探索,并把探索的结果科学地告诉读者,赵瑜对此乐此不疲。
   同样写地震,赵瑜把立足点放在了山西的大后方。在《晋人援蜀记》中,赵瑜的平民化视角引起评论界的注意。其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始终具有这样的视角。“任何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在关注庙堂的同时,同样该关注草根。过去遗留的政治债、经济债太多,重视平民的东西来不及细细琢磨。所有变革最终要把人放在第一位,现在平民化的东西浮出水面了。”早在90年代初期,赵瑜的《第二国策》就关注到环境问题,他对山西煤矿的现状感到忧虑并呼吁,山西不能再这么挖下去。
    如果没有对这块土地的深爱,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他不可能写出这种历史感。再比如当前正面临新时期以来精神建设苍白以至崩溃,很多知识分子呼吁了多年,但是没有用处。“我一直在想,但是没找好的依托。文学家要写文艺性的东西,但是背后必须有理性的思考。我在想精神文化道德方面的话题,最后落足在五台山。五台山是一个秘境,七八十年代非常冷清,游客去了也就是看看风光;今天的五台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里建起很多牌坊让香客居住,成为香客精神寻求之地。写这部作品,还要考虑今天的时代对精神层面的影响,当前最主要的、急需剖析的是什么问题。
    2008年年底,赵瑜又与柴然合作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开眼——国家电网户户通电工程记》,全景式地反映了国家电网户户通电工程。他们用了70多天时间,走了8个省份的“老少边穷”地区,所到之处都是崇山峻岭,穷乡僻壤。赵瑜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电职工的命运,去书写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一个作家,有一条是不能放弃的,就是平民意识。草根文化也是文学的根,是作家的根。而知识分子的精英化倾向,只有和今天的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才有用处,要不然就会脱离中国的实际。”

希望报告文学也能成为枕边书
    报告文学是体力活,更是“走出来”的文学。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决定了作家必须了解详细情况,而最终作品会回答你的劳动。赵瑜马不停蹄地走近30年,收获了诸多荣誉,更收获了厚重的知识和见识。“我年轻时修养不够,由于从事了报告文学的写作,见惯了荣誉和倒霉蛋,增加了修养,自己就变得宠辱不惊。我感谢经历过的题材、人物、事件,他让我更懂得今天中国的样子。同时,每次写报告文学会倾向性阅读,使我能多读书,迫使我深入研究,比如我打算写五台山,必须对佛门有了解。我们这一代作家,最大的问题是学养太浅。而这些阅读可以滋补我的学养不足。如果没有目标我不可能深入研究。”
    赵瑜认为,中国的报告文学作家是幸运的,中国的历史给报告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异常生动的大舞台,给作家们提供了写不完的素材。对于过去有“报告文学作家断代”的现象,赵瑜倒认为,报告文学就得中年人做。因为年轻时总是浪漫一些,对他人的生存状态相对淡漠,更看重自身的感悟,比较自我。因此,看待和分析社会矛盾不见得准确。而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像庄稼生存一样需要土壤、温度、水分,从国家集体到个人,历史发展中国家的状况,以及人在这一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上中下、左中右,都得“通”。报告文学的热潮过去了,但是一定不必担忧生存问题。比如他最近看了寓真的《聂绀弩刑事档案》就令人感动。年轻人做则可能勉为其难。“古人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年轻人不一定写得好纪实文学。”
    “有激情缺乏理性、有报告没有文学、有展示没有沉淀”一向是报告文学的固疾,赵瑜的优势恰恰是理性、自觉、反思。他说:“报告文学虽然有一部分让认为新闻范畴,新华体相当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文艺范畴。既然挂着文学,就得特别讲究文学化,文学化不是和理性化对立的,而是要求人物鲜活、语言生动、讲究文字。这是我所长期注意的,要使报告文学增大传播和魅力,必须将非文学因素和文学因素结合起来。”赵瑜说,从文学的终级关怀来说,文艺作品的目的是一样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最终目的是人性,报告文学同样要以人为轴心,如果不写以为中心,故事再好,也就是一般新闻而已。
   除了喜欢阅读政治、历史方面的图书,赵瑜的枕边书是老学者的精美散文。他有一个希望,就是报告文学也能成为读者的枕边书,当时看得热闹,隽永的魅力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有根的写作
    正如马尔克斯笔下的拉丁美洲、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在赵瑜的很多作品中,山西是一个始终不变的根据地,评论家阎晶明称之为“有根的写作”。但是他的作品其实也不局限于山西,山西只是立足点,比如赵瑜与李杜合写的《晋人援蜀记》,其实是放眼全国。
    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第一松”的松树,没生长在大兴安岭,恰恰扎根在最干旱的鄂尔多斯高原。赵瑜说,一棵老树之所以树繁叶茂,一定根扎得深,找到了好水源。蒲公英到处扎根,只能长成一棵草,而不能长成一颗老树。“如果我不把山西重视的历史、人文的东西写出来,不就白白浪费了吗?不就辜负了山西人民给我的哺育和教育了吗?我希望自己将来变成一就是说老树,就扎根在黄土高原上。”
    然而扎实的写作不尽然全部都能换来丰厚的回报。在赵瑜的很多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发不了的。分明知道辛苦写出来的作品不好发,但赵瑜还是执着写。“虽然不可能高屋建瓴,在历史高度指手划脚,但是作为作家的责任感还是有的。比如中国人经历的不到半个世纪的残酷故事,如今竟被年轻人淡忘甚至浑然不知,我们是有责任的。你是职业作家,你再不去写,指望谁去写?我有这个责任,也绕不过去。写好本村本县本地区的事是应该的。”
    90年代,赵瑜来到北京长住。“如果做记者,歌星,不能离开北京,但就作家而言,不能离开自己的根由,不能离开土地。山西的文化自成体系,拉开距离之后相对沉静,事物本身的演变、矛盾的突发相对清晰,人们的阶层和经济的关系相对明朗。”北京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可以重新整理审视并激活往昔的生活积累。赵瑜说:“最近观察审视我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山西长治,发现比过去看得更清楚。过去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写作视角,通过在北京十年的生活阅历,现在急不可待地、充满信心地写这个长篇。如果我一直在长治,不会比今天这个状况强。” 赵瑜觉得,就文学写作而言,不必追寻大都市;就作家眼界和胸怀而言,必须走出原生态。仅仅在一条河,一个村落不是不能够写出好的作品,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走出来之后再去关注生养过自己的土地,反而看得更清楚、更亲切。就赵瑜个人实践而言,在外面到处采访,包括在都市里感受文化前沿的发展规律,再回到山里或者“猫”到一个地方去写,好处多多。
    “浮躁是作家的大忌。我经常回山西去,山西的事我都不推辞,写一部作品要待很长时间。”赵瑜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描写长治文化大革命的残酷性的《牺牲者》。采访一年,写了两年,他的大脑变成了“全面通”的电脑,因为他必须做到对这场战争的前后经过全面了解。之后,在山西的房子埋头写作。完成之后,又回到北京时入乱糟糟的生活。
  爱好收藏的赵瑜前两年收藏到巴金写给太原女孩的7封信,从1936年至1937年,巴金是一边写《春》一边写信,而且每封信都两三页。当年这位署名赵黛莉的女孩子是否健在?现在何处?从得到信后的整整一年,赵瑜都在调查,整个调查扑朔迷离,将要真相大白时却发现他所找到赵家之前还有一户赵家,前功尽弃,只好从头再来。后来终于找到赵黛莉是山西宁武人,落脚在西安,已经90岁了。这一重大发现令赵瑜非常兴奋,他表示接下来将写一部好看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3:31 , Processed in 0.0894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