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 是与非中的理性端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0 13: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 是与非中的理性端详
  编者按
  “那些公开课,学生都是上了好几遍的。”一位教师这样评价目前的一些公开课。的确,对公开课的诟病并不是今天才有。
  作为展示教师风采、进行教学交流、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公开课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教师从名师公开课中开阔了视野,取得了真经;从自己的公开课上悟到了缺憾,收获了真知。然而,与之伴生的种种问题也将公开课蒙上了质疑的阴影。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和现象阻碍了公开课发挥其原有的作用,甚至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那么,该如何寻回公开课的本色,让公开课回归航向,是本期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一线教师所展示的实践和想法。
  
  千人一面失了个性
  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传统:哪位教师要去赛课,就要先在学校里进行多次试讲,其他教师反复听课并提出修改意见,甚至细致到什么时间做什么手势等细节,以期完美呈现。可是,在一次次的打磨中,参赛教师的课堂设计被打乱、杂糅,容纳了众多教师各自的优点,甚至最终面目全非。其实,我们强调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计划,并不等同于就划定条条框框、千人一面,使教师失去了个性发挥的空间。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 孟凡玲
  为了气氛偏离重点
  一些公开课上出现了不围绕教学重点授课的现象。其实,教师对教学重点了如指掌,但他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围绕教学重点讲课,教学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不说,学生还往往积极性不高,课堂没有波澜,而这是公开课所不允许的。因此,一些教师就将教学重点转换为“学生喜欢的话题”。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发言也精彩起来了……教师要在定准教学重点之后再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否则,公开课就会看之有声有色,品之无香无味。
  河南省郑州市第86中学 张春旺
  无度表扬乱了方圆
  公开课上,教师大多笑靥如花,极尽表扬之功,即便学生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也会以“你真棒”、“你有作家的天赋”等褒扬之辞来回报。还有的教师会以“你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你想怎么举手就怎么举手”等来活跃课堂,这似乎成了解放学生个性的标志了,公开课的纪律标准一再降低。教师应把握评价用语的尺度,善用表扬与批评,注重鼓励也要注意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在课前课后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以贯之,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陈健
  教学手段过于复杂
  一些公开课的教学手段过于复杂,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有教学形式全套上场:学生分组讨论,扮演角色,编课本剧,充当记者采访……
  多媒体课件也让人眼花缭乱,一会儿视频,一会儿音频,一会儿图片,教学方法由过去的“口灌”变成了“电灌”。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忘记了时间,停滞了思维,而课堂效果却难以与之俱进。
  湖北省远安县鸣凤中学 朱道清
  
  反观走向课改深水区的公开课
  公开课暴露出的问题恰好是中国课堂教学的问题。公开课中的作秀恰好证明,课改已进入深水区,我们必须进行深水勘探、深水测航、深水躲礁,从而更顺畅地前行。笔者就借着公开课的类型逐一展开评析,提出相应建议
 
  公开课上有“麦霸”
  大型公开课上,执教教师常要戴扩音器,学生发言也要拿无线话筒。舞台之上,众目之下,教师演练有素,学生也相当配合。不过,我们经常发现,转来转去的话筒大多只落在少数学生手中,“沉默的大多数”则成了看客,我们姑且将其定义为公开课上的“麦霸”现象.

  让“常态课”公开化
  常态课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重在每节课都让学生学扎实,哪怕是做一道题或写一个字,只要学生学会就行。因此,常态课需要让学生静心思考,独立做作业。这样一来,听课人就会感觉容量太少,形式太单调。其实,我们评价的依然是教师,关注的是教师,却没有从学生层面去关注、思考和评价。学生做得怎样,学得怎样,才是我们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根本.  


  公开课需要自然纯真
  公开课似乎让人很纠结,有人喜欢,有人怨。但教师需要与公开课打交道,获得更快成长。那么,如何改进公开课?我想,公开课必须拒绝虚假的“表演”,反对单纯的“真实”,呼唤自然纯真.

  带着三种意识观课
  看过许多级别的公开课,自己也上过不少公开课,笔者发现,人们对公开课无论赞叹还是非议,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某些意识的缺乏。我将这些意识概括为创新意识、哲学意识和学习意识.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0日第4版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2:38:14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公开课需要自然纯真
 2012年02月10日  作者:王俊章  
  ■江苏省睢宁县南门中学 王俊章
  公开课似乎让人很纠结,有人喜欢,有人怨。但教师需要与公开课打交道,获得更快成长。那么,如何改进公开课?我想,公开课必须拒绝虚假的“表演”,反对单纯的“真实”,呼唤自然纯真。
  回想我上公开课的经历,其中三次让我难以忘怀,对公开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一次公开课,我准备的是校内公开课。开课头一天,听说县教研室领导也要来听,我又连夜重新查资料、备课。试讲时,我倾其所“知”,全部给学生讲解了一遍,甚至占用其他教师的课反复演练。几遍下来,我感觉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上课时,师生配合默契,有声有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我向一位老教师请教,他却给了我“华而不实”的评价。这好似当头一棒,我的心里泛起阵阵苦涩。是啊,虚荣心作祟,课堂的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一切都以“圆满”完成,一切都是在虚假表演。这样的公开课有什么实效可言?因此,我告诉自己,公开课一定要与虚假的表演决裂。
  第二次公开课是教授《杨修之死》一文。为了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十多份课件。课前,有位教师提醒我要让学生预习,但为了公开课的“真实”,我没有向学生透露任何信息。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结果这一教学环节占用了大量时间。尽管这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了充分铺垫,但预设的内容没有讲完。最后,我只好“自我了断”。每次想起这节公开课,我心中都有一丝遗憾。
  公开课要回归真实,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听课教师觉得可看、可学、可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为了所谓的“真实”而牺牲公开课应有的价值又是得不偿失的。这次公开课忽视了课前预习,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战斗”,自然力不从心。可见,公开课不能一味追求完全空白式的“真实”。
  第三次公开课是教授全县语文公开课《行道树》。课前,我告诉学生要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我。课堂教学如顺水行舟,特别是在引导学生领会“深沉”的内涵时,我引用了白岩松《你幸福了吗》中的语句、齐秦《痛并快乐着》中的歌词,以及“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例等材料,学生很快就轻松、准确地领会了其意蕴。评课时,几位教师都对我的公开课赞赏有加。课前师生准备和教师的要求,其实只是平时的常规教学方法,但却是公开课课堂精彩的必要条件。看来,公开课需要的就是自然纯真。
  这三节课让我对公开课的表演与真实有了深刻的认识。虚假的表演让公开课变味,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单纯的真实让公开课退化,影响了实际效果;自然纯真,让公开课更能彰显风采、提升魅力。公开课是一种艺术,它不拒绝表演,但更需要自然纯真,这样方能赶走“苦涩”,消解“遗憾”,让喜悦悄然行走在师生的心间。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0日第4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执教公开课的意义
——听芮老师上《记金华的双龙洞》有感
文/郭学萍
能在214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先听芮老师上课,再听袁校长评课,并和这两位师者进行现场对话、互动,不仅幸运,而且幸福。
我一直敬佩芮老师的教学智慧与勇气,更敬佩她对待公开课的“家常”姿态。她让我更加相信:好的教学一定源于心灵,源于内心深处对学科和学术的喜爱。她的公开课就像她的为人一样,不张扬,不浮躁,有一种“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安然与平静。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如巨石入海,在我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让我不断地思索——公开课的意义?
诚然,公开课是平日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去粗存精后的再现。就如一出舞台剧,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长久思考与高度提炼。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开课的意义在于通过特定课例来呈现执教者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追问,尤其是通过对该问题化解流程的演示来表达教研主体的课堂价值取向,并在开放的研究氛围中获得多元化评价,从而共同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执行。
听芮老师上课,就像欣赏一首经典的乡村音乐,乍一听平淡无奇,细细回味,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可圈可点。课堂上的她和生活中的她一样,平易温和,柔软细腻,就像一位邻家大姐姐,让每一个和他初次见面的孩子都情不自禁地产生亲近的感觉。听她上课,有一种款款而至的从容与安详,就像午后漫步一样舒缓与松弛。在她眼中,每一个孩子都很棒,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呵护与尊重。即使课一开始,六(4)班孩子因为对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陌生而略显沉闷,但她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着急或埋怨,而是放慢步子,用一颗宽容的心等待每一朵花开。
置身于芮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你会真正地认识到:公开课的意义不在于课堂是否具有可观赏性,也不在于教师表现得是否尽善尽美,而是在于这样的公开课是否能给予我们某些触动或启示:如何进行行楷的书写指导,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书写速度?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锻炼,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如何打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单向对话,而是让“生——生”之间的对话成为“常态”……

芮老师的公开课凸显了“平实”的教学品格。所谓“平实”,是指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是常态的,不掺杂有失教学自然形态的浮华与虚饰;所谓“平实”,是指教师有着独特的教学追求,她的课堂教学内容虽然着意设计但又天然浑成。课一开始,芮老师用10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习字帖》练习行楷;接着给足6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再给足时间,让每一个个体自主学习,圈划批注;交流汇报时,继续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的一种“给”和“放”,在我以往所听的公开课上是极少见的。
“芮老师的课颠覆了传统的公开课的模式,”这是学校许多语文老师听完课之后的共同感慨,“她以一颗本真务实之心,于潜移默化之中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语文,也教会了我们老师如何教学生学语文。”“批注要写精当”,“评价别人的发言时要先给予鼓励,然后委婉地提出建议”,“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自己发言时要控制音量,不要影响别人”……芮老师的课堂点评,看似随意,实则用心。
一节公开课的意义,不在于听完之后大家都去照葫芦画瓢,而是在于它呈现一个可供研究的样本,引起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甚至质疑和辩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主编、江苏省小语会袁浩会长在和我们一起听完芮老师课后,娓娓而谈:“就课程理念而言,芮老师这堂课是以促进每一位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为目标的,实现了新课程所高扬的三维目标;就教学方法而言,芮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定教、以教助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定学,甚至以教代学;就师生关系而言,芮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师生平等、生生合作,课堂上真正形成了开放而和谐的‘合作学习共同体’……”
置身于芮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公开课的意义不在于展示执教者的光华,而在于为广大教师提供原生态的样本素材,在像袁校长这样专业评论的引导和点化下,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专业成长中可以攀援的阶梯,并进而凭借这种公开课促进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建设中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全方位转换,那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否真的走到了前台?是否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了每一个学生……

感谢芮老师,她就是一个幸福的摆渡人,不仅把学生摆渡到理想的彼岸,还把每一位教师摆渡到新课程的彼岸。
感谢芮老师,她以对课堂教学的无限深情,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如此有力地诠释了“我们执教公开课的意义”。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3:33:27 | 只看该作者
反观走向课改深水区的公开课


  ■陕西省汉中中学 李旭山
  人们总是把批评公开课的矛头指向作秀。公开课可以促进交流,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名,作秀似乎也就有了内在动力。那么,公开课各种“秀现象”背后不能公开的是什么,公开课的的真正启发是什么,公开课又能为课改做些什么?
  公开课暴露出的问题恰好是中国课堂教学的问题。公开课中的作秀恰好证明,课改已进入深水区,我们必须进行深水勘探、深水测航、深水躲礁,从而更顺畅地前行。笔者就借着公开课的类型逐一展开评析,提出相应建议。
  从组织角度看公开课
  同一教师同一班级反复上同一内容。
  作为学校典型,在其他人、其他课不具备讲授公开课条件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只好总拿这样的课装门面。
  【反思】这种做法将学生当作道具,既愚弄了学生,又愚弄了听课者。
  执教者如不能拒绝上重课,就应将教学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每一次“重复”中,有新发现、新收获,借此彰显学无止境的意义,同时也给听课者奉献真正的课堂新意和课堂智慧。具体做法是上“加时课”,在原本结束的基础上重新备教、备学。比如,上节课由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加时课”上则由学生提出新问题;上节课主要侧重于学习领会,“加时课”就应侧重于应用实践等。
  其实,日常课也可以上“加时课”,只要学生的兴趣、热情、潜力指向了深入和开拓,就应该及时捕捉这种上“加时课”的机会,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生成。
  外校借班上课。
  这种方式下,学情了解困难,导学无法提前,与任课教师的教学不能衔接,课堂遗留问题难以处理,拓展的延伸性受到限制。所借学生大多为优等生和展示欲强的学生,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反思】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课堂现场了解学情是这类课的必要环节。摆脱一种束缚:放弃现成导学案,充分利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允许课题、问题留下“尾巴”,允许场内外互动。
  正常进度下的全员公开课。
  同课异构是这种课型的常见形式。这种公开课最接近于日常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刻意求新求异,过度开发教师而或忽略了学生,过度发挥优等生的能力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
  【反思】要由单纯的研究教材教法,向与研究学生学法相结合转变。特定的班级、特定的学生,决定了课堂的组织与内容生成。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是这种课必须铭记的原则。
  大赛类,抽签、限时备课、借班上课。
  这种情况下,学情的了解更为困难,现场答辩、打分也给参赛者造成了很大压力,而压力往往与学生的课堂损失成正比。
【反思】热场,短暂热场消除紧张和隔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务实,调动学生表达展示,解决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扬长,可回避弱项,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
  前三种往往是群策群力,全力打造样板课堂;后一种则是对教师基本素质的检验。
  从课型本身来看公开课
  环节流程清晰稳定的。
  那些过分熟练的环节流程,并不能证明教师授课艺术的纯熟。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教师熟练操纵着环节,还不如说是环节在操纵着教师。环节为贵,教师次之,学生为轻,这是课堂教学最可怕的异化。
  【建议】必须明确谁为谁服务的问题,环节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这种服务关系决不能倒置。必须摆正孰轻孰重的位置,必须确立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切教学形式、教学环节都应该因学情的不同而灵活变化,形式决不可大于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固定的。
  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却忽略了谁在学的问题;解决了预设问题,却忽略了生成问题。挤压生成空间,是这种课的最大弊端。
  【建议】树立因需施教的思想,确立预设与生成兼顾的原则,练就特定情境下生成替代预设的勇气,养成鼓励学生现场质疑、现场提供教学素材的习惯,将以生成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当作最高境界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公认为难讲的。
  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这样的课容易形成以教师讲为主的情形。知识的难点最终转化为教学过程的难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因果逻辑关系建立的难点。从容组织的教学者可能会用建构思维来让学生找到答案,急于求成者可能会用纯逻辑的求证思维让学生明白或接受。
  【建议】思维方式上,教师要有先范畴分类后推理论证的释难原则,要有归纳先、演绎后、类比补充的释难思想,要有先建构后求证的大众学习模式,以及求证中建构的精英探索模式的区分意识。
  可将难点分解成若干小点,若对学生不了解,则可以将建构思维当作主导思维。不管属于那一种类型,难点的逻辑关系都应由学生自己逐步建立,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缺陷的主体,并去弥补这种缺陷。对于学生极具建设意义的问题,要敢于花时间去发掘和巩固。
  公开课继续发展的理由
  公开课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成就名师。如果一个年轻教师连公开课、评优课都不敢上、不屑上,那他也难以成为优秀的教师。试想,哪一位名师没有经过评优课的历练,哪一位大家不是经过了公开课的洗礼?教师应该把公开课和评优课当作自己锻炼和提升的阶梯,不应因其弊端而因噎废食。
  公开课可以促进教学研究,暴露问题,对教师有启发、借鉴价值,反思和分析公开课能将日常课上得更好。就像有的教师所说,我们要把公开课定位于研讨课,发挥好公开课的展示、研讨、导向的基本功能;把公开课定位于良心课,回归朴实、扎实、真实的常态面貌;把公开课定位于理念课,彰显公开课的生本、生态、生命的教育本义。
  公开课可以为以学生为本理念呐喊助威,代表日常课接受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检验,让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成为新课堂的标杆和样板。
  公开课需要公开、需要发掘的,就是学生的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供的生成性教学内容,学习成果、思考的结论,以及学生的质疑、发言对课堂预设的扰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实现向因需施教的根本转变。公开课还应承担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重任,推动日常教学走向更好的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2:22 , Processed in 0.0966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