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作文:增强语言张力展现文章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5 19: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作文:增强语言张力展现文章魅力


作者:康宏东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近年来,高考作文美文化倾向愈演愈烈。一些“美文”为文造情,或堆砌华丽辞藻,或编织工整句式,或串联诗文佳句,或罗列名人事迹,花哨的形式充斥全文,唯独缺少实质性内容。
    文章有魅力并不是指语言华丽,而是指语言文字要有张力,即语言的活性与表现力,它是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强化和美化,是对某种意思的多样化表述。张力加强,魅力才大。
    一、锤炼字词,力求词语准确生动,意味深长
    我国古代诗词一直有“炼字”的传统。一个“炼”字就说明选择使用词句不但极其重要,而且绝非易事。“炼”的目的就是扩大词语的张力,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中容纳多种意义。
    张力来自词语的准确。准确就是用词精当,选择的是最有表现力的那个词。这一点在动词的选用上尤为重要。一些名句能够千古传诵,也大都因为动词用得准确传神。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等。从语法的角度看,动词是表述人或事物的行为、动作、神态的,如果选择准确,一个字、一个词就可以使主体形神俱出。
    例1: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水浒传》第四回)
    鲁智深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却不守清规戒律,作者为此用了个“搅”字。金圣叹批曰:“省文也,却用一搅字,逗出四五个月中情事。”这个“搅”字相比于“闹”“扰”等字确实用得准确高明。它不仅仅是“省文”,而且具有极大的张力。它可以引起读者对小说已经交代过的鲁智深禅床睡觉随处排便情节的回忆,可以激发读者对小说没有写到的类似行为的联想想象,还暗示了鲁智深的行为在全寺上下引起的惊扰不安,更重要的是它简洁传神地刻画了鲁智深粗莽的性格和任性行事不受约束的豪杰形象。一个很普通的动词,由于用得准确到位,语境义大大超过了本义。
    张力来自词语的生动。生动就是不要陈词滥调,要善于使用新鲜活泼的词语,形象地来表现动态凸现形态传递情态。
    例2: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红楼梦》第七十回)
    例3:昨夜付一片轻喟,今朝收两朵微笑。(卞之琳《无题》)
    例4: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郁达夫《故都的秋》)
    写断了线的风筝,习惯用的不外乎是越飘越远越飞越高之类的词语,例2中作者却别具匠心地用了一个“退”字,不但写出了风筝越升越高的动态,还表现了仰观者的心理感受。例3中两个量词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尤其是量词“朵”,本用于花,此处用来描写微笑,使人一下子联想到笑靥如花那种柔美可爱的样子。例4中通过“一椽”这样的缩小夸张突出了破屋的狭小,反衬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它的张力远远大于“一间”这样的词语。
    二、运用修辞,力求描写具体形象,意境新颖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例5: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总是有人盯着她看,有男人,也有女人。
    例6:回到家,她脱下外衣,使劲一抖,骨碌碌地滚出一大堆男人女人的眼珠子,脚踩上去,滑溜溜的还咯吱咯吱响。
    两句话都是在表达她长得好看,但例5只是平淡的叙述交代,例6则是绘形绘声的具体描写,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她的美,还写出了她对男人直勾勾的目光和女人嫉妒的眼神不屑一顾的高傲。如此描写,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这就是用形象描写代替抽象叙述的好处,平时我们在口语中就经常这样用。比如说一个人“贪婪”,我们用“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来描述;说一个人“吝啬”,我们用“铁公鸡一毛不拔”来形容;说“困难大”,我们用“上刀山下火海”来比喻等等。这都是用形象代替抽象的例子。
    用形象代替抽象,必须要注重描写。现在的学生作文中直白的叙述泛滥成灾,没有色彩,没有生气,苍白呆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描写意识不强。须知有了描写,人才有立体感,才能鲜活起来;有了描写,事才有现场感,才能烘托出气氛;有了描写,文章才会产生意境美和绘画美,语言才有张力。
    用形象代替抽象,必须要运用修辞手法。修辞用得好,能突出事物的主体特征,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这是增强语句张力的有效手段。
    例7:一言未了,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例8:哭泣的原始森林。(吴学良《哭泣的原始森林》)
    例7中,元宵节制灯谜,贾母打发走了贾政,宝玉一下子解放了。一个比喻不仅让宝玉指手画脚的形象具体可感,还写出了宝玉身心的舒畅,也暗示了贾政在场时宝玉行为的拘谨,使读者想见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及封建时代父子之间的森严关系。例8中“哭泣”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把我国云南珍贵的原始森林被大肆毁坏的状况表现了出来,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恰当的修辞,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又加大了语言的张力,展现了文章的魅力。除了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引用。在文章的关键处,恰当地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文化典故、歌词广告等,均能使文章意溢言表、文采飞扬。
    三、讲究含蓄,力求语言委婉隽永,意蕴丰厚
    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语言的张力离不开其丰厚的意蕴。所谓意蕴丰厚,是指语言优美凝练,含蓄隽永,“字唯其少,意唯其多”。
    有意蕴要求文句委婉,即“意在言外”“句中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它要求作者不将事理和感情说透道尽,而让读者自己依据语境去推断去想象。
    例9:上了大学之后,女孩总是一个人爬上顶楼,看夕阳,看南飞的大雁,看不远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
    显然,女孩想家了。可例9没有这样直白地交代,而是通过描写曲折地传情达意。尤其是“夕阳”“大雁”“炊烟”几个意象,蕴涵了离别的孤独伤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有意蕴要求文句隽永,即某些关键句或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传递独特的人生感悟真实的生命体验。
    例10: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泰戈尔)
    例11: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例12:人可以因为梦想而忙碌,却不能因为忙碌而失去梦想。
    这三个例子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任何修辞,却体现了语言的凝练美,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回味无穷。这一类句子往往就是文章的亮点,在文中能够起到点明题旨、创设情境、升华主题的作用。关键处点缀一笔,定能让文章增色不少。
    四、重视幽默,力争表达俏皮活泼,意趣盎然
    文章过于严肃,免不了给人以沉重感、压抑感;而来点幽默,讲点俏皮话,不仅能使文章活泼有趣,而且能显示作者的才智,增强语言的张力。
    例13:还有尘和垃圾,都比光有本事,光都不能到,它却每时都能光临寒舍。(三毛《似曾相识燕归来》)
    屋里满是灰尘,环境这样恶劣,三毛却写得如此轻松幽默,意趣盎然,显示了作者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创新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意趣源于突破常规。如“小丽丽把妈妈丢了”“每次考试之前的夜晚,天都是被熬亮的”。明明是妈妈把小丽丽弄丢了,明明是学生考前复习熬到天亮,却没有这样常规叙述。常规一旦被打破,会给人带来一种新奇美灵动美。再如“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钱钟书《围城》)。比喻的常规是用具体实在的形象之物作喻体来描写对象,此处却用“政治家讲的大话”这种理性认识的判断作喻描写眼睛,的确是别出心裁,不仅反衬了眼睛的魅力,还给说大话空话的“政治家”顺势一击,显现出作者用语的机智俏皮。
    意趣源于临时移用。如“班主任的看法不无道理,可还是被我贪污了”。“贪污”本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获取财物。在此临时改变使用环境,活用为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思去付诸行动,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收到了诙谐的效果。
    意趣源于笑里藏“理”。如:“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一举成名吗?你想走桃花运吗?……不要瞎想了,好好工作吧!”欲抑先扬,吊足了胃口,再把人从美丽的天堂拉回现实,比直接教导人脚踏实地更令人回味。
    (安徽省肥东一中;2316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28 , Processed in 0.0852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