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20:4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
2008年11月25日
 来源:教育新闻网
  重视个别教育  
  英国中小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充分体现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教学计划,整体计划规定了儿童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位儿童制订个体教学计划。除此而外,英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还十分发达。几乎每一个郡都有比较齐全完备的聋、盲、哑、弱智、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学校。与此同时,每一所普通中小学又都设有特殊教育教研组。特教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那些经过国家标准检测已注册的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
  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发展十分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这一点我们在对案例学校的实地考察中深有感触。例如,当陌生人走进教室时,只要教师许可,学生们会主动围上来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的发言极为踊跃,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当我们问及学校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个别教育时,一位中学校长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围着学生转
  英国的中小学生每天上六节课,一节课程50分钟(上午9时到校,下午4时放学)。在课堂上,教师极少搞满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师只讲授15—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们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又一显著特色。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讲宗教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除此之外,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作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家电操作和简单维修技能,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实习车间拥有各种常规工具和普通车床。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
  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明素养较高。然而,纵观英国的教育,却很难找出专门的德育课程。过去,中小学以宗教课程为主渠道来渗透道德教育。可是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少年已开始不信奉宗教,这样宗教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渐萎缩。现在除少部分教会创办的学校外,大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宗教课程。那么德育是如何来实施的呢?
  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这一思想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英国中小学的教材是遵循科学与价值的双重原则来编写的,教材内容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其次,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英国考察期间,中国人真切地感受到英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很强,言行举止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这对学生无疑是最好的德育因素。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礼仪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管理以及学校与家长、社区等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英国中小学虽然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多,但是其德育的效果却很好。这集中表现在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文明素养。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46:3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怎样教育小学生
2008年10月28日
 来源:教育新闻网
  中国的孩子从背上书包走进校园那一刻起,就背负起沉重责任——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老师、父母每天叮嘱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一定要把成绩提上去。今年9月,我妹妹的孩子刚上小学,大人、孩子的夹板就算套上了,每天放学后,参加学校各类的兴趣班,周一绘画,周二阅读,周三音乐,每天排得满满的,放学接回家后,一人做饭,一人辅导孩子做作业,至少二小时,有时孩子困得不行,先睡一觉,然后接着做。
  记得我儿子上学时,老师对孩子经常说这样一段话:“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着好工作,就没有好生活。”中国的学生真累。相比起来,美国的小学生要比中国的小学生快乐、轻松得多,因为中西教育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本文下面讲述 的是一个旅美华人家长眼中的美国小学教育。
    美国小学生在学什么
  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幼儿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一年级 能够从1数到100,能数双数或者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会简单的加减法;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懂得衣、食、住对于一个家庭的必要性;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 会读、写三位数的数字,从随意取的五个数中,能够从小数到大或从大数到小;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英寸或厘米等度量单位测量长度,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坚持写读书笔记或日记,学会写总结,懂得区别诗、散文、小说、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了解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区别;开始学习独立研究动物,诸如昆虫生态等问题。
  三年级 学会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会比较1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及加法,熟练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法;能够从周围的环境就地取材,搜集、组织材料;了解人如何保持健康,明白青蛙、蝴蝶、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生命演变过程;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能够明白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书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善于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四年级 用计算机运算很大的数字,比较100万以内的数字大小,学习小数和分数,画图表;能通过地图、照片、图表来解释世界上各地区气候的不同;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譬如科幻作品、传记等。
  五年级 会列、读各种表格,熟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系统和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拟的报告和五段体式的短文;学会写正式、非正式,以及朋友间的书信;懂得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门别类,能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构思、背景、人物塑造、表达方式、语言艺术进行评论。
  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底线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未免水平太低了。
  有一个在美国的华人说: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地说,孩子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孩子打美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做母亲的要抓紧啊!对美国小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更注重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有一次在美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也就是“成绩好”的,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女生们的眼睛都盯着班上的学习尖子,成绩排名在班上第一名的就是好,全年级第一的更好……而眼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如果你恭维某个漂亮的女生,说她可以嫁给一个学习状元,她多数会很不屑,甚至觉得受污辱,“什么呀,谁要那些书虫?”学习尖子(如果只会学习,没有其他爱好、专长的话)多被同学孤立。为了避免失去友谊,保持原有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拒绝去荣誉班,怕的就是失去原来普通班的旧朋友,甚至一些学生故意在考试中失手,变得和大家一样普通。在美国孩子眼里,朋友、友情、快乐,比成绩重要多了。
  博士生不敢碰的课题,小学生敢碰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地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现在,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
  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3:32 , Processed in 0.1687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