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艺术课标修订:不能只教知识忽略人文 2012年03月23日 作者:郑 琰 靳晓燕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提示
以往中小学美术和音乐课程所突出的“艺术知识技能”,与专业艺术院校要求学生掌握的“艺术知识技能”只有难易之分,没有本质区别。一味地给中小学生灌输艺术知识技能,会使他们很快失去兴趣,导致“我喜欢美术和音乐,但我不喜欢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后果。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时,才是艺术。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自下发以来就引起各方关注,而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艺术能力”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修订稿有哪些亮点?关注重点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滕守尧。
记者:修订后的艺术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提出艺术课程追求的总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而且对“艺术能力”做出清晰的界定。明确指出,“艺术能力”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那么,该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滕守尧:以往中小学美术和音乐课程所突出的“艺术知识技能”,与专业艺术院校要求学生掌握的“艺术知识技能”只有难易之分,没有本质区别。广大中小学生长大后并不全是从事音乐和美术事业,中小学艺术教育是要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地给中小学生灌输艺术知识技能,会使他们很快失去兴趣,导致“我喜欢美术和音乐,但我不喜欢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后果。
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时,才是艺术。只教授知识技能而忽略人文素养,教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或者说教的是不完整的艺术。
基于以上考虑,标准修订稿中规定的学习目标是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它与“艺术知识技能”有以下几个重大区别:第一,范围更广。已不单纯是画画或唱歌的能力,而是对经典作品和同学作品的感知与体验能力,在获得丰富而真实体验基础上的创造与表现能力,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反思与评价能力等。第二,含义更深刻。它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还要能在艺术的感召下,自觉地和更容易地发现自然万物和自己广阔心灵世界中蕴藏的美,使自己的情感更丰富,境界更高。第三,能随时将不同种类的艺术联系起来,获得通感能力。与此同时,还具有随时将艺术同语文、数学、生物、地理、历史等不同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第四,具有艺术能力的一个更高的标志,是对一件事情和一个事物善于从反面或多个角度去看、去想。
记者:通过艺术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容易理解。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我们关注得还不够。
滕守尧:艺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以修订后的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师通过艺术课程的设计,以特定的教学步骤,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不同文化的经典艺术,并通过欣赏、描述、解释、分析、反思等活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爱”、“欢乐”、“痛苦”、“悲伤”等典型的人类情感。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的整体把握,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反过来使学生对个人情感的认识更深刻,使其情感体验更丰富和深邃。
修订后的艺术课程标准规定,艺术课有责任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也有责任通过对科学发现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新奇性和独特性的认识,提高其艺术的想象力。艺术与科学的连接,实质上也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对话,有利于培养大脑发育健全的人才。
记者: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采用“艺术成长记录夹”这种质性评价方式。您如何看待这种评价方式?
滕守尧:“艺术成长记录夹”是记录学生艺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它不仅包括学生所有的作品(包括草稿、成功或不成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等),还包括学生记录自己艺术学习经历和成长的随笔、心得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作品的评价,进而包括教师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其作用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艺术能力,帮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的自我评价者。由于评价的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因此,评价的角度也是多向的。其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积极的自我评价者。
我国的艺术教育已经经历了灌输式、园丁式、综合式三个阶段。综合式艺术教育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积极参与,且形成多学科、多要素、多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式的关系,将学生的艺术学习置于一种健康和合理的生态情境中,使其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自然的生成,不仅符合艺术的规律,而且符合教育的规律;不仅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而且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本报通讯员 郑 琰 本报记者 靳晓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