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道生:仁者道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6 23: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道生:仁者道生  2012年04月06日  作者:杨钢 李益众 刘磊  来源:中国教育报
1937年,杜道生从北京大学毕业。  
  杜道生曾师承胡适、闻一多、沈兼士、钱穆、马一浮等先生,精通文字学,被誉为“汉字守护人”,却罕有著述行世,少为外人所知;他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把儒家学问内化为人生信仰
  3月27日,薄阴的天,没有阳光,但很清爽。四川师大柳堤上的柳树绽放出朵朵新芽,细嫩的柳枝在春风中微微摇摆。
  百岁老人杜道生戴着一顶深色毛线帽,安静地坐在圈椅里,闭目养神。若是来了客人,一般都是儿媳妇张秀珍招呼。但是,他也不愿意显得自己“失礼”,一个劲儿热情地招呼客人:“请坐,请坐。”客人告辞时,他也要坚持站起来,嘴里念叨着:“要送!要送!”
  一辈子北上南下走了不少地方,但他仍然说着一口纯正的乐山话,吐字清晰。
  杜道生罕有著述行世,少为外人所知。但四川师大的师生对他景仰备至,他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胡适、闻一多、沈兼士、钱穆诸先生的学生,还曾拜入马一浮的门下。他熟读经典,能背诵《说文解字》、《四书》等众多古籍,甚至连注疏都熟读成诵,被称为“活字典”、“汉字守护人”。更关键的是,他不是将这些当成一门学问,而是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身体力行,表里如一,像一个真正的仁者那样恪守一生。
  为人:当世颜回
  生活
  黄昏的四川师范大学校园里,青年学子往来匆匆。这时,从文学院一幢青砖灰瓦的两层旧楼里走出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不紧不慢地一步步走向学生食堂。
  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竹篮。身穿打着补丁的蓝布中山服,戴着黑边圆框眼镜,满脸皱纹,一把白胡子。不明就里的学生,以为他不过是一位年迈的校工。
  老人将一个破旧的碗递给食堂的师傅,要了三两米饭,一份回锅肉,一份素菜。刷卡后,将饭菜放进竹篮中,便又步履蹒跚地往家里走去。
  在2008年以前,几乎每一位四川师大的学子都曾见过这幅画面。这位老人姓杜,字高厚,号道生。他出生于1912年10月,如今已百岁。
  他一辈子过着清贫的生活。那栋旧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原是用作办公,房间窄小、破旧。学校多次分配新房给他,他都拒绝。杜道生的学生、四川师大文学院教授周及徐说,直到2008年春,趁他生病住院,我们才“强行”给他搬了家。
  吃饭时,老人照例要喝一杯酒。老人很爱喝酒,酒量也不错。凉椅下,常常堆着很多空酒瓶子。饭后,老人并不洗碗。他将少许开水倒在碗里,用筷子轻轻搅动。待水稍冷,一饮而尽。随后,用破布条将碗擦拭干净。
  在床架与书架间,老人架了些竹竿,上面挂满了破布条。此外,屋里还有些旧鞋子、旧纸盒、旧盆子、旧草帽,全是老人用旧了舍不得扔的东西。
  在老人看来,一切物品都是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对每样东西都要珍惜,不用到实在不能用,绝不轻易抛掉。老人坚决拒绝一般家庭认为必不可少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即使晚上,也很少开灯。生活用品大多取之天然,下雨时戴草帽,天热了用蒲扇,盆子等器具多是用木头的。他说: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6:15 | 只看该作者
 小传  1912年10月生,父亲为乐山商人。
  1919年,进私塾。
  1925年至1933年,就读于乐山县高小、初中,高中就读于四川省高级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934年至1937年,先后考入四川大学(1年)、北京辅仁大学(1年)、北京大学(2年)就读。
  193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在成都、乐山等地的中学教书。
  1950年,任乐山省立中学校长。
  1956年,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
  1976年至1986年,在武汉参与编撰《汉语大字典》。
  1982年,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
  1987年,退休。返聘回校继续给学生授课。
  1988年,《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杜道生注释)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真正告别讲台。
  1998年,撰写论文《试谈周易的先天八卦和洛书——论改定先天八卦四个数字和洛书概括易卦的对待模式》。
  1992年,《历朝史案》(洪亮吉编,杜道生点校)由巴蜀书社出版。
  2003年,校注《四书补注附考备旨·大学》。
  2011年6月,《论语新注新译》由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6日第3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育人
  1987年,75岁的杜道生正式退休,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他退而未休,返聘回校继续授课。直到1992年,80岁时才放下了教鞭,教龄55年。
  在四川师大文学院,杜道生的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汉文字学常识》,以《说文解字》为主要教材,讲述《说文》和汉字形音义的内容;一部分是《说文解字段注》,以阐发段注的义例为主要内容,兼采他家之说,折中评述。
  1985年初夏,28岁的华学诚来到成都,参加四川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当年仲秋,入学后就开始听杜道生的文字学课程。
  杜道生是乐山人,乐山话与成都话的差别很大,还保留入声。如今,华学诚已经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他回忆说:“一开始我听课很吃力,甚至先生直呼我的姓名,我都不知道是在招呼谁。”
  尽管如此,华学诚依然觉得杜道生的课是他收获最大的课程之一。他说:“先生就住在中文系办公楼,研究生宿舍与之相距也就一两百米,除了休息时间,任何时候都能在中文系楼上找到先生请教。”
  王旭是四川师大法学院2002级学生。有段时间,王旭和李里相约每天下午到杜道生家里听老人讲《论语》。一天,某报登载了一篇关于“国学大师杜道生在家授课,学生程门立雪”的文章。看到这篇报道后,向来谦逊温和的杜道生雷霆震怒。他老泪纵横,声如洪钟,气愤不已,质问二人什么时候“程门立雪”了?是谁封他为国学大师?
  “不出名,不参加党派,不好为人师”,这是杜道生的人生信条。结果,王旭和李里被老师“扫地出门”……
  不久后,杜道生约王旭和李里一同前往悦来茶楼,看川戏、听扬琴,算是结束了对弟子的惩罚。师徒三人走在校园里,93岁的杜道生顽皮地丢掉手杖,以颤巍巍的身子与两位弟子赛跑。两位弟子看到老师很开心,就故意让他跑在前面。于是,老人气喘吁吁地回过头来,得意地向弟子招手微笑。(本报记者 杨钢 李益众 刘磊 文/图)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5:07 | 只看该作者
学问  在老师家里,学生周及徐曾问到《说文解字》中的一个字,杜道生当即说这个字在第几卷、属于何部的第几个字。他还让周及徐随即从书架上抽取大徐本《说文》翻看。杜道生在一旁背诵该字的说解,周及徐将之与书中的内容相对,结果竟毫发不爽。
  杜道生毕生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熟读经典,能背诵《说文解字》,于段氏《说文解字注》尤熟。《说文解字》的9353个汉字,他都能详细讲出造字原理、字形字义、演变源流,并能熟练写出其篆体,还能讲出许多前人所未讲到的汉字中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学生称他为“活字典”,学界则誉他为“汉字守护人”。
  周及徐说:“先生的书屋里放着好多本《说文》,在屋里的任何一个座位,都可以随手取到。先生讲学著述皆谨慎细心,字字有据,不妄作,引据前人而自有心得。”
  “文革”中,杜道生和许多大学教师一样,下放劳动。杜道生一生嗜书如命,如何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不齿于读那些时下风行的大批判文章,便在衣兜里揣一本《新华字典》。劳动间歇时和晚上,便一人偷空默读,一面读,一面用小纸片悄悄地记写。
  “文革”结束后,杜道生指出《新华字典》中三百余处应该修订或补充的地方,写成一封长信寄给主持《新华字典》编撰的魏建功先生。不久后,杜道生收到魏老回信,热情地肯定了他的意见,并允诺在下一次《新华字典》印刷时参考他的意见进行修订。
  但是,述而不作是杜道生治学的最大特点。其所著述至今多未公开发表,计有《论语新注新译》、《说文段注义例辑略》、《汉文字学常识》、《三字经译述》、《千字文简注》、《四川扬琴唱本》以及许多零篇散章。公开发表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仅1982年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的《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
  1982年,中国内地开始新一轮的文字改革。在此背景下,杜道生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中国文字的意义。于是,便有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他说,汉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大众掌握,但是文字改革不能脱离传统,必须要保存传统文化,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我们国家民族因汉字而有统一之标志,我们历史文化因汉字而得万世之流传。
  讲课时,杜道生曾对学生说:“今人多爱创立新说,动辄洋洋著书,然而行之不久。多少道理古人已讲在前头,明白清楚,只是今人不读古人书,不知道而已。故著书不如抄书,把自己的意思用前人的话来表达,述古言心,岂不两全?”
  文字学以外,杜道生终身研习又身体力行的就是儒家学说。《诗经》、《左传》、《古文观止》等一大批经典,他都能全文背诵。杜道生尤其注重《四书》,不光是正文,就连朱熹的集注,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
  2011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杜道生注译的《论语新注新译》。周及徐说:“该书的著述始于1987年,以毛笔小楷抄录,字迹工整,至2003年春节后油印成书,赠送友人和学生,前后共历17个寒暑。”
  杜道生一生仿效圣人,述而不作。这本《论语新注新译》可以算是他唯一的专著,这也是弟子们考虑到老师年龄大了,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将其研读《论语》的心得传扬于世,才出版以志纪念。
  在外人心中,杜道生研究文字、信仰儒家,肯定是个守旧的“老古董”,但他的思想并不拘泥,更不守旧。杜道生可以无障碍地阅读英文原著,德语和日语亦颇为熟悉。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四川师大的一位研究生在回忆杜道生时说:“杜先生年逾八十而心态若童,在他口中什么怀海德、卡西尔、列维·斯特劳斯等洋人名字也时有飞出。”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4:39 | 只看该作者

杜道生为研究生上课写的资料。
  治学:述而不作
  师承
  杜道生7岁入新式小学,正值“五四运动”,他就跟着哥哥在游行队伍中跑。父亲担心误了学业,赶紧将其接回,送进杜家的私塾,从此开始读圣贤之书。
  90多年后,杜道生谈及当年父亲送他读私塾的事依然心存感激。他常对学生说:“我一辈子治学的工夫,全赖那6年的童子功哩。”
  高中毕业后,杜道生考入四川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不满意,又考入北京辅仁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仍不满意,又分别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生考试、插班考试,结果两校都录取了他。因为仰慕胡适、蒋梦麟两先生的为人及才学,杜道生选择了北京大学,到该校三年级语言文字专业就读。
  杜道生一共考上4所大学,读了3所,曾先后受教于胡适、闻一多、钱穆、朱光潜、沈兼士等名师。杜道生思想上深受胡适影响,朴素一生,但一身傲骨。他说:“我的恩师胡适先生说过,文人不可有满脸傲气,但绝不可无一身傲骨,这就是文人的价值。”
  就学问上来说,对杜道生影响最大的是沈兼士。沈兼士是杜道生读辅仁大学时文学系的系主任,讲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杜道生立志终身研究文字学,就是从沈兼士开始的。
  当年在北大,杜道生与同学一起参加“一二·九”运动,上街游行,被军队的水龙冲散,棉衣湿透,冷得打颤。回去以后,发烧生病,沈兼士派同学来问候。病愈后,杜道生去见沈兼士,先生对他说:“道生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了,需要人来继承。你来跟我学习吧。”
  后来,杜道生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从此走上了这条路。50多年了,我一直记着先生的话,走选定的路。今天想来,我一点不后悔。”
  “你们不要看到现在汉字改革,将来国家对汉字还要保护。汉字的改革是对大众讲的,汉字的保护才是我们这些读书人的责任。”杜道生一辈子都记得恩师说过的这段话。当时很多学者提出废除汉字,用拼音文字取代。沈兼士说这段话,是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好好研究汉字,保护汉字。
  从此,杜道生立志终身捍卫汉字。解放后,凡是关于汉字简化的各种学术会议,他一概不参加。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只有繁体字才能深刻体现汉字形体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展现汉字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简化以后,汉字的美妙就体现不出来了。”
  1937年,杜道生北大毕业,留校读研究生。结果抗战爆发,无法继续求学。他选择了回乡,在乐山、成都、大邑、新都等地任中学教师、校长。教书之余,杜道生最喜欢的,还是读古书、抄古书。
  抗战中,马一浮避寇到川。为培养能真正传承中华圣贤精神的读书人,他在乐山创办了复性书院。借此机会,杜道生拜在马一浮门下受教,学习了大约3年。
  杜道生回忆说:“马先生神情静穆,不苟言笑,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虽然教学严厉、学问渊博,但他绝不轻视后学。”
  马一浮留一把长须,在文革中绝食而死,去世时86岁。为了纪念给自己最大影响的恩师,杜道生就在86岁这年蓄须,也留了一把白胡子。杜道生的弟子王旭说:“先生在胡适身上学到的是气魄,在马一浮先生那里悟到的是境界。”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3:57 | 只看该作者

  
杜道生简陋的住所。
  情感
  杜道生一生命运坎坷。13岁时母亲撒手人寰;50多岁时,原配夫人张淑华染病离世;随后,年仅16岁的二儿子杜厚瀛不幸夭折;96岁时,75岁的大儿子杜厚忠也因病走在了他的前面……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中最最不幸之事,他皆已尝尽。
  在面对常人所谓的人生苦难时,老人表现出超常的泰然、平静。他常对弟子说,我最喜欢清朝学者王先谦先生注解《庄子》说的九个字:“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杜道生与其表妹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
  四川师大中文系原系主任张振德曾讲起这段往事:解放时,杜先生的表妹夫、一位国民党军官以反革命罪入狱,一家数口孤苦无依。杜先生始终每月按时从自己的薪水中寄去生活费,供养表妹一家的生活、子女读书。后来,杜先生与这位表妹结为夫妻,二人相濡以沫。
  上世纪80年代,那位国民党军官出狱重获自由。收到前夫的信,表妹哭了一夜。她既盼望与前夫团聚,又割舍不下现在的家庭,她让“表哥”拿主意。
  杜道生也犹豫了很久,才作出决定:从私心来说,不愿意表妹离开;但勉强让表妹留下来,自己不安心。最后,他选择退出,让原来的一家重聚。
  这一年,他已经70多岁。张振德说:“杜先生自此孑然一身,独自生活,以读书、教书为乐。”多年后,杜道生自己回忆说:“放她走,余生孤独也心安。”
  中国古人说,知者乐,仁者寿。但有时长寿是一种痛苦,又谓:寿则辱。
  2008年的一个午后,李里去看望杜道生。推开门,他看到老人竟横睡在地上,全身沾满了屎尿,神志还是清醒的,只是爬不起来。问他,才知道已经摔倒地上3天了,因没人知道,就一直躺在地上。
  在医院治疗10多天后,老人竟奇迹般地开始好转。这时,更大的打击又来了——75岁的儿子杜厚忠因脑溢血压迫食道神经不能进食而住院。
  儿子和父亲的病房就在一层楼,门斜对着门。儿子因吃不进食物,瘦得皮包骨。96岁的杜道生每天输完液,就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儿子的病房,坐在儿子床边。在昏暗的病房里,静静地守着垂死的儿子,好像是要苦苦留住这唯一的血肉至亲。
  最终,儿子还是走了。几个月的悲伤后,老人又乐观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周及徐说,杜先生历经坎坷,而终能战胜悲伤,豁达宽厚,恬淡安然。对于古代先贤,先生最推崇孔子,常引《论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每读这一章,我就想到杜先生,先生是《论语》精神的躬行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3:33:25 | 只看该作者

杜道生在翻看自己的作品。
  境界
  每一个曾经走进杜道生家里的人,都会被眼前的一幕震惊。
  老人的家是两间共10余平方米的狭小办公室,两屋之间有一个窄窄的门洞。里边是老人的睡房,里面一张上世纪60年代学生寝室用的上下铺窄木床,一个连漆也没刷的简易木制洗脸架,其余则全是各种资料。外边一间屋是老人的客厅、书房、饭厅兼杂物间。窗下竖着放了一张用了40多年的旧书桌,书桌上四周都堆着书,几支毛笔插在一个破杯子里,旁边是墨瓶和几个大大小小的放大镜。这些东西摆完后,只剩下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这点地方既是老人读书写字的书桌,也是切菜的菜板,还当吃饭用的饭桌。
  与杜道生往来密切的四川师大青年教师李里说:“杜老的简朴生活除了出于对自然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安贫乐道人生境界的追求。”
  一家电视台采访杜道生,问他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他对记者说:孔子最称赞的弟子是颜回,而颜回的生活就是“箪食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老人的生活有条不紊,异常严谨。老人的儿子、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杜厚忠多次提出接父亲同住,或者请个保姆照顾他。对此,老人断然拒绝。他说:“老年人只要别人一照顾,自理能力渐渐丧失,我只要动得,就要自己照顾自己。”
  老人95岁生日时,李里撰写了一副贺寿对联:道继孔颜寿追尧舜,生如松柏气似竹梅。李里说:“杜老是真正体会到颜回快乐的人,所以他过着那种清苦的生活仍是乐在其中。”
  每有著述,杜道生必以蝇头小楷誊写整洁,自费油印,分赠友人和学生。油印资料的费用,就是用艰苦生活节约下来的钱开支。他说:“这就是弘扬传统,为往圣继绝学。”
  周及徐说:“杜先生信仰中华文化的伟大,做学问,教学生,终生不已,不为世事所改、不因时俗所动。他研究《说文解字》和《论语》,不是将其当成一门学问,而是当成自己的信仰,真正地按照儒家的原则来做人、做事,并且恪守一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01 , Processed in 0.1084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