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在梁庄》 刘良华 2011年就看了有关《中国在梁庄》的报道,在网上阅读了部分章节。当时感觉是虚构作品,没有完整阅读。 最近因为要整理有关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案例,读了李书磊的《村落中的“国家”》[1]、司洪昌的“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 [2]与巴战龙的“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3]、王铭铭的“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4]、藤星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5]、李红婷的“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6]、吴晓蓉的“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7]、袁同凯的“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8],等等。 但是,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叙事的技艺上,这些案例都不如《中国在梁庄》。 不过,有两个问题尚不确定。 第一,现在仍然不知道《中国在梁庄》里面的人物是否做了技术处理,使用“化名”。如果没有使用化名,里面叙述的一些比较难堪的人物和事件,对当事人是否会构成伤害? 也许,作者已经做了技术处理,但没有明说。 如果是学术研究报告,必须明说。但,文学作品似乎比较含糊。如果是虚构作品,尚有作者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果是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免不了有一些技术处理,但作者并不声明“做了技术处理,书中人名全部采用化名”。似乎,担心这样的提示会引起读者的不信任? 第二,《中国在梁庄》2010年11月第一版,但不知道为什么,仅仅一年之后,2011年12月就变成了第二版。是因为有新的内容要补充?还是因为第一版中有政治不正确的内容需要删减?我现在阅读的是的2011年的第二版。我现在暂时还不能做第二版和第一版的对勘,没有时间做互文阅读。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巴战龙的“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另参见巴战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5]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该研究的写作方式比较“特别”。
[6]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相关论文可参见中央民族大学滕星、哈经雄、王军等人指导的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所做的系列博士学位论文。比如白洁的“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孙东方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东北地区达斡尔族个案研究”(另参见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中国东北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教育田野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艾力·伊明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宝乐日的“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等等。
[7]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另参见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相关文章可参见西南大学张诗亚指导的以教育人类学的方式所做的系列研究,比如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沾益县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孟小军.断裂与链接——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类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D].重庆:西南大学,2007,等等。
[8]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D].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附录:大国敝村: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