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水墨语文
2012年04月20日 作者:吴继德
得失寸心知 ——我的水墨语文 曾经多次问自己“语文是什么”,却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后来终于明白,我永远说不清语文“是什么”,我只能说语文“像什么”。根据自己20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若把语文比作水墨画,倒有几分神似。
水墨画一是情趣,简单的几样,或者几只虾浅水斗狠,或者几尾鱼荷下嬉戏,画面情趣盎然;二是韵味,就那么三五笔勾勒,或者远山疏树,或者寒江孤舟,细细品味,均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三是意境,或浓墨泼洒,或淡墨轻皴,色彩淡雅,在似与不似之间,无不流露出一种追求、一种寄托,一种意境,折射的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
这些,无不与语文有着某种默契。我认为语文课堂一要有乐趣,妙趣横生的课堂,学生自然喜欢;二是要有韵味,余味无穷的课堂,学生必定留恋;三是要有境界,得“意”忘“形”的课堂,学生一定期待。若无此三者,则语文教学就会索然无味,面目可憎,语文课堂就会一潭死水,令人恹恹欲睡。
所以,我追求“有乐趣”的语文教学。
无论是导入的设计,还是问题的设置,也无论是教学流程中环节的转换,还是结束阶段的总结,都力求别出心裁,生动有趣。
比如问题的设置,常常利用适时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时,我这样设计:
我今天看到咱们班两个同学在教室外打闹,甲手持扫帚追赶乙,乙一看形势不对,得找件武器呀,于是横端拖把,如此你来我往,斗得热闹非凡。(学生大笑)我就奇怪了,连咱们同学打闹都知道要找件趁手的武器,鲁提辖本是有意去惩治郑屠的,有备而去啊,却赤手空拳,为什么?他也完全可以像郑屠一样从肉案上抢一把尖刀啊?(学生不笑了,开始思考)
同样是分析人物形象,执教《社戏》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发现这两天我们班正在进行新的班干部选举,一个班集体的领导团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班长,其次是劳动委员,如果候选人是“我”的这一帮小伙伴,你选谁担任班长?又推举谁担任劳动委员呢?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陈述理由。
这样就比简单地分析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要有乐趣得多。
又比如利用音像资料辅助教学,不是简单播给学生听听、看看就完事了,总要变出花样让学生感受到乐趣。执教《威尼斯商人》时,引入电影版《威尼斯商人》的视频,我把“法庭审判”放给学生看过之后,关闭视频的声音,让学生分组来给电影配音,全班学生简直乐翻了天。
再比如课堂的总结,既要给学生一节课内容的完整印象,又要考虑便于学生记忆,于是常常选择一些既有趣又形象的说法来作总结:
比如用数字“一、二(两)、三、四”来做总结,《故乡》的课堂总结是“一(座老屋),两(个闰土),三(种故乡),四(样见解)”,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觉得新奇好玩,也容易记忆。
比如用对联作总结,上、下联常常概括内容、主旨,横批则概括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比如《七根火柴》的总结是“七根火柴点燃精神篝火(上联),一片丹心照亮历史天空(下联),以小见大(横批)”;《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的总结是“心有莲花澹泊明志虽居陋室亦能赏心悦目(上联),德如君子洁身自好纵出淤泥决不同流合污(下联),托物言志(横批)”。用对联总结也有跟学生逗趣的,比如我给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或者他们拟出上下联,我来横批点睛,学生觉得有趣,乐此不疲。
我常常想,语文教学应当“挖空心思”来制造一些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喜欢语文课,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体会语文的无穷韵味。
所以,我还追求“有韵味” 的语文教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