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七旬翁“蜗居”18年修《中华邹氏族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5: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湖北七旬翁“蜗居”18年修《中华邹氏族谱》
2010-12-27
万旭明 长江日报

邹绍智老人近照 万旭明 摄

  走进武汉市凤凰社区的一栋老楼,记者怎么都无法相信,眼前这个不足15平方米的昏暗小房间,就是国内首部正式出版的家谱《中华邹氏族谱》的诞生地。18年来,前后有13位年过七旬的老者蜗居在此,为修谱放弃了天伦之乐,甚至背井离乡。

  “修谱难在‘两资’,资料和资金。”邹绍智看着桌上已出版的《中华邹氏族谱》第一、二卷,向记者讲述了18年来邹氏宗亲修谱的苦乐。1992年,原国棉六厂医院院长邹木生返乡祭祖,遇到村中编修邹氏支谱,遂对修谱产生了兴趣。回到武汉后,邹木生联络了湖北、江西等地的18位宗亲,决定修一部覆盖全国邹氏、上至轩辕下达明清的通谱。

  要厘清邹氏源流就必须找到老谱,然而民间有“谱不示人”的传统,为了得到持谱人的信任,邹木生经常守在田间地头帮村民干农活,一干就是一整天。这样的辛劳不是无谓的,一次调查中,邹木生在大山深处的一户农民家中见到了一卷被油纸层层包裹的族谱。在翻阅中惊喜地发现,这卷老谱中详细记载了西汉文学家邹阳“有三子”的情况,而以往的族谱中都没有关于邹阳大儿子的记录。

  “现在别姓的宗亲会修谱,会长捐个100万,副会长捐个几十万都是很常见的,比我们那时经济状况好很多。”邹绍智介绍道,邹氏是国内较早进行修通谱的姓氏,最初资金都来自邹木生经营的一家小店,办公就在邹木生家中。近年来有宗亲捐款和族人预订族谱,资金才稍微宽裕一些,但修谱者住的还是高低床,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参修邹氏族谱的人均已年过七旬,有些来自福建、广东、四川的宗亲长年住在武汉。18年来,一些修谱人陆续辞世,发起人邹木生目前也病痛缠身。“一个90多岁的宗亲总跟我说,自己活不了几年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族谱修完。”族人寻根归宗的渴望,正是老人们坚持的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6:27 , Processed in 0.1599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