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藤野先生》教学内容的开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 20: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什么”与“教什么”(一)
———《藤野先生》教学内容的开发

郑桂华

    做教学设计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课,而做好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读懂文章。教师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这是常识。听课、评课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你没读懂”、“你教错了”之类的批评。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从教多年、又有教参帮助的教师,怎么会读错一篇普通的课文呢?其实,甲教师批评乙教师没读懂某篇课文,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这个教师的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两人对具体的一篇文章,在侧重点的理解上有偏差。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的走向自然也不一样。主旨复杂、隐喻性强的文章容易产生分歧不用说,有时候一些看上去较单纯的课文,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对其主旨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藤野先生》是一篇纪念性回忆文章。所谓纪念者,无非是表达对某位故人的怀念之情,那被纪念的故人,自然也就是被叙述的主角。如郁达夫的《怀鲁迅》,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绛的《老王》等。《藤野先生》也不例外,不仅以藤野先生的人名入题,还详细描写了藤野先生的外貌、性格等特点,尤其是介绍了藤野先生对“我”不同寻常的帮助,最后表达了强烈的怀念之情,是典型的“怀人”文章。全文结构简单,线索明晰,理解上怎么会有什么分歧呢?
    但是,也许就因为作者是鲁迅吧,这样的理解就可能被视为简单化。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一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形象,于是乎,就像对几乎所有的鲁迅文章主题的理解一样,人们都会在这篇文章的纪念主题之上,读出了另外的含义,诸如爱国愁绪、对国民劣根性的愤怒,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等意义。不仅如此,最近,甚至还有人认为,《藤野先生》是鲁迅唯一一篇正面描写自己在日本留学生活的回忆散文,其主旨并不在于怀念藤野,而是作者对自己留日生活的梳理和总结,在于写自己心路历程的转变,因此,文章记叙的主角应该是“我”,而不是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里,难道没有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不满吗?没有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批判吗?没有自己弃医从文的转变轨迹吗?这些观点当然都有一定的依据。
    其实,不仅是《藤野先生》,在鲁迅的人际交往圈中,似乎先他而去、又值得纪念、又能动笔写出来的人并不多,《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范爱农》,《藤野先生》,每一篇都是一段历史时期政治风云的写照,再加上他写作历来惜墨如金,以小见大,因此,写这些回忆性文章可以说是回回用力,篇篇精彩,思想内涵自然都很丰富,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出不同的东西,再加上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值得分析的就更多了,这也是鲁迅作品的精妙之处。
    对一篇文章,不同的研究者能读出不同的意蕴,给读者带来新的信息,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但是,它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来说,可就不一定全是好事了。鲁迅先生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同理也可以推出如下的结论:语文名篇里,全部隐含着“教什么”。但一篇课文可以教的东西越多,教师在设计时往往越无所适从,越容易抓不住重点,越容易被人指为“教错了”。传播学常识告诉我们,多路信号扭结在一起,会形成许多噪音,反而不利于主要信息的传播。要避免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事前对这些信息加以梳理,整理出不同主旨(信息)之间的关系,并按一定规则对这些信息进行排列,然后再有次序地传输,就能起到减少干扰,提高传输效率的作用,这项工作就是“编码”。
    语文名篇的解读和确定教学价值,也需要这种编码工作,即对文章的各层内涵、各处教学价值进行梳理,理清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再有选择、按次序进行传输,这就是有宏观视野的设计与教学,即解决“有什么”与“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教”。
    《藤野先生》是思想内涵和语言表达都很优秀的文章,可以开发的教学价值很多,我们不妨对这些点分别进行定位,并梳理出这些点之间的关系:
    ·《藤野先生》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
    ·《藤野先生》是一篇优秀的纪念性文章;
    ·《藤野先生》的语言具有鲜明的鲁迅风格;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读书时期经历与其思想变化的缩影,折射出他走上弃医从文道路的缘由;
    ·……
    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开发出许多关于《藤野先生》的教学价值。如果以某一个方面的教学价值点为主要支撑,可以设计出几种单独的教学思路,而每一种教学思路,也都可以把握全文。
    1.作为叙事散文来教
    《藤野先生》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文章选材精当,叙述简练,描写能抓住特点,通过描写、议论表达思想感情,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每一段、每一层写了什么归纳出来,把写得怎么样体会到,基本上就可以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是这样来设计的,没有什么大错,当然也没有什么特点。
    比较讨巧的设计是,只抓住某一点作为突破口来设计,能以点带面,以一当十。如学习鲁迅的“白描”手法———用寥寥几笔刻画人物以及景物的特征,重在传神。
    白描手法是鲁迅极力提倡的,掌握得又最为娴熟,从《藤野先生》里可见一斑。设计要点是:
    列出文章写到的人物、场景,分别找出对这些人物、场景的“白描”之处,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

描写对象
白描
效果及对主旨的作用
清国留学生


藤野先生


日本学生


留学生会馆


客店


看幻灯看时


北京寓所


    2.作为纪念性文章来教
    纪念性文章的写作指向性很强,一般包括作者与对方相识的机缘,初交的印象,自己与他熟知的过程,与他不同寻常的关系,他对作者的影响,作者对他的评价和怀念之情,重点是作者与被纪念者之间的关系。
    《藤野先生》一文作为纪念性文章的特点,从其逻辑层次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文章不长,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地理出文章的逻辑脉络:
    开头两个自然段写了令作者感到颇为不快的东京生活片段———清国留学生形象滑稽可笑,不学无术,不关心国事,到处令“我”生厌。空间虽然起于东京,但却是作者鲁迅产生“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后来选择仙台、得遇藤野先生的重要因由;第4、5自然段写的是由东京去往仙台路上的见闻。鲁迅注意的是冷清的小镇,寒冷的气候,没有了中国留学生,还有糟糕的居住环境和饮食———初入仙台的鲁迅,对环境的冷冷观察,反映出情绪的压抑,说明他对仙台并没有多少期望,如果不是遇到藤野先生,这段经历乏善可陈。这是以不愉快的环境氛围来反衬藤野的形象。第6至36自然段,是“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记录,无论从篇幅比例还是描写的重点来看,这一层都是全文的核心。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段落、层次大意,体会各层次与纪念主体的关系,学习纪念体文章的要点,然后可以尝试写纪念性文章。这样的设计紧紧围绕主旨理解,且训练意义大,实用价值高,可以一试。
    3.作为语言表达的典范来教
    “鲁迅文学之精髓,多半在也。”鲁迅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篇数最多,不仅仅因为他是思想的旗手,也因为他是文章大家,“其炼字之用心,造句之奇崛,音节色泽变化之自然而丰饶,以至写情状物之绝少滞碍”②,“语言精致”而又风格独特。
    鲁迅的散文在语言上有明显的杂文化特点,即擅用“曲笔”———用委婉含蓄的笔触,表达自己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如对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文章不说“丑态百出”,而是用两个比喻来形容;不说仙台的居住环境有多差,只说那里蚊子多,靠近监狱,让读者自己体会。
    该设计思路的要点是引导学生寻找哪些地方的描写是曲笔,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并归纳鲁迅用曲笔的种类,体会这样写的幽默、嘲讽等独特效果。
    4.重点学习鲁迅设谜式句法结构的表达
    所谓设谜式结构,即先说对某事的结果或感受,引起读者的兴趣,再介绍事情经过,铺陈前因,引导人们一步步去探究事情的缘由,就像破案时的解密,说相声时的“抖包袱”。如文章开头的第一句“东京无非也是这样”,就为读者设了一个包袱。至于包袱里面“无非”的是什么内容呢,要等到读完这一段才能得知———原来是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使樱花灿烂的东京也大煞风景。抖包袱的效果和反讽意味都非常强烈。以此类推,这样的谜语结构在文中比比皆是:
  ·谜面:有一间的地板上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谜底:那是在学跳舞
  ·谜面: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谜底:在仙台“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谜面:藤野严肃地要讲义
    谜底:帮鲁迅添改
  ·谜面:你改悔罢
    谜底:匿名信事件
    就连文章描写的主角藤野先生的出场,也有抖包袱的效果。从篇幅上看,被叙述的主人公出现得很晚,是经过东京无聊、路途萧索、仙台尴尬以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正是这样的层层铺垫后“隆重推出”,才效果惊人,就像传统戏剧演出,主人公出场前,先是用序曲营造气氛,再用背景渲染主题,还要幕后叫板吊起观众胃口,然后一出场才容易赢得满堂彩。
    教学设计时,不妨围绕课文,寻找一些典型句子或段落,尝试还原成通常的表达,然后比较两者的效果,引导学生仔细体会鲁迅语言的妙处。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0:17:03 |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与“教什么”(二)
———《藤野先生》教学内容的开发
郑桂华
    5.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文章的主旨
    《藤野先生》的叙述者是“我”,在文中,“我”对他人、对生活、对国家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截然相反。前一部分里的叙述者“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对人冷漠怀疑,对学习不甚用心,对生活条件无所谓,甚至对祖国也缺乏归属感,这个“我”是一个旁观者、批判者,与此相应,文章前一部分的词语、语调,总是带有调侃、反讽的意味,行动上,是消极的、无所用心的。而后一个“我”则出现明显的转变:
区域、时间
态度
语气语调
最后的行动
东京会馆、
初到仙台
旁观者,冷漠、
挑剔的
调侃的、讽刺
逃避,到仙台去
到仙台一年后
当事人,切身的
严肃的、坚定的
良心发现,
弃医从文
   
    从哪些事件、细节看出这种区别?如东京看樱花,本来是美极之事,“我”却注意到负面的东西:旁边有清国留学生;仙台人对“我”很好,“我”却不以为意,“物以希为贵”。这种变化的痕迹,可以整理成下表:
事件
心态与情绪
虚词
主要行为
日观富士山
失望,冷漠
无非是,确也像,还要,实在
蔑视清国留学生
夜回留学生会馆
格格不入
几本书,还值得去一转,倘在,倒也还可以,但到,不免
一转,坐坐
去仙台的路上
漫不经心
只记得,还没有
想起明朝遗民
初到仙台
戒备之心,好奇之心,做客之心,
居然,可惜
尊为,美其名曰,不以蚊子、监狱为恶
初进课堂
挑剔,无所用心
认为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改讲义
不安和感激
可惜
后悔不太用功
匿名信事件
不平
无怪
感叹中国是弱国
看幻灯片
满腹愤懑
偏有,呜呼
听得刺耳
离开以后
坚定,一往无前
时时记起,最使人感激,不幸遗失,只有,每当,正想,忽又,而且,于是
记起,感激,鼓励,热心,希望,伟大,责成寻回
   
    从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我”从对周围事物的漠不关心到后来的以身许国,转折点正是藤野先生的关心。因此,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是先有感激之心,再受切身之痛,然后才激起救国之梦的。藤野先生对“我”热情的唤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也是“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之情的原因。大而言之,“我”的经历,综合了一个青年学生由反叛到皈依的成长史,一个弱国青年由关注个人感受到担负民族责任的进步史,而促成这一变化的催化剂,就是藤野先生。从这一点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就不会得出藤野先生不是文章叙述主人公的结论了。
    6.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探讨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藤野先生》里描写了“我”弃医从文的缘由等在日本留学生活的细节,如果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可以让学生把《藤野先生》与《〈呐喊〉自序》、《鲁迅自传》一起研读,看看同样的一段经历,以描写为主的《藤野先生》、以议论为主的《〈呐喊〉自序》,以及以叙述为主的《鲁迅自传》有什么不同。
    上述对《藤野先生》所作的教学价值开发,只是我的一点基本设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分,人们还可以有不同的发现,想出另外的设计思路。一篇名著就像一棵大树,任何一种教学设计,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包举全文,穷尽其妙,因而,我们常常只要专注于一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让学生学有所得即可。即使我们选择的教学点只是几根树枝,甚至几朵花、几个果,但是它却是在总览全树的情况下选择的,是这棵大树上的有机组成部分,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就可能由点带面,纲举目张。这样的教法,就不能算是教错了。
    当然,至于选择哪一个教学价值点最好,采用哪一种设计最恰当,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教师以自己理解最透彻、把握最清楚的设计进行教学为好;以学生感兴趣的设计进行教学为好;当然,更好的教学应该是清楚本篇文章、本堂课在整个语文课程框架及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和序列,进而开展教学活动,这更关乎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

注释:
①张占杰、高建芳《人生转折关口的事件与人物纪念》,《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0期。  ②郜元宝《研读鲁迅一百句》,《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8月3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47 , Processed in 0.1379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