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李希贵:教育家可以年轻作者:李振村
李希贵主持的“中国青年教育家书系”已出版数册,影响很大,李希贵的序言尤为精彩,回答了关于教育家成长的若干问题,现将此文转载如下—— 教育家可以年轻 李希贵 长期以来,教育家一直被供奉在神坛上,到终于可以走近我们的时候,却大都是那些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长者,他们往往年近花甲甚至已届古稀。而且,很多时候,“教育家”常常是一种对逝者追认的荣誉称号和评价,似乎和健在者,特别是和年轻人没有多少关系。这自然会使“教育家”这个称号失去现实的激励作用和感召力,影响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执著痴迷于教育事业的热忱。 可是,真实的教育生活告诉我们,教育家完全可以更年轻!
被誉为中华民族“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从事讲学活动40多年,但他许多重要的教学思想却是在30多岁形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说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也是在30多岁就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思想,不到40岁就已经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到去世时也不过52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也是英年早逝……可以说,他们的教育思想大都是在风华正茂时产生的。
其实,诺贝尔获奖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不过40.16岁,获奖者中35岁左右取得成果者为最多。作家、艺术家的情况也是这样,而且成名的年龄更早,许多人20几岁便一举成名,而且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成了他们的代表作,是他们一生事业的巅峰。
这就是事实,这就是人才的成长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小视年轻,我们不能错过年轻,我们不可以太苛刻,我们应该为年轻的人们鼓劲加油!这样说不是轻视年长者的存在价值,而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现实情况是,在教育家这个领域,年轻人并没有得到他们应该拥有的位置。
这正是我们编辑“中国青年教育家丛书”的理由。
“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由于缺乏信心,我们已经错过了许多许多,在这样一个呼唤教育家成长的时代,我们完全有理由给我们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以鼓舞,让他们信心满怀地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要有信心,就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对教育家陷于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提教育家,就会立刻想到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精心设计自己的学术框架;就会想到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显赫的头衔,一年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所谓学术论文……好像不这样就和“家”字无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信心,以致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教育家离我们是很遥远的,是可望不可及的。
真理从来都是很朴实很简单的,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并不复杂。一部《论语》,原文加上注释和译文,最多也就20几万字,其中有关教育的论述,也只是一少部分。翻译成白话,普通农民也能懂。作为教育家,孔子也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框架。朱熹当年办白鹿洞书院,也很朴实。学生们读的书中连同时代的人编写的教材也没有,只有古老的四书五经之类。学生们在教室里静读,读不懂了,就问老师,老师间或讲解,或者请陆九渊之类学者来这里讲课。这些老师们念念不忘的也不是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只是引导学生们走进经典。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曾经游学欧美多个国家,是真正的学贯中西的大师,但他却没有为自己拿回一个学位。他当北大校长,办北大,也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超轶政治”“以美育代宗教”等简简单单的几条。当时的北大后无来者,在世界上也是一流,但竟然没有教材。我想,这些人所以是教育家,首先是做教育的出发点正确。他们做教育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育心、育人,通过育心、育人达到救世、救国的目的。第二是能抓住教育的关键,踏踏实实、锲而不舍地去做,充满热情、打动人心地去做。能做到这两条,成为教育家也就可望而可及的了。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实际上,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中并不是没有教育家,即使在三四十岁的青年人中也不是没有教育家,而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缺少一种“发现”和评价的机制。相信通过编辑出版“中国青年教育家丛书”,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青年教育家,更多的教育家能够从这块园地里破土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