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境界吗?
江南梦忆
夜里11点半,悄然离开学校,独自开车奔跑在市区大道上,周围灯火通明,内心亦如明镜一般平而静。
“人有境界吗?”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的疑问来。我不知道究竟是有还是没有,但我知道,一个人在充实而快乐的时候,在饱而暖的时候,是有境界的,而当肉体或灵魂无所寄托,饥且寒的时候,可能就无法知道境界为何物了。
下午从一位台湾籍学生的高考试题册中读到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文章开头提到自己在《新原人》中曾说过的话:“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每个人的境界都各不相同,如果摒弃个人差异,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等,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充满哲理意味的人生境界。这是哲学人的智慧。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早先听说过古代烈女的传奇故事,一个女子不经意间被陌生男人碰了一下胳膊,于是断然做出断肢的举动,这对女子本人来说有意义,她为自己所在的世俗而生存,她服从于它,这点痛算什么,便也不觉其苦。她便处在了冯友兰先生的自然境界里。年过七旬的父亲,不为稻粮谋,执拗地坚持耕田种地,父亲似乎天生便拥有了这种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这是典型的现代人观念。人是自私的,利己的,带功利目的的,而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做到不损人,这便是他的境界,即功利境界。接下来还有第三第四种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第四种境界其实是一种神的境界,或者说是人生的某个时刻的一种境界。如果某人的一生都生活在这种境界里,他必定不是一种常人,普通人,而是超人。某个人在完成某件对社会和宇宙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他便活在事情的意义之中,这一刻,他的精神显得伟大而崇高,无须用言语传达,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能够达到前三种境界,足矣。前三种境界经过很好的排列组合,才有了第四种境界。
我不知道我究竟能达到哪样一种境界。就每天的辛苦劳作而言,只管播种,不问收获,与父亲一样,我只活在第一种境界里。今夜坐在办公室里加班,与爱人和朋友围桌搓麻,其快乐的价值相当。我们都处在自然境界里。而当某一天,有了成绩,具备了申报某种资格以赚取名利的时候,我也会抱着平和的心态去争取,这时候我是功利的,但绝对没有坏心眼,既不与人明争也不与人暗斗。我相信,不放弃本身就是机会。还记得二十岁以前喜欢的许德民的诗句:
不是我的
我从不奢望
属于我的
我决不放弃
人是功利的,但当他活在道德里的时候,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生活本身便是一切。无欲则刚,有欲乃强。为此,我又想起另一种人生境界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充满了禅机的三句话。第一次听它,是在南京大学的公共英语课上,漂亮而儒雅的夏国芳老师不知何故提到这个问题。后来我就琢磨,人们为什么喜欢这普通得没有任何异常的句子呢?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文字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把思想赋予文字之中,这声音或文字符号便成为语言,意义便由此产生。两个动词,加上两个名词,就构成了一种境界;两个动词,加上两个名词,再加上不同的副词,便构成了另一种境界。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竟然如此值得玩味。现在想来,当年报考研究生时,毅然放弃自己酷爱的古代文学,而选择语言学,原因也不过如此。当你念叨这几个句子,把它读出声来,你便处在“看山是山”的境界。这是一种凡人境界。当你看山不是山的时候,你的灵魂在飘,你的心旌在摇,你的心里充满了诗的意味。这是一种诗的境界,一种仙的境界。而当你历经千辛万苦,梦里寻他千百度,踏破铁鞋之后,终于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所不同的是你绕着世界跑了几圈,你成熟了,变老了,你有眼光了,你看问题不走样,你说话不变形,于是,你便成了佛。这是一种佛的境界。
喜欢苏东坡的文字,正是喜欢他那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他的诗词用王国维的话就是“不隔”,写景时,情在,叙事时,情亦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朴素的文字,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丈夫对亡妻无法排解的思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得意之时不忘其形,失意之时不失其志,既能享受荣耀,又能甘于平淡,何等的超脱!能屈能伸是丈夫。最近,正在帮商务印书馆的朋友替香港读者做一本宋词欣赏的书稿,梦回宋朝,重温诗词旧梦,便觉满口余香,亦满腹惆怅。
与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相比,我更喜欢这种通俗易懂的三境界。而最能打动我的却是王国维先生的为学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充满悲剧意识的境界说。因为喜欢宋词,而喜欢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静安先生的悲剧人生,似乎应验了鲁迅的名言“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忍受孤独,甘于寂寞,似乎成了王国维的第一人生境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始终不渝的坚守。这是一种决心,一种态度,也是颐和园昆明湖的清水下污浊的淤泥湮没的灵魂,清洁的灵魂的写照。静安的悲剧境界,终于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怎不费工夫!今天的一切,由无数个昨天堆叠而成,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人生亦如此。经历过昨夜西风,踏遍了天涯之路,又何必在乎衣带的宽与窄?经历过艰苦跋涉,见识过山水的人,成诗成魔,成仙成佛,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眼里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吗?
2010年5月5日凌晨
附: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哲人的预言: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世纪哲人,1919赴美哲学博士)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基础,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真正的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