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从写作知识的讲授转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来 唐建新
昨天听了两节作文公开课,一节是讲立意,一节讲细节。
第一节是根据初三期中考试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来讲的,所举的例子也是试卷中的作文片断,由此引发导入了立意的概念、立意上存在的问题、立意的原则、立意的作用、立意的出现形式、立意的出现位置等进行了认真的讲授,最后也让学生以《距离》为题,练习写了开头或结尾。第二节则是根据初一的学生来讲的细节,讲了细节的定义、细节的作用、细节写作应该注意的地方等等。
两节课都作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是导入还是材料,也不管是课件还是设计,都凝聚着该校语文组至少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讲课的老师素质也很好,前者很沉稳大气,似乎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课堂的掌控调度都比较自如。后者则很清秀清楚,与学生交流也亲切清新,一堂课如淙淙山泉流淌。
但是,这两节课仍然感觉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坐在学生凳子上考虑问题,这样的作文课脱离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去讲写作知识,既不是写前的作文指导课,也不是写后的作文点评课,是比较单纯的地道的写作知识讲授课,尽管其间也使用了一些学生作文中的事例,尽管最后也让学生做了片断练习,但那样的练习是为了巩固当堂课所讲的知识。
有人看到附近的几个学生趴下睡觉,下课时就要求六个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写自己的收获,一般都表达得比较笼统,具体的则认为老师讲的知识很清楚。
我以为语文教育包括作文教学的问题,可以追溯到近百年的单独设科,对过去被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语文教育方式象对待孔家店一样给以了彻底否定,对传统语文教育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四条线的分线合击最终形成语文能力的经验完全抛在了一边,在西风东渐后,以科学主义以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来进行语文包括作文教学,其结果是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就恐惧,还没有上车就晕车了。
作文的问题的确是非常严峻的,涉及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在咨询日益发达网络覆盖全球传媒异常爆裂的情况下,短信和视频,已经取代了人们的日常写作,一般公民的年均写作量几乎为零。
作为书面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怎么进行实践过程的指导,我以为首先是去掉写作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任何时候提笔写作就像开口说话一样随意就好了,作不到这一步,心存恐惧或过度敬畏,就容易脱离自然与真实,下意识的去作秀说假,继续把假大空套话当作作文的最高追求。
其次才是说清楚,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与人交流与人分享,而不要去故作深沉的悲天悯人,去硬模仿农业文明时代的行吟。要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你的最准确最有效的信息,感受到和体验到你最真实的情感生活。
最后才是表达得说得生动形象得体,让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轻松的获得一种精神的分享与快乐。
然而,这样的路还很长很长,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需要很多时间的探索,需要多少次的实践磨砺与矫正。
但是,我们的作文课必须从写作知识的讲授坚定不移的转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来,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