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2 12: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文章作者:董 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2C 2012-5-7
  小学语文,乃至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眼中要有“人”,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就是眼中要有“儿童”。因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坚守“儿童立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古诗词教学尤其如此。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诗词作者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更是无法体会,这都是古诗词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原因。
  下面就以张康桥老师执教的《如梦令》为例来谈一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一、还文本解读以儿童标准
  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在解读文本时绝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代替儿童的标准。可以说,没有儿童标准的文本解读,就谈不上儿童语文。张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用经典或世俗的解读来匡正学生的解读,而是大胆倡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学生也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使得原本枯燥的文本理解变得灵动有趣。
  如在教学“沉醉”一词时,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你看,我们读着读着,就感觉这词就像活了一样,仿佛就活在我们的眼前了,这语言中就隐藏着一幅画面。再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太阳下山了,霞光染红了云彩。
  师:很棒,很美。你说。
  生:我看到了我们喝着小酒,真的沉醉了。
  师:她已经变成李清照了,喝着点小酒。你说。
  生:我看到了小溪边上的亭子里观望太阳落山的情景。啊,这情景真美啊!
  生:我看到太阳落山了,李清照在小溪旁的亭子里喝醉了酒,迷路了。
   师:他这不是迷路了,是沉醉。
  生:不知道回家的路,迷路了。
  生:他看到了荷花池里优美的景色,深深地沉醉了。
  师:或许小溪亭边,有美丽的荷花池、溪水、日暮霞光,总之这景色很美。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被美景吸引、迷倒,迷倒了就是沉醉了。你们的解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真的就是迷倒了,被景色所迷了,也有可能喝了点小酒,再加上看到这样的美景,倒了。(笑声)
  站在儿童的立场解读文本,就是用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理解来解读文本。张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用固有的所谓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加以点评、升华,将文本的解读确保在儿童立场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当然,在表达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尊重儿童的表达方式。
  二、还学习历程以儿童体验
  “学习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体验。”(杜威语)学习过程是一种经历,经历是需要体验作为支撑的。张老师在教学中处处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历程,给予学生个性阅读提升更为广阔的空间。张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过程中,拒绝烦琐低效的机械理解,而是利用给画面起名字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朗读、深入理解。而学生也正是在自由品读的时空中,为诗词中的画面起了如下一些美妙的名字——日暮、映日荷花、醉溪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幅画面的过程:
   师:你看到的第三幅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误入了荷花深处,不知哪是回家的路,急忙地划着小艇,却不知惊吓到了在水中栖息的鸥鹭,它们全都拍着翅膀,扑愣愣地飞走了。
  生:我心里想着,怎样才能加快速度,让小舟划出藕花池。湖水不停地荡漾着,惊起了满塘鸥鹭展翅高飞,有的向上飞翔,有的在空中盘旋。
  师:你看她的想象多么具体,有的向上飞翔,有的空中盘旋,还有的向斜冲刺过去。后面可能还有个省略号吧,对不对?这个一塘鸥鹭为什么是这样飞的?
  生:因为被我给吓到了。
   师:对,被你吓到了,你就是李清照。被惊飞的鸟儿,文章当中就叫“惊起一滩鸥鹭”。你在刚才说的时候还有一处地方特别令人回味:我心里想着,怎么样才能划得更快呢?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告诉你们,她是目前对这首词的研究水平最高的,为什么呢?争,没有一点古文知识就不知道争的意思。一般都认为争是什么意思?
  生:抢。
   师:她说争是什么意思呢?渡是什么意思?划。“争渡”就是怎么划。所以我说她是目前班上研究《如梦令》水平最高的一个。
    (指名读诗句并给予点评)
  师:读到现在,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幅画面起个名字,叫什么?
  生:惊鸟。
   师:多好啊,鸥是鸟,鹭也是鸟,核心词——“惊”,所以叫惊鸟。多么简洁,多么生动,我情不自禁又要赞叹两句。我们这样来给画面命名,就是一种创造;我们这样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对宋词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学会创造是他们的天性。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走进儿童的心灵,走到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并唤醒他们的精神反应,这样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可以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学生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维的天空中。他们或朗读、或思考,或理解、或品味,他们在用自己的思维创造着独特的理解。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其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真谛所在。
  三、还学习评价以平等开放
  我们倡导古诗词的教学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还表现在平等开放地对待每位儿童、平等开放地对待他们的每一次学习经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平等开放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让我们继续来欣赏张老师教学《如梦令》的一个片断:
  师:谢谢你的朗诵,谢谢你的创造,我们想一想,如果请你为李清照的这首词起个题目,起什么,为什么?
  生:梦般景。因为这三幅画的景色就像做梦一般的美,引起了诗人的兴致,而且我们也深深地沉醉其中。
  师:这一幕幕美景如画如梦,所以她起个名字叫梦般景。如梦一般的景色。还有吗?你来。
  生:沉醉藕池。因为诗人在藕池里,坐着小艇饮着小酒,被这些情景沉醉了,所以我用“沉醉藕池”这个题目。
   师:非常棒,作者一醉溪亭日暮,二醉夕阳和荷花,三醉惊鸟,所以她起的题目叫“沉醉藕池”。
  生:醉美景。因为作者在这首词里面都讲述到非常非常美的美景,而且也沉醉在美景当中,所以我起的题目叫“醉美景”。
   师:很好,非常贴切。同学们,如此美妙的画面,如此令人沉醉的场景,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经历,多么美好的一段生活啊!
  给原本没有题目的词起题目,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学生只有在读懂原词的基础上,才可能拟出贴切的题目。而由于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拟出的题目也就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见解,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悦纳每一位学生的理解。当然,平等开放也需要引领,正确有效的引领,将会促使学生成长得更快、更好。
  张老师的教学让我们坚信: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理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创生课程教学行为,全面了解、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真实体验学习的历程,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智慧地面对学生的思考与创造,那样的教学就是真实而有效的教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38 , Processed in 0.1221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