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过去的学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5 00: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回望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作者:杨东平
杨东平按:12月26日下午,在南锣鼓巷的朴道堂书店举行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第4期教育沙龙活动,由王丽主讲《回望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其主要关注集中在她的一本新书《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中。兹将我为此书所作之序附上,作为交流和分享。

                   怀念“过去的学校”

                                      杨东平

     王丽的这本新书,汇集的是她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和写作的一组文章,这个专题,可以叫做“过去的学校”,是一本回首昨天的缅怀之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对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深入细致的再现,如《汇文钟声》、《温故壬戌学制》、《故乡李山》、《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等等。这种种旧识对今天的人们无疑是鲜见的新知,例如温州李山、福建培田村所呈现的具有丰富功能和多种教育类型的农村耕读文化,例如由知识分子集团主持、自下而上的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例如以“智、仁、勇”为校训、实行“全人教育”的汇文中学,例如地方自治的教育治理等等。它使我们得以一窥正在远去的伟大文明的只角片羽,足以澄清我们对历史许多想当然的、自以为是的错误认知。
     教育领域的怀旧之情,首先是从老大学开始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初,钟叔河就出过一本《过去的大学》,他明言“过去的大学”就是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梅贻琦当校长的清华大学,是罗家伦当校长的中央大学,是竺可桢当校长的浙江大学……也是在80年代,大出版家范用出了他自己的第一本书《我爱穆源》。这位只有小学学历的老人满怀深情地回忆他唯一学习过的学校,30年代无锡的一所私立小学:校门左边是校长办公室,“有时,校长笑眯眯站在门口,看同学们上学”;礼堂里有一架钢琴,“钢琴不上锁,不用担心小朋友损坏它”;小朋友们时常到老师房里去玩,“看看老师书架上有什么好看的书报杂志,房间里传出笑声、歌声、口琴声,校园里多了一分欢乐的气氛”……
     怀旧真正蔚成风气、成为一种宏观的文化现象,是在90年代之后。在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中,做大做强、对数量和数字、规模和速度的追求成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在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官本位价值弥漫的现实中,动辄数亿元的豪华学校、三五千人的小学、上万人的高中成为流行的“教育风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应试教育却日益严酷。人们普遍感到了困惑和迷失,感到了失重的晕眩和失衡的危险。于是,曾被遮蔽的晚近的历史,前辈教育家的形象和教育故事在喧嚣的校园背景中渐次显影,“过去的学校”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镜鉴和参照,一种令人清凉和温暖的慰藉。
    书中《七十年前的素质教育》一文,详细介绍了1934年陶行知制定的《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让我们仔细看看当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践吧。他为小学确定的五项“生活目标”是: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大纲》详细制定的“生活的方法”,分为“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两部分。前者共29项,包括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每天整洁一次;每天写日记一篇;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每年种痘一次;每年洗澡约八十次到一百次;每年和国内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各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对人类的关系;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会运用十种以上的普通药品;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蒲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要学会游泳和撑船,等等。“团体生活“部分包括这样的内容:“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每年长途旅行一次”、“养鸡五对狗两只”、“征集社会批判”等等。
    面对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育,我们在惊异之余,能不生仰慕之情和羞愧之心!陈丹青在“赳赳民国”的访谈中称,大师辈出、精英群起的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大历史”,是古典文化大规模转换的国家景观。的确,它呈现的是接续在千年文明的大传统之后,同样极被生疏和正在远去的五四新文化、新教育的小传统。
     显而易见,不一样的昨天通往不一样的明天。“明天更美好”的命题,端在于我们能够回答“明天怎样才会更美好”。因而,具决定性的是我们今天的态度——对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文明或尊重敬畏,或批判诋毁,或遗忘遗弃的不同处置。回首是为了前行,重温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今天,我们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想和发展目标,特别需要在历史的借镜中,重新认识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重温并接续我们这两个伟大的传统,从而矫正我们的坐标和方位,克服发展主义的肤浅和偏狭。这本书在启示我们去思考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育,它追问的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不断反省和叩问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样重大而根本的问题。
                                                                                    2010-10-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7:25 , Processed in 0.0944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