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是需要真正的教育家来办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8 20: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是需要真正的教育家来办学
——访张鸣先生
     
张鸣:1957年生。著名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


问: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但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有人说今天中国教育之弊在于教育的泛政治化,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在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导致教育模式的单一呆板……在您看来,当下中国教育的症结主要在哪些方面?

张鸣我觉得主要症结在于没有改变结构,还是想用行政的结构加一点市场技术来推进改革,整个教育体系还是行政体系、官僚体系。这个官僚体系在教育改革中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强化了,而强化之后不是教育家在办学,而是行政官员在办学,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命令的一套程序和模式来做的,没有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没有按照教育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所以像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种种问题,都是由这个导致的。实际上教育不能这样办,结构如果不变的话,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改革,比如,经济改革的成就是将行政与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走市场经济路子,由市场规律来决定,那个太成功了。而人的教育,并不是你给他什么,他就一定会接受什么,学校也不是你官大一级,行政体系完善,就一定可以办好的,还是需要真正的教育家来办学。

问:近些年“国学的复兴”被提上了教育议程,一些学校将《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引进课堂。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今的时代背景、社会语境已经与古代大为不同,那么“国学的复兴”究竟有没有必要,会不会只是沦为一种形式上的“求变”而流于形式?复兴国学,真的可以扭转今天的教育之弊吗?

鸣: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背景已经变了。当下“国学的复兴”有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上层,希望用国学,主要是儒学的复兴来弥补意识形态的缺失,加强思想方面的引领。现在大学的国学复兴已经很热了;另一方面民间也有需求。现在社会上礼崩乐坏、道德滑坡,儿子不肖、老人不养等现象比较普遍,民间复兴国学有让孩子学点规矩、懂得规矩的意思。这两种需求都是合理的,但是并不一致,搅和在一起的话就会很乱。我们也知道,传统是不能完全抛弃的。现在是“忠孝仁义”没了,“自由、平等、博爱”没来,古代的教育,私德和公德不分,由私德的孝悌发展成近似公德的忠义,应付社会,应付官场。但革命和“后革命时代”的我们,私从道德领域被赶走,私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公德则化为大公无私的道德高地,不是非常之境、非常之人无法实践。传统必须在比较良好的环境下复兴,放在当前背景下容易被扭曲,所以这样的“国学复兴”并不能承担起扭转今天的教育弊端的重任,就像袁世凯也曾提倡读经,反而将“孔学”弄得很臭,因为他是“别有用心”,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问:在您看来,“成材”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什么?

鸣:“成材”有很多层次。对于多数人来说,就是做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一个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人,这不需要你有特别大的创造力、特别丰富的知识或是特别高的学历,有基本的技能就行,更关键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结构、完善的人格,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在智力上下工夫,而智力上又仅仅是在会考试上下工夫,只是知识的灌输而已,而对健全的人格、品质不去着力,所以,今天的教育在几个方面都有缺失。没有一所学校不强调德育,不声称自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在教育过程中,社会公德的培养是最为缺乏的。中国学生有别国学生所没有的政治课,还要加上课时不少的德育课,说起来目的其实都是德育。但是,这样教下来,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些社会公共道德的准则,学生都很欠缺。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好的品质,就会出很多毛病,像很多好学生上大学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证明。

问:有学者说:“微博是一个很个人性的东西,每个微博的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具体的个体生命,这个具体的生命借用这个工具把声音传达出来,然后可引起成千上万的心灵的同感和回应。微博在这个时代的兴起,以这样的工具和平台来表达我们的声音,是上天给中国人的一次机会……”您怎么看待忽然间蓬勃起来、而且还在急剧蔓生的“微博”这一新事物?

鸣:有了微博,大家可以畅快地“说话”,这是好事,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因为大家还没有太多表达的渠道。对于微博,我们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还有很多忧虑。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微博的所谓“负面现象”,网络的暴力、粗口、无理性的发泄、谣言四起,等等。人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发言会更大胆,更不顾忌道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此造成负面效果,并不奇怪。但是,同样,更多的人也可以利用微博的平台做好事,比如微博的监督功能。微博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公民记者,随手拍,随时发,不仅可以解救被拐儿童,还可以盯牢贪腐的官员,让他们的不法行为更有可能被曝光。有了微博,一些地方民众原本无人理睬的冤屈,也可能因曝光而得到审理。更重要的是,微博这个广场,各色能人都有,以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里被削弱。任何谣言,都可能被揭穿。在微博上无理性发泄的人们,当发现四面楚歌之时,多少也会收敛。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也是一个课堂,随时随地,都在上公民教育的课。这样的课,对于教育民众,效果虽然缓慢,但一直在起作用。我想,一旦中国更加民主化了,民众有许多表达的方式和渠道,微博可能就没有这么蓬勃了。

问:这是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您曾在文章里说“焦虑的背后,其实是不安。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最缺乏的是安定感”。我觉得这个是说到了点子上,当今中国社会一个很大的症结其实是“信”的问题,相信与信仰。很多社会现象背后,像被汽车碾压的孩子无人呼救,像跌倒的老人路人不敢搀扶,其实都是因为人们不敢信任他人,那么在这份“不信”背后,是不是还可找到更深的根源?您怎么看待这些社会现象、这个问题?

鸣:民众的不安定感,主要来自公权力的伤害,加上法制又不健全,个人的一些基本权利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加上现在的市场社会没有规范化,中国人又欠缺宗教信仰,社会普遍缺乏诚信,这样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成本”很高,随时随地都可能受骗,这就逼得你遇事首先要搞清楚“他是不是真的”。

问:去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场革命成了媒体热议的话题,有回忆、有反思、有肯定、有质疑。作为一位学者,您怎么看待这场革命的意义?

鸣:所谓历史,就是人的轨迹。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在以往的历史学家眼里,凡一件大事发生了,必定是必然的。他们的使命,就是找出为何必然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中国的辛亥革命,烈度不大,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也最具变化的一个事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充满了变数,面临多个岔路口,无论在哪个岔路口,哪怕一丁点因素加入进来,历史的路径就会因此而拐弯。后来的历史,也许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样子了。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世界,不算是一件大事,西方列强甚至不屑派一个政府的副部级官员到中国来指导各方下棋,明里暗里活动的只是西方的驻华使节。但是,这件事对中国,却是个头等大事,两千多年的帝制就此告终,亚洲一个庞大的古国变成了最年轻的共和国。

问:最后,您可否为本刊读者推荐一些好书?

鸣: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钱穆的《国史大纲》《历代政治得失》,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上下五千年》,都值得一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9:09 , Processed in 0.1009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