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困惑与选择:学校德育的未来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11:2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困惑与选择:学校德育的未来之路(上)

作者:阳锡叶 刘永中 王冬媛 谢展南



    编者按:在社会转型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今天,道德滑坡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焦虑的现象,学校德育无疑也面临着社会的巨大冲击。记者采访调查发现,不仅学生对社会事件有困惑,教师也有困惑。而不少青少年道德敏感性之低,更让人忧心忡忡。
    记者阳锡叶 通讯员刘永中 王冬媛 谢展南
   


调查:社会事件对学生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彭宇案”后,老人摔倒在地不敢扶的报道增多,“不敢扶”成为了一种社会心态。有的还造成了悲剧,今年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摔倒因为无人敢扶而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这样的“社会心态”有没有在校园出现,这样的事件有没有冲击到校园?11月,本刊仅以“敢不敢扶老人”为主题,在洞口、桂东、双峰、桑植、株洲等地城乡学校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是令人担忧的结果。
    11月7日,本刊以“老人摔倒了,你敢不敢扶?”这个话题,在洞口县文昌中学七年级5班组织了一次班会。调查发现,部分学生面对老人摔倒不再敢扶。我们来听一听学生怎么说。
    王同学快言快语:“现在这个社会的人真是冷漠啊,我上次骑自行车摔倒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扶我,所以别人摔倒了,我也不想去扶! ”
    向同学说:“话不能以偏概全,我上次骑车回家,路滑,摔倒了,手脚摔破了皮,血流不已,一个阿姨还给我拿来了碘酒和药呢,我还想相信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善良的,尽管有着那么一些不道德的人存在。”
    性格开朗的付同学说:“你们是运气好而已吧,我上次看到广场一个小孩在玩滑板,摔倒了,我恰好从他后面过,我去扶他,他大哭起来,还告诉他爸妈是我撞到他的,还是旁边一个阿姨帮我作了证明,他爸妈才相信不是我撞到他的。从这件事以后,我再也不想去帮助他们了,别人摔倒就让去躺着吧,反正我是不会去扶,不要怪我冷漠,真的是伤不起!伤不起啊,伤不起!”(同学们哄堂大笑)
    富有正义感的谢同学站起来说:“你太冷漠了,如果仅仅因为你帮助别人时受到了伤害,就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坏人,就再也不帮助别人,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岂不是一片冷漠?试想如果你那天摔倒了,起不来了,没有人来扶你,你怎么想啊?”
    杨同学说:“是啊,我们大家可能是被那些帮助人反被冤枉的事情吓怕了,都变得冷漠起来。上次周末,我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趴在地上,我本来想去扶她,但我又害怕,后来还是放弃了,现在都不知道那个老人怎么样了,我现在想起来就内疚,做好事是需要勇气的。”
    肖同学:“是啊,我们虽然是小孩子,但也是社会公民,我们要带头做好事,我们去扶老人,那些冷漠的大人们看到了,也会帮助我们的。”
    另一位肖同学:“可我还是有点担心,若是我扶了他,他反过来冤枉我怎么办?我想还是谨慎点好!”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很热烈。敢扶与不敢扶的各占一个阵营,还有些人表示看情况而定。
    我们在洞口县文昌中学七年级学生中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0份有效问卷。对于“你以后看到有人摔倒在地你还会上去扶起他吗?”这一问题,45名学生选择毫不犹豫扶起对方,占23.68%;86人拿起手机等物品进行摄像或录音得到自己清白的证据以后再去搀扶 ,占45.26%;41人选择拨打110或者120,占21.58%;3人选择在一旁关注事态发展,占1.58%;15人选择不再多管闲事,转身离开,占7.89%。
    在桂东县一中高三248班,围绕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话题,本刊调查显示:全班51人,不扶的4人。其中,在有证据不受诬陷的前提下扶老人的37人;毫不犹豫出手扶人的10人。
在桂东县城关小学四年级172班回收问卷49份,回答“敢扶老人”39份,回答“不敢”10人,约八成的学生还是具备扶老携幼美德。10份“不敢”问卷中,同学们的理由都是担心被扶老人会冤枉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推倒老人”的元凶,所以不敢扶起。 9份“敢”问卷中,李翔、周莉、彭靖杰等敢扶起摔倒的老人,好人有好报。 何利娟、黄家豪等同学表示救人要紧,如果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我不忍心看老人死亡和他的家人难过。认为尊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帮助别人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我们要向雷锋学习。
    双峰县湄水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现有学生300多人,我们一共调查38名初三学生,其中20人表示不敢扶。
    不敢扶的20人中,其中17人表示要拨打110或120。这17人中,3人表示要用别人的手机拨打急救电话,1人说:“我不敢,如果‘扶’出了事,那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1人说:“我救了那个人。如果他醒来后,没钱住院,怪上我,我就得付钱,那实在太冤了。”1人说:“我会打120,并且喊一位路人做我的证人。”
    17人表示敢扶。其中1人说要见义勇为;1人说我们要乐于助人;2人认为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1人说“既然我是清白的,我就敢扶”; 1人表示要请人作证;1人表示“如果真的遇到这一情况,我不会见死不救,应把受害者立刻送医院治疗,不管会怎样,也会尽力帮助”;1人说:“我们要尊老爱幼,要有责任心、爱心。”1人表示“我敢又不敢”,态度不明朗。
    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老人摔倒不敢扶的事情对一些孩子价值判断产生了影响,对于“老人摔倒”,部分学生不再敢扶。
    未成年人道德滑坡现象令人警惕
    16岁的小兴和15岁的小云(均为化名)因结伴持刀向中小学生收取所谓的“保护费”,将自己“保”送进了看守所。11月3日,因涉嫌抢劫罪二人被祁东县人民检察依法批捕。
经公安机关查实,自10月7日至12日,小兴与小云二人在祁东金桥镇中学附近伺机“收保护费”,用水果刀威胁被抢学生, 5天内抢劫5人得66元,其中有1次在被抢学生身上并没有搜到钱,1名学生因不配合而遭殴打。
    10月13日,小兴被抓获。10月26日,小云被抓到案。
    小兴和小云同是祁东金桥镇人,系小学同学加好友关系,所以常在一起玩。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两人无所事事,因而经常出入网吧。由于开支较大,上网“财政吃紧”,所以便萌生了搞点钱来用用的想法,两人一合计,便冒出了向学生“收保护费”的“金点子”。
    祁东县鸟江镇中学一副校长表示,多起针对学生的抢劫案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搞得学生人心惶惶,学校不得再度加强安全防范力度。

   



    像小兴小云这样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十五六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2005年至2010年,株洲县人民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5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10.45%;对138名未成年人给予刑事处罚,对2人免于刑事处罚。近三年来,宁远县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4人,其中涉嫌抢劫、盗窃、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组织卖淫、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
    来自社会的影响正对未成年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造成巨大伤害。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组织人员选取北京、天津、黑龙江、河南、山东、陕西、浙江、江苏、湖南、云南10省、直辖市所属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女子监狱,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案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这两年调查发现,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确实很大,很多未成年人是因为接触网络不良信息或沉迷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说。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和家长目前最为担心的首先也是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不少孩子沉湎于网络而难以教育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抽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中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的人占60%以上,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的不良影响有关。对未成年犯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网聊、网络游戏、欣赏网络电影这3项选择均在70%以上。出于寻求感官刺激,未成年犯在网上能够接触到有严重暴力倾向的武打娱乐节目。
  据悉,山东一少年到同学家上网玩游戏,深夜入睡后恍恍惚惚起床,在莫名的疯狂状态下将同学爷爷杀死。
  另一个极端案例的案情为:有一名初三男生上网没钱,经谋划后将一名收废品的中年妇女骗到偏僻处打昏。中年妇女醒来哀求说自己家里还有孩子,可以把几千元钱拿去,但千万别要了她的命。但这名初三男生毫无怜悯地把她的头摁到河水里,没能弄死,又在岸边挖个坑埋她,犯下故意杀人罪。
  相关调查显示:未成年犯上网年龄段集中在12至15岁,专家发现,这一调查数据与未成年犯的犯罪高发期吻合,恰恰证明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暴力、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来说,其不良影响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愈加成人化。由于现代社会信息膨胀,监管缺失,不良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充斥着色情、暴力的内容,对未成年人产生间接的教唆和潜移默化的犯罪诱导。加之未成年人接受力、模仿力强,近3年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不再限于以往相对简单、单一的形式,而是逐渐显现出成人化、凶残化的发展趋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众多老师表示社会风气对学校德育工作正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一些老师表示,社会上的一些小青年到学校来收保护费,欺负低年级学生;学校一些学生小小的年纪就抽烟、嚼槟榔;当外来人员入校侵害学生人身权利时,大多数学生围观、躲避,无人敢制止或报告老师;学生的价值观表现为“金钱至上”,同学之间存在放高利贷的现象;有的同学捡到东西据为己有,捡到钱不上交,自己消费掉;欺负弱小同学;同学之间不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怕耽误时间,对差生有漠视或歧视现象;孩子在家是小皇帝,不尊敬长辈,经常对父母和其他家人“发号使令”,生活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时也同样表现得飞扬跋扈,自私自利。有的孩子没有钱上网,就骗家人学校有交这样、那样的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这些背后,是学生对道德判断的麻木。“河南女子监狱有个女孩子。”操学诚说,这个女孩子到同学家玩,同学说要出门买东西,一会儿就回来,请她帮着照看一下8岁的弟弟。等同学买东西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弟弟竟被这个女孩掐死了,而起因仅仅是由于小男孩与这个大他七八岁的“姐姐”之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争执。
  “你说这女孩有多坏?谈不上。”操学诚说,一些90后未成年人在处理眼前发生的现实矛盾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往往用极端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现实中一些小的问题或矛盾,在人格或能力上有缺陷,常常在情绪失控后采用极端手段。
    而据媒体报道,山东省有一个初三女生,刚刚参加完中考,在暑假期间上网聊天,从网上结识一名中年男子,那名中年男子要她为其介绍女朋友并威胁她,她给那名中年男子介绍了一个不到14岁的女孩子,而被介绍的女孩子又给那名中年男子介绍了另外3个女孩子。直到公安局以奸淫幼女罪来抓这名初三女生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构成了犯罪。
而更多的关于学生暴力伤害同学的新闻被了爆了出来。重庆4名年龄在16岁左右的学生为“寻找课本中没有的乐趣”,竟以整人为乐,强迫同学喝尿、吃大便、吞下他们的呕吐物与口痰等。受害同学被整得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 广州一女生文文(化名)因怀疑另一女生阿红(化名)讲其坏话,而对其进行殴打、勒索和拍裸照。广东东莞某中学三名女生在教学楼内殴打另一名女生,周围还有数十名同学在围观起哄。有学生用手机拍下此事并将视频挂上网。
    厦门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徐萍表示,当前学校德育面对的德育冲击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其一,面对多元价值的困惑。这一方面来自新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和雇佣关系日趋多样化,这些变化势必引起学生原有道德观念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善恶判断自然会出现困惑,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来自西方价值观的传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也大量传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学生倍感迷惘,给学生道德观念的确立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更大困难。其二,信仰的缺失。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快速变化导致人们对所持信仰由怀疑到困惑到丧失。出现了信仰真空,也就缺失了过有意义生活的重要维度,空虚、寂寞、无聊感就会充斥青少年的生活。其三,社会道德的失范。社会上贪污腐败盛行,道德滑坡,诚信丧失,严峻的社会道德现实与学生在学校里被灌输的道德信条相去甚远,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污染了学生心灵。其四,网络的迷惑。由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暴力、色情、垃圾邮件等不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毒害日益严重。
    学校德育面临大困惑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给我们德育很大冲击,我们德育面临很多困难和困惑。”王慧群是省示范性高中株洲市八中一名优秀教师,她的论文刚刚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教学成绩也十分突出。但在突出的成绩面前,这位1982年出生的女老师,在德育上常感到一些无奈。
    她说,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我们经常正面引导学生应该应该怎么做,但是只要有一件社会事件比如扶老人还被倒打一耙,对学生造成影响,我们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我有时会觉得很无力,许多事情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感觉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做了没用,但我只能向学生不断地做正面引导。”
    这种学校正统教育被冲击,因为社会事件而造成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学校德育呈现无力感、无奈感,是众多教育人遇到的第一个困惑。桑植县一中教师徐大雄说,面对时代发展和德育发展新境况,许多教师困惑,为什么学校教育的诸如“见义勇为”“ 携老扶幼”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上人们的麻木与自私行为极不一致,是自己理解错误还是社会上的人的行为出了问题?
    作为高中教师,徐大雄无奈的是,社会人员的趋利性导致道德行为失去发展空间,正如“彭宇案”“ 许云鹤案”,都是因为当事人趋利性导致他们将“好心人”倒打一靶,让想做好事的人不敢或是不愿做好事,严重挫伤了国人做好事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我们学校德育的开展。
    许多老师还碰到了两难问题,“要不要见义勇为”、“遇到歹徒是该走开还是与之斗智斗勇”都是两难问题。本来,“见义勇为”体现社会责任感,可是,现在的家庭更看重独生子女的生命安全,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教育?
    这样的事件,如何教育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挑战,也成了老师的尴尬。就面对老人摔倒这一问题,老师们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有老师说:“教师一定要正面教育孩子。热心爱人、亲力助人,不必犹豫”。另一位老师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不扶。学生是个未成年人,不具备救助能力。”一位老师则说:“回答‘不扶’,怕孩子丧失爱心;回答‘扶’,又怕孩子受到伤害。很纠结。”
    而令老师们尴尬的是,有学生问,如果你在现场,遇到老人摔倒你扶不扶?我们把这一问题抛向老师,通过网络和现场座谈方式与9名老师交流,得到的处理方式也有不同。桂东县教育局干部刘志明、李西平说,老人摔倒,第一时间扶起。因为良知第一,义无反顾。菩提等6人则认为,在大家确认的情况下扶起摔倒的老人。爱心要有,证据还要保留。网友伊达仔1人则直接说,不会扶起老人,怕“万一”被冤枉,自己没有精力和经济与之纠葛。
    “有时,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确有落差,新时期德育课遭遇了现实难题。”株洲市南方中学教师米春花说:“有时候,学校的教育和社会是完全相反的,我们教育孩子要纯净、要付出、要勇敢,但是,踏上社会,孩子们会感觉到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会因此而感到‘不理解、太复杂’。因此,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我们很纠结。”
    学校德育的另一困惑还来自于家庭的阻力。双峰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学生打架,父母不正面教育,却来学校闹事,鼓励自己的小孩要“打赢”;一个学生违反纪律,老师教育时轻轻打几下,家长会找老师和学校的麻烦。“或许这类学生在家也不听话,家长管不住,但学校教育严一点,家长却不允许。那学校该怎么办?”
    徐大雄也有类似经历,一位高二女生小杨,该生在校期间,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在校期间经常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同学。她经常主动给本学习小组同学讲解习题,还先后花 100多元零花钱给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打印英语语法记忆手册,家长知道此事后,对孩子说:“你给同学辅导作业就算很不错的了,还把自己的钱给别人印资料,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呀?再也不准出现这种情况了”。自此,该生给学生讲解习题的积极性明显受到了影响,面对此种情况,孩子究竟该怎样去做呢?这就成了横亘在学生面前很难逾越的难题,也给老师教育出了难题。
    教育界人士表示,父母的价值观、社会观与社会容纳程度会影响孩子。社会适应不太好的父母,生存状态不太好,就会把所有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大量的案例表明,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不当也是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整天忙于工作或生意,家长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管教,有的只是简单的说教而已,有的家长也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甚至有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者过度溺爱,大多数家长不重视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现在比较突出的离家外出打工的未成年人,由于其父母不在身旁,监护人无力也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其管教更是处于真空状态。这些都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更为沉重的任务。
    而令校长和教师们困惑的还来源于教育考核机制并不真正重视德育。人人都在说,德育很重要很重要,考核老师、学校也都是把德育放在最前面的,但真正考核起来,却是学生的成绩、分数。凤凰某小学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大家都说德育很重要,但没有哪一年是评选德育最佳的老师,获奖的基本都是教学能手。“因为评价老师的重要标准还是教学质量,如果这个东西一直悬在老师们头上,我想其他的一切包括德育可能都要靠边站,哪怕有,我想可能也是穿新鞋走老路。”
    长沙雨花区一位教师则表示,作为一个教育人,我现在自己都看不清教育了。“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什么是最重要的,有谁能告诉答案?恐怕没几个人能搞清了。”
    “影响青少年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形成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些社会现实,绝不能掉以轻心。”桑植一中德育副校长熊虎认为,学生对有悖于道德的事麻木不仁,对自己做的的事不能认真辨别好坏,必须引起学校重视。社会大环境,作为校方,我们无力改变整个德育氛围,但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复杂性和价值选择的多元性而放松德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积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艰难之中寻找德育教育内容的突破口,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效果,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通过以点带面,能过学校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1:25:5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困惑本质是就是社会的困惑。”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傅定涛说,目前德育的困惑,或者说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低下,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总体上可以认为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阵痛。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教师也是社会人,社会困惑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德育机制僵化,很少有学校和教师能突破这种僵化德育机制。傅定涛认为,德育机制僵化是教师困惑最重要的原因。
“德育目标单一,而且德育目标的政治意味很强,而人的本体意味相对比较弱;内容知识化,比较虚浮,脱离生活、脱离孩子的实际;德育方式和手段比较生硬、抽相;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不符合智育的本质。”傅定涛说,我国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结果使德育实践事倍而功半。
专家表示,目前品德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全盘否定受教育者的新品德发展状态。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从而德育关系失调、对立。德育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受教育者,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
同时,德育实践模式化问题严重,创造性不足,个性特点不明显。迷信和囿于既往德育经验(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怀疑自己现实的创造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德育的问题意识不浓,只看现象、凭感觉,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德育工作目标停留于任务式工作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事业感不强,尚未进到激发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相当多数的学校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
“一些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于是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傅定涛说,一些教师素质提升的滞后也是造成不少教师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老师在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如活动性、情意性体现不明显;德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只对上(领导检查)负责,不对下(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单独考虑德育任务的要求,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富于实效的德育活动较少。
“优秀的教育必须有优秀的教师做保障,德育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的挑战,需要教师们及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去适应教育本身和教育对象的变革。”傅定涛说。
而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徐萍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对丑恶的事物基本上是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尽量呈现给学生美好、光明的一面。学校教育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只教学生“审美”,不教学生“审丑”,长此下去,青少年就会对生活中的丑恶和不道德现象视而不见,那他就失去了道德敏感性,成了一个在道德上麻木不仁的人。道德教育中审丑的缺乏是难以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重要原因。
她说,我们学校德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现代社会的公共性扩张产生了相应的对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与秩序的普遍需求,这样“人人相善其群者”的公德就越来越显其重要。学校是养成公共道德的重要场所,在自1993年以来的德育大纲中虽也有公德的分量,但效果不显著,存在的问题是大而空,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此外,以往的德育偏重共同的规范、守则,缺少从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实际、个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难以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和自治。由于德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德育主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发展人的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不少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德育经验也在反思。桑植县一中教师徐大雄认为,学校德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精神。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如果德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或者没有增添新的内容,就会让人学生德育的假大空,甚至是无效的德育内容。同时,目前德育所追求的道德境界过于脱离现实,导致道德本身成为一种压迫人、压迫现实生活的力量。这种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道德教育,不仅很难达到提高人的道德境界的目的,反而会束缚人的发展,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也恰好能说明这一点。再就是由单向的灌输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着矛盾,不利于德育的顺利开展。
德育百年发展趋势
教师们对德育的困惑,显然应该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梳理百年来的德育之路,我们会发现一个百年难题始终在困扰着学校:学校德育在塑造国民人格的过程中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现代国民性,在各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与冲突过程中,寻求到学校德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可能的切入点。
中国近代,一批又一批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和启蒙思想家,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和胡适等为代表,他们运用西方的学术知识体系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如何对待传统道德培育现代国民人格上,不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德刚表示,在新文化运动中,由于认识到“国民”之于国家的意义重要性以及“臣民”普遍存在的现实,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发动了一场旨在以西方“科学”和“民主”造就新型“国民”的兼顾启蒙与救亡的新文化运动。不难看出,新文化运动中的这批急先锋使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又一次受到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洗礼,他们以传统读书人的忧患与担当意识,不仅承担着将西方价值移植进入本土的重任,同时还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为其铺路,以实现对国民现代思想和国民意识的启蒙。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带有一些偏激情绪,尤其是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价值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非此即彼”倾向,把反传统、反专制、反封建与争取“人权”、“民主”和“科学”严格对立起来。而且这种思维模式或思想立场一直影响到后来,直到今天。
从晚清学堂开设修身科到国民政府时期实施公民训练,是学校德育课程目标涉及公民素养维度的最大一次转换。在传统德育的“修身”课程目标中,十分注重个人私德的修养,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实践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或个人抱负。近代以来对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使现代人格的模塑自觉化、系统化、生活化。无数志士仁人希望通过公民教育来改造国民性、养成共和精神和健全国民人格,以确保“国民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始终伴随着“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通,而且这一过程与国人对传统落后元素的不断否定以及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的认同和追求交织在一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刚德认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历史演变就发生在上述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中,它在内容选择中必然通过价值标准体系的传承和更新不断对历史和时代做出回应。
岳刚德认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华民族虽然取得革命的成功,但是国人的思想观念、现代意识和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与时俱进,相反,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反复挣扎与“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形成的张力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凸显中国传统道德“修身”功能的软弱无力,而这一现状的延续表明中华民族在全球化的压力下正在逐渐丧失成为现代国民的文化血脉和根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当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比民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在德育方面重新遇到了“百年难题”,许多教育界人士在苦苦探索答案。一些学校在着力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素养教育,而另一些学校则在进行着旨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诵读《弟子规》等经典的国学教育,以保存和发扬“文化根基”。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德育,经历了62年的历程,基本观念和实践过程借鉴了前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 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
傅定涛表示,近几十年来,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发展历程,德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比较复杂,总体趋势是政治化——知识化——人性化,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里,德育主要是政治教育,后来德育慢慢转化为一种知识的教育,到现在开始有向人性化发展的苗头。这一发展的趋势总的来说是在向教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回归,是一种好的趋势。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德”的人,德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傅定涛认为,我们目前教育是培养的人都应该符合某种统一的要求,导致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大多差不多,就是拿一个模子去做出来很多人,没有个性也没有创造性。事实上,人是千差万别的,人应该成为他应该而且可以成为的那样的人,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套所有的人。
专家表示,梳理百年来的德育历程,学校德育“成”人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是百年来德育发展趋势。显然,只有认识到历史的进程,才可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之路。
破解德育困惑的钥匙
21世纪的世界,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更加复杂,面对的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孩子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众多教师在迫切地寻求答案。不少专家表示,人性化、生活化或是破解目前德育困惑的钥匙。
专家认为, 从宏观上讲,21世纪的世界,迫切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克服单一和统一规格要求的积弊,逐步体现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特征,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个性化。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每个受教育者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21世纪教育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空前增长。学校德育能否适应这一时代的新要求,将决定其能否保持旺盛的活力。
从国际范围德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德育个性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初见成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酝酿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从而把个性化作为整个教育和德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美国从本世纪初杜威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主张把德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和充满个性的生活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个性。
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可表述为:“生活化”。即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性功能。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针对众多教师困惑的具体的道德教育,徐萍认为,学校应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的道德教育包括认同普遍核心的价值观,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培育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和承担维护公共生活的任务和义务。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应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具有道德能力的学生应兼具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习惯。再是发掘“恶”的德育价值。关于“恶”的教育与关于“善”的教育是一个完整德育生活的有机构成,二者的统一才是对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道德教育要承认生活中“恶”存在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是向生活中的恶妥协,而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恶。
针对网络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指出,虽然电子媒介和网络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学校不是反电子媒介和网络的,坚守自身特性不等于排斥将电子媒介与网络运用于教育过程,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要向学生和社会大众揭示电子媒介的危险性,培育媒介与网络批判意识。
许多学校在实现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上也作出了努力。桑植县一中每年评选的感动校园十大新闻人物活动,在师生心目中树立了来自学生身边的榜样。开展“尊老爱幼”等德育活动教育周,每星期一个特定的主题,定期进行德育活动,将整个德育活动分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不断深入开展,最终形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桑植一中主管德育副校长熊虎说,学校以班为单位进行德育主题班会活动,创设一定的情景剧,让学生参与现场情景,将自己融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增强德育过程的情感体验与感悟,提高德育的心理教育功效。大力表彰学校德育先进,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同时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将社会、家庭和学校及师生个人等有利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家校通、家长会及社区学校联谊会等,增强社会参与学校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良好的教育小环境,最终让学校德育活动开展起来。
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呼吁,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从宏观角度看,社会方方面面都应该为道德教育创设环境,形成一种合理的、优化的大环境,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30 , Processed in 0.0657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