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9 02: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


                                                            张倩苇(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视觉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素养。本文分析了视觉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意义,介绍了视觉素养的发展历史,并对开展视觉素养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视觉素养;视觉形象;视觉思维;批判性思维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快速增长,视觉素养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基本素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教学领域。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非印刷媒体来获得信息,进行娱乐,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出现以后,视觉信息猛增,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而,批判性地、直观地思考其所呈现的图像的能力就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视觉素养简介

        1.视觉素养的含义
       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研究什么能被看到以及我们如何解释所看到的视觉材料。它横跨多个学科,包括研究视觉感知的物理过程、运用技术再现视觉想象以及运用智力策略理解所看到的事物。
        一般来说,视觉素养是指理解、创作和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当然,一些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30多年前,J.戴伯斯(Debes,1970)在书中写道:“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看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看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类视觉能力。发展这些能力对人类正常学习来说是根本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1]威尔曼(Wileman,1980)认为视觉素养是“阅读”并理解所看到的信息的能力以及产生能被看到并被理解的材料的能力。S.平克尔(Pinkel,1978)从视觉的基本要素出发,认为视觉素养是通过视觉基本要素理解形象的意义和成分的能力。[2]P.格林威(Green-away,1997)认为视觉素养是通过视觉分析技能和视觉创作技能来应用视觉思维,[3]他突出了视觉思维在视觉要素中的核心作用。
       有人认为,视觉素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视觉思维,指将思想、观念和信息转换成各种有助于传递相联系信息的图画、图形或形象;二是视觉交流,它指当图画、图形和其他形象用于表达观念或传授给人们时,为使视觉交流有效,接受者应能从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中建构意义;三是视觉学习,它是通过图画和媒体学习的过程。视觉学习包括学习者由于理解视觉形象而建构知识的过程。真正具备视觉素养的人会观察、认识和表达视觉语言,并会对视觉信息进行评论。
       视觉材料主要包括图表、图形、示意图、地图、线描、照片以及人像等。人们可从图书、杂志、电影、电视、计算机屏幕、符号甚至体态语言中获取视觉信息。视觉形象可代表词、概念、关系、过程、结构、事实。
       视觉材料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表现图形。这些视觉形象与讨论中的物体具有物理上的相似,例如,照片、素描。(2)比拟图形。这些图像通过表现两个物体及他们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交流,最常见的例子是由于老鼠的形象与计算机的机械点击装置的图像相似,以至于人们普遍地将这种装置称为鼠标。(3)包含抽象概念的图形。这些视觉材料展现了观念之间的逻辑连接,尽管它们看起来与所代表的物体不相似,但是有关。例如线条图、流程图、组织图等,这些图形在帮助学生概念化和解释概念间关系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个人的、社会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差异对每个个体感知和理解视觉形象有不同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过去的经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职业、受教育程度、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的教养。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习俗、信仰以及历史观。例如,儿童、少年和成人“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年幼的儿童在正确解释抽象的视觉形象上有困难。年龄低于
       12岁的儿童一般倾向于将视觉材料解释成部分而不是整体。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他们学会看和理解视觉形象的关系和主题。再如,不同文化中,颜色和符号的隐含意义是不同的。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没有“雪”的抽象概念,只有用“地上的雪”、“飘落的雪”这类具体的描述表达不同的雪。

       2.关于视觉的双重编码理论
       在用文字课本时,使用视觉图像能帮助学生记住他们阅读的材料,通过不同的“频道”将信息输入大脑的中央处理器,一个通道主要是言语的,另一个主要是空间的或视觉的。有证据表明,以不同形式使用多个通道呈现相同的信息,可以改善工作记忆。帕维奥(Pavio,1986)将这称为双重编码,他认为大脑是连接的而非独立的系统,在联合使用大脑时,记忆变得更容易,当信息以言语和视觉两种形式呈现时,重复进行可改善记忆。
        帕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或许还需要证实。医学研究者运用正电子发射Х射线层析照相术证实,当个体接触言语和视觉信息时,大脑的不同部位变得积极。当要求个体看并记住言语信息时,大脑言语领域所在的两个部位——左半球变得活跃,当呈现视觉信息时,右半球被激活。运用双重编码理论可在教学材料中大量呈现视觉材料,而不仅仅是把其当作课本的装饰物。在课本中使用视觉材料可提供双重编码,反过来,又促进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意义

        视觉素养有利于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并促进学习。由于视觉形象能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或以各种方式使复杂的信息变得容易理解,因而,在教学中,视觉形象可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住课文的内容。研究表明,当学习者通过听、看、阅读同一教学内容时,学习可达到最优化。视觉素养还能促进言语素养的发展,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发展学生的视觉素养能激发并强化其他基本素养技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视觉素养技能能扩展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创作视觉材料与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一样,试图在读者心中创造出尽可能与原创者类似的含意。学生如果不能理解一套适合创作视觉效果的类别,有效使用这些符号的可能性就会受到限制。视觉要素就像视觉句子中的词,学生能使用的“词”越多,就越能产生更好的成功交流的机会。此外,视觉素养还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并创作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对于那些偏爱视觉信息的学生、耳聋的学生以及学习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不啻福音。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强调词和数字,忽视视觉思维和创造力,分析性语言压倒了感性的生动描述,扼制了人类的情感和想象。这种基于语言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心理学家惊呼,现代人普遍患有“大脑右半球功能匮乏症”。学生需要发展使用和学习视觉形象的必要技能。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忽视教给学生评论视觉信息的高层次技能,造成儿童只能被动地观看电视、电影、多媒体光盘,却无能力正确评价它们,正如视觉传播领域的一位学者阿恩海姆所描绘的:“他们被屏幕上的画面所吸引,被各种可见的事所迷惑,过了一会儿,他们甚至可能不再感到困惑,为有权能看到全部的事情而感到自豪,放弃理解、消化,他们还会感到非常满足”。美国哥伦比亚教师学院的玛丽•艾丽丝•怀特发现年轻人所学到的一大半知识来自视觉信息,但极少有学校明确地开设向学生表明如何批判性地思考视觉材料的课程。因而,哥德曼和伯内特在《约翰尼需要阅读》一书中敦促教师在常规的人文学科中给视觉语言的学习留点空间,因为“没有这样的训练,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将越来越少,逐渐成为无用的公民。他们被电影、电视这些无头脑的、使人入迷的东西洗脑、操纵、促动。但是,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才会从正常的学校教育经验中获得更多,而不是成为输送带上被动的乘客。”
       在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更具时代意义。今天,学生很容易通过因特网获取图形、图像等视觉形象,而且,图形图像在与文本的交互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使素养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基于印刷材料的时代,人们常常忽视视觉形象,从文本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读、写、算这些基于印刷的素养技能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解释和创作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变得和读、写、算同等重要。二次大战前后,法国学者本雅明等人就预见到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语言符号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认为当代基于电子媒介的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视觉语言的编码者和解码者,使他们具备处理不断增加的大量的基于计算机信息的能力,能批判性地思考和操作视觉信息,能正确解释其含义,并能运用视觉材料进行交流。

       三、视觉素养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视觉素养最初源于人们用体态语言符号或手势进行交流,后来人们用绘画表现自然物体和体态语言。我们的祖先在3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在洞穴的墙壁上描绘现实的动物以及几何图案,这说明人类在发明语言文字之前,早就熟练地运用视觉来把握世界了。在早期的文明中,人类使用的书面语言起初是文化意义符号的顺序排列,它完全不同于后来发展的代表口头语言声音的语言表征系统,后者取代前者成为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非形象的书面语言直到5,500年才在伊拉克的南部出现。此外,聋人用视觉符号语言进行交流。可以说,视觉符号和视觉符号语言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后人类发展了木偶戏艺术、卡通画、摄影、连环画、电影、电视等来表现视觉形象。人们在许多年前就认识到图的教育价值。夸美纽斯于1657年出版了有插图的教材《世界图解》,他提倡直观教学法,要求“在尽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4]
       最早深刻思考将视觉经验和操作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这一问题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认为“思维是视觉的”,并依据这些原则创建了学校。我们的口头语言中也有反映这类观点的表述,如“眼见为实”、“一幅画胜过一千句话”。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他认为如果不在广义上应用直观,就不能使儿童对各种事物和对象获得感性认识,就不能发展思维和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无从谈起。他说:“只有从观察中得到的真理,才能给人那种不使他的心灵受到成见和错误思想的侵袭的力量。”因此,“正确地看和听是获得处世的智慧的首要步骤。”[5]他反对仅从口头讲授和书面文字出发,使儿童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提倡实物教学法。
       托马斯•爱迪生预见到了电影的潜在益处,动画可以作为提供教育经验的手段。但他又过高地估计了电影的好处,他认为在18世纪20年代,由于动画的出现,学校的课本将在十年内消失。美国的动画产业雄心勃勃地试图制作教学电影,但是失败了。它并没有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使人们思考视觉手段和教育手段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
       1947年,厄尔•C•凯利出版了《为真实的教育》,他认为应解释所看到的任何事物,而解释应建立在观众的动机、目的和经验之上,他还详细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教育的意义。该书几乎被所有文献目录推荐为视觉素养的参考读本。
       1955年电视进入了大多数美国家庭,这在视觉素养历史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发展,因为正是电视开始把视觉素养教给每一个孩子,而且这些视觉语言习惯和技能是今天视觉素养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起初,并非每个人都实实在在感受到电视带来的巨大变化。非语言教育节目给年轻人提供了使用图画以及图画系列进行交流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对年幼儿童的视觉语言习惯和技能最有影响的电视节目是《芝麻街》,它是由劳埃德•莫里塞特与琼•盖兹•库尼合作开发的。
       J.戴伯斯从1966年开始使用“视觉素养”这个术语。视觉素养运动的转折点是柯达公司从1967年开始出版的杂志《视觉是一种语言》。之后,那些密切关注青年的需要,感受社会变化的教育工作者和传播工作者开始进行积极的对话。1969年3月,美国召开了第一次视觉素养会议,会议由罗切斯特大学、塞拉卡斯大学、视听教学部(现在的AECT)、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国际图形艺术教育协会等单位发起,主要主持者是约翰•斯普林。参加会议的威廉姆•布里斯托认为该次会议或许是十年间最重要的教育会议。一年后,会议录由皮特曼出版公司出版,第一次被称为视觉素养大会的全国组织,在1970年春天芝加哥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有了显著发展,后来成立了国际视觉素养协会。

        四、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及其课堂教学策略

       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视觉素养构建到课程中,为未来培养有智慧、有技术的学生。发展学生的视觉素养并非只是艺术教师的工作,而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要会对视觉语言传达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认识视觉语言的内涵不是目的,仅仅是手段。对视觉语言内涵的加工、评论、分析以期获得真实的、规律性的新知,才是核心。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要掌握培养学生进行视觉信息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教师采取与学习者相匹配的教法,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尽管许多技能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他们所阅读的内容是必要的,但我们常常忽视解释课本中的视觉表象以及创作相关的视觉材料的能力。在儿童年幼时,我们用图形、图像教他们,当他们能阅读后,教师常常将书面词汇当作惟一能进行交流的媒介。我们似乎认为图形原本就是肤浅的、不真实的、难以确切表达的。学生很快熟悉这种行为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使视觉材料处于比书面词汇次要地位并非新的做法,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他认为艺术家仅创作“影子”,而且他们是危险的。尽管历史上也有些例外,但忽视视觉要素的趋势一直占上风。
       视觉思维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学生往往不擅长使用和解释视觉材料。柯斯奇(Kirsch,1985)对美国学生使用视觉材料进行的一个全国调查发现,大多数年轻人在处理视觉材料方面只能达到中等水平,仅有极少数在使用更先进的视觉展示时达到可以胜任的水平。
       尽管许多学生解释视觉材料有困难,然而视觉素养的发展仅得到有限的关注。人们往往认为视觉技能不如其他综合技能那么重要。由于视觉材料存在于各类印刷材料和基于计算机的文本材料中,而且它们提供了大量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因此,需要开展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视觉材料的活动。
       教育工作者应开发教育项目,培养学生具有评价和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运用视觉素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作为教师,需要理解和创作视觉信息,并会使用视觉信息。视觉形象在教育中有多种使用形式。例如,在早期学习中,教师常常在学生学习阅读时给他们出示与书面词语相关的图。再如,教师用图描绘一系列步骤,帮助学生记住适当的步骤。此外,教师还在教学中用投影片,这在表现事物关系和比较时非常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视觉资源,怎样让学生理解隐含在视觉材料中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选择“能最有效地将基本因素传递给学习者的”媒体,提倡使用视觉材料教相关的概念。威尔曼(1980)列出了12类提供视觉表征的教育讯息,它们包括:具体事实、循序渐进的指示、过程、数据、比较数据、组织结构、地点、年表或时间表、概括和理论的示意图、感情或态度的表征。使用视觉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大致包括在班上创作、共享和讨论视觉形象,或许可通过运用小组研究项目或协作学习小组进行。运用创作视觉研究项目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甚至使“非艺术家”感到用视觉材料共享他们思想的轻松自在。与因特网资源相连的绘画项目、超卡类项目以及使用剪贴画、照片(可扫描进计算机)和视频剪辑的显示软件,容易使学生将视觉观念作为交流工具。目前,有许多适用的编辑包使网页创作变得简便,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地用他们的视觉观念与整个世界共享。
       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包括以下活动:
       •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成简图或概念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任何领域内容的特征和关系。现在出现了方便、灵活的计算机辅助制作概念图工具供学生使用。
       •采用“动手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并在创作他们自己的视觉形象时,把如何用视觉文本表达意义的理解与经验的学习联系起来。
       •让学生搜集因特网上某些历史事件(如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照片档案。给他们安排一个描绘那段历史时期某些具体事件或生活方面的图片“汇报”。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关于南北战争的优秀资源(http:www.lcweb2.loc.govam-memcwphone.html)。
        •让学生阅读完一个故事后,创作代表体现故事主要人物的画像。讨论同学对画像的解释。
        •在讨论当前事件的辩论问题时,让学生创作一幅仅用视觉符号描绘他们对该问题观点的广告画。年龄大的学生可创作他们自己编辑的卡通片表述他们对该问题的看法。这也可从因特网上查找到相应的资源。
        •读一本包括数字信息的社会科学图书中的一段,让学生创作一张表或一幅图(如解放后我国不同时期人口的总数)。•让学生从一篇课文中摘录用法说明(如完成一个科学实验的步骤)并将这些说明转化成流程图。
        •确定几个合适的因特网址。让学生描述网址上图形的功能,描绘要求与用户交互以便探索课文的视觉要素。例如,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空间链接网址http:spacelink.nasa.gov.index.html。
       •研究网页设计。让学生创作他们自己的网页并将清晰指引用户的文字材料、适当说明文本的图形要素综合起来。包括各类丰富的图形资源的网址是Files(http:www.filez.com)。教师可通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堂时间完成视觉材料,并将视觉材料包括在指定作业和测验中,在课堂上创设使用这些策略的良好氛围。
       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并不是要取代语言素养的教育,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宪著.崎岖的山路——文化批判论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J.Debes1978.VisualLiteracy,Languaging,andLearn-ing,PublishedbytheVisualLiteracyCenter.
[3]CharlesCThomas.TheNewEducationalTechnologiesandLearning[M].PublisherLTD1999.
[4]J.Debes(1970).TheLoomofVisualLiteracy:AnOverviewinWilliams.TheProceedingsoftheFirstNationalConferenceonVisualLiteracy.NewYork:      Pitman.
[5]PeterGreenaway(1997):TheRoleofMediaStudiesandArtsEducationinVisual&CulturalLiteracy,
http:www.namac.orgforumsrole.html.
[6]S.Pinkel(1978).TheOnlineVisualLiteracyProject,http:www.pomona.eduAcademicscourserelated.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23:08 , Processed in 0.0687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