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读刘恩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11:5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网上初长成

                   江苏刘恩樵


我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摆弄电脑的。那是2002年暑期开学的时候,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近十年来,就电脑的使用而言,我最多算是个“小学生”而已,基本上是只会打字与上网,电脑的许多功能我都不会。但是,就是这仅仅的打字与上网两项,就像是给我插上了一双翅膀,让我飞,飞在教育的天空里。
在网络上,我的主阵地是教育在线。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教育在线上,我的大致履历是:
2002年9月27日,我第一次登陆教育在线,并以“樵夫”的网名注册教育在线。
2002年9月27日,我在教育在线发了第一帖:长诗《唱给理想教育的歌》。
2002年10月22日,我发了教育在线第一个个人专帖:《从理念到实践:“新教育”下的“新语文”实验与研究(樵夫专帖)》
2003年7月13日,我申请了教育在线个人博客《偶尔一梦》。
20048月21日,担任“新教育在线”网的“教师之友论坛”的版主
2007年5月30日担任教育在线论坛的总版主。
2009年11月11日,用连续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近6万字的《插班生林可树》批注。
2010年暑假,在教育在线语文沙龙里,完成了近五万字的《语文教学常识讲座十讲》
截止2010年8月,我在教育在线上累计发主题帖近八千个,文字总量达40万字
一位叫网友东方狮说:
“踩着旧教育的落叶和浮尘,挥舞手中的利斧,砍削陈腐的荆棘,边走边唱,时代的歌声从他的口里汩汩地喷涌。勇士何人,樵夫也。”
在我的人生中,不惑之年涉网,从此开始了我的精彩的教育生活。就教育生命而言,将近50的我在网上初长成。
我也一直在追问自己,对于一个已过不惑的我来说,为什么网络能够陪伴我一路走来?我简单地概括为“三字经”:诚、励、实。
许多人都说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也许是因为我的真诚,我觉得网络很真,网络的朋友很真诚。这么多年下来,我在网上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因为教育的志趣相投,因为教学的观点一致,有时候,尽管观点相左,但是因为论事的姿态“习相近”,所以,仍不失为朋友。江苏的刘祥,四川的黄克东,湖南的涂鸦居士,河南的阿常、浙江的阿培、河北的淀边渔者,山东的老纪,成都的摩西,重庆的泥土,等等,我们都成了朋友,有的因为一些活动见过面,有的多少年来网络交往不断,但是从未谋面。网络诠释着另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网络使我的志同道合的教育朋友不再是本校本县的几位,而是遍布全国的一群。其实,我不是希求朋友的量广,更不是用朋友来装点自己的门面,我觉得,这些朋友,就是我的精神伙伴,与他们为伍,我的教育之旅不再孤独,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网络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高手林立。就拿教育在线来说,李镇西、窦桂梅、卢志文、刘支书助理、郭初阳、任玲、王开东、泥土、铁皮鼓、红霞,都是教育在线的上大侠,他们经常在教育在线发帖交流,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不断地会激励与启发我在教育的路上孜孜以求。更多的是网络上的一些教育志趣相投的朋友,因为真诚,于是我们互相鼓励,因为真诚,于是我们互相帮助,因为真诚,于是我们互相探讨。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足不出户地坐在书房里的电脑旁,就能随意地邀请到几位朋友,促膝交流。这真的是一件惬意而美好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如果说,我这些年在教育之路上有点成绩的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上的这些教育先锋与朋友的引领与鼓励。我的近6万字的《<插班生林可树>批注》就是在网友们的鼓励中完成的。
网络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实在的。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网络阅读成了我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文字虽不及纸本文字严谨规范,但是,它鲜活清新,自由快捷。每一天网络上都会出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总体上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最真实的声音。阅读网络文字,让我不再闭塞,不再滞后。就是我阅读的一些纸质书籍,有百分之八十也是因为网络的引导。网络上研讨也是实在的。论坛就是就是一个庞大的对话现场。这是一个开放的现场,天南海北的人坐在自己家的电脑前,就如同围桌而坐,就一个话题争鸣乃至争执。面对网友在网上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是褒是贬,大多不绕弯子,直面相待。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教育博客《刘恩樵教育叙事》。几年来,《刘恩樵教育叙事》记录我专业成长足迹,更让我从教育的一路欢歌中收获着累累硕果。其实,QQ群也是现代网络给予我们的极好的交流研讨空间。我就加入了我们市的初语教学探讨群“网师小园”,教育在线班主任研讨群“班主任问吧”,《新教育读写月报》读者群“行道迟迟,锐思成文”,还有浙江初中语文教师部落等。QQ群成了我近两年的网络新宠。
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年来,网络给了我什么?一是精神的支撑,这是动力;一是思想的支撑,这是学力。可以这样说,是网络让我有了教育梦想,是网络让我有了专业自觉。
                                       本文发表在2010年9月25日《中学语文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3:29:05 | 只看该作者
我努力把孩子当成孩子看,而不是当成人看;
我努力与孩子做朋友,而不是把孩子看成“被统治者”;

我努力培养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灌输知识;
我努力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盯牢不放;
我努力让孩子独立思考,而不是做知识的容器;
我努力让孩子博览群书,而不是死啃教材;
我努力让孩子敞开心灵写作,而不是敷衍塞责;
我努力让课堂成为交响乐,而不是教师的独奏;
我还在努力着……
——刘恩樵 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语文教师

刘恩樵老师博客:新语文序论
http://blog.fhedu.cn/ZoneLog.asp?Zone_ID=971&PageNo=3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48:48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45:11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39:13 | 只看该作者
质问“启东中学内部讲义”
刘恩樵
20**年10月19日《扬子晚报》A7“读书  连载”版刊登了一篇短文,题目叫《〈启东中学内部讲义〉好在哪里?》。说是短文,其实是广告;说是广告,其实它又刊登在“读书”栏内。作为一个教书的人,因为短文要回答一个我们颇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急不可耐地读完。不料,读完却徒生了几个疑问,不得不质问“启东内部讲义”!
质问之一:何为课堂教学秘笈?
短文中说:“该丛书是启东中学多年成功经验的总结。《启东中学内部讲义》有启东中学20余位特高级名师和奥赛金牌教练合力打造而成,是他们多年研创的课堂教学秘笈,造就出一大批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读到这些内容,我的心里陡生几分敬意,同时也觉得惭愧不已,原来启东中学的老师都有“课堂教学秘笈”!但仔细想来,又觉不对头。课堂教学还有秘笈?所谓“秘笈”?其本意是指“秘密的书籍”,引申为“秘密的、不外传的方法经验等”,难道启东中学的老师真的像江湖郎中或是武林大侠,身怀秘笈?难道这<启东中学内部讲义>就是所谓的“秘笈”?难道培养这清华北大的高材生都是因为老师的“课堂教学秘笈”?难道启东中学的老师各个怀揣“秘笈”互不交流不成?既然是自己的“秘笈”,又为何出来兜售呢?其实,教师教书,经验是有的,招数也是有的,但要像这篇短文所讲什么“课堂教学秘笈”,也未免有故弄玄虚之嫌了。从市场运作的角度讲,这不是宣传误导又是什么呢?
质问之二:启东的教学思想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启东中学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这早就是事实了,但它究竟“名”在何处?我一直不大清楚,据说,这所学校每年都要考上几十个清华北大,学生在全国乃至世界多国举行的奥赛中获奖。今以此文观之,犹信!因为,据短文讲,他们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作为“教学思想”。我们不是常说这样的话吗?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既然有这样的教学思想,自然就有《启东中学内部讲义》这样的“秘笈”了,但我总有这样的想法,难道启东中学作为一所名校,“让每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就是他们的教学思想,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境界,就是他们的“名校之名”?我想,启东中学的这一教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印记,作为名校,这样的“教学思想”无疑会给努力向名校“学习致敬”的学校以误导。事实上,对于启东中学来说,我们所听到的特色似乎就在这所谓的“秘笈”和“让每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上,别的,至于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等方面,所闻似乎不多。联系现下的好多名校,想想他们究竟“名”在何处,我们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惑:难道“名校”和“应试高手”是个等同的概念?
质问之三:“读书”栏内何以刊登此文?
《〈启东中学内部讲义〉好在哪里?》能刊登在“扬子晚报”的“读书”栏内,尽管是则广告性质的东东,这也不免叫人产生许多感慨。对于“扬子”的编辑来说,难道有意倡导读书就要读此类书的意思吗?我们走进现在的新华书店去看看,那汗牛充栋般的学生习题、课文解析、题库、题典、试题大全……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再想一想,这么多的习题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市场?我说,学生、教师、学校教育等固然有责任,但社会更有责任,难道就没有社会的推波助澜吗?“扬子”将这样的短文刊登在“读书”栏内显然就是一个“不宜”。事实上,现在的学生“看”的习题集太多了,而看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书太少了,这样下去,长此以往,难免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和生命底蕴的浅薄。现实难道不是这样吗?还是让孩子少做点习题,多读点书吧,因为,我们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37:24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说说语文教学之“宗”
在一次由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师参加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很多。但大家在谈的过程中,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小学老师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不太明白,初中老师对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不太明白,反过来,高中老师则有点埋怨初中的语文教学不到位,初中老师则埋怨小学的语文教学不够到位,如此这般,众说纷纭。事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总觉得,大家所关注的大多是有关语文知识性层面的问题,诸如,哪些语文知识该讲,哪些东西早就该学等等。诚然,语文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太多关注的仅仅是这些知识的话,而且十二年一贯如此,那么,这样势必造成学生语文素养浅薄,发展后劲不足,倘若如此,那将是学生终身遗憾的事情。
其实,就语文学习而言,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尽管学生学了十二年的语文,相对于终身而言,也只是一个开始。面对着终身语文学习与运用,光靠学习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知识之外还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兴趣、习惯和积累,这才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建立起来的终身语文学习与运用的“动力系统”,我们不妨管它们叫语文学习的“宗”。
之所以叫它们为“宗”,是因为它们才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肥沃土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兴趣的语文学习,是一种罪过。既然如此,还谈何乐趣?谈何成绩?更谈何素养?我认为,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其实,对任何一种学习而言),兴趣是第一位的。养成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勤读的习惯,勤写的习惯,写好字读响文的习惯,善观察爱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具有无师自通、日臻丰厚、福及终身的价值。积累就是语文实践量的累积。语文实践量包括阅读量、背诵量、诵读量、写作(练笔、口头)量,等等,量的积累无疑是汉语文学习的“祖传秘方”。可以这样说,兴趣、习惯和积累是语文学习大鼎之三足。
还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上来,小学也好,初中也好,高中也好,面对着浩瀚的语文之海,面对着学生漫长的语文学习之路,面对着社会对人的语文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老师如何在万变中寻其“宗”,而不至于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胸无成竹”呢?我想,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老师是不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就是上文讲到的“宗”,即兴趣、习惯和积累。倘能如此,小学、初中、高中三管起下,三股力拧成一股绳,那么,学生在人生的黄金时代打下的语文底子也许能供他享用终身。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07:42 | 只看该作者
边做边写

---刘恩樵新语文专帖


一堂很本真的语文课
              ----对李镇西《春之怀古》课堂的评析


语文课究竟怎么上?这个真的是没有统一与标准的答案。但是,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怎么的状态与走向,还是可以有一些具体的可供参考的样子的。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的课堂就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深思的个案。
2010年的暑假,在石家庄举行的新教育实验年会上,李镇西老师谈了他“近期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听后,我感触颇多。2011年1月12日的《中国教师报》在《李镇西“突破” 》一文中援引的李镇西老师的关于《春之怀古》课堂教学中的一段话,更引起我对李镇西老师课堂的关注。为此,我特地以邮件的方式与李镇西老师交流,向他请教。他还给我邮发了《春之怀古》的课堂导学案。我们不妨先呈现如下:
第一学时 【导学
预习】

一、朗读(读一读)

自由地把课文至少读三遍。

读的时候,拿着笔,在不认识的字词上做记号。
二、除障(查一查)

1.
听说过这篇文章的作者吗?如果知道,请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也不要紧,请你通过工具书、参考书或网络查一查好吗?并把作者的有关情况简要写在下面。
2.在你刚才朗读文章的时候,一定有不少生字难词吧?请查辞书字典把这些字词弄懂。你都查了哪些字词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并写出其读音和意思。
三、欣赏(划一划):

我相信,这篇文章一定有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许是某个字,或许是某个词,或许是某句话,或许是某个段落……请你把它们勾画出来,并写上批注(直接写在课文上,不用写在这里),谈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好。
四、质疑(问一问):
1.动脑筋推敲文章的内容和语句,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考考周围的同学,但你要能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请把这个问题及其答案写在下面。
2.写出一个你不能解答的疑问:

第二学时
【交流
分享】

一、互相考一考:
1、各小组内交流各自查的生难字词。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考考。
2、请小组同学交流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
3、教师补充作者的其他作品。
二、一起读一读:
1、全班同学齐读。
2、分小组比赛朗读。
3、教师朗读。
三、大家说一说
1、小组内交流,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己被文章打动的语句。
2、请小组派代表轮流起来对全班说说他们的感受。
3、教师说自己的感受。
四、彼此问一问: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疑问。
2、请小组派代表用问题去考其他小组的同学。
3、全班自由提问。
4、教师提问:这篇文章究竟要表达什么?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吗?
五、总结收获:
1、你新学了哪些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究竟要表达什么?
3、你在写法上有哪些新的收获?
4、试试能否仿写一段话。
这是非常本真的语文课,也是比较理想的语文课,更是富有实效的语文课。因而,《中国教师报》称李镇西老师的这节课是“践行新课堂模式的最佳课例”。
那么,这节课的“含金量”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平等与尊重

这是一节对学生非常尊重的平等的课。师生关系是课堂诸多关系中的核心。这种师生关系,绝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融洽,气氛活跃而已。真正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利,尊重学生思维缺陷,尊重学生的初生观点等等,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是一种交流而不是聆听,是一种探讨而不是服从,是一种互动而不是灌输。课堂上师生关系在质上究竟如何,是评价课堂的重要尺度。李老师的《春之怀古》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教师对学生的灌输、看不到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跑的状态,看不到教师按照事先的设计一点点摆布学生的迹象。请看第二学时,学生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也说说作者的作品情况;学生读读课文,教师也来读读;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也谈谈对作品的理解,等等。但是,教师在这里的说、读与谈,显然又不是与学生等齐的,是一种对学生自然的补充、引领与提升。
也许,我们还无法去拆解李镇西老师的这节课上与学生的平等与尊重具体表现在哪些环节上,但是,“平等与尊重”已经分明感受到了这种“场”的存在。
平等与尊重,是李镇西老师在《春之怀古》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核心的课堂师生观。而这种课堂师生观恰恰是不少教师知道但做不到的。可以这么讲,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是否真正做到平等与尊重,这是课堂成与败得关键。
主体与主角
因为有了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就可以凸显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被凸显,课堂就会成为舞台,学生就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张扬,潜能就会得到掘发,创造力就会得到发挥,课堂也会出现精彩。当然,尽管这种主动性、潜能或创造性等不是在一节课上就能全部显现出来的,但是,长期为之,持而续之,这样效果一定是显著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的课堂,一改教师讲教师问的样式,而是描绘路径,设置舞台,让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舞。教师与学生同为行者,同为舞者。比如,朗读、除障、欣赏、质疑、考问、谈说,这些环节的安排与导学、预习在前,交流、分享在后的程序安排,等等,这些环节过程的“主语”都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简单的听众,更不是看客,而是口、耳、手以及脑子都在动的学者习者。这样的课堂自然会有效甚至高效。
语文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过程。李镇西老师的《春之怀古》课堂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主动实践课。
自学与互助
先学后教,揭示了课堂教学的一本规律。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课堂很好地遵循了课堂教学的这一基本规律。自学的时间一学时,因为时间有保障;自学在课堂上进行,因而环境有保证;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因而有方法;自学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因为有效率。这样的自学,学生能读懂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学生读不懂的,教师也能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样做,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二来积累了学生自我阅读的经验,三来也有利于教师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使接下来饿教学有的放矢。
我们常会听到老师在评价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时说,这样的方法适合于理科,而不适合于文科,尤其是语文,其实,并不尽然。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是学得很好吗?
李镇西老师的《春之怀古》课堂,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小组合作。我们看到,学生自学与交流的环节,不仅有学生个体的活动,而且还有很多小组内的活动。合宜的小组活动是促进学生全员全面充分参与活动的一种有效策略。原来在一个教室里在一个问题下一次只有一个学生发言,但是,小组背景下的课堂,一次就可以多个学生在发言。而且,成员合理搭配的小组里的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这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式,也有一种很好地学习氛围。应该说,自学与导学方式上小组合作的融入,是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课堂在操作层面上的一大特点,也是对洋思、杜郎口经验的升华。
简约与从容
只要简单地浏览一下李镇西老师的《春之怀古》的课堂方案,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乃至课堂的是简约而从容的。没有像一些课堂那样密不透风,那样紧锣密鼓,那样目不暇接。
第一学时,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问一问,这些环节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高不深,给学生时间,给学生路径,学生知道怎么做,也能做得到;第二学时,考一考、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不说别的,就是“×一×”的这种环节表述形式,也给学生一种心里踏实的感觉。心里踏实,思维就能活跃。我们都说教育是慢艺术,语文学习何曾不是如此?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的课堂氛围一定是那种轻松活泼、自然有序、静中有动(指思维涌动)、和谐有效地。难怪他的学生李小萌说:李校长的课总是让我们忘了时间,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甚至,课堂上的听课老师也是这样的感觉。
语文与课堂
慢慢地咀嚼与品味李镇西老师的《春之怀古》课堂,我忽然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我们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旧概念有了新理解。
“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教师与学生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我们研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时,太多地关注“语文”,而忽视“课堂”。其实,要想语文课堂教学灵动与鲜活,必须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课堂”这一特定的学习时空,切实地把握课堂的规律。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教语文前,必须先搞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而再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语文。我们一些课堂,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无意地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课堂就不会有活力,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没有活力,没有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无法激发出来,“语文”就难以走进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里。所以,理解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课堂”是啥玩意,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究竟是怎么的关系。洋思的改革也好,杜郎口的改革也好,他们都是在本质上改革“课堂”,从而激活语文、数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教学的。
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界一直关注着“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等这些在语文课堂教学上颇有创意的新锐思想。我觉得,这样的探索与创新都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借鉴的。但是,我们在关注“语文”的本身时,一定不要忘记,课堂,才是安放“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的摇篮。
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堂首变在“课堂”。“课堂”变了,“语文课堂”才能变,也才能返归语文课堂之本真。


“我可以交卷子吗?”

期末考试时,我监考初二(8)班的数学。考试是从上午9:00—11:00。大概到了10:20分的时候,黄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我可以交卷子吗?”话音刚落,还没有等我置可否,寂静的教室便出现了些许躁动,有的说“班主任早就说过‘不允许交卷子’了”,有的干脆说“不许”,更有不少同学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有说有笑地唧唧喳喳议论起来了。马上,其他所有同学与黄伟一起望着我,似乎在等我给个说法。我随即明确而果断地说出三个字:“不可以!”听了我的回答,黄伟一下子像霜打的野菜,蔫吧下去了,埋头趴在了桌上。别的同学也随之一阵嬉笑。
教室渐而恢复了平静。
教室里是安静了,但我的心里并不安静。我知道,学校在召开期末考试安排会议的时候,校长特别强调了这点:不要让学生提前交卷。现在,这个问题就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只能照着校长的意思来回答学生。但是,我的心里却是纠结着这个问题:学生究竟是否可以提前交卷?
我在教室里轻轻走动着,走到了黄伟的身边,示意他继续检查检查试卷。我也随手翻看了一下他的试卷,确实都已经做好了。
巡监中,我想起来了我们小时候的考场。那时候,每到考试,总有人会提前交试卷的。而且,把“交头卷”作为夸奖某同学学习好的一个理由。记得我小时候也是常常提前交卷子甚至交头卷的同学之一。每到做完试卷,然后做了些检查,再然后,就神气十足地走上讲台,把试卷交给老师,再然后,又神气十足地走出教室。那种感觉,有一种成功的自信感。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不准提前交卷”成为现在学校里考场上的一条潜规则。
我能够理解不让学生提前交卷的理由,比如,希望学生好好检查,确保一分不丢;还有就是学生提前交卷会给考场带来一些管理上的困难等等。但是,我实在认为,阻止学生提前交卷带来益处,远远不及其带来的劣处大。不准提前交卷,这是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表现,事实上,在一个考场里,学生掌握知识与解题的能力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一定要一刀切,不准提前也不准推后呢?由此可以推及,是不是希望所有家庭一日三餐吃一样的饭菜呢?有人也许说,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养成仔细耐心的习惯,我看非也。尽管这种动机是好的,但是事实上往往难尽人意。恐怕“不准提前交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便于统一管理,因为,提前交卷子的这些学生往往“不安稳”,会带来考场内外秩序的“小乱”。
由此,我追想到,中国教育,就在交卷子这样的小细节上都是在用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譬如,全班50学生,作业是一个样子的;全校千余学生,评价的标尺是一样的,即分数。全国千万的中小学生出路是一样子的,即升学,等等。这就是中国教育渗透在血液里的“一统”的基因。
望着坐在教室里无所事事无聊之至的黄伟,我想告诉他,其实老师也是不主张“不准提前交卷”的,但是,我也是不敢或者不宜越此雷池的。但是,我却不能这样说。我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地看着他坐在自己的座位无趣地熬着时间的那副无助态。
其实,我的心里一直在追问:为什么不可以提前交卷?但是,也许黄伟的心里不会有这样的追问的。望着在课桌边玩转铅笔的黄伟,我的心里在想:他会不会成为那只“温水中的青蛙”?






教育就是发现、尊重与鼓励
在我的理解中,教育,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发现、尊重与鼓励。
我先列举我的教育生活中的种种:
其一,2002年,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顾怡君。这是个女孩子,平时很少说话,成绩也是一般以下的。但是,这个女孩有个特长,就是喜欢与擅长画卡通画。我每次看到她画的卡通画,我都有一种莫名奋悦的感觉。于是,我就不断地鼓励她,告诉她画卡通画是一种很好的爱好,建议她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揣摩,多画。当时,我正在编辑学校的一本学生作文选,我就跟她讲,请她给作文选书写书名(书名叫《把耳朵叫醒》),而且,把封三作为她的卡通画专版,开辟了“怡君卡通画”专栏,刊登了她的五六幅卡通画。当时,我们省的教育报纸《成才导报。每期都有学生卡通画栏目,于是,我就把她的画寄到报社去,结果大约不到一个月,就刊登出来。初中毕业后,顾怡君就上了美术类学校学习了。后来发展怎么样,我就不太了解了。听说,在美术方面发展很不错。
其二,这是我的一则日记:
2005年5月20日星期五
……
15、给他一个版面
他是连廷豪。
要说连廷豪,他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差生了。
我们马上要搞一个首届文化周的汇展,展出许多版面。
连廷豪展示什么呢?想来想去,他喜欢飞机,看过许多的飞机杂志,也画过各种各样的飞机。
给他一块版面,就让他画飞机吧。
我每当想起这位连廷豪,我就会想起首届文化周上他给我们师生展示的飞机。我足足地给他一个很大的版面。他画的这些飞机很逼真,从结构比例,到造型线条,再到型号标识,可以说,都是非常精湛的。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英语单词怎么也记不住,数学题几乎一题不会,古诗背诵很难完整地背出一首的孩子,怎么会把飞机的揣摩得这么清楚呢?
连廷豪善于画飞机,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闪光点”吧?我“给他一个版面”也就是所谓的发现闪光点吧。
其三,林佑萱,是2004级我班的一位女生。一天中午,我在教室坐班,所有同学都在睡觉,而只有林佑萱一个人没有睡。我走到她身边一看,原来她在画画。我没有责怪她,我把她画的东西拿起看看。我明白了,她在用画画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天的感受,每天一张,有图有文,有汉字有英文,甚至夹杂日文,很是生动有趣,我当时也是眼睛一亮,我与她聊起来,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什么时候画,怎么会想到这样来画,等等的问题。我们聊着,她还在不停笔地画着,我在一张张地欣赏着,惊喜于她的这种写日记的个性化的方式,后来,我鼓励她画的好,要坚持画下去,画它三年五年十年,她感到惊讶,更感到欣喜。我还告诉她应该怎么画得更好,且要好好地珍藏,等等。
就在这以后不久,我有一次出差,在车上随意地翻阅一张《扬子晚报》,一篇文章一下子吸引了我。当日的日记我这样记着: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在车上,我随意翻看着上车时买的《扬子晚报》,看到一个一个“网罗天下”的栏目里的《动漫日记手绘心情:博客个性化趋势日益凸现》一文,我的眼前一亮。这篇文章说的是现在在一些大学生中流行着“手绘日记”,就是一种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日记。而且,在目前,“手绘日记”成了一种新潮。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我的班级的林佑萱。我要把这张报纸收好,等到回校后,一定把这张报纸给她,让她知道,她的“手绘日记”是一件多美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孩子的创造了,这就是孩子的灵气,这就是孩子的个性特长。教育,教师,就是要发现、鼓励与指导、支持孩子们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
其四,黄丞德是个调皮大王。我们都这么认为。不仅如此,学习也不好好学。但是,他特别酷爱街舞。像黄丞德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乐趣的。但是,这样的孩子的精力又是特别充沛的。于是,我就以“基本的学习要求底线,良好的街舞学习为目标”来要求与规范他。我给他四句话:“课堂安静不扰,课间小展不狂,作业完成基础,周末可以练舞”。每到学校有活动,我必定提前告知他让他准备,让他在台上秀几下,过把瘾。有一次,他作为家教舞蹈团队的代表到省里参加表演,回来后,我即从网上找出他们表演的视频,截图后发到我们的校园网上去。后来,他毕业了,但是,只要学校有重大的演出活动,我都会邀请他返校表演。
其五,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主张让学生写随笔。林崇耀、陈思恩就是在写随笔中渐渐脱颖而出的。后来,经过两个学期的积累,他们写了大量的随笔,于是,我为他们俩各出了一本个人专辑,林崇耀的叫做《一蓑烟雨任平生》,陈思恩的叫做《爱写诗的男孩》。两位同学分别在他们的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师生谈话录
林崇耀
刘恩樵


……
刘:你一直有写随笔的习惯吗?怎么会喜欢写随笔呢?
林:我在来昆山国际学校之前没有这个习惯。真正开始写随笔是我到了昆山做了您的学生以后才开始写的。一开始,我写的也很不怎么样,可是您还是从我的随笔里看到了闪光的地方,一直鼓励我,督促我。现在,我已经喜欢上写随笔了,我把写随笔作为我的一种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方式。
刘:你觉得每日写随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吗?
林:不会。其实我一开始写随笔的时候,很不习惯,时常寻找不到灵感,觉得没有东西写,但后来我开始学会在生活中寻找题材,直到现在,我已经把随笔当成一天生活的必须了。我现在对写随笔很感兴趣,我不会感到辛苦,相反,我还觉得这是一种乐趣。
刘:你的随笔一开始写的也很一般,后来不断有进步,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林:这个嘛,因素挺多的。一是我很喜欢看同年龄中写的较好的文章,取长补短。二是我以前读了很多书,现在写了,用的上了。三是有您一直的鼓励与督促。四是我越来越觉得我内心的许多想法,我要把它一点点地融合进文章之中,把它用文字呈现出来。五是,我很努力,又有一种勤奋坚持的精神。说得夸张一点吧,也是厚积薄发与勤出成绩。
……

诗,我心湖的岸(自序)
陈思恩
2008年4月13日,是我的14岁生日。就在这一天,刘老师到我家里来祝贺我的生日,且送给我三本书作为生日礼物,一本是少年文学小说卷,一本是少年文学散文卷,一本是少年文学诗歌卷。刘老师在三本书的扉页上分别写着“送给爱生活的孩子”“送给爱学习的孩子”“送给爱写诗的孩子”。
……
我的最早的一篇诗呢,是在初一上学期写的,这首诗题目叫做《四季的太阳》。我之所以开始写诗,是因为我们每天清晨的诗歌诵读,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是因为同学们的带动。起初,我的随笔本就是一本很普通的日记本,记录天天发生的事情,此外没有别的。后来,我看到有同学们在写诗,而且得到老师的赞奖,于是引发了我的兴趣。也许,在我天生的智慧里就有着一些写诗的“天赋”,沉睡了十多年的诗的细胞在某一个读诗的早晨或者某一静谧的夜晚一下子被激活,从此,我的写诗生涯就此开始了。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刘老师,多亏了刘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每天那一长串的星星串起了心中美好的希望。否则,也许我的诗的细胞还要继续沉睡着。若是没有老师的鼓励,我也早就半途而废了,也就没有这本诗集了,一个本该爱写诗的男孩不知会在涂画着些什么呢。
……
其六,这是一段小小的故事。2010年的5月,我在上海参加一个培训。培训期间到上海市实验中学听课。那天上午,我们走进这所学校的初三(5)班。课间,教室里热闹得很,很多同学都在说笑着。我是从后面走进教室的,我一眼就看到有靠后边有位同学坐在座位上埋着头,正在画画。于是,我欣然走过去。这个同学看我走过来看他的画,有点不还意思。我微笑着示意她给把画我看看。我的善意,没有让她产生不悦,她也很高兴地把画拿给我看。画的是叙事漫画,即以漫画的形式画了两个学生之间的课间游戏。画得非常逼真。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每当看到带有艺术气息的东西,我都会喜不自禁。于是,我连连夸奖。我的夸奖也引得不少同学围过来,与我一起夸奖。我们的夸奖让这个女孩很开心。接下来就上课了。这是一节化学课。作为听课的我,感觉这样的复习课真的是了无兴趣。我的思绪不由又回到课前的短暂的欣赏中来。我的心里漾满愉悦。我忽的想起,就在前一天晚上,我在路边的小书摊上买的两本朱德庸的图画书。我轻声问了坐在我身边的一个男孩那个女孩的名字后,于是,我急忙从我的听课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认认真真地写下这样一行字:
像朱德庸先生那样,用画笔启迪生活。
---送给爱画画的张梦怡


江苏 刘老师

2010
年5月24日
下课后,我把这幅“题字”送给张梦怡同学,她急忙站起来向我道谢。我们是在四目对视中微笑着挥手道别的。

这些,都是我的教育生活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教师,我特别反对现行的教育以分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其实,教育本不应如此。或者说,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的今天,我们也还是可以关注一下的学生的天赋与特长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具体的人就会有一个个具体特点。教育不能用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来适应教育,而应该是教育适应学生,为个体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教育。石墨有石墨的用途,钻石有钻石的作用,金刚石有金刚石的功能。面对着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特长,并且要尊重他们的这些天福特长,为他们更好的发挥天赋与特长而鼓励与教导呢?





“苦”辩

我们经常看到,学校的教室里,或走廊上,常常张贴着一些名人名言或诗文佳句。这些名言佳句都是用来励志学生的。这些名言家句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一些教育与指引意义。
但是,凡事都不可绝对。有两个佳句,确有深思的必要与意义。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难发现,这两句话的着意点在一个“苦”字上。它告诉学生,学习是一件“苦”的事情。非“苦”无以致远,非“苦”无以成才。“苦”似乎成了学生之必然。
“十年寒窗苦”,这话是有些道理的。苦难出英才,这在中国绝对很有市场。太史公在《报任安书》中就深情的列举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因如此,在当下的中小学里,学生之苦已经变得天经地义。由此,我们看到,中小学生是始终如一的早起早行者,特别是中学生,还是始终如一的晚上加班者。现在,虽说周末补课少了些,但是,双休日的作业是不会少的。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瘦小的身子,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在大路上行走着。卢志文在他的一条微博里这样描述学校教育:学生的学习是痛苦的而不是快乐的,教育是压抑的而不是幸福的,校园生活是沉重的而不是欣喜的。
看了诸如此类的学生“苦”之现象,我们不免要追问,“苦”之意义、内涵究竟为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学生苦自何来?一是来自家长的苛责。尽管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仍然看到无数的家长把孩子的前途栓在考试的分数上,因此,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太高。如果孩子的成绩很好则好,如若不好,那孩子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处在家长的苛责的状态之下的。有时候,即使孩子成绩已经不错了,还希望孩子出类拔萃独占鳌头才好。另外,就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大量地占用孩子的时间,学这学那的。使得孩子基本上完全处于家长的支配与掌控之中。二是来自教者的短见。应该说,我们的许多老师真的是千方百计地在提高孩子的成绩,但是,往往急功近利,采取灌输的策略盯盘揉的方式来挤榨学生的分数。这是不争的事实。三是来自学习内容的高深。现在孩子接受的知识过于艰深,也是造成孩子学习之苦的原因之一。由于希望学生考试万无一失,希望触类旁通,希望孩子学生学得多些再多些,于是以指挥棒宗意的考试内容不断加深,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加深。四是来自评价的不允。现在,无论从大环境,还是小范围,对孩子的评价总体上还是以分数为主,因而,不管学生的个性如何,特长何在,一律以分数一刀切。这样就使得无数的学生跟着一部分善于学习的学生后面受苦。当然,现在的学生之苦形成的原因是多层面,似乎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原因。
其实,我并不反对学生要有刻苦精神,而且,我坚持,只有刻苦才会有希望,出成绩。但是,问题是,以“苦”为舟是否真的可以到达学海彼岸?经历“苦寒”的梅花究竟能否散发幽香?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无数学生挣扎在苦海之中,绝大多数是被逼而苦,是于学无补,于身于心皆有害的。
首先,现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之苦是被家长被老师逼出来的,不是学生自己自愿的一种情感。我们说,吃苦也要自愿的。自愿的吃苦来自于对所做事情的理解,甚至是追求,是自己领悟到吃苦的意义。
其次,现在学生的吃苦是被动的吃苦,不是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获得快感从而宁愿吃苦去争取更大的成功与喜悦。
第三,现在的学生的吃苦,有许多的苦而无劳的。比如,加班加点的学习,大量地做习题,等等,这些苦都是越苦越糟的,越苦越不出效益的。
所以,我们说,辛苦与快乐应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辛苦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快乐,快乐又必须以辛苦为代价。这就是辛苦与快乐的辩证。如果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苦”字当头,而不求“苦”的意义与内涵,那这样的“苦”不如说是一种戕害。我们当下的教育中,这种“戕害”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什么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们都能真心实意地说“我在学校的所有‘苦’都是值的”,到那时,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基本就是正途了。


我常说的三个短语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常会说的几个词是“太好了” 、“没关系”与“你说说看”。
先说“太好了”。其实,这个词不是我的首创,而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大概在七八年前吧,我们学校里聘请过一位特级教师。这位特级教师是苏北的,已经退休,叫何国成。他的主要任务是经常来我们学校,听听青年老师的课,与他们做些交流与研讨,以帮助青年老师成长。何老师经常说的三个字就是“太好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与他交流,他非常谦逊,注意倾听,而且,在倾听中常常是频频点头且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太好了”。于是,许多老师与学生都喜欢与何老师交流。因为,交流中,能得到何老师的表扬与欣赏。我也是经常与何老师在一起交流的。久而久之,我也就学会说“太好了”三个字。平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的交流中,无论是与学生交流,还是与老师们交流,我大多会说“太好了”三个字。说得多了,说得久了,许多老师干脆就给我起了绰号,叫我“太好了”。其实,说“太好了”这只是现象,究其实质,在我看来,“太好了”三个字背后隐含着我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尽量多地做到赏识,对学生如此,对同事也是如此。注重赏识,注重激励,是我做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也是我处理自己与周围的人以及事关系的基本思维。我觉得,就一个人而言,总有“太好了”的地方,就一件事而言,也有“太好了”的层面。我总是先发现“太好了”的地方,然后再指出不是太好的地方,总是重说“太好了”的地方,而淡说不是太好了的地方。
再说“没关系”。在我看来,也许“没关系”与“太好了”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因为我注重赏识,所以,就容易宽容。我常说“没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时回答错误或不能回答,我不会怨愠,总是亲切和蔼地说“没关系”。每当学生有些失误甚至是一些可谅解可改进的缺点错误,我都会在一番教育引导后说“没关系”。另一方面是对待同事,对于同事对我的一般的误解一般的损害一般的过失,我常常付之一笑,说声“没关系”,起码,我会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的,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不会斤斤计较甚至无限上纲上线。我总觉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也绝对如此。对学生的宽容就是一种教育一种勉励,对同事的宽容就是一种友情一种互敬。后来,我的几个调皮的学生,因为我常说“没关系”,以至于后来他们与我见面打招呼直接就以“没关系”来打招呼,我也会笑着回答“没关系”,从而师生一阵欢笑。再后来,有学生用英语跟我说“没关系”,于是,我也就跟学生学上了英语的“没关系(Never mind”,于是见面的招呼就不是汉语的“没关系”,而是英语的“Never mind”了。这英语的“Never mind”,我还是学了很久才学会的呢。虽然很生硬,但很有趣。然而,我只是会说而并不会写。
第三再来说说“你说说看”。在课堂上,我常常说“你说说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对学生说“你说说看”,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我陈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我觉得,“你说说看”,表示我在学生观上师生平等,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
“太好了” 、“没关系”与“你说说看”,从现象上看,这只是三个简单的语词,而实质上却是教育教学上的三个重要理念,这就是“赏识”“宽容”与“尊重”。如果说“赏识”“宽容”与“尊重”这是教育理念中非常抽象、宽泛而又空玄的理念,那么,“太好了” 、“没关系”与“你说说看”就是化抽象、宽泛、空玄为具体为可感为可为的细节。
因此,我常常喜欢说“太好了” 、“没关系”与“你说说看”。






减低难度:这是要点之一
晚上下晚自习回家,与校车上的老师议论现行的教育。我觉得,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全面减低教材与考试难度。应该说,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国许多学校地区都在努力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做得典型一点的如山东,近来,江苏也在大刀阔斧地改革,但综合起来看,改革的重点都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双休日补课上。

我们不妨把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转录于下:

一、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教育部门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得给学校、教师下达升学率指标。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

三、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

四、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地1.5小时以内。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

五、不得利用假期补课。除初三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可利用周六半天时间补课,其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不得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六、禁止违规办班。小学、初中严禁举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尖子班、特长班、提高班、实验班等,更不得以举办这类班为名进行招生和升学考试。

七、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期只进行一次期末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学科考试次数不超过二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小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等级制。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以市、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区域性学科统考统测。

八、规范招生考试。坚持小学毕业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除外语学校可适当进行口试外,所有小学、初中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

九、加强学生用书管理。各地和学校不得统一组织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不得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和专题教育读本。

十、严格控制竞赛项目。继续对各类竞赛、读书、评奖等活动实行归口管理。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

看起来,这十项规定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宏旨下确实是“切实”得周密而严厉,但是,我们细酌即可发现,这十项规定完全是治标而不治本的,除第一、第十以外,其余八条规定都没有抓住现行基础教育的问题症结所在。

其实,就现行基础教育的状况来讲,最大的弊端之一是教材太深太多,考试难度太大。试想,如果不改革教材编写的问题,不严禁考试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严格筛选教学的内容,高深多的教学的目的要求明摆着放在这里,那么,像“学生在校时间多长”“学生作业量过重”“学生考试次数过多”“学校利用假期补课”等等这样的问题怎么可能解决。事实上,以往为了达到目标完成任务,还可以通过以增加教师工作时间学生学习时间的途径来弥补,现在连加班加点都不给了,而高深多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依旧,那么教师与学生岂不更是死路一条?以往应试教育追赶着教师与学生,好在还有路可跑(指“加班加点”),现在,没有了“加班加点”,教师与学生真的没挤进了走投无路的死胡同了。既然如此,学生还哪有时间运动与活动,读书与游戏,整天不困在习题的牢笼里才怪呢。如果成绩好点的悟性高点的学生也就罢了,那些成绩一般悟性平平的学生,我真的不知道长年累月起早贪黑的学习在他们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差事?

现在,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来,教材内容不断增多,考试内容不断加深,再加上升学率的指标,中国的基础教育怎么会不走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教师不是神,教师也不是傻瓜,面对着这么多这么深的教学内容,教师学校唯一可选的做法就是顶风违规,冒死而为。其实,过多过深的教学与考试内容,这是严重违反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超前要求,这是置学生于死地之举,这是盲目提高国民素质的盲目之举。

为了说明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如何的艰深,我收集了两个“证据”。

第一个是一道数学题。这是初二年级上学期在学完一次函数后的老师留的家庭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晚上的数学家庭作业是正反一张试卷,而这道题仅是小小的一道填空题。


这道题我认真地思考过,也做过,更给学生讲过。在讲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到这道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我想,福尔摩斯侦破一桩神秘的案子也不过如此。更加值得惊叹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平常日的一份家庭作业中一道小小填空题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

水井与符号文化

①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
②“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背井离乡”、“乡井”之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中国的传统观念视并为命根子,把“背井离乡”看成是人生一大苦事,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一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同时,水井本身又恰恰位于地上而深入地下,井口小,如果人在其中,所见井上之天也就小。这种特殊的空间视野便引申出“井”的又一重符号内涵,即坐井观天。这一意思的形成是源于刚刚提到的“水井作为家国故园的象征”的符号象征,集中体现了固定的生活区域对人思想的禁锢、束缚,阻碍着人们超越现状、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脚步。
③佛教作为一件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已经完完全全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它与中国民间文化相融合,借“井”喻理,常常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大智慧。水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
④北京故宫里有一口水井,名为“珍妃井”。关于这口井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在杀害戊戌维新派志士后,对支持光绪变法的珍妃百般加害,并将其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走前令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历史上关于珍妃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但这口令珍妃香销玉损的井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也是“水井”符号最为凄惨的一层表达,“井”常常成为受欺凌妇女最后的归宿。“井”象征着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彼岸的家园,是她们灵魂与肉体最后的归依,同时也是她们悲惨命运的象征。
⑤水井通往地下,而地下世界是无人知晓的、神秘的,因此并也就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特别是在中国的志怪小说中,并往往成为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象征,据此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鬼怪、隐士、异人的故事,如《搜神记》、《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在正史当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井的怪异事情,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理想的永恒追求,并也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以飨读者,也许这可以成为你探索的一个起点。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8期,有删改)

17.通读全文,说说“井”具有哪几重文化符号的内涵?(3分)
18.解释第③段中加点词语“中国制造”在文中的特定含义。(2分)

“中国制造”:

19.本文引经据典,表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20.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水井伴随岁月的积淀,其功能意义远远不如文化意义。
B.水井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C.水井因它的文学性而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
D.水井文化符号涉及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
21.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水井文化的探索发现。(3分)


链接一:据《汉书》记载,有一个叫孟通的县令,挖井得到一块白石,石头上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字样。后来,王莽以“新井自出”等十二符瑞出现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

链接二:世博园内的智利馆巧思妙想,馆内挖井。从井口向内张望,智利的风土人情,清晰可见,两园情谊,“一井相连”。

链接三:古井是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建筑。我们要保护好井遗迹,做好井文章,把历史馈赠的这笔丰厚的遗产用好、用活。这样,乡土中国才有她的乡土气、市井味。

这是一所乡镇初中初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中课外阅读题。

看了这样试题,如果学生能顺利的考出来,我真的佩服现在初中生的文化底蕴。事实上,我是真的怀疑。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初三年级的学生,对于

一个在应试教育下几乎不读书(指教材之外的阅读)的孩子,对于一个连井都没见过的孩子,他(她)凭什么去理解“水井与符号文化”?这篇文章的结尾这么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我实在无法相信,面对“在历史、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的“井”,这些学生真的能够领会吗?能经得住考吗?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既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又言“揠苗助长”。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如此。盲目地追求学习内容的精深全,其实这是饮鸩止渴的事情,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是劳而无功的事情。
中国的教育就沦落到如此地步了!真的没办法!
能不能把学生学习与考试的难度降一降,份量减一减呢?给孩子空间,孩子就有发展的希望。“涸辙之鱼”能“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吗?







有意思也有意义
昨天,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就逐个摘读学生随笔,并检查学生寒假随笔完成情况。检查的结果令我满意。70%的学生都完成了5000字的任务,特别是杨登年同学甚至写了过万。我知道,许多学生在寒假里完成作业大都是敷衍的。而我们这么多的学生教好的完成了随笔这种创造性的作业,我很高兴。高兴之余,我问学生们要什么奖励,吴荣承脱口而出:“我们要奖方便面。”我随口答应:“绝对没有问题!明天兑现。”

今天,因身体很是不适,就没有打算上课。本想调课到明天上,但一想到昨天答应学生要奖励方便面的事,就不得不强撑着到教室里给学生兑现承诺。
昨天答应奖励学生方便面,可以下课后,姜寿彬、李夏林等几位学生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们不要方便面,奖励别的可以吗?”“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学生。因为,我实在没有不爽快的理由。
到教室,我跟同学们说:“这节课,老师的身体不适,本想调课,但想到我对大家的承诺,我还是高兴地来了。”我还把“高兴地”三字说得很清晰很响亮。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有了稀里哗啦的掌声。我示意掌声停下。我说:“下面做个统计,请大家看看你们的随笔本,凡是寒假随笔得‘优’的请举手。”刷得举起了18只手;我又说:“得‘良’的请举手。”又有8个同学举手。原来,昨天随笔本收上来以后,我又仔细的阅读了,并且给了等第。班上还有5个同学随笔本没有能够及时带到学校来。
接下来,是自由选择奖品的时间。我说,我是很讲民主的老师,奖品需要什么自由选择。在十八个得‘优’的同学中,你们分别选择什么。得‘优’的同学纷纷举手,结果是,需要饮料的8人,需要巧克力的5人,直接需要奖励钱的1人,需要饼干的1人,还有3人表示不需要奖励。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我马上表扬这三位同学写作动机的“纯洁”。接下来是得“良”的同学的选择。结果,两人选择方便面,4人选择棒棒糖,两人选择矿泉水。

确定了各自的奖品,我叫上语文课代表跟我一起去校园店铺去购买。离开教室说:“同学们,好好看书,等我回来。”
发奖品是,我是用“让**飞”的时髦语来说的。比如,给需要巧克力的同学说“让巧克力飞”,于是,把巧克力高高抛弃,在空中形成一个美丽的抛物线。每一个美丽的抛物线都会激起一阵欢笑。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学习,包括写随笔,兴趣很重要。我知道,调动兴趣的手段不是也不能靠这小小的奖励。其实,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我还有很多的方法。但是,这小小的奖励,重在“趣”,不完全是奖。这种“趣”能很好让学生“亲近”随笔。
在我的班级,这样自费奖励了随笔写得好的学生不是第一次。我愿意出这份钱奖励孩子。我觉得,这小小的奖励有意思也有意义。





如何化开“伟大”二字?

下午一点,玉山中学的於红玲主任邀请我到米罗咖啡店聊聊《藤野先生》的上法。她在下周二要上一节公开课。同去的还有教研室的宋老师、葛江中学的朱老师、第二中学的周老师。
於主任确定的课堂重点锁定在藤野先生的人物分析上。如何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特点呢?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聚焦在文章中的这么一句话:“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那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与心里”为什么是“伟大”的呢?这可以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了,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主问题。
接下来,在如何落实这个主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让学生在通读全文后,以“在鲁迅看来,他对藤野先生是怎么高度评价的”为问题,引导学生筛选出文中的“伟大”一词,然后,再以“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写出藤野先生的‘伟大’的字句来”为问题,理解“伟大”二字。
另一种意见是分三步走。第一步,让学生概括文中重点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第二步,从这几件事中,你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第三件事,提供鲁迅当年留学日本的背景以及当年的中日关系与藤野先生和鲁迅分别后的一些事情,在思考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最终,让学生领会到“伟大”一词的意义。
我比较倾向于后者的做法。
这两种思路,在路径上是不同的。前者似乎采取的倒叙的方式,后者采取的顺叙的方式。那么究竟哪种好呢?其实,倒叙也好,顺叙也好,这样得体,也无所谓好与不好。从过程上看,前者先抓“伟大”二字,然后,从文中找依据诠释“伟大”的理由。而后者,先概括事件,然后,由事论人,再然后,提供更多背景再次论人。从过程上比较起来,前者显得浅淡而笼统,后者却表现出深刻而有序。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来分析前者的过程。先抓“伟大”一词,虽可美其名曰“整体感知”,但这种整体感知是全无思维难度与张力的,也就是说,找到“伟大”这个词基本上是不用动多大脑筋的,只要眼睛看到这个词就可轻松捕捉道的。接下来,“从文中找找找看,藤野先生的‘伟大’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只会让在观点先行的思维下再按图索骥,在文本中去寻找证据,这是比较典型的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而且,即使学生找遍了课文,也不一定能找出很好体现藤野先生“伟大”的理由来。思维显得很平,而缺乏深度或提升。
我们再来分析第二种思路。第二种思路虽然呈现的是“顺叙式”结构,但是它很好地体现了思维的循序渐进。第一步概括事件,这是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特点的铺垫,而且,概括事件这个环节的本身,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与表达能力。本文叙事比较简单混杂,我们要学生提炼出“修改讲义”“纠正草图”“关心实习”“咨询裹脚”且用整齐的短语来表达,这就是很好的语文训练。第二步,学生大致能说出藤野先生工作认真,对学生关心等等这些作为一般教师的特点来,但是,很不容易看出藤野先生那种没有民族偏见,医无国界的精神与境界来。这个第二步就是欲扬先抑之“抑”,就是要先给学生思维铺设一道坦途,第三步,以“鲁迅眼里的藤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教师吗”为过渡,给学生思维设障置难,营造“愤”“悱”之状。在学生思维进入困顿状态时,适时提供背景等,这是,学生的顿悟就是瞬间的事了。而这瞬间顿悟的得来,是有前面的铺垫与思维的促进得来的。这对学生认识与分析事物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至此,在鲁迅看来,藤野先生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中的“伟大”这两个硬邦邦的文字是不是柔软与温暖起来了?而且,在“柔软与温暖”“伟大”二字的同时,学生的概括、表达与思维力都得到了训练与提升呢?我想,应该如此。




我带学生去购书

寒假里,我读《阅读的力量》(StephenD.Krashen 著
李玉梅 译 台湾心理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以后,心中就有了打算,开学后,一定要带全班同学一起去新华书店购书,因为,该书在《提升阅读兴趣的方法》一节中,特别提出要“制造亲近书的机会”。以往,为了省事省时,我常常只带上三两个成绩不错的,或者爱读书的学生去书店代为班级购书。读了《阅读的力量》,我才明白,这样做其实不妥,它让许多更需要“亲近书”的同学失去了良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是“亲近书”,还有一种平等与尊重。)

今天是开学第三天。我的新学期第一件“大举措”就是带学生去书店购书。下午13:00,我调好两节课,请校车师傅载着全班全体学生直奔新华书店。
我估计,在当下的中国语文教师中,能在正常上课期间带着班级的全体学生集体去书店购书,恐怕鲜见。我为我的这一“壮举”而自豪。尤其是当学生鱼贯似地走进书店成群地乘着电梯上楼的场景,那真是颇为壮观的呢。我看到,书店里的柜员与顾客都在注视这批有说有笑的孩子们,脸上有惊讶有疑问更有赞许。
书店三楼的青少年文学书柜几乎都是我的学生。我悄悄地在观察着孩子们,他们从这个书架到那个书架,有的在挑选,有的在商量,有的在翻阅,有的干脆站立在书架旁看起来了。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看着这样的情景,我真的感觉到我今天“制造亲近书的机会”的必要。
不一会儿,孩子们手里的书渐渐多了起来,三本、五本、六本,五彩缤纷的,全班同学每一个人一律地都是弯曲着左臂,兜着书,右手扶按着书,在书架间寻觅。好多人还在推荐或介绍着自己手里的书。说真的,孩子是天生喜欢书的。就是语文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是喜滋滋地在选书。后来,有几位平时不是怎么爱看书的同学把一本漫画以及介绍手枪的书拿给我看,问我是否可以选购,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孩子的爱好是多元的,况且,在阅读《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我知道,对于一些不太爱阅读的孩子来说,看一些漫画类的书有助于增强其阅读兴趣,“看漫画可以增进阅读更多的其他种类的书籍”,再说,我看到他给我看的漫画书,是介绍世界地理的。我何乐而不为呢?
几十位同学,经过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就从浩繁的图书中挑选出自己的喜欢的书籍来,集中存放的地方已经是累得高高的书了。利用店员在结账的时候,我跟同学们说:“现在,大家自由到书店任何一个地方去看看吧。”话音刚落,他们都像鱼儿一样游弋而去。
同学们离开书店上车走在大街上,几十个孩子每人手中都抱着一摞子书,有说有笑,成为街面上的一道风景。站在车子边上,看着抱着书微笑着的孩子一个个地上车,我忽地想起照相来,于是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令人欣悦的场景。
返校的车上,每人的膝盖上都放着书,都在阅读着。
这是一节重要的语文课,是一次小小的精神之旅。接下来,我的学生们,将与这些书相伴一个学期。加上上个学期购的书,我们的班级已经像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阅读的力量》中如是说:“教室的书库越好,阅读也越好。”





粗糙但率真,稚嫩但鲜活
我一直埋怨我的学生随笔质量不高,但,不知怎的,今天批阅随笔,我的心里总是漾着幸福的涟漪,因为,我忽地看到了孩子们随笔中透露出来的率真与鲜活,虽然文字粗糙些,章法稚嫩些。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我的课,我迫不及待地要走进教室去,表达我的喜悦。
上课了,我说:“今天,我要与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随笔。虽然我们写得还不是很好,但是,每一篇随笔里都透露出一种率真与鲜活。有了这最真的东西,我们的随笔会一天天地美好起来的。下面,我不用翻阅每个人的随笔,我能讲出每个人随笔的内容与美好之处,下面我就来个“8A学生随笔秀”,请听我的给力播报。”
“李夏林的随笔题目叫《有点恶心的事情》,写的是地理课上,她东张张西望望,周围的同学大都在昏昏欲睡,唯有左侧的一位同学在偷偷地喝着牛奶。忽然,这位同学竟然打起嗝来,且声音挺大,引得班级同学一下子气氛骤变,而这位同学对自己巨大的嗝声,不以为羞。”我说道这里,全班同学一下子笑起来了,知道这是指谁了,而那个打嗝的同学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接着说:“如果仅仅写这个同学打嗝,倒也不算佳作,而是李夏林写完之后有句精彩的评论,她说:‘打嗝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也常会打嗝,但是不顾及场所,不顾及环境,这样夸张的打嗝就有点不够礼貌了。’大家看,说得多好。这种对班级的一些不良的现象进行积极评论,是非常有意的。***是不是?”我提及了那位打嗝的同学。那位同学不好意思的微微点头。我又说,“欢迎大家以后多观察班级的一些不良的现象,来做些评论。不过,李夏林的这篇随笔题目可以改一改,比如《夸张的打嗝》或者《打嗝声音可以下点吗?》等等,是不是会更好些?”
说完李夏林的随笔,我说张沈鹤的。张沈鹤是这个学期刚转来的。从他的随笔看,成绩基础可能较差。我说:“张沈鹤的随笔题目叫《周围的环境》。文中总共6句话,第一句,这是我到新学校的第二天,慢慢适应了。第二句,今天没有犯错。第三句,上课也认真地听了,第四句,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同学,这里的同学老师都很好,学习上不会的,同学都会热情地帮助我解决。第五句,这里的作业不算多,我都能按时完成。第六句,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总而言之,很喜欢这里,希望以后进步更大。同学们,听听这样的随笔,你们难道不开心吗?张沈鹤把我们学校、老师以及班级的所有同学都夸了一遍,而且,从随笔中看,自己对自己也是信心大增。再说,文章虽然短了些,但是结构十分清晰,总分总的结果运用自如。”说到这里,我看班级里很静,大家似乎都在看着张沈鹤,张沈鹤也有点不好意思似地微笑着望着我。
第三位我读了唐旌豪的随笔。我说,“昨天晚自习的时候,我走到唐旌豪的身边,看到他在写随笔,题目叫《忠艾一生》,于是我就对他说他的题目中字错了,应该是爱护’。他说没错。我有点不高兴,明明错了还说没错。”听我说到这里,大家又笑了。我接着说,“我再仔细看看,原来真是我错了。唐旌豪写的是一位美国篮球明星。名字叫阿伦艾佛森(Allen-Lverson)。从文章中看,唐旌豪对这位篮球明星了如指掌,包括他的活动情况,身体情况。接下来,唐旌豪用了9个排比句,‘如果没有艾,我想我就……’的句式,列举了阿伦 艾佛森对他的影响,比如,‘如果没有艾,我想我还是那个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血性的男孩;‘如果没有艾,我想我根本不会去更多地研究篮球,根本不会去关注NBA,根本不会去了解‘锐步’的产品’等等。看来,唐旌豪真的‘忠艾一生’。”同学们又一次笑了,笑声中有几多赞许。
接下来,我读了冯伟轩的随笔。他写的是同学在课间玩耍的经历。其中写道:“……几个人要把我锁在门外,但是,我宁死不屈嫉恶如仇有勇有谋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与他们对抗,结果还是我赢了。……后来,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我还是被他们制服了。他们脱了我的鞋子,并且扔到门外的走廊里,我不得不悲壮的走出教室,悲壮地穿上鞋子,悲壮地看着他们把我拒之门外,悲壮地听到关门时哐当的声音,最后,悲壮地看到有五六个同学站着窗口在”微笑着”在戏谑我……”我说,冯伟轩是天生的幽默大师,这个短文中,连用六个成语,五个‘悲壮’,表现了同学课间玩乐的美好时光。”也许是昨天很多同学都参与这场游戏,许多同学笑得前仰后合的。
写下来,我还讲了张唐绮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洪若涵寒假记事,杨登年的诗,黄小涵的小说等等。每一本随笔,不用翻阅,我都能说出文章的精彩之处,甚至连一些文章中“经典”的错别字我都能说清楚是什么。
讲评完所有人的随笔,我说,写作时一种心灵的表达,是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贵在真,贵在诚。同学们的随笔就是如此。我非常喜欢。只要我们坚持“真”与“诚”的态度,再坚持每天写一写,期待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一定会写出更加好的随笔来。






若无应试,汝将何为?

一位朋友在QQ上忽然现身,冷不防地给我提出一个问题:
“你看看你,爸妈供你吃供你喝,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谁?”
“和上次相比,你这次的成绩下降可不是一分二分的事,长此以往,你还想不想考学?”
这样的话,在老师们嘴里那是家常便饭。
还有更牛的。年前期末考试,我在一个教室监考,发现每张桌子上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明确写明自己上次成绩,下次考试的奋斗目标——超过谁,这个谁必须是同年级内某一个具体的学生。
我突发奇想:如果没有了应试,老师该怎么教?
咋看此问题,我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利用寒暄的时间,我的脑子在打转。
我回答:
开始思考“如果没有应试”的问题,这是时代的进步哦。
其实,也基本上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以前不敢想,也没有必要想,现在可以想,也应该想了。
朋友问我:
为什么以前不敢想?为什么现在可以想?
我回答不出来,于是,敷衍地回答:
跟着感觉走吧。
朋友风趣地说:
男人也跟着感觉走啊?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我被她逼得无奈,本想搪塞一下: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哦。
“那就三句话!说!!”
朋友连用三个感叹号,其实,是在逼我回答她的问题。看来不能不回答了。我在想,在认真地想:“若无应试,汝将何为?”
算是急中生智,我简要地回答:
1、读;2、写;3、动(活动)。附加一句:保障以上三项的是“三新”:即新教师、新教材、新课堂。

真的拿这位朋友没有办法,她竟然又追问下来:
请阐释:新教师、新教材、 新课堂!
豁出去了:
新教师:有丰厚的知识积淀,有驾驭教学的能力;否则,没有应试的教学难以应对。
新教材:有一套体现读、写、动的新教材,从选文到结构。
新课堂:开放、民主、自由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
我知道我的回答很笼统,也很苍白,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朋友竟然回答说:
“我懂了。”
我感到诧异,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她怎么会说懂了。于是质问她。没想到,她反过来质问我:
“你自己说的自己不懂?”
我无语:
只是打了几个字,外加的一个调皮的笑脸:
“临Q涕零,不知所言。”
与朋友简短的“QQ对话”后,我真的陷入了深深地思索:若无应试,汝将何如?
说真的,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但是,我以前从未想过。我估计,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也不曾想过。
我们往往过多地在思考以及抱怨,现在的语文应试教育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总是破的较多,立的较少。
现在,有不少老师在新课改后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书的感慨。我估计,假如真的没有了应试,我估计,会有更多更多的教师慨叹不会教书了,而且,我认为,这一定是真的不会教书了。
当然,就当下而言,离没有应试的教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追求的是“应试与素质的平衡”,随着社会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的位置会越来越弱。那么,非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究竟怎么做,也就会越来越凸现出来。
我们真的该超前的思考了:若无应试,吾将何为?





  趣事一二三
今天,有几件趣事,值得一写。
一、“围殴”与“围吻”
昨天早读课后,我说:“这周背诵的三首诗周五上课时,我要通过默写小测一下哦。”
可是,今天下午上课走进教室,我本没有想起这件事。吴荣承看我走进教室,于是,他对我说:“老师,这节课要默写古诗吗?”我忽然想起我昨天说的话。默还是不默?我的脑子里在斗争。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大部分同学都拿着书在复习。大家听吴荣承这么一说,也纷纷表示不愿意默写,说要下周再默写。我的主意已定,下周默写就下周默写。我一贯不主张那种挤逼式的教学,喜欢宽松一点。我不认为宽松一点有什么不好。当然,我说的宽松,不是不要学生掌握知识,而是不要那么“紧逼”。事实上,我不用紧逼,学生们也是可以做好该做的事情的。
于是,我说:“下面,大家可以围殴一个人。”班级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不少同学在问要围殴谁。我接着说,“刚才,我进教室,根本就把默写的事情给忘了,现在,吴荣承提醒了我。你们该不该围殴他?”这下班级里的活跃了,不少同学们觉得大快人心,提出了很多围殴的设想。
这是,吴荣承冒出一句:“即使被围殴,也不要默写。”我立即跟上他的这句话:“好!吴荣承誓死为大家争取不用默写,这种气魄可嘉。我被感动了震撼了!本次默写暂停!”全班热烈的掌声。我急着说:“这时候,大家可以围吻吴荣承了。”班级一阵哄笑。有几个调皮的同学还真的给了吴荣承一个飞吻。
班级安静下来了。我说:“下周一的语文课上,我是一定要默写的。今天之所以暂停,其实,是因为时间较短,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复习一下。我怕大家没有掌握好。双休日在家一定要再看看哦。”大家纷纷点头。

二、“将来,500元也提不起你们的胃口”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谈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情况。我说:“对于大家学习语文的情况,我80%是满意的,有两点我是不满意的。”
我话音刚落,就有同学开始嘀咕了,说是读书与举手。我肯定了他们的猜测:“其实,你们比谁都精明。”
接下来我说:“其实大家不是不能在读书时响亮点,只是没有这种自然放声朗读的习惯。昨天,当我说只要能够做到书声朗朗,我就每人奖励100元钱,你看你们那个劲,读得非常响亮,让我非常开心。其实,读书做到声音朗朗,这是学习语文的必须。我们不能说只有给钱才把书读好。这不是买卖,也无法买卖。如果真是这样。将来,我就是给你500元也提不起你们的胃口。”
同学们不说话了。
接下来,我有说到上课举手发言的事。我模拟我在别的学校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需要我一个一个排序的情景,也学着我们班级不肯发言的尴尬情形。学生都笑了。
在笑声中,我说:“读书声音小与上课不发言,这是我们目前语文学习中的两大顽疾。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够不断改进!”
他们又笑了。从他们的脸上,我似乎读到了信心!

三、“请大家围瞻马干”
近来,一连几天课间时我进教室都看到马干坐着静静地看书,尽管教室里有许多同学在嬉闹说笑。其实,马干以往也是一个课间活跃分子小调皮。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会马上大声对教室里的同学说:“下面请大家围瞻马干同学,看看他是怎样爱读书的孩子!”第一次说的时候,教室里一下子响起了满屋的掌声。马干也觉得不好意思似地红着脸不说话。
一连两三次如此,我悄然发现,课间里坐着看书的同学似乎多了起来。
其实,我也不是希望孩子们在课间也要看书。我只是要弘扬这种爱读书勤读书的精神,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雅是雅致的雅


----鲍尔吉?原野《春是春天的春》




我真是孤陋寡闻,当朋友向我推荐鲍尔吉?原野的《春是春天的春》时,我的第一疑问是鲍尔吉?原野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我即在网上搜索,结果让我赧颜。鲍尔吉?原野竟然就是我国著名的蒙古作家。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1958715日生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今年秋天的一些想法》、《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每天变傻一点点》等。

鲍尔吉?原野有一种来自于蒙古族的高贵、诗意与一尘不染的纯真心灵。他的文字却不受任何羁绊,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他的作品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
以上这些,是因为我出于对鲍尔吉?原野的好奇而搜索到有关介绍。读完之后,虽然有点了解,但也仅仅是了解而已。
然而,当我读了他的《春是春天的春》之后,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无以言表的兴奋让我拍案,大呼妙绝。遥远的鲍尔吉?原野也仿佛一下子站立在了我的跟前,我用崇拜饿眼神注视着他。



读了《春是春天的春》之后,我对网上说的鲍尔吉?原野的作品“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有了些许理解。

《春是春天的春》真的是太雅了。仿用作者的标题,这个雅,是雅致的雅。
它雅在结构。文章分别以“春是春节的春”“春是春雪的春”、“春是春分的春”、“春是春水的春”、 “春是春草的春”、 “春是春耕的春”、“春是春天的春”七个短句开头,形成七个小节。每一节都抓住了春的某一特点加以渲染与描写,既给人以具体的感悟,又给人整体的印象。行文有强烈地节奏感与层次感,给人有铿锵春天的美感。
它雅在细节。作者描绘春天特别细腻,通过关注细节透漏出来的春的信息,来向读者展示春天的活力。我们仅以第一节为例:“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憧憬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作者观察春天真是仔细。他抓住了在别人看来司空见惯、无足挂齿且没有走入心灵的细节,把它绘成一幅幅精致的小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它雅在语汇。《春是春天的春》尽管文章短小,写的也是常见的春的主题,但是,这篇文章完全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文字的震撼。这种冲击与震撼主要来自于文中的语汇,令人叫绝的语汇。我们不妨把玩几处。“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作者把大雪覆盖下的黑龙江与吉林,想象成“童话”与“版画”,真是出乎意料。“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瞬,这是多美会心的清凉,这是多么细腻的发现。“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拟人手法的运用,真是出神入化。可佩作者,亏他想得出来,这样描写春草,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我知道这样说也许偏执,但面对着这么美妙的文字,我无法做到不偏执。类似这样的语汇还有很多。这正是《春是春天的春》最动人之处。
它雅在援引。《春是春天的春》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处援引古代诗文或者乡俚农谚。“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这些诗句的得体恰当的引用,使得文章更加显得厚重浓醇,也使春天显得更有意味与情韵。另外,
作者还以米芾的书法以及德沃夏克的舞曲来拟春,因而使得无论是春还是文,都透出几分古雅与神韵。

它雅在标题。初看《春是春天的春》,觉得这似乎是一句废话,但是,读了全文,你不得不佩服作者这种看似寻常却奇崛的神奇。“春是春天的春”,这是模仿孩童识字时组词识字的一种句式。这个仿用却意外地获得了陌生化的效果,虽拙却奇。此语给让人联想到“春”与“孩童”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题目是《春是春天的春》,文章中七个小节又以这样的句式展开,使得文章标题与全文浑然一体,文脉紧连。
它雅在结尾。教员(温柔):春……/孩子(倔犟):春!/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又是出奇制胜的一处。文章结尾模拟“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的情景,而且,像写剧本一样来写,连标点符号都非常考究,真是别出心裁。读到此处,我们仿佛看到春天的乡村,乡村的学堂,学堂的孩子,各个神情专注,目光灼灼,涨红着小脸,放声诵读的情景。“春”与“孩子”在这一刻交融。



这样的文章怎么上?
首先,我不会选择有设计的上法。如果设计了,什么导入呀,过度呀,问题呀,讨论呀,合作呀,等等这些,都与本文的格调不谐。自然的春,应该有自然饿上法。
其次,我会选择素读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这篇文章。我所说的素读,就是纯粹的读。让学生放声地读。读是学习本文的主要手段。也基本是唯一手段。
再次,我会选择在春天里学习本文,我会带着学生到一片春的田野里去诵读本文。
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会在田野里学生文章结尾那样,与学生一起诵读《春是春天的春》。


附:
春是春天的春

鲍尔吉·原野


春是春节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鲜红。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憧憬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

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春是春分的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零度,昼夜均,寒暑平,阴阳相半。这天正午,在太阳的脚步落下那一刻,被天文学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保定农谚唱: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是春水的春。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春是春草的春。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春是春耕的春。祭土神的春社过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牛登场,地表阳升。农人扶犁挥鞭,头顶有燕子飞掠。庄稼人开始忙了,把粮食从地里忙进仓里,春耕是头一天。

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教员(温柔):春……

孩子(倔犟):春!

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

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对教育思考的源头
为了寻找一本旧书而翻出了自己过去写的文字,看着看着,不觉就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慢慢地欣赏起来了,而且兴味盎然。让我兴味盎然的不是写的那些文字,而是我看到的我大约25年前的那个时候写作的过程与状态。我越看越觉得有趣,所以想写篇短文,题目就叫《藏趣》,记述我翻阅这些收藏得发黄的文稿的情形与趣味。
然而,当我真正动笔写的时候,我对文章的立意发生了变化。我想追溯我的教研的经历,而追溯的结果,就是让我看到了我对教育思考的源头。
我一直认为,我开始以写随笔的方式进行教研是在93年的元旦,因为,从93年的元旦开始,我用正式的笔记本记录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那时起至今就不曾间断过。
其实不然。在历史研究中,往往因为某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就把人类的历史往前推移千年甚至万年。我近来发现的这些随笔资料表明,我在84年的时候,我就开始零星的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这也表明,我从那时起,就有了积极教研的自觉。
这些资料大约有一百多页,现在已经发黄得很,而且,变得很脆了,有图钉的地方已经锈蚀得很厉害了,在翻阅中,还会不断地散发着一些故纸的味道,甚至有点呛鼻,桌面上也散落一些纸张脆裂下来的纸屑。这些资料,留存的时间虽不算太长,只有25年左右,但是,在我看来,已经很古老了。
我翻阅着这些资料,心里充满了喜悦。我真的感佩自己,一是在自己很年轻的二十出头的时候,就把兴趣落实在教研中;二是这些资料,经过了25年之久,在我搬家多次辗转多地的情况下竟然没有丢失。
说实在的,这些随手写下的文字,有的写在作业本上,有的写在学校的信笺上,有的写在备课笔记纸上,有的一张纸写一篇,有的一张纸写几段,没有一篇长文,大多是豆腐干式的小短文,甚至根本不成文,只是几句话而已,而且,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如果说,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是条河流的话,到了今天虽然不是很宽阔,但是,也有了一些积累,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积淀,那么,最可贵的源头,就是来自于25年前我写下的这些对教育的极其零星的思考文字。可以这样说,这些文字,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我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源头。
我不妨抄录几则:
今天的第一堂语文课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我讲得比较细,分析得比较多,似乎也比较透。因为,这是学生第一堂学习说明文,这就要给学生做示范分解,目的在于给予方法路子,以后再采用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采用教一带一地方法进行教学。


1984
年10月21日
学生能不能在上课是集中注意力,关键在于教者教的如何,包括是不是讲得透彻,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但我认为,教者做到这些还不够,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讲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1984
年3月7日
教案一定要是自己辛勤劳动的反映,也就是说,教案不能是袭用他人的,否则,即使是带着教案走进课堂,那教案也不是属于你的。我的《白杨礼赞》教案又饿就是袭用,因此,在讲课是就不能很好的讲出来,虽然“备”了,然而讲不出来。

《白杨礼赞》教后记
1986年5月10日

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得越多越好,这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教《松鼠的风格》就准备采用这样的方法,1、让学生阅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划下来,查字典理解字义,然后写下来;2、鼓励学生大量提出问题,每人至少两个。然后教师再归纳讲解。

1985
年2月25日



我觉得,有两项措施要做,首先,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几遍课文,或朗读,或默读,或细读,或快读,或跳读,每读一遍,进行一个项目的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其次,每堂课都要给出七八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展讨论,让他们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4
年12月3日
就是这样一些在今天看来简单浅显的片言只语,汇聚成我今日的教学思想之河。每一个教师,其实都应该如此汇聚自己的思想之河。
然而,在欣慰之余,我也在反思,我的教育思想的河流虽说是源远流长,但是,二十多年下来不曾宽阔而汹涌,总是呈现出枯水的状态,原因何在?也许在于我的浅陋,也许在于我的浅薄,也许在于我的浅识,也许兼而有之。
好在,这条河流还在一直流淌着思考之水不曾枯竭。我这条河流,注定只能是细水长流了。
就这样细水长流吧。






课堂上,让短信飞一会儿
今天这节语文课,是专题课,我选择地课题是“兔年祝福短信欣赏”。我一直觉得,现在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确实是语文的园地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很值得欣赏与玩味。兔年祝福短信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咀嚼语言奇葩之花瓣,更可以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学域很宽,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的意义。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事前在网上竞选了大概80条兔年祝福短信,正好是16K的正反面。选这么多不代表要在课堂上都用到,目的是让学生开眼界。这些短信都非常漂亮,如:
一张圆桌,满堂亲人围成圆。一道大餐,福禄寿财已上全。一杯美酒,喜乐甜蜜都斟满。一条祝福,千家万户已传遍:祝你新年快乐,喜事连连!

剪一缕柔柔春风,采一路幽幽花香;画一条清清小溪,添一抹淡淡斜阳;汇一腔切切牵挂,写一纸浓浓念想;借今宵良辰美景,祝亲朋兔年吉祥!
长长的列车载我回家,小小的院落养满鸡鸭,矮矮的篱笆压着雪花,年年的相思多少牵挂,湿湿的眼里涌出泪花,拜年了慈祥的爸爸妈妈!
顺风时你是我扬起的帆,逆水时你是我撑起的篙,寒夜里你是我温暖的篝火,夏日里你是我怡人的清风。有你的陪伴真好!兔年快乐!
上课了。揭示课题,简要导入,然后,我先给学生分析了五条短信的美妙之处,然后,与学生一起齐读这五条,且连续读上三遍,目的上让学生上口然后对短信的形式与内容都有真切的感受。
比如这一条,“剪一缕柔柔春风,采一路幽幽花香;画一条清清小溪,添一抹淡淡斜阳;汇一腔切切牵挂,写一纸浓浓念想;借今宵良辰美景,祝亲朋兔年吉祥!”我是这样分析这条短信的。这条短信选取了“春风”“花香”“小溪”“斜阳”“牵挂”“念想”这六个寄托情思的意向(请大家用横线划下这六个词),分别与剪、采、画、添、汇、写这六个动词巧妙搭配(用圆圈圈起这六个字),又以一缕、一路、一条、一抹、一腔、一纸六个数量词(用浪线划出)以及柔柔、幽幽、清清、淡淡、切切、浓浓六个叠词(用双横线划)的巧妙组合,形成了整齐、连贯、优美的一组排比,很好地表达了发短信者的良好的祝愿。最后,“借今宵良辰美景,祝亲朋兔年吉祥”一句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亲朋的距离,给亲朋一种亲切温暖幸福的感觉。
做了示范分析与朗读感受后,我让学生自己从这80条短信中选择一两条,说说这则短信的特点、妙处,并读给班级的同学听一听。为了增强一些班级里活跃而和谐的气氛,我要求大家在读短信的时候,可以把最后一句改一改,把祝福的对象就选择班级里的某位同学或班级的任课老师等。
班级气氛非常活跃。
接下来,是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我说,我猜想,班级里今天一定有很多同学带来了手机。我知道,学校是不准带手机的。但是,同学们都很自觉,虽然手机带来了,但是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开手机用手机的,只有到必须用的时候才会用。但是,今天老师特许大家在课堂上打开手机。话音刚落,有的傻眼,有的唏嘘,有的狂喜,渐渐地有人开始战战兢兢地拿出手机并开机了,渐渐地也就放松了。
等大家拿出手机,我说,下面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条,马上发送给我。老师需要你们的祝福。说着,我便把我的手机号码写在了黑板上。我还把我的手机调到“户外”的设置上。这时,只见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的指上功夫,不住地摁着按键。
“叮铃铃叮铃铃……”我的手机开始响了,而且,响个不停。
接下来,教室温馨四溢。我学着春晚主持的样子:手机尾号****的同学给老师发来短信………我很快地读着,读着,一条又一条……
大概持续了五六分钟左右,一阵猛劲过去了。我说,这些精美的短信,都是一些语文水平很不错的写手写出来,然后,在网上流传的。现在,人们春节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不断地使用别人写的短信,而且转来转去,觉得又有点不够诚意,人们都希望自己撰写,这样更能表达祝福。下面,我们也请同学们学着这些短信的样子,自己撰写,然后再通过手机发给老师,如何?
教室里安静多了,大家都在自撰。
第一条短信来了:
“兔年拜拜好朋友,个个随笔都得优,寒假过得慢悠悠,快到学校贺老刘。”这是调皮鬼冯伟轩的。
“兔年除夕到眼前,风风火火拜个年,勤勤恳恳收获年,红红火火发财年,热热闹闹欢喜年,健健康康养生年,嘻嘻哈哈开心年,和和美美和谐年,祝老师新年快乐。”这是爱写诗的杨登年的。
“想看我写什么?不要啦!会后悔的!还要往下看?别了吧!不好玩的!你真的想知道?好吧,也没什么,就是祝你兔年快乐!”这是爱写小说的吴启爱的。
教室里有时一阵欢笑。
下课了,我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回转头:我郑重宣布,从我跨出教室的门开始,谁的手机被没收了,本师概不负责!






以语文教师的名义
上午批改学生随笔,读到朴智秀的文章,我想起了班级里前两天发生的事。对于事情的经过,我只是知道个大概。因为我不是班主任,所以也没有怎么在心。现在,读了朴智秀的文章,我忽地觉得,作为语文教师,我应该做点什么。

我不妨先全文引用朴智秀的文章,以转述一下这件事;

班级出了点乱子
前天,我们班发生了意见让学部轰动的事。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好事,而是让很多人生气、难过、伤心,不只我,他,她,和他们。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班转来了两位新同学,不是台湾也不是韩国的,他们是大陆的。有一天,听到两个新同学说小孩和小二很可爱。我们女生也就夸奖她们。之后,过几天,唐旌豪传几封简讯给小孩和小二。我们看到简讯内容,就认为他肯定喜欢她们。她们个子矮,长得也很可爱,不被别人夸奖才怪呢!晚自习期间,唐旌豪又摸沈雅雯的头说:“你好认真喔!”一个新同学,对于沈雅雯来说,他们现在是很不熟悉的,然而,做这种亲密的动作是不对的。李夏林也被他“打”过好几次。凭什么这样无辜地惹人家呢?尽管他打的也不能叫打,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奇怪。李夏林已经躲避唐旌豪很多次了,我和蔡抿娥也曾遇到类似情况,就不想说了。后来,我想被他们欺负得很严重的当然数小孩了,他甚至还。


这件事情,我们女生不能再忍了,所以蔡抿娥把全部的事都告诉了高中部的田湘旭。田湘旭也不想看到这种情景,把唐旌豪他们两个叫到一楼教室,好好地跟他讲了一下。他们被田学长教训了之后,非常不爽。就跟蔡说:“叫那个什么田湘旭的韩国学长礼拜六出来。我要叫我朋友去打他!!”这句话,很快就传到田湘旭的耳边,田湘旭就叫唐旌豪和张沈鹤晚上五点的时候在体育馆见面。
到五点了。田湘旭,徐伯君,金永范等学长都来了,唐旌豪他们也来了。刚开始,那些学长只是想警告他们,但唐旌豪和张沈鹤一直扬言要打架,学长也就忍不住了,终于动手动脚去打他们!当田开始打的时候,一些学长也开始打起来了,最后他们两个,站也站不起来。唐旌豪他们回到班级,上完晚自习,又发生了很大事情。他们两个把这全部的事都告诉姜主任。
班级真是出了点乱子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本不该过问此事。但我觉得有与他们谈谈的必要。这样的事情,本不该发生,现在发生了,学生如何从这件事得到教训呢?
我与班主任做了沟通,想以语文教师的名义与学生做个交流。上午第四节,我走进了教室。
我首先与学生套近乎,我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实,一直以来,我与8B的学生就没有距离。现在还要拉近,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谈话的良苦用心。我说,对于我们8B班,我是喜欢的,准确地讲是非常喜欢的。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我是后接手这个班级的。没接手之前,我就对这个班有好感,主要是他们每次晚自习的时候,能提前10分钟就很安静在教室里做作业了,而别的班是觉得做不到的。接手后,因为他们在语文方面的不错的表现,我常常会给他们一些小奖励,他们对我也很喜欢。我对学生说,正因为我非常喜欢你们班,你们班也喜欢我,所以,我今天才来与你们谈谈语文之外的事。
接下来,征得朴智秀的同意,我一字一句地读了他的随笔。教室里很安静。读完随笔,我说,同学们,我是非常尊重事实的人,也是非常民主的人,下面我想请文章提及到的同学说说,朴智秀所写的是不是事实,如有不实之处,请提出了。然后,我分别让文中的几个当事人蔡珉娥、沈雅雯、小孩和小二(班级里两个学生的绰号),以及唐旌豪、张沈鹤一一表态,朴智秀文中所写的事情是否属实。我再三地强调,一切分析一切判断都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几位同学纷纷表示,没有不真实的地方。我又问全班同学,根据他们的所见所闻,觉得朴智秀的文章是否有不属实的地方。回答依然是没有。
我表扬了朴智秀叙事真实、客观与诚实的良好的素质。接下来,我就逐个的评析这件事件中主要当事人的做法的正误。唐旌豪作为新生,来班级不久,就这样很不得体地去惹别人,甚至摸女生的头等,这是很不妥的,其实是很不正确的。这样很不得体,也很不礼貌。蔡珉娥虽有正义感,但是反映问题方式渠道不当,助推了事态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小二与小孩,虽可爱很好,但是,从以往我也知道,她们甚至把自己的饼干“喂”到别的同学的嘴里。这样的行为也是不雅的。这样做虽说显得可爱亲切,但是很不够恰当,因而,也许不会厉声禁止唐旌豪的“欺负”。再说,班级里其他一些同学,也是有不当之处,为什么没有对唐旌豪这样的不良行为阻止呢?……在客观分析以上每一个人的行为时,我都深入浅出,结合自己的理解,可谓语重心长。
说完以上这些,我对学生说,我一直提醒自己,与同学交流要以理服人,要让同学有说话甚至反驳的权利。大家对我所讲的这些,是否有不同的意见。教室里很寂静。
接下来,我鼓励大家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或对某同学提出建议。稍候了两分钟,有四五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体来说,都很积极向上,看问题也都比较清楚。最后,我让唐旌豪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与态度。
下课了。教室里想起来响亮的掌声。
去食堂的路上,我在想,我们无法毕其功于一“课”是不可能的,但希望这一课能给孩子们有点积极的意义。





换个方式教《藤野先生》
近读《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期朱则光老师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我很欣赏,收获也很多。这个设计甚为精致巧妙,正如朱老师在“教学创意”中说的那样,这个设计“抓住‘伟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
然而,在欣赏之余,我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从教学设计来看,这节课在本质上仍是以“教”为中心的课,仍是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路径亦步亦趋。我们是否可以再审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有所破又有所立呢?
我们不妨大致梳理一下朱则光老师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聚焦“伟大”。
从文章中聚焦“伟大”一词。
二、品味“伟大”。
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
小结:写人,要选取典型事例;仅就这几件事说藤野先生“伟大”还有些单薄,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
三、感受“伟大”


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

了解鲁迅结识藤野先生的背景

“匿名信事件”与“电影事件”与表现藤野先生有何关系?
小结:藤野先生的大爱、大美、大善,这样的人格才是伟大的。
四、升华“伟大”

二十年后,鲁迅从对藤野先生的温馨回忆中汲取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节)

如果最初提到“伟大”是模糊的,在解读两人交往后,“伟大”就变得清晰,在弄懂他们交往背景后,“伟大”就是立体、动人的。所以鲁迅真诚地说……(再读第37节)

追叙藤野后来知道鲁迅的经历,呈现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片段,然后学生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纵观朱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不难看出设计者以“聚焦‘伟大’—品味‘伟大’—感受‘伟大’---升华‘伟大’”为主线,层层深入,可谓丝丝入扣。然而,正是这样丝丝入扣的精致,使得学生阅读没有了寻索的发现与探险的惊喜。显然,究其本质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思维是教师设计好了路径,然后牵引着学生,走进文本,“教”仍然处于强势,是“以教导学”的课。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个方式来教《藤野先生》呢?
我们不妨先来设想一下,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是怎么样的状态呢?杨久俊先生就学生的学习曾打过一个比方,非常贴切。他说,
登山的路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山上本无谓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多的是,自己选择一条上去即成。其乐趣不仅仅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是途中常常“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是许许多多个体化的体验,过程性的享受。第二种是选最好的路,大家一窝蜂地挤在“预设”的水泥板路上。这样登山尚有过程,但个体的体验少了。第三种,是时省力,坐缆车乘过道“呼啦拉”直奔重要景点而去。这样“登山”,不仅仅没有个体化体验,连过程也被省略了。在坐缆车之前,你还会接到“请勿”、“切勿”这样的忠告,坐在如密封罐头似的的缆车里,不得乱说乱动,连思想也被禁锢了。杨先生的这个比喻非常精彩,也非常精辟,他形象地描绘了理想的课堂的状态。联系朱老师的这个设计,显然,这是第二种的登山方法,不是最理想的登山方法。
  
余文森教授在一次接受《教师月刊》记者的采访中他说:“教学需要返璞归真。”返璞归真的核心就是变革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置于课堂的中心。学生看不懂,再学一学,实在学不懂,问问同学。大家都不懂教师再来讲。当然教师的讲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直接的灌输。总之,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成为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

我们说,“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组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学生与教师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是把“学”放在了“教”的前面的。以往,我们研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时,太多地关注“语文”,而忽视“课堂”。其实,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与鲜活,必须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课堂”这一特定的学习时空,切实地把握课堂的规律。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走进语文课堂之前,必须先搞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语文。我们一些课堂,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无意地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课堂就不会有活力,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没有活力,没有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无法激发出来,“语文”就难以走进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里。所以,理解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课堂”是啥玩意,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究竟是怎么的关系。洋思的改革也好,杜郎口的改革也好,他们都是在本质上改革“课堂”,从而激活语文、数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教学的。朱老师对《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实质上是重“语文”而轻“课堂”的课。
现在,我们来重新给《藤野先生》做个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一、朗读(读一读)



自由地把课文两到三遍。
二、自学(想一想)


1
、拿起笔,把你自己认为读得懂的地方划一划,并写下你的理解。

2
、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产生的疑问写下来。
三、讨论(议一议):


同学之间(与前后左右同学)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体验(明白的或不明白)。

第二学时

一、交流(说一说)
1、同学自由说说对这篇文章阅读的体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分大小)。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字词句段或前后联系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追问。
2、教师也适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质疑(问一问)
1、学生提出各自还存在的疑问。
2、对于学生的疑问,首先,请同学们讨论。教师也参与讨论。有必要时,教师要适时补充有关背景资料,供学生参考与思考。
三、总结(理一理)
1、你新学了哪些字词?
2、你是如何分析与认识文章中的藤野先生与鲁迅的?
3、你在写法上有哪些新的收获?
四、作业(做一做)


1
、A级:常规练习,即一般练习册上的练习,由教师指定。

2
、B级:选择练习,选择自己对《藤野先生》一文学习感受较深刻的一点,写一篇小短文,有理有据的表达你的感受。字数不限。
换个方式教《藤野先生》,也许会有点舍不得,舍不得原来那种精妙的设
计;也许会有点不适应,不适应这种自主开放的课堂样式;也许有点抱怀疑,怀疑这样的课堂效果究竟如何。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学理上是行得通的,在实践中也有了先行者,在效果上,少有砸锅的例子。只要持之以恒去做,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大有裨益的。








我肚子好痛,但身轻如燕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海燕》,上完课,走出教室,我肚子好痛,但身轻如燕。
我是如何上《海燕》的呢?一个字:读!八读《海燕》,
对于《海燕》这篇文章,我听过用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我自己也曾用这种的方法来上过。比如,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即“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逼近之时”“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就此分析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以及在这个变化中海燕、海鸟以及雷电、乌云、大海、波浪以及暴风雨的情形。在这些分析之后,说出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再指出海燕等的象征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上,分析占很大比重,分析中,在文中寻章摘句,且板书出来。对于读,也不是不读,比如,齐读两遍,或者找几位同学读读,或者在课的开始找个《海燕》的音频播放一下,等等。但是总体感觉,读得不够,读得不投入,读得不彻底。
这次再教《海燕》,我确定了以读为指导学习的重要方式。少分析,多朗读,是这节课的主要方法。
教学本文,我组织了八次朗读。
一读,读顺。简单导入后,我找三位同学把文章读一遍。一读的目的就是以三个学生的朗读为例,看学生是否能够都顺,不顺的地方,纠正一下,再读一下。
二读,读熟。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朗读熟练上口。这次朗读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把文章读熟。
三读,概括大致内容。学生轻读跳读后,与学生讨论本文写的是什么。经过讨论知道,本文写了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的景象的发展变化。
四读,理解文章主旨。我给学生大致地讲说了本文的写作的背景,让学生知道,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景象的描写,和对海燕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站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然后,筛读文中写海燕、海鸟、大海、雷电、乌云等的句子,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五读,教师示范。本文的主要意旨的关键词是“讴歌”、“渴望”与“坚信”,因此,朗读的时候要以激昂、高亢、坚定等为主要基调。所以,我播放了中央电视台一个诗歌朗诵节目里《海燕》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
六读,真切感受。五读环节播放的视频,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很有震撼性了,但是,我觉得不够,因为,朗读者离学生太远,缺少现场感。于是,该我自己出场了。我脱下虽至仲春但仍不离身的羽绒服,清嗓,耸肩,正身……“在苍茫的的大海上……”一声出嗓,满室皆惊,我看到,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陡涨,开始,有的在窃笑,有的在私语,但是,马上就安静了,神情颇为专注。看到学生安静聆听,我也更为起劲,真的是全身心投入,且适当地辅以手势。读完之后,我只觉得气力透支,肚子隐隐作痛。我端站在讲台前,并不讲话,教室里非常地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大约过了5秒钟,忽然有一两声掌声,渐而多些再多些,以后教室里掌声一片。我在讲台前,在掌声中,微笑着,注视在同学们。许久,我暗示同学们歇下掌声。
七读,学生朗读。接下来,我让学生学着视频与我朗读的样子自由朗读。教室里声音渐起渐高渐抑扬渐顿挫。书声朗朗一片。我欣赏着。
八读,学生演读。最后,我让学生自荐,选择两位学生站到讲台前朗读《海燕》。虽然稚嫩,但也初有模样。
九读,学生齐读。快要下课了,我让学生齐读《海燕》。声音宏大,舒缓有致,铿锵有力。
走出教室,我肚子好痛,但身轻如燕。


2011.3.7







带学生去买饮料瓶

今天,我又做了一件不属于语文教师做的事:带学生去买饮料瓶。
一年四季,学生都喜欢喝饮料,因此,这饮料瓶就成为班级垃圾的重要部分。以往,学生的饮料瓶都是往垃圾篓里一扔了事。我们知道,饮料瓶是很占空间的,小小的垃圾篓放不了几个就满了,因而使得一些废纸类的垃圾放不进篓子里去,使得垃圾篓周围总是脏兮兮的。
从本学期开始,我专门找来一个大的纸箱,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处,要求学生把饮料瓶放到篓子里去。开学将近一个月了,一个大箱子已经满了。中午,我想把它处理掉(校园外有个废品收购站)。
中午吃饭的时候,吴荣承经过的我的身边,我叫住他,并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跟他说:“中午与我一起去买饮料瓶。”听了我的话,吴荣承握紧拳头,做出一个很激动的缩拳的动作,且配音“耶”。我为什么要悄悄地跟吴荣承讲,我想让他知道,我叫他与我去买,这是对他的器重与欣赏。
午饭后,我到教室去,吴荣承早就与两三个同学在纸箱边等我了。
我让他们有的撑着大口袋,有的把饮料瓶往袋子里装,有的管计数。
四个同学一起上手,马上装好了两袋子。
我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两大袋饮料瓶与四个孩子出了校门,直奔废品收购站。
在收购站,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收购站的人在清点饮料瓶数量的时候,是两个两个数的。她一边数,我们的学生也站在边上数。总共是93对。饮料瓶是一毛四分钱一个。收购站的老板算账是这样的算的:93×0.28=26.04,。我与老板讨价还价,能否高一点,老板不肯。这时,吴荣承也拿过计算机算了一下,他大喊老板算错了,应该是27.44元。我也真的以为老板在蒙我们。我也算了一下,我说,93对应该是多少个呀,几个同学都说是196个,我于是用196×0.14,结果真的是27.44.于是,我就与老板理论起来。老板也懵了,他又算了一遍,结果还是26.04。这就其奇怪了。忽然,还是老板发现了问题,93对怎么是196呢,应该是186呀,你们错了。我们这才醒悟过来,是我们学生把93乘以2算成196了。我们一阵大笑,互相责怪着是谁最先把93乘以2说成是196。结果是你望我,我看你,谁也不承认。是呀,太丢人了也太逗人了,一个初二的学生的怎么把连小学二年学生都会做的简单数学题算错呢。
回来的路上,我故意把车子开得慢一些,我跟学生梳理了一下刚才我们从装饮料瓶到买饮料瓶的全过程,跟他们讲如何叙述细节,我们收集饮料瓶这件事有哪些意义,如何看待刚才我们算错帐的事。最后,我说,你们发表一下看法呢。唐旌豪很有感慨地说了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良轩说,今晚我的随笔就写买饮料瓶吧。吴荣承说,收集饮料瓶还是挺有意义的哦。陈柏宏只是腼腆一笑,没说什么。
他们下车时,我的话追着他们的身影:明天看你们的随笔哦!


2011.3.10






教师备课的四个层面
备课,是教师的底线职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那么,我们如何备好课,以备课为抓手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呢?
厚积淀兼收并蓄,此为第一层面。
古人讲,“十年磨一剑”,还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于教师的备课很有启发意义。教师的备课也是如此。教师要有“大备课”观念,平时时时处处的学习与实践都是一种备课。这种不是备课的备课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读书是一种备课。通过阅读,丰富知识,涵养积淀;生活是一种备课。生活给了我们许多经验,许多体悟。洞察世事是一种备课。大千世界,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思域。走览自然是一种备课。大自然给我们灵气,给我们智慧。
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微如草木,宏若环宇,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它都有可能转化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智慧与艺术。这样的备课,就像是开垦自己专业发展的一片沃土。有了这片沃土,才能开放绚丽多姿的花朵。不少著名的教师都说过,他们是用一生来备课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这种终身都在备课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种备课,只把希望落在真正上课前的备课上,那是备不好的。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注重平时的学习、进修、提高、修炼,以丰厚自己的知识功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李镇西老师有个著名的“五个一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每天读书一万字。朱永新老师提出教师每天要写随笔千字。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一种备课,一种兼收并蓄,丰厚积淀的备课。
精设计运筹帷幄,此为第二层面。
如果说,第一层面的备课的是广义的备课的话,那么,这个层面上的备课就是狭义的备课,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我们许多老师最看重的备课层面。这个层面的备课,贵在精心设计,运筹帷幄,在上课之前,全面规划课堂流程,预测可能生发的情况,并做好应对的准备。如果说,第一层面的备课意义在于广博积累,那么,这个层面的备课主要就是删繁就简与标新立异。所谓“删繁就简”,就是要立足于课堂,着眼学生,致力能力发展,精心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所谓“标新立异”,就是要合理而精巧地设计教学方法,让恰当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相比较于第一层面的粗放的备课而言,第二层面的备课就是精细的。正因为如此,这个层次的备课往往是需要反复斟酌的。这就是所谓的“磨课”。课越磨就精,越备越巧。
为了达到良好的备课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促进提升,比如,集体备课,同题异构等等,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但不管怎么说,备课要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与设计,要有自己的智慧与思想,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当下,有不少教师对备课有着一种十分敷衍的姿态。备课是为了应付检查,这已经成为公开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无怪教师们的敷衍。因为,为了应付检查的备课实在是一种负担。这是教学管理给教师备课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真正有责任感有思想的教师,不会把应付检查作为备课的目的。他一定是指向课堂指向学生的。其实,备课的形式不是主要的,甚至,是否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去书写备课更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是否对教学的内容有了透彻的领悟,是否对课堂以及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在现场急中生智,此为第三层面。
习惯上,许多人都认为备课活动在教师上课之前就终止了。这是错误的。课堂是个复杂的场,课堂上也有几十个复杂的生命体。在课堂这个场里,尽管课前有了充分地估计与设计,但是,难以意料的情况会屡屡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生成”。而这种生成恰恰是课堂教学最为精彩与宝贵的。
面对着无法期遇的生成,这就要教师在课堂的现场急中生智。如果说,第二层次的备课可以从容地反复地来琢磨的话,这第三层面的备课就是要急中生智:紧急面对,快速判断,瞬间酝酿,即出对策。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考验第一层面备课的积累,考验第二层面备课的设计。面对生成,有的教师游刃有余,现场备课巧妙到位,有的教师捉襟见肘,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一个出色的教师,必然是能够高瞻远瞩,能够洞察细微,能够紧急面对,能够巧妙地让“生成“开放成美丽的花朵。这就是一种备课,一种特殊的备课。虽然很短暂,但是,它可以折射一名教师智慧的光芒。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课堂的现场备课,就是“险峰风光”,非勤勉攀登者,非积淀丰厚者是难以领略课堂备课的“险峰风光”的。
善反刍含英咀华,此为第四层面。
备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犹如登山。第一层面的备课,如同平素对登山活动的了解与学习;第二层面的备课,如同登一座山之前的充分准备;第三层面的备课,如同登山过程中的遇到应急情况的处理。第四层面的备课,则是登山归来的回味。
按理说,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应该对这节课的教学情况做些反思。这是很有意义的。这种反思,是对前面三个层面备课的一个反思,其实,它本身就应该属于备课的延续,不应该划在备课的过程之外。凡是忽视或小觑上课以后的反思(第四层面的备课)都是教学研究资源的流失。这对于需要专业发展的教师而言都是莫大的损失。而我们许多教师,往往就这样无意之中让这些资源流失而不知。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课后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要善于反刍,含英咀华。只有这样,备课的环节才是完整的,对自己的专业提升也是功莫大焉。
备课的四个层面其实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每一个层面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特点,同时,四者又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只要完整地实践备课的四个层面的要求,就能为自己开辟一条踏实宽阔的专业发展捷径。




《白杨礼赞》适合做例文

《白杨礼赞》教什么?备课中我在考虑。
我想到了王荣生关于语文教材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王荣生这样阐释“例文”:1、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语文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2、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3、“例文”本身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它属于“用什么去教”含义的语文“教材内容”。
鉴于此,《白杨礼赞》就适合做“例文”。
我把《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定位为文章范式的示范(“直观教具” )。我从这篇文章中筛选出如下写作技法:
1、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突出中心,简单明了。
2、第5节,描写白杨树,从干、枝、叶、皮,抓住白杨树的特点,且在描写的用词上传递作者的情感。描写白杨树为揭示其象征意义做铺垫。
3、第10节,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一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四个句子表达的意义层层深入递进。
4、文章前部分描写黄土高原的场景以暗示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5、文章结尾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突出中心,表现对白杨树的赞美。
6、文章象征与托物言志的思维方法与构思方法。
我把《白杨礼赞》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具”,让他们通过这个“教具”,感受与学习作文的技法。
有了这样的例文意识,有了这样的“教具式”的观察点,那么课堂上,如何运作呢?
首先,通读两遍文章(学生自由读一次,指名学生轮流读一次)。
其次,让学生自由“观察”,从本文的写作上,你发现了本文有什么样的写作上方法。此问题看似比较大,但是它又比较单一,学生也有自由观察与发现的空间。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发现与表述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评点与判别,逐步让学生所发现的所表述的明确化。
再次,梳理学生观察所得的发现,把零散化的发现加以梳理,使其条理化与明确化。
我在处理《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时,就是这样,根据文本特点,筛取文中作文技法的实证,以此作为学生学习作文方法的例文。
说实在的,在《白杨礼赞》的备课与教学中,我始终怀有忐忑。因为,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再说,我一直对王荣生“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教材选文分类似懂非懂,总是弄不清这四者的特质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究竟在哪。对于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本书,我总是不能很顺畅地阅读,因此一直未能完整地通读,只是寻章摘句的选读。我只是觉得他的话语方式有晦涩感,读起来困难。也许不能怪人家写书,怪只怪我不会读。





       课儿为什么这样活?
--------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为例


2010年4月14日上午,我在市二中初二(18)班上了一堂研究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节课,又一次让我加深了对语文课堂的理解,对语文课堂实践的把握,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又其乐融融,收放自如,且有张有弛。整堂课上,我以及学生们都被一种积极、主动、亢奋、愉悦的氛围笼罩着。走出教室,轻盈的脚步与惬意的心情,让我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堂的快乐。故仿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文题,且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教学为例,取题《课儿为什么这么活》,谈谈对本堂课的一些思考。
一、课儿为什么这样活?首先来自于对文本精当的解读
上课的前一周,顾红梅老师告诉我上的课文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如何理解与把握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一直在琢磨。
这段时间,我刚读完王晓春的新著《语文课,如何是好》。读了这本书,感触颇多。本书的重点在于以课程的视角观察语文,讨论并厘清语文教学的专业特点与范围。简而言之,重在重塑语文课的专业尊严,在如何做到语文课的专业性上提出了很多的有意义的思考与建议。这是我近来读到的一本比较好的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书。结合前些日子读过的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语文教材选文类型鉴别”一章的原理,我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角度的理解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主要价值在于如下三点:一是它的结构范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结构范式条理性强,逻辑性强,从题目到正文,从开头到结尾,严整而富有变化。二是如何读科普文章。我想以《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为例,告诉学生一种读法。三是通过课堂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也许有人会问,这三条中只有第一条是看得见的价值,第二、第三条是看不见的东西。没错,事实就是这样。然而,恰恰就是第二、第三条,才是真正属于语文课的东西,属于真正的“语文知识”的范畴。我们习惯上称文章的结构为一种语文知识,其实,按照王荣生与王晓春的理解,真正的语文知识就是坚持“语文立场”的,是“为了使用语言而学习语言”,是一种“类似习惯和思维倾向的东西”。我们对“语文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要更新了。而且,重新定义“语文知识”,是保障语文学科专业性的重要前提。
于是,我就有了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精当的解读。不用延伸,不用拓展,不用掘深,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让学生获得类似结构范式这样的显性的知识,更让学生获得一种阅读能力的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易得,而默会知识不易得。真正的课堂,是应该让学生更多的领悟与实践默会知识。
二、课儿为什么这样活?还来自于疏朗的结构
课堂结构要简约,宜疏不宜密。这是我对课堂的一贯的理解与实践。前几日在杭州听课,王荣生也再一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过三四个。”
而且,我也力挺,王晓春指出的课堂的环节以活动的形式出现的观点。他说:“愚以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最薄弱的地方就数‘专门的语文活动’了。老师们很少有善于策划这种活动的,而这又是语文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结构上,我就是设计了两个“三个字”的活动。第一个“三个字”就是“读---说”,第二个“三个字”就是“噢(明白)---嗯(疑问)---哇(欣赏)”。“读------说”是学生的课堂实践,也就是课堂的语文学习训练,是属于语文默会知识形成的重要训练方式。我们常说,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读-------说”的活动保证了学生的训练时间,扼制了教师的讲解的时间。如果说,“读-------说”构设了学生活动的大致框架,那么,“噢------哇”则是引导了学生的思维方向与表达方式与内容。学生在“读”“思”这样的酝酿准备之后,以“说”为渠道,以“噢------哇”为指向,给学生宽松的环境与清晰的指向,这样,课堂就会显得鲜活而灵动。
大致描述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环节:
一、简要导入
二、学生读书
三、思考后说“噢”
四、思考后说“嗯”
五、思考后说“哇”
六、简要结语
仅此而已
记住,要想让课堂让学生有活力,课堂的结构就要疏而不繁,空而有当,就必须给学生的思维松绑,给他(她)自由,给他(她)时空。
三、课儿为什么这样活?应该在于设计适恰的问点
这里的所谓的“适恰的问点”就是指“噢(明白)---嗯(疑问)---哇(欣赏)”。
其实,所谓的“适恰的问点”这个问题在“疏朗的结构”部分已经有了解说。要更好地关注这个问题,我倒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课堂“主问题”。
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而言,“噢------哇”,只不过是一个生动的别致的说法而已,实质上就是“你明白了什么?”“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你欣赏本文什么?”这个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主问题”。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在表达中,师生互动,教师点评、点拨。
“主问题”的设计有的来自阅读的宏观,有的来自阅读的微观,有的来自文本的自身,有的来自文本的外部,等等。本课的主问题应该是来自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的宏观。
“主问题”贵在一个“主”。既然“主”,就不能多而碎,既然“主”,就要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主”,就要因文而宜,巧妙设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噢------哇”的形式出现,以整体阅读为视野,以读到深处微处为要旨。不要以为这样的问题大而不当,它是切入文本的一种形式,它既符合文章阅读的一般规律,也因为在课堂这样的特殊现场有教师的存在而容易发现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的思维与思想的闪光点。
当然,“主问题”的设计是不拘一格的。但,在课堂这样的特殊时空下,“主问题”的意识是一定要有的。
四、课儿为什么这样活?还取决于是否给学生充裕的思维时间
疏朗的课堂结构,往往从容的课堂氛围是相联系的。
我主张,课堂要从容。
从容的课堂,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思维的时间。要想说得精彩,必须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好事在课堂上同样找不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在每个主问题出来后,总要实实在在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真正地让课堂静下三五分钟来。其实,此时无声胜有声。静静的课堂外表下是学生思维的汹涌。这样的课堂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因为,学生真正地置身于课堂的现场或深处。
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时间是思维存在的重要空间。
这些,其实都是常识。然而,我们往往就恰恰疏忽在常识上。
我为什么觉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堂很有活力,学生很有生气,就是因为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学生才会有灵活自由、自在轻松的表达,也才会体会到思维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以及课堂的快乐。
课堂的动,其实来自于静;精彩的表达来自于安然的思索。
五、课儿为什么这样活?最后要归功于课堂上合宜的幽默
我一直欢喜有趣的课堂,有趣的教师。
我们都说生活不能没有幽默,其实,课堂也是如此。
幽默是语言的很高的境界。有趣也是课堂的一种良好的境界。
良药不一定要苦口,学知识的课堂也不一定正襟危坐。
45分钟的课堂上,至少应该爆发出一两次、三五次甚或七八次满堂大笑。当然,笑声的次数绝不是衡量一节好坏的标准。然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这种快乐有的来自于风趣,有的来自于“成就”,这应该是一节好课的参照标准之一。
我上课力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愉悦感。愉悦感这是一个宽泛的词,它的外延当然不局限与“笑笑”而已。
现列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上的几个细节。
其一,标题的书写。我把课题写成《
Why
这样 Red》。这就是制造幽默。这个效果是必然的。
其二,“噢------哇”三个主问题的表达,用三个语气词来概括。
其三,哑剧表演。在思考“哇”的环节中,我发现两个学生有一些非常夸张的思考动作,于是,在学生开讲之前,我综合了这两个学生的动作,而即兴表演了哑剧“冥思苦想状---欣喜万分状-----拍桌顿悟状------怡然自得状”,而且告诉学生,这是取材于某某某某同学的,表扬他们积极思考的做法,同时肯定这是他们在学习思考上获得收获的一种欣喜。这就是学习的“愉悦感”。
细节还有很多,毋庸再列。
课儿这样活,不仅在于“合宜的教学内容”,还在于“有效的教学设计”。(王荣生2010411日在杭州首届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成长论坛上的讲座要点。)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拟另文陈述。)



刘恩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教学的8个亮点

顾红梅


1、朴实、亲和的开场
现场:“昨天,顾老师说将有一位外校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是不是?听说同学们有很多猜测,这位老师是男是女?是高是矮?长得什么样?现在,这位老师就是我,我就呈现在你们众目睽睽之下了,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现在该是一目了然了吧。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课,怎么样?”学生鸦雀无声,倍感新鲜,随即目光炯炯,笑意盈盈,最后掌声雷动,兴奋异常。
点评:这个开场贴近学生心理实际,是对话,老师说的是大白话,学生应的是神情行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兴奋好奇中期待,给予学生很好的预期。
2、新颖别致的标题书写
现场: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Why
这样 Red》。
点评:板书课题,将简笔画和英文单词巧妙引入,别致精巧,吸人眼球。符合学生活泼求新的个性特点。适当的幽默在教学中总是少不了的。
3、简洁明快、理趣结合的设计思路
现场:教师在出示课题后,乘着学生勃发的兴致,随即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字:读——想——说。读是前提,想是关键,说是重点。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这三件事。读读想想然后就是说,那么,我们怎样来说呢?教师又在“说”字后面写上:噢;嗯;哇;接着问:有谁知道这三个语气词所要表达的的意思呢?然后,学生根据老师表演式的读而领会了这三个字的意味:“噢”表示“我明白了”“我知道了”的意思;“嗯”表示的是“我不理解”“我有疑惑”的意思;“哇”表示“我欣赏”“我喜欢”的意思。然后,教师顺手在“噢”“嗯”“哇”后面分别写上“明白”“疑问”“欣赏”三个词。接着,教师说,我们这节课,就是边读边想,然后来说说你的“噢”“嗯”“哇”。
点评:课堂上亮明学法,对学生怎样学的问题给与明确指引,可使学习有的放矢,也会大大提高学的效率。“读”“想”“说”没有什么特别,这是语文学习的常理,但是三个语气词的加入立刻使学法趣味盎然。“三部曲”加“三个字”,总领了这堂课的学法,层次清晰地逐步有序,“噢”(明白)、嗯(质疑)、哇(欣赏)三个层次推进,显得简单明了,充满理趣。而且整节课简约明晰,疏朗而不繁琐。
4、启智独特的过渡
现场:本课中环节间的过渡有的是一两句简洁益智的话语。如,“善于倾听是一种好习惯。”“会疑问的头脑才是有思想的头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的过渡是一份问题形式的交流期待,如“作者贾祖璋写这篇科普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要向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传播植物花朵的科学小知识,不知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哪些收获?”“你觉得文章在写法方面有哪些是值得你欣赏与借鉴的呢?”有的过渡竟然还是一段即兴的哑剧表演。“下面我表演一段哑剧,请看!”说完,表演冥思苦想状---欣喜万分状-----拍桌顿悟状------怡然自得状。“我表演的是什么呀?”等等。
点评:过渡形式翻新,不拘一格,有启迪心志的警句,有直接的问题导引、有言无意丰的哑剧表演。可谓匠心独运。衔接过渡是教学环节之间的纽带或者说桥梁,一段精巧的过渡,不仅要显现它本身的个性美感,而且要与前后勾连,圆融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5、留充足时间、给充分自由
现场:1、“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好好考
虑考虑,一会儿交流……”(学生思考3分钟)2、“对这篇文章,你产生了什么问题要问一问吗?请好好思考”(学生思考3分钟)3、“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你觉得文章的哪些特点哪些写法可以借鉴学习?(学生思考4分钟)。
点评: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思维在进行,思考在继续。思考需要时间,
时间需要老师给学生留下,舍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老师的教育胸怀。再看老师抛出的问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度大,学生可以自由驰骋在课文的交流中,这样不会形成逼窄,倒容易产生智慧的碰撞,实现思维的延展与提升。
6、恰到好处的激励表扬
现场:1、对开始时学生朗读课文的点评:十位同学,十一个人次,大家读得显出了你们的大胆、大方、大气!2、当赵陈黎杰回答说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红”不仅指红色,也指五彩缤纷的颜色,更指花儿争相怒放的姿态时,教师随即用充满激情与赏识的语气化用文章第一节中优美话语点评:你是热情的色彩,你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你就是那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学生笑开怀)
点评:恰当的评价可以给学生以正确认识,评价中如表扬得太过夸张,学生则会产生飘飘然,不知所以;批评得太过尖酸,甚至刻薄,学生则会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一蹶不振、抑或厌弃这门课。恰当到位的点评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7、关注学生课堂细节
现场:1、当赵李琪读书时,他姿势腰弯身斜,时有摇晃,教师下讲台,双手扶正稳定学生身体,予以纠正。2、当发现顾怡君老是扒在座位上,低头不参与课堂时,老师就前去提醒,以示关心。3、当郑梦婷回答问题时突然连续咳嗽几次,就让其坐下,稍稍稳定后再请她发言。
点评:细节彰显教育思想、教师素养,一次眼神的交流、一个动作的发出都是教育,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和提升的舞台,是细节的积累促成了教育的美好和幸福。
8、流畅的课堂结构、欢快的课堂氛围
现场: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驾熟就轻,有简洁流畅的结构,可以用总分总的特
点来概括,先总说学法,然后按部就班推进,最后总结你的收获。整个课堂思路在教师心中化为无痕,轻松自然地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再说课堂气氛,活泼欢快是主旋律,洋溢其间的是友好、健康、自信的学习气息,学生主体性被唤起,而能够创设这样活泼欢快氛围的法宝就是教师的热情、自信和幽默。如最后收束全堂课的时候,老师说:“如果感到学有收获,你就拍拍手,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课,你就拍拍手,如果你对今天的课还有不满,你就拍拍手。”学生高兴地拍起手来,在连拍了两次之后,学生习惯性的再次拍了手,随后又面面相觑,轰然大笑。课堂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点评:教学环节设计简洁,教学环节呈现简明,整个过程简约明快。最令人羡慕的课堂氛围创设得舒心、活泼、快乐,让学生在欢快之中轻松学习。





当合宜的内容遇上合宜的方法
----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先看顾红梅老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儿呈现各色原因的科学知识

2
.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
3.体会有序、科学、准确的说明,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
.以学促写,学写简单的说明语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列写结构图的方法,体会有序的说明。
2、学写简单说明语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东桥中学,刚才我们在参观校园的时候,看到了校园里姹紫嫣红的花朵。我们在欣赏美丽的花朵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花有各种颜色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列写提纲
同学们,老师借助网络布置你们的预习作业完成了吗?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为本文内容拟写一个结构图,或者叫做结构提纲。
学生拟写提纲,教师巡视。
三、点评提纲
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做评点。教师先点评,再请学生点评。
◆ 出示全文结构图的多种形式。边出示边提醒学生:结构图中呈现的内容一定是文章最主要的内容,它提取了文章的主干。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大括号式,也可以是序号式,当然也可以是方框式的,不拘形式。
四、结合课文,发现提纲中蕴藏的写作技巧

出示一张结构图。
请学生就这张结构图,并联系课文,去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给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学生发现并交流。(可以多角度发散去说说,如开头,用一个疑问句,提出问题,激发读者兴趣;又如结尾十分简洁有力;再如,中间每节都用了设问,而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五、巩固拟写提纲的方法
从刚才介绍的多种形式中挑选一种,为2—4节内容拟写结构提纲。
学生拟写,教师巡视。最后学生点评。
◆ 教师出示结构图。
六、总结


我们两次列写了提纲,通过这一方法,我们提纲挈领,方便快捷地了解全文主要的说明内容、一段的主要说明内容,而且,我们通过列写提纲,还发现了本文分类别、多角度、有条理的说明的特点。
七、学习第10节
学生默读,结合练习交流。
1.本节内容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2.“人工栽培的历史二三百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句中的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哪些词语的运用体现了本段文字的条理性?
八、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培育花卉也逐渐走向深入,请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其中的相关信息,写一段二百字左右的说明文,用这样的句式开头和结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力量。

其实,科技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在不久的将来,花儿定会越来越红。
◆链接材料一
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矮牵牛、菊花等观赏花卉中成功地进行了花色修饰。比如法国分子生物学家将几个花色基因分别导入开红花的矮牵牛中,从而得到了开粉红色和白色花的矮牵牛,甚至还得到了白色花中有一小抹红色或红色花中有一小抹白色的奇特矮牵牛。
◆链接材料二
在深圳首届太空花卉展上,展出的矮牵牛、孔雀草、万寿菊、石斛兰等20个品种与传统的花卉相比,太空花卉的颜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五颜六色格外艳丽抢眼。据介绍,这些花卉先后经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第20颗和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及“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
◆链接材料三

“科技草”是指经过现代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克隆复制出来的兰花。蝴蝶兰品种的改良就是利用兰花无性繁殖技术和一整套复杂的程序来实现的。改良后的蝴蝶兰不仅品种多,色彩艳丽,花期更是延长到了4至6个月,各项指标也都大大优于传统品种。


仔细研读这个设计,我们不难发现,设计者的意图:


一、“了解花儿呈现各色原因的科学知识”。
花儿“这样红”的原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明的对象也是重点。但是,这样的内容与重点,以语文教学的视角来看,它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与重点。但是,作为学习者,自然会在学习过程中作为“额外的奖赏”而获得“了解”。于是,教者对此表达为“了解花儿呈现各色原因的科学知识”,这是比较妥当的。
那么,教者是如何在通过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了解花儿呈现各色原因的科学知识”的呢?一是通过列写全文提纲的途径,二是通过列写第2—4节提纲的途径,三是通过学习第10节的说明方法以及语言准确的实例。三个途径,本身的着眼点是在在落实语文知识,但是,通过研读落实语文知识的载体,自然达到“了解花儿呈现各色原因的科学知识”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者的并没有把学生语文学习的着眼点放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而是放在作者“如何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由此,我们看到,在这里,“教什么”的选择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二、“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
可以说,“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是教者在处理本文教学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对本文该“教什么”的重要选择。这个选择,是较为恰当的。
为什么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中选择“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呢?一方面是有文本特点决定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是一篇较有典型性的文章。其典型性就在,一,总分总的结构;二,文章主体部分极其清晰的条理(并列;有“序”;多角度;全面);三,非常有特色的开头、结尾以及标题(凤头;豹尾;靓眉);四,多角度说明时,有特色的引领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另一方面,是有学生的学情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思考问题,在表达思想等方面,很难形成这样井然条理的思维与表达。而这种思维与表达恰恰是最基本地最必须的“底线”。因此,当这样的文本遇上这样的学生,这种选择就是一种最恰当的选择了。“教什么”的问题就显得很为清楚。但是,我们还是有不少老师看不清楚。
因此,在这个设计中,教者紧紧围绕“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的宗旨,通过三个环节,即列全文提纲,列第2-4节提纲,列自己的写作提纲,从知到行,从做到评,在列提纲的实践中学习列提纲。
三、“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表述。但是,在这课的设计中,我们似乎又不觉得宽泛,一是因为设计者在指向“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时,有着“体会有序、科学、准确的说明”这样的具体的路径,其思路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层面来落实“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的要求。二是,设计者在总体上是紧扣文体阅读的目标,在方向上清晰,在措施上有落实。其实,就本文而言,“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就是非常有效地落实“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的抓手。
纵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就能明白,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设计者的用意与思路是很清晰的:连缀起来表述,就是通过“掌握列写结构图的阅读方法”来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这样的选择,既基于文本特点,由源于学生实际。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属于语文的范畴的,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默会知识,既有知的知识,又有行的知识。
理清了“教什么”的问题,我们顺带说说“怎么教”的问题。
我们不妨再梳理一下此设计的流程:
1、(生)预习——2、(生)列全文提纲——3、(师)评点——4、(生)发现写法——5、(生)列第2、3、4节提纲——6、(生)互评——7、(师)总结——8、(生)练习列提纲并简短写作。
从这个流程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遵循着由知到行的规律、遵循着实践的规律,遵循着学生主体的规律。换句话说,本课设计的合宜的教学内容,设计者又以合宜的教学方法来呈现与落实。
当然,仔细的琢磨这个教案设计,我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个教案设计中也存
在着一些不足呢?回答是“金无足赤,案无完案”。比如,环节七“学习第10节,学生默读,结合练习交流”。纵观整个流程,这个环节似乎有“旁逸斜出”之感,倒不如删去,使得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更为突出,围绕教学目标训练实践更为充足。

设计终是设计,设计与结果是有距离的。设计是美好,结果是严肃的。但愿,所有的美好设计都化为美好的结果。





随笔的魅力

上周四班级举行月考,我出的作文题是《我在成长》。批阅下来看,学生在这横线上所填的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填“音乐”,有的填“成功”,有的填“关爱”,有的填“挫折”,有的填“快乐”……想不到,竟有学生填“随笔”,有的还在“随笔”前加上“老刘”二字,把“老刘随笔”提高到促进他的“成长”的份上。这真是让我欣慰。学生选填“快乐”“关爱”“挫折”等,这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这样超越常规思维而选择以“随笔”入题,这也足见我的随笔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正如学生所说,随笔是我每日布置给学生的唯一作业。我在我的8B班语文教学框架中的“作业”部分是这样说的:“语文作业以读书与随笔为主,只有到期中期末考试前留有一周的试卷练习时间。”推而远之,我的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观就是“三多三少”,即“多读书,少学教材;多写随笔,少做练习;学生多讲,教师少说。”从学生的考场作文中,我也感受到了随笔的魅力。
我的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一般。他们写的作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上乘之作。但我相信,他们并不畅达的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了,还是在学生自发书写的作文中寻觅随笔的魅力吧
在老刘的随笔中成长
张唐绮

做初二学生也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对于随笔也已经不陌生了。但是,想起初二生活刚开始时,我还比较不习惯写随笔,总认为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负担。

第一次写随笔,像考试答不出答案一样,苦思无解,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于是就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是因为那一篇随笔,受到了老刘的称赞,激发了我对写随笔的兴趣,也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

因为随笔,我读了非常多的课外书;因为随笔,我坚持不懈的写作;因为随笔,我受到老师的赞赏;因为随笔,我还增进了和刘老师的师生关系。还有好多好多的想法,都是为了感谢随笔和老刘,在初二这个这么重要的阶段,改变了我对读书的看法。

小学时,我们每星期一都能到学校的图书馆借书,真后悔当时贪玩而没有珍惜。当时借书只是为了好玩才去图书馆,看看翻翻,随便挑了一本回到教室,就这样放了一个星期,再拿回去还,只知道书名,对内容却没有任何兴趣,看书时间,就把书摊开,什么都没读只是装装而已。现在想弥补当时的过错,也来不及了。

现在,完完全全不一样了,感觉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乐趣。在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投入在课外书的故事里,不管有多吵有多闹,耳朵里就像隔音墙一样,不受外界的干扰。这样,回家要写的随笔,才会生动,有趣,完整。

直到现在,我发觉自己一直在老刘的随笔中成长着,不断地在改善着,也不断地在进步。
我现在感觉随笔已经成为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感谢老刘带给我的鼓励,像爸爸关心我那样的温暖,所以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地写随笔!


在随笔中成长

冯伟轩


随笔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唯一的语文作业。随笔其实与日记差不多,不过随笔不限字数,想什么就写什么。假如你今天没有发现有什么事情可写,那么你可以这样写:“老师对不起,我今天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写。”老师不会怪你,但千万不要超过两三次!不然的话,老师就让你不得不写一篇很多字数的随笔。我有类似经历。有一次,我因为随笔总是写得很少,很少,很少……所以老师找我来了。老师与我讲了很久。最后,我答应老师我会写一篇很长的随笔。因为政治老师教会了我“承诺是金”,所以我不得不履行我给语文老师的承诺。那天,我提前一小时四十分钟起床写随笔。写好随笔后又睡了十分钟。我写了一篇两页的随笔。我很开心。


因为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随笔写得很有趣,于是我们班上渐渐的形成了交换阅读随笔的习惯。有的人写小说,有的人写诗,有的人写人物访谈,有的人写剧本,有的人又写又画,图文并茂……我们同学之间,既可以在随笔阅读中互相培养感情,又可以在随笔上取长补短。


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可以翻开自己的随笔,感受我们以前的欢乐与成长,甚至,也可以把自己的小时候的随笔给自己的儿女看,同儿女们一起分享我们以前的回忆。

随笔好处很多。我也在随笔中成长!


隨筆中成

孟凡



以前,我们的语文老有让我隨筆或什的。七年候,我們語文的功,不是每天們寫試卷、抄字,就是文、背,隔天要抽人背或

但到了八年了,我們語文老師換人了,位老很有趣,開學的那一個禮拜,老跟我們說寫隨筆。那,我都不知道隨筆是什麼東西。隨筆,就像在自己的心情日,想,把自己心。一始我都不知道要隨筆每天都要交看,我然都有也有交,但我都是點點點點的,但是,老都鼓我,我的隨筆寫的不错,而且鼓励我写得更好。然老師對這麼說,但我是不知道麼寫,我借了人的隨筆看了一下,“好多!每篇都好多!”我心裡驚訝都可以寫這麼多?而我卻寫這麼點點?我每天在寫隨筆候,都要想好久才想到要。就在這時候,我想到了一方法,方法就是,如果一篇裡寫不到一,那就再第二篇,寫別的事,不到第三篇,就因為這樣,我的越越多,越越多,多到都可以了快面多了,有可以到快要三面了。
在,我每一篇都可以一页多,有时写到两面或三面,有时,还会在随笔后面可以輕鬆一下的小笑
我在随笔中学语文,更在隨筆大了!







【语文教学常识讲座 第一讲】


第一讲
常识的力量




《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识”一词这样解释:“一般的、普通的知识(相对于专门知识而言)。”
“常识”这个词太普通了。我们以前说“这是常识”,意思上是说“这是很简单的”,“大家都知道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等等的含义。潜在的意思,多少带点贬义。
然而,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倒越来越觉得“常识”的意思、价值与珍贵。
我们看几个例子:
腾讯网中腾讯评论之“今日话题”栏目,在题头处显要位置赫然写着“用常识解读新闻”七个字,作为自己栏目的定位。
中央电视台名嘴白岩松,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常识、理性与信仰》。为了借力表达我的观点,我不妨复制有关的段落:
从1993年开始做电视,我给了自己九个字“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随着“东方时空”开播,到“焦点访谈”,再到“新闻调查”,一直到“实话实说”等等,坚持着这样相同的信念,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这样一路走了下来。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过一段很辉煌、很受尊敬的岁月,就是因为打破了过去八股的文字,打破了过去或仰视或俯视的墙头草的心态,正式建立一种“平视”的概念。东方时空以及后来成立的新闻评论部是最早提出“平视”这个理念的,那时候电视的确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
到了2008年,我40岁了,那一年充满了巨大的交锋,奥运火炬冲突,抵制家乐福,汶川大地震,如此多历史事件宿命般地纠结在了2008年,所以我会去想很多事情。我觉得40岁要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不能停留在“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我想起码我们评论部或者我们这些人做到了这九个字,不能再原地踏步,因此我给自己提出了12个字,叫“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
我觉得这12个字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后半辈子奔这12个字就足够了。我甚至不敢想象这12个字包含的追求,会在我人生终了的时候在中国实现,它可能是百年的道路,没那么简单。
捍卫常识
我们曾经有过颠覆常识的时代,比如说一亩土地能产多少粮食?其实它基本上是个常识,它应该在一定的公斤数里浮动。但奇怪的是,居然在一个荒唐的年代里,报纸上能登出放卫星一亩产多少的天文数字,很多人还真信,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政治可以扭曲常识吗?在我们这个国家的确扭曲过。文化大革命的疯狂也来自于很多对常识的颠覆。那些荒唐时代的荒唐做法我们姑且不谈,现在这个时代里,常识是不是被很好地维护着?不一定是。
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排毒养颜专家,在中国很多媒体上宣扬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然后推荐他的食谱。当时我听了之后觉得很不靠谱,老祖宗吃了千百年这些东西过来的,如果说这些东西不能吃了,这里一定有隐情,这是常识。但为什么我们的媒体会给他时间给他空间,让他发表这些明显违反常识的东西?我们的大医学家在哪里?为什么不出来驳斥这种明显的伪常识?
后来这个所谓专家被台湾抓了回去,判了刑,这个时候你突然明白,原来在利益面前常识是可以随处颠覆的。过去颠覆常识是因为政治,现在颠覆常识有些开始是因为利益。
在我们生活中,1+1=2时常被人说成1+1=3。很多人面对媒体,说那些空话、套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为什么连他自己都不信的东西他会说呢?因为这样对他有利。
因此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或许算知识分子的人,如果不能把捍卫常识当成自己的一个目标的话,我觉得是很可怕的。


南京的吴非老师许多人都知道的,他是很受尊重的一位语文老师。近来,他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叫《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分为六辑,其中第四辑的名字叫“尊重常识”,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叫《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这本书的序言原题就叫:《教育所做的一切是践行常识》。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不久前,我在教师培训大会上说,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用那么大的精力去捍卫常识,有必要吗?当然有。比如有人指鹿为马,虽然我们不会信,但是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至少有一代儿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认为那长角的动物是马,直到拨乱反正,他才明白自己学的是颠倒黑白的“知识”。不远的历史上,不是还有过这样的事吗?
教育工作,就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至于我们在教育中的发现和创造,最终也必然成为常识的一部分。
周国平在他的《周国平论教育》中也说过:
“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
“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也许,我们过去小觑过“常识”。因为小觑,所以,就会有种漠视的心态,甚至出现诸多反“常识”的行为。然而,今天,我们却要回过头来“尊重常识”,甚至于“捍卫常识”。
其实,无论是腾讯网的那句有力的话语,还是白岩松、吴非、周国平关于常识问题的判断,都在提醒我们,常识不可小觑,更不可亵渎。常识是一种公理,是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是一些最最重要的规律,是必须的底线,是万丈高楼之根基。

还是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话题上来。在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是不是时常出现诸多漠视常识的现象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们看,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怎样的呢?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守着一本教参与一本教材,凭着一年复一年的重复中获得所谓经验,在课堂上以应试为策略,以分数为目标,演绎着语文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不知还是不是可以名曰为“语文教学”了?
在中国学校的诸多学科中,也许,语文是比较古老的学科。这么多年来,语文教学也好,语文学习也好,前人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经过时间洗汰过的,是一种精华,或曰是语文教学(学习)的最最基本的原理与规律。然而,这些原理与规律到了今天,都被应试教育异化或者兑挤了,退避三舍了,束之高阁了。
我近来在阅读王丽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一书。书中收录了70余位像周汝昌、冯其庸、李国文、于漪、周先慎、邵燕祥、韩少华等这样一批或文学家、或科学家、或社会活动家、或艺术家,他们在年少时学习语文的一些经历与体会。通读下来,我渐渐地发现,把这些文章贯通起来,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后,就会发现,这些文章中,总体上揭示了语文教学或学习的一些“常识”。而这些常识,到了今天,已经或多或少的退隐了。
我们说,常识不是万能的,但是,忽略甚至丢弃常识是万万不能的。在语文教学经过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的讨论呀改革呀等等之后,我们做一些反思,就不禁要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有点数典忘祖呢?
语文教学要改革,要与时俱进,要与时代同步,但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语文教学不能丢了常识,丢了基本的原理与规律。在连解读当下新闻都要运用常识,甚至对常识需要“尊重”与“捍卫”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要发出坚守语文教学(学习)常识的呐喊呢,是不是也要坚信常识的力量呢?回答也许是:必须的!对语文教学的常识负责。






我与学生对对子

这学期的第一个专题课,我选择了对联。
第一节课,讲对联故事。我有一本《中华趣味语文》,书中收集了上百个妙趣对联故事。我从中选择了十几个有趣的对联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讲对联故事,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激发兴趣;二是结合故事中的妙联讲对联的一般常识。有时候,我也会不急于说出下联,也让学生对对下联,学生有的也能对得像模像样的。每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把对联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读两遍。
我选择了一些易懂的浅显的妙联。比如:
小学生三元及第,
大老板四季发财。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解元,第一个“解”,姓;解元,官名)
七弦妙音,乐乐乐府之音。(乐乐府,第一个“乐”,姓;乐府,职位,指在乐府供职。)

稻草扎秧父抱子,
篾篮提笋母怀儿。

脚踏磊桥三块石,
手剪出开两重山。

独角兽,
比目鱼。

千年老树当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园中阵阵催花雨,
席间常常耍酒疯。(讽刺爱喝酒的老师)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第二课时,从诵读声律启蒙(节选“佳”一小节)开始。
《声律启蒙》很难。里面的生字词很多,联句的意义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我只是选择其中之一带着学生反复诵读几遍,直至上口。我不是想让学生背诵这些,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古人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情景与意境。学生齐声诵读,仿佛有一种回到从前的学堂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对对子练习了。
我先举了一个例子。近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国人也非常关注。前几日国人因为害怕核辐射而无知地抢购食盐。于是网上出现了几副对联。我选择了两幅与学生一起欣赏,欣赏这两副对联的巧妙谐音与讽刺自省的意味。
日本是大核民族,
中国乃盐荒子孙。
横批:有碘意思

大和民族天灾,
盐荒子孙人祸。
横批:无盐以对

接下来,我与学生一起对对子。
我出上联“大”;
学生对下联“小”;
我续上联“大街”;
学生续下联“小巷”;
我接着续“大街上五光十色”;
学生接着续“小巷里七零八落”;
“昆山大街上五光十色人来人往”;
“台北小巷里七零八落花开花落”。
不妥不妥,“七零八落”“花开花落”都有一个“落”字,重复了。
“台北小巷里七零八落花开花谢”。

接下来,我们以班级的人与物对了两个对子。
我出上联:小江回苏北老家。江老师是班主任,昨天请假回老家办事了。
学生七嘴八舌,一联渐出:老刘来教室代课。对的不错!
再来。
马干---红姐;
马干,班上有个学生叫冯伟轩,同学们戏称他为“马干”,取姓名中的两个字的偏旁。学生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红姐,是班上一个同学的绰号。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陈柏宏为什么叫“红姐”,但是,同学们对出“红姐”的时候,满堂笑声,连陈柏宏自己也在笑。
马干嬉皮笑脸----
学生被难住了。我提示,“皮”“脸”都是人的某一部位。一会儿,有同学开始窃窃私语了。
-------红姐贼眉鼠眼
马干嬉皮笑脸乐哉----
思维又一次阻塞。我继续提示:嬉皮笑脸,自然是很开心的样子,则“乐”,那贼眉鼠眼,难免就会咋样?有学生跟话:“悲”。很好!那“哉”怎么对?难了!
有人隐隐约约地对出“也”。我立即捕捉到这个声音,且大声说出“也”。
学生齐读:
马干嬉皮笑脸乐哉,
红姐贼眉鼠眼悲也。
教室里乐翻天了。
接下来,我与学生以课文的篇目与作者为素材,共同编撰了几幅对联:
孔乙已散步时说多一些宽容,
莫泊桑陋室中演叫三声夸克。

范进中举后与贾祖璋聊石榴花为什么这样红,
宋濂散步时跟刘禹锡说陋室窗怎么会如此小。
这样的对联,不好也好,因为是我们自己撰写的。当然少不了要朗读三两遍。
快下课了,又对了一对。
牙刷刷牙,
锅盖盖锅。
简单而有趣。

第三节课,自由撰写。
自由撰写,学生兴致自然较高。大概十分钟吧,一个个粗糙而自然的对联新鲜出炉。不妨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吧。




错过散步时的美好,
得到画画后的欣赏

(
黄钰)

上海自来水,水来自海上。
北京出租车,车租出京北。

(
杨登年)

红姐躲在盾后面偷偷开枪,
马干跑到他旁边缓缓刺向。

(
沈雅雯)

红姐减少脂肪,
马干增加热量。

(
张唐倚)

马干到机场坐飞机,
红姐去银行玩手枪。

(
马良)

马干上床睡觉,
红姐下楼撒尿。
(马良)

红姐打马干,
蜻蜓追何子。

(
蔡岷娥)


蜻蜓追马干,
何子爱叶子。

(
吴荣承)

女孩在教室动脑筋,
男儿于球场洒汗水。

(
唐旌豪)

意大利要千层面,
日耳曼想土豆泥。
异国风光~

(
吴启爱)

红姐走到门口,
马干跟着跳上。

(
王添鸿)


红姐好枪遍地死,
小刀扫天下。

(
王泓杰)


厕所里红姐,满脸通红,便秘
游戏中马干,激情四射,赢家

(
刘兴安)


老刘上对课,
我们写作业。

(
姜寿彬)

男孩踢足球,
女孩跳跳舞。

(
姜寿彬)

刘兴安在福利社被小江抓,
陈柏宏于课堂里给李英骂

(
黄彦玮)

辣条为有害之物,
鸿超级爱吃。

(
何子婷)


在三亚看日落,
到火星找月食

(
黄筱涵)

兔子发现老虎,急高跳。
见到马干,赶快跑。

(
冯伟轩)

昨天真妙,
今天真好。

(
朴智秀)

白牛奶很难喝,
黑咖啡真好喝。

(
朴智秀)

昨天家里很安静,
今天校内很热闹。

(
朴智秀)

花枝油鱼面?
买念是法克。

(
王子霖)


蜻蜓面红耳赤的追,
红姐箭步如飞的跑。

(
小二)

老刘英文可真菜,
生姜数学也不赖

(
叶明翰)

琴棋书画样样精哉,
锅碗飘盘空空如也。

(
洪诺涵)

下课小店人多多,
班级人们空荡荡。

(
李夏林)

上课班里超安静,
下课教室暴吵闹。

(
李夏林)

马干被蜻蜓打,
叶没事闲着。

(
陈柏宏)

今天真好,
明天好妙。
(张沈鹤)

小A整天不运动,
老C数月未读书
(小孩)

黄筱涵在厨房做面包,
吴启爱于客厅吃饼干。

(
周羿奇)







面对这些新鲜出炉的对联,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举手投票,选出最佳对联十幅。我一条一条地读,学生认为这个对联不错的,就可以举手。结果选出了如下十条最佳对联。且,确定了一幅最最佳的对联。
最最佳对联:
琴棋书画样样精哉,
锅碗飘盘空空如也。

(
洪诺涵)
最佳对联:
上海自来水,水来自海上。
北京出租车,车租出京北。

(
杨登年)

黄筱涵在厨房做面包,
吴启爱于客厅吃饼干。
(周羿奇)

红姐减少脂肪,
马干增加热量。

(
张唐倚)

厕所里红姐,满脸通红,便秘
游戏中马干,激情四射,赢家

(
刘兴安)

老刘英文可真菜,
生姜数学也不赖

(
叶明翰


刘兴安在福利社被小江抓,
陈柏宏于课堂里给李英骂

(
黄彦玮)

在三亚看日落,
到火星找月食

(
黄筱涵)

小A整天不运动,
老C数月未读书
(小孩)

女孩在教室动脑筋,
男儿于球场洒汗水。

(
唐旌豪)

这样的好对联,自然要读上三两遍。
接下来,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所有对联中任意一幅,做修改点评。
黄彦伟:姜寿彬的“男孩踢足球,女孩跳跳舞”,下联两个“跳”不好,可以把第一个“跳”改为“学”。
冯伟轩:朴智秀的“白牛奶很难喝,黑咖啡真好喝”,可以把“很难喝”中的“喝”改为“饮”。
黄筱涵:黄彦玮对联“刘兴安在福利社被小江抓,陈柏宏于课堂里给李英骂”中李英可以改为“老李”,这样,“小江”对“老李”比较对。
你一言,我一语,教室好不热闹,学生兴致老高!
快下课了,我布置作业。一、以后,我会经常在班级里出示一些上联,请同学们自由对出下联。把对出的下联,写在自己的随笔本上的下页眉上。二、提倡大家根据周围的人、事、物,撰写一些对联。可以写在随笔本的上页眉。对于优秀的对联,我都会给于奖励。一幅好对联,一颗棒棒糖。
第四节课,联语基本常识讲座与对联欣赏。
我手头有一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非常语文》。这本书的内容提要这样写到:
有一类语文,它比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流传应用得广,它的作者和读者也比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多得多,但它在学校的语文课堂里学不到,更被排斥在文学和语言学之外,被学问家视为“闲花野草”。

但是,千百年来百姓日用离不开它,文人雅士撇不下它,即便深沉高雅的文学作品也经常拿它来增色。

“非常语文”来自生活;是民间的、边缘的,也是人文的、精彩的;是原生态的、草根的,也是美妙的、有趣的;它寓教于乐,亦庄亦谐。
我就以此书中“联语 第八”为教材,梳理精选,以对联基本常识与佳联欣赏为主题,选择内容,给学生做了一节课的小讲座。我与学生都觉得饶有趣味。
对联,是中国国语的精粹之一。从语文教育来说,对联可以表现中国语文的多方面特性,是简单易行而内涵丰富的测试方法。陈寅格1933年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指出,对对子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可以检测应试者之国文程度与思想条理。”他建议高考国文试题,在“真正中国语文文法未成立之前,似无过于对对子之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内容丰富”。接着,他从四个方面论证:1、做对联能“分别虚实字以及应用”;2、做对联能“分别平仄声”;3、做对联能“测试读书之多少与语藏之贫富”;4、做对联可以“检测思想条理”。
细思量,在当下,对联虽然被好多语文人束之高阁,但是,对联还是历久弥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有责任让学生知道点语文中对联。让对联这“闲花野草”做到“闲花”不“闲”,“野草”不“野’。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06:58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贵在“不拘一格”——读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


早在1831年,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就写过一首诗题目叫《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一首政治诗。龚自珍辞官返乡,但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于是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然而,如果我们以此诗来观照且聚焦当下的语文教育的话,我觉得也是极为妥当的。难道不是吗?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状况早已是一片半死不活的局面了。语文教育的重振必须要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不拘一格地鼓励语文教育的人才,来自于让语文教育的人才不拘一格地教语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希望与出路。史金霞的新著《不拘一格教语文》其核心意义、可贵之处都在于“不拘一格”。
不拘“分数”之格:语文课要给学生精神的引领。
众所周知,时下,语文课的目标已经基本异化为对语文成绩的追求了。语文课是工具是手段,语文分数是目标是追求。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已经不再有灵气,不再有生机。一节节课堂成为教师宣讲的阵地,一篇篇美文被肢解后贴上标签,一个个词语成为僵化记忆的对象,一次次作文变成八股训练的抓手。本来如鲜花一样水灵的语文终于成为干瘪萎枯的败叶了。
其实,语文课不是不要分数,分数只是语文课目标的其中“一格”而已,唯分数之“一格”就是一种错,甚至是大错。语文课在分数之外还应该有更为广泛与重要的目标。“分数”之格已经严重地拘囿着语文课。史金霞的《不拘一格教语文》首先要破的就着这分数之“格”。史老师在本书的扉页上赫然地写着:“让语文课,成为一门有意义的课,成为学生梦想和快乐的期盼,成为学生思考开始的地方,成为智慧与人性流露的港湾,成为我的心与他们的心融会交流的家园。”因此,史老师是这样定义好的语文课的:“让学生毕业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引领学生思想和精神成长并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课,一定是好的语文课。”
我们从书中史老师所引用的许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便知道,史老师的课堂真的是不拘分数之格,而是“引领学生思想和精神的成长”。
学生这样评价史老师的语文课:
老师的课堂不仅把文化传播给我,更让我能够主动寻找文化。


----
黄宇澄
老师这样评价与引领学生的课堂学习(原文题目《历史的印迹(谭晶晶)》:
你的文章“角度新颖,匠心独具,能够将“余(余光中)朱(朱自清)”联接起来,体现了你思维角度的扩张,且见解独到。
不用我多举例,文章中类似这样的教与学还有很多。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不难看出,史金霞老师的语文课在立意上已经不是指向学生的语文分数,而是指向语文素养,而这正是我说史金霞老师“贵在‘不拘一格’”的理由之一。
不拘“讲练”之格:语文课应有更多更好的上法。
许多的语文教师,因为分数之“格”的拘囿,因而在语文课的方式方法上,又被另一“格”所“拘”,即“讲练”之格.。于是,语文课也就成了教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翻来覆去地练(做习题)。
然而,史金霞老师的语文课不是这样,她完全不拘“讲练”之格,在大处重构语文教学的新格局,在小处改变语文课的旧思维。
先说大处。本书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打破课堂的樊篱——我这样教阅读”“唤醒沉睡的心魂——我这样叫写作”“弹奏这隽永与活泼——我这样开展实践活动”“放飞青春的纸鸢——我这样教诗歌”与“和谐旋律光与影”。这五个单元构成了史金霞老师的语文课的基本框架,它打破语文教学常规中只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格”,把“实践活动”“诗歌”“电影”进到语文课上来。这种语文教学格局改变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语文教学的效能。在当下唯“分数”是瞻,唯“讲练”是瞻的格局下,史老师敢破其“格”,这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这样做下去,不仅不会减低学生的语文分数,相反,在获得分数的同时,还获得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提升与思想的累积。
再说小处。所谓“小处”,是指每一种课型的操作,也就是史老师在标题中明示的“我这样”。史老师在大处改变了语文教与学的格局,在小处也是不拘一格的。我们不妨以阅读课与写作课为例。
一般情况的语文阅读课是怎么样的呢?通常情况下是教师死守教参,课堂滔滔不绝,学生课堂死记硬背,课后反复做题。然而史老师不是如此。她着力“打破课堂的樊篱”,提出了阅读课的四种方法:尊重历史,还原文本;打通内外,丰富文本;纵深多维,重构文本;精心设问,把玩文本。这四种方法,既紧扣文本,又不惟文本,既着力课堂,又不惟课堂,既注重教师预设,更注重学生生成。在较为高远的立意与广阔的视野下,激活学生,学活文本,教活课堂。在这部分里,史老师围绕着这四种方法,援引了自己教学中的许多精彩课例,有理念有实践。在写作课里,史老师明确提出“唤醒沉睡的心魂”的写作教学出发点与“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学生”的积极主张。在具体的指导方法上,史老师总结了五个策略:从“作文”到“写作”,从“无话可说”到“不吐不快”,从“为别人而作文”到“为自己而写作”,从“我的写作”到“我们的写作”,从“感性化写作”到“理想化写作”。这些策略与方法,一方面尊重写作的常识,另一方面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语文课本应该有更多更好的上法。史老师就是努力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让语文课自由、个性且睿智起来。
不拘“语文”之格:语文课必须扎根人文的沃土。
认识史金霞老师很久了,有几件事有必要说一说。一次是在2008年夏天,我在《中国教师报》读到他的《 <奥林匹克精神>课堂实录》(本文已收入《不拘一格教语文》),我很惊叹,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上。这节课纵横捭阖,充分体现了她的“打通内外,丰富文本;纵深多维,重构文本”的阅读教学主张,更让我知道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学识素养。还有一次,是在2010年的秋天,我想买几本书,便请史老师做个推荐,结果她推荐的都不是语文方面的书,都是关于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我这才知道,史老师读的书与我读的书不一样。最近一次是2011年的12月份,《教师博览》首届教学观摩活动及重点作者会议。在苏州星海学校举行,史金霞执教了《滑稽列传》,我身在课堂,充分感受到史老师的课堂的大气与大度,整个课堂,基本上都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碰撞,从而把学生的思想认识推向高处。
我之所以列举这几件事,是想说明史金霞老师《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的背后是以她丰富的阅读做根基与支撑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拘“语文”之格,要有语文之外的广泛阅读,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要让语文的根扎在人文的沃土里,只有这样,语文课之花才会开得鲜艳,结合史金霞老师的这本书来说,一个语文教师要想不拘一格教语文,就必须有广阔而深刻的阅读、积累与思考,否则,是绝对无法做到“不拘一格”的。
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是要有境界的,就是要淡化单一的分数,这是要有方法的,就是要摒弃低级的讲练,这是要有底气的,就是要有丰厚的积累。史金霞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给了我如是启迪。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06:15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黄厚江的四个比喻
在西安《中语参》举办的“相约世园,给力教研—全国中学语文研讨会”上,黄厚江老师做了《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的讲座。黄老师的讲座我听过两三次了,感觉他的每次讲座都很风趣幽默,又清晰明白,属本色讲座,一如他的本色语文。老师为了阐释他的本色语文的主张,他列举了四个比喻:
本色语文就像农民种地,要在自己的地里种自己的庄稼,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本色语文就像是要与自己的老婆生自己的孩子,不要与别人的老婆生别人的孩子。
本色语文就像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不要做整容美女。
本色语文就像是原滋原味原料原质的馒头,不要在馒头里添加增白剂、防腐剂等。
四个比喻引来与会者的一阵阵笑声,笑声里有开心,有大悟。
由此,我想从两个方面说说我的感想。一是关于对本色语文的理解,二是关于如何让讲座好听。
先说对本色语文的理解。所谓本色语文,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还是语文。从反面说,不要让语文课成为政治课,成为历史课,成为品德课,成为故事课……语文课从内容与方法上,都要紧扣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事实上,现在我们的一线老师比较重视语文课的特质,比较注重语文味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很多不能很好语文训练的一些环节与方法,使得语文课堂的语文效果大打折扣。黄老师的四个比喻很贴切很生动。它很明晰地告诉我们语文人应该学会用语文的功夫来完成语文的使命。他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本真、本位、本原的解说,他的用语文的表达与语文的活动来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的“三语”主张,都从他的四个比喻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谓高屋建瓴,驾轻就熟。当然,观念有了,具体的方法还要不断地去摸索、创新与总结。我们应该坚信,总是可以用一种语文的方法去解决另一种语文的学习问题的。
再说说如何让讲座好听。我听过的讲座,最好听的是魏书生,其次就是黄厚江。一场讲座,能够让听众笑声不断,这样的讲座的一般上来说,都是比较成功的。有人会说,如果讲座没有实在内容,总是哗众取宠,这样的讲座也是成功的吗?这样的讲座当然不是成功的,但是真的如此的讲座是不多的甚至是没有的。幽默生动的讲述里总是有具体实在的内容的,讲者总是要表达一些思想与主张的,只不过他选择了一种生动的方式来诠释而已。打比方,是讲座者地法宝之一,比方不仅让道理与原理深入浅出,明白透彻,更让听众开心且有悟。我听过许多的讲座,80%是了无趣味甚至味同嚼蜡,让人昏昏然的。我始终认为,这样的讲座尽管内容不错,但是效果还是会打折扣的。我特别喜欢妙语连珠幽默生动的讲座的,这也是我评价一场讲座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之一。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2:05:18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台湾国民中学国文教材
---以国民中学国文一年级上册为例



因为教学的需要与交流的便利,笔者多次在台湾学校(学校办在大陆)听课,与台湾教师交流,查阅台湾国语教学的资料,因而,对台湾国文教学颇感兴趣,现以台湾国民中学翰林版国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其特色以及对大陆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教材内容与编排
台湾国文教材也是一纲多本。国文(初中语文)教材共六册,适合国民中学三学年六个学期使用。
台湾翰林版国文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与编排大致如下:
1、教材整体内容与编排   
◎编辑大义
◎教学重点分类表:课次、文体、写作方法、教学要项。
◎目录及正文
第一单元   生活体验
    第一课 雅量                   宋晶宜
    第二课 做砚与做人             刘  墉
第二单元   诗韵之美
    第三课 夏夜                   杨  唤
    第四课 绝句选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枫桥夜泊               张  继
                语文常识(一)工具书使用与资料检索
第三单元   有情天地
第五课 母亲的教诲             胡  适
    第六课 憨孙吔,好去睏啊!     萧  萧  
第四单元   为学励志
第七课 论语选                 论  语
    第八课 音乐家与职篮巨星       王溢嘉
    语文常识(二) 标点符号使用法
第五单元   童年往事
第九课 儿时记趣               沈  复
    第十课 纸船印象               洪醒夫
第六单元     藉物寓理
第十一课 地瓜的联想           蔡绍明
    第十二课 扑满人生             艾  雯
◎选读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图片来源
      2、教材单元内容与编排
  ☆单元名称及导言
         ☆单元课文教学重点表
         ☆第×课课文
         ☆第×课课文
      3、教材课文内容与编排
  ◇课题  ◇学习重点  ◇课前预习   ◇题解  ◇作者
         ◇课文·注释
         ◇课文赏析
         ◇问题讨论
         ◇应用练习
         ◇课外学习指引
         ◇语文小视窗
二、教材的特色
台湾翰林版国文一年级上册,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量小
很显然,台湾国文教材的分量很少,一册教材的主体只有12篇课文、2篇“语文常识”与1篇选读。
  我们做个简单地统计,一个学期大致按20周计算,每周5节国文课,这样一学期大约100节课,一册教材按15篇来算,这样,每篇文章大致就可以6—7教时,相当于用一周的时间才学习一篇文章。
(二)丰富
    要说台湾国文教材整册的分量较小的话,那么,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容量就丰富很充实了。
每篇课文除了课文、注释、问题讨论之外,还增加了“学习重点”“课前预习”“题解”“作者”“课文赏析”“应用练习”“课外学习指引”“语文小视窗”等
这里简要说说几个组成部分的内容:
“课前预习”,以问题的形式引导预习,一般三个问题。
“问题讨论”,主要主要是关于课文内容与写法的主观思考题。
“应用练习”,主要是结合课文语言特点与教学要项,拟制的一组意在训练语文知能的客观题。
“课外学习指引”,主要是提供与课文作者与内容相关的著作名称、出版社以及版次等。
“语文小视窗”,80%的课文有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与文章关联度较大的人、物、事以及语文小知识、文化小常识提供资料或给予阐说,一般都在百字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容量的丰富还表现在每篇课文及注释上。对于选文中涉及到历史性的、地理性的、生活化的、书籍类的等等学生不易理解、不曾接触或需要直观激趣的,都有详细注释并附上彩色精美图片。
(三)文淳
所谓文淳,是指台湾国文教材的选文特点。看了台湾翰林版国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课文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政治文论,没有高大全空,而都是些文质兼美、生活情浓、贴近生活、文学意甚的文章,可读可品,读了亲切,品了有味。如,《雅量》以四个人对同一件衣料产生不同的看法为例,延伸出不同外表、性格、才能的人都会有人喜欢,进而说明我们应该有尊重和包容别人的雅量。《夏夜》是一首童诗,将童诗编入初中教材,本身是不是对少年的一种尊重呢?《憨孙吔,好去睏啊》一文方言较多,文章作者写了国小升初中须经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祖母陪他熬夜读书的温馨情景。《地瓜的联想》作者借着观察人们对待地瓜的态度,联想到人渴望进步富足的生活,更由对地瓜的各种感受而激励出创造美好未来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文章作者,有不少就是台湾的普通作家或作者,比如,《地瓜的联想》的作者“台湾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职国乔石油化学公司,现已退休,作品散见各报章杂志。”《憨孙吔,好去睏啊》的作者萧萧,“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学教职三十余年,现任教于彰化县明道大学。”教材能够入选这些普通的作者的文章,真的体现让教材贴近学生与生活的特点。
(四)重语
“重语”是指教材编写重视语文的特质。教材“编辑大义”的第二条这样写着:“本书编辑目标,增进学生听、说、读、写、作的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程度,兼顾人格与情意的陶冶,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开阔学生的胸襟。”这句表述中的“兼顾”一次值得琢磨。“增进学生听、说、读、写、作的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程度”这样的语文性要求是主体,而“人格与情意的陶冶,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开阔学生的胸襟”是辅体。
第二,教材从整体到单元都有“教学重点分类表”,请看:
教学重点分类表(整册节选)
课次
文体
写作方法
教学要项
1、雅量
议论文
夹叙夹议,藉事例说理
譬喻、排比修辞/举例法
3、母亲的教诲
记叙文
藉由生活琐事刻画母亲
谐音双关/歇后语

教学重点分类表(第六单元)
课次
11、地瓜的联想
12、扑满人生
年代
民国
民国
作者
蔡绍明
艾雯
文章出处
《将相本无种》
《缀网集》
文体
记叙文
论说文
写作方法
以映衬手法写出面对简单地事物,而有两极化地联想。
以生活中的事物及引用名言来说理。
内容大要
面对熟悉的地瓜,作时空对照,并引发一些联想,鼓励大家努力向上,创造美好未来。
勉人用心体会周遭的事物,储存知识、陶冶性情,让人生更丰富多彩。

   
纵览此表,台湾国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特质的重视可见一斑。
第三,从教材的课后练习即“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来看,这个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问题讨论”紧扣课文,以问题启发的方式,设计涉及文章内容与写法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交流用,以培养读与说的能力。“应用练习”以结合文章设计的语言点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与阅读理解训练为主。
(五)利学
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与其说是教材,倒不如说是学材。从教材的内容与编排来看,就每篇课文而言,有“学习重点”、“课前预习”“题解”“作者”“课文·注释”、“课文赏析”、“问题讨论”、“应用练习”、“课外学习指引”以及“语文小视窗”等,教材编写者总体上是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上来编写的,每篇课文设置了很多的“助学”环节,既做到渐进循序,又做到提供学材,以致形成了较好的助学系统,非常适合学生自读自学。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助学系统”,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拓展与延伸,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很不错。
(六)式美
打开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你一定会感觉到这是装帧设计非常漂亮的近乎绘本的书。每个单元的首页都是精美的大幅(两页联绘)彩图,色彩鲜艳,构图巧妙。每篇课文首页也是有与单元首页色彩格调一致的对角图画,课文以及前后都会配有作者彩照、图书封面、文化图片、实物照相等多幅彩色照片,而且,都是大字号,甚至,课文部分每页的文字行数都有标识,便于学生查看。总之,整个排版疏朗、活泼、灵动、秀巧、不呆板,虽然是初中课本,非常类似大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一看就知道编写设计者心里装着学生也是理解学生的。
三、对大陆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评量台湾国文教材的内容、编写以及特点,对于我们大陆的初中语文教学主要的教材编写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不要挖坑,要掘井。
毋容置疑,大陆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课文、诵读、专题、综合实践活动等)的量上是太多了。有句俗话叫“糠多嚼不烂”,教学内容多,这是造成挖坑式教学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妨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与台湾翰林版国文一年级下册为例做个简单比较:
单元
课文
诵读
名著阅读
专题
实践活动
写作
口语
语文常识
选读
苏教版
6
30
12
1
1
3
6
6
翰林版
6
12
2
1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语文教材内容太多。内容一旦多了,为了赶进度,每篇课文只能了解个大概,掌握个皮毛,只能挖坑,哪有时间与精力对精要的文章去反复阅读、揣摩、感悟、探究,去掘井?我们的教学中,一篇文章一般是1--2个教时,而在台湾的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要6—10个教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精讲”。教学一篇文章,要想学精学透,掘出“水”来,真正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而保证时间,必须要适当地减少教学内容的分量。
大陆初中语文教材是不是要从“加法”思维转变为“减法”呢?
(二)重语文要大于重人文
这样的表达似乎不妥,“语文”当属“人文”的范畴中,姑且这样表达吧。
大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语文课程的的性质做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大致这样来表述:语文课程旨增进学生听、说、读、写、作的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程度,兼顾人格与情意的陶冶,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开阔学生的胸襟。
大陆与台湾关于语文课程特点与功能的表述,初看似乎没有区别,细看还是觉得,台湾的的国文教学比较“语文”,,比较突出语文本身的特质,在学语文的同时“兼顾”(或曰自然渗透)学生的人文情怀,而大陆的语文教学渐渐流入注重人文而有些弱化语文的一面了。或者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上,台湾基于务实,而大陆流于务虚了。
作为“语文”,可以理解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学”,工具性应当大于人文性。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责。我们也许到了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三)从选文到课文。
进入教材的文章,因受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单元目标等制约,就不再是文选中选文了,而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凭借的课文。台湾的国文教材把文章选得后,在把“选文”处理成“课文”方面做得相对好一些,编者让文本成为一个学习源,同时,以此整合多种资源,围绕“利教”与“利学”,对一个文本加以多方面的处理,而大陆教材在“选文”处理成“课文”的程度上就显得薄弱。
从选文到课文,再从教课文到用课文教语文。这是教材与教学的贯通。要很好地实现这样的贯通,首先要编写好课文。
(四)编者的心中要有学生
教材是编写给教师教的,但是更是编写给学生用的。一个班级用此来教的只有一人,用此来学的几十人。所以,编者的注意点要聚焦在学生身上。在这一点上,台湾国文教材做得不错,一是导学助学的环节做得好,比如,教材重点分布表,单元教学内容分布表,课文学习重点,课前预习,题解、作者、课文赏析,课外学习指引,语文小视窗,等等。二是旁引丰富的资料(文字与图片兼有)。三是整册书图文并茂,排版装帧精美,养眼养神。相比之下,大陆的语文教材该少的没少,该多的没多,该靓的没靓,因而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薄与单一呢?
来源:中华语文网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31 , Processed in 0.1475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