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5:5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04年《教师之友》读后感系列


文/半瓶阳光




前言:
我到达成都机场的时候,忘了一件特重要的事——向来接我的李主编敬礼,因为我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提着电脑。我很惴惴不安,一来是因为我在论坛上许过这样的诺,二来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已在我脑海里预演了好几遍的,结果还是落空了。主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即是说,来这里,你首先要学会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只有学会俯视,才能学会飞翔。我诚惶诚恐地答应着,用成都话说那叫——心里头着-实没底。
第一顿饭吃的是成都特色的火锅,店名叫红烧坊,每人一锅,精致而丰富。他们为我点的是最不辣的那种,可我的嘴巴还是麻得失去了知觉,只觉得有些细细如绒毛一样的小针在刺我的嘴,于是狂灌苹果汁。不过奇怪的是,十五分钟以后,我的知觉全部苏醒,美不甚收,意犹未尽啊!红烧坊一群年轻的男孩齐唱《明天会更好》给我们送行,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编辑部在一幢新建的教师公寓楼里,所有设备一应俱全,超出我想象的好。阳台上有一套木制的桌椅,卓尔不凡,亲切舒服。我,李主编,成都晚报的美术编辑卢浩,坐着喝着茶,没有丝毫的拘谨,没有丝毫的不安。他们正在为一所学校做文化设计,那些创意和构思,在我听来就像一个真实的童话,这真是一群为教育而生存的人。在这样的谈话里我只能频繁地加速对自己的否定,李主编说: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就文章而言,从粗坯到精品的嬗变是很容易的,只要你的脑子里没有已经僵死的观念。从明天起,你花三天时间解读04年全年的《教师之友》杂志,然后写出系列读后感,记住,你既要有一个教师的视野,也要有一个编辑的视野。虽然你只是访问学者,在这儿只呆半年,但是我希望你能有些真正的收获!
凌晨1点半,我站在成都一幢高楼的阳台上对自己说:来吧,考验你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一)、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我在清晨走进了整齐地摆满了《教师之友》的储藏室,找齐12本杂志一点也不难,但阅读它们,尤其是要想李主编要求的那样去阅读,我觉得还是有点艰难。一开始我就遇到了问题,我的阅读从04年第一期开始,与03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刊名下的那句彰显杂志理念的话,04年之前:是坚持教师立场,04年开始换成了全面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还暂时没有办法领悟他们的本质区别,但我不打算马上求教。

我知道我很多的阅读障碍是来自于我对这本杂志,以及他们的论坛,他们这个群体的陌生。当我兴致勃勃地翻阅他们的时候,很多事件其实都已经在赶往昨天的途中了,我错过了激辩的浪潮,也错过了坚硬的沉默。我不得不承认我介入的太迟了。

读了一上午,一本都没读完,因为我的目光在“那一代”这个专题上停留的太久,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论坛五虎们的翻江倒海之作吗?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

读他们的文章比吃火锅更过瘾,辣得你直伸舌头,通体舒泰,似乎他们把你胸中藏有的想说又不敢说,说了又说不好的话连同一些被迫仰望已久的郁闷之气一股脑儿的排斥一空。但是读他们的文章又是一种冒险,感觉文章里似乎藏着很多只手,他们都试图把你拉进去,会让你瞬间就丧失自己真实的判断,把一种声音误以为就是真理的全部。我努力地挣扎着跳出来,尽量不被他们带着长矛和旗帜的铁骑征服,要知道当年很多的老师也是在名师们的思想教育光辉照耀下臣服的。我们的落后与麻木正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自身思想的缺失。我的老师朱华贤——一个经常撰写犀利教育时评的写作者,经常提醒我,看待一本杂志,一定要用自我去审读杂志,而不是让杂志牵引自我,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同样对人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对峙和碰撞,来引爆自身的思想革命,而不仅仅是为某个人的言说喝彩,或者向某一个人的成功倒戈。

尖锐的言说避免不了对峙,对峙可以引发群体思想的革命,而只有当引发了整个教师群体思想的革命,这些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如今在论坛上重出江湖的啊啃们,剑气依然凌厉,却多了几分深邃,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在梅庄里看守任我行的梅庄四友。

悄无声息中,这场刀光剑影的对峙正在逐步缓解,新一代名师们的兼容并蓄和自我求索,一线老师们的伏地践行和自我觉醒,都在向着那明亮的地方进发。

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34:41 | 只看该作者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32:02 | 只看该作者
反思,成长。
――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12
文/如花寂寞




《新教育》的作者中偏爱李政涛,几乎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引起自己思想的震撼。李老师的反思直指当下教育制度,直指一线教师,当然也指向自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游魂,化为长蛇,不以齿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每每阅读李老师的反思,都有一种深切的疼痛,只因自己无可躲避――那锋利的矛头。
我突然深得这些过去可敬可爱的老师,怎么一个个显得木头木脑,土头土脑,呆头呆脑,几乎是僵硬奋斗目标身子“挪”了进来的。那些青年教师,大学期间原本生龙活虎,怎么教了几年书,不仅灵气全无,而且活气也随之消散,眼睛变得毫无神采,不由得使我想起中年的闰土,也不由得担忧起自己的命运……
――李政涛《什么是教师的精神生活?》
这是初任教师的李政涛对他们学校教师的白描,也是当下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画像。到了二十一世纪,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小学教师又还原成了鲁迅笔下的闰土,或许这是对先生最大的嘲讽。年的闰土也还有偶像,还有希望,然而中我们呢?
工作十年后最大的理想就是评上亦或熬上高级职称,然后可以在公立学校里自由的混天度日,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
似乎是为了印证李政涛老师的话,本期的行者也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我看着一些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到来,然后慢慢被现实磨去锋芒和理想,最后成为无所用心的人,譬如我,譬如更多的毕业八九年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应付工作,感觉工作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总有一天,我们就那么崩溃了,彻底地崩溃了。
――吴合众《十年,一个教师的行走札记》
未来,一眼可以望到尽头,没有任何变化的可能,每天上班、下班,偶尔的酒场是最大的变化,就这样,我们飘荡在平静的绝望中,一如没有灵魂的虫豸。忽然想起《阿Q正传》中一段话:“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
突然就起了奇形怪状的想像:
首先是手头正在阅读的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一段话:
很难理解,各部竟尽是那种甲壳虫一样的人:又矮又小,没有到年纪就长胖了,四肢短小,忙忙碌碌,动作敏捷,胖胖的没有表情的脸上,眼睛又细又小。在党的统治下似乎这一类型的人繁殖得最快。
突然记起了曾经的教育局某主任,衣服从头上套下后,手却无法够到背后给扯下来。记得那次是另一位认识的“朋友”给慌忙的扯下来的。
再想想自己,不愿意运动,不思考,喜欢不停的进食,不也正在进行着纵向的发展吗。
最有意思的当数卡夫卡了,《变形记》的开篇让人永难忘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或许有一天你我也有可能遭遇这样的现实。

考试前学生上自习,自己拎本书跑到缺课的学生坐位上,读书。后面的学生很懂事的把桌子往后拉了拉,但趴在那只有60厘米宽又被高高竖起的课本占去半边的课桌上,真的很不自由。同桌的女生写字时,一只胳膊和书桌成90度角,唯有这样才能,书桌才容得下她两只胳膊。突然间理解了学生的叛逆、偏激,在这样小小的教室,小小的书桌旁度过自己最华美的青春岁月,反抗是他们必然的选择――因为他们远没有修炼到成年人的坚忍的境界,也是他们可爱的选择。
在学校的时间里,最大的快乐来自课堂,看到他们无限可能的生活和未来,有时自己也不免青春一下,做一些有关春的梦想,夏的梦想。但这种往往梦想往往只生长在教室和从教室到办公室里的楼梯上。
我知道,梦想再美丽,现实,自己依然会是寂寞的。
而我,多年生长,仿佛一株田野里寂寞的稻杆儿,虽然知道成熟之后的消亡,但成熟的那一刻还是也值得欣慰吗?(吴合众《十年,一个教师的行走札记》)看到这段话,我突然欣慰了,即使是寂寞,即使是卑微,成长依然是美丽的,属于那个小小的心的美丽。
0919 2025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31:13 | 只看该作者
梦想在路上――我读《新教育》第11期
文/如花寂寞



一、审问自己
昨天晚自习课上次给学生谈到读书的问题――自己每周一次的语文晚自习成为学生能够看课外书的唯一时间,无意中说起了这著名的“皖北小城”的读书状况。大大小小各级各类领导基本不读书,即使最应该读书的教师和学生,除了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外,人均年读书量也是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与书籍、文明绝缘的县城。
设若有这样一座小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有的是绿树成荫,有的是古老素朴的建筑,有的是安宁闲适习惯了阅读普通居民,夕阳的余辉洒满天空的时候,在习习的凉风中,你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散步,你会感受到无边的宁静与温馨。在这样充溢着书香的小城里你看不到大街上打架和对骂的情形,你更看不到围观看“热闹”的人群。
这样的城市,只是想像就会有无边的幸福。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临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是40本;犹太人年平均读书75本,不到5天就能读一本书;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
我告诉学生,不读书并非他们的责任,而是教师的问题,据我猜测小城90%以上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仅仅从读书一项标准来衡量。
常期不读书,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是教师的大踏步后退。“我时常目睹这样一类教师: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教龄的增长,他们的精神日渐衰竭,变得日益干瘪枯涩……”(李政涛《我们能够给与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生活》)
我真的想问一声:当我们的生活一团乱麻,当我们整日在物化的生活在酒场麻将桌上浮沉,当我们的精神之河日渐干涸,我们能够给予学生什么?
那么再来看看我们的社会环境,更是可怕:
随着政治家、革命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淡去,我们正在从泛政治化的社会走出。但很遗憾的是,取而代之者并不是文化型的社会,而是财富名人与娱乐明星的二分天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利益至上与泛娱乐化的社会,弥漫着功利主义与感性审美主义气质的大众文化成了社会的主流,这对于学校教育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而恰恰我们当下的教育和教育家们又是以一种极度功利的形式为社会所期待,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家们不足以支撑起一片高而远的精神空间……(刘铁芳《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教师该如何选择?我看到的多是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混天度日。我们有千万个理由可以抵挡,可以作为借口。只是面对自己日渐衰竭的热情,面对我们日趋干涩的语言,我感到了一种彻骨的悲哀。当我们的青春不再,追求不再,理想丢失,当我们的生命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之时,我们的用什么来滋养润泽学生年轻的心灵?
从《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到《名师崇拜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思想贫困》,再到李政涛老师的专栏,以第十一期《我们能够给与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生活》为例,或许《新教育》并没有苛责一线教师的本意,但我还是看到一批优秀的学者对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的追问甚至拷问和审问:你们是否合格,是否在读书在充实自己,是否在反思、提升自己,是否在教育热爱而非迫害摧残学生?
当我欲来欲清醒的时候,恰恰是自己欲来欲悲痛的时候: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无力。或许我们的压力本身已经够重了,或许我们已经努力了,但我们是否有意识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们是否在学习而非退步,我们是否每天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读书,我们是否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受到快乐温暖和幸福?……
或许,当我们开始反思并审问自己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不断追寻不断前行的路上了。
二、破壳而出
破茧成蝶,这是自己博客的名字,也是自己曾经的渴望。
扯掉身上所有的束缚,在阳光与春风下翩翩起舞,那是蛹的梦想,那是蝶的美丽,曾经打动了多少年轻的心灵。年龄的渐长,成蝶的可能日渐遥远,但我依然渴望能够划破身上厚厚的茧子,即使还能拥有成蝶的美丽,起码可以享受破壳而出的自由。
当我终于破壳而出的时候,我可以不再去在意那些三率统计和公布出来的排名,不再在意那与之挂钩的奖金,不再死压着学生做那自己绝对不做的练习册,不再紧盯着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而是尽最大可能的给予他们自由、快乐,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体验阅读的幸福,看到学生课堂破壳而出的美丽与笑容,我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幸福。
名师又如何,普通教师又怎样;特级教师又如何,一级教师又怎样;大红花烫金的证书又如何,与官方荣誉绝缘又怎样?
庄子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只要我们自由而幸福,外在的物质和荣誉完全可以淡然待之。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是庄子对我们的期待,只要内心足够丰富,力量足够强大,我们完全可以以自己独立卓然的思想行走课堂。
于是我看到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周迪谦老师,他对应试教育“绝对是那样的‘偷懒取巧’或‘消极怠工’”;看到了“高四”(高考实习班)的语文教师一年给学生放了八部影片,看到了一个在“努力做点事情或者坚持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可爱的老教师。
我还看到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刘发健出版的《亲近鲁迅――落地麦独立语文课堂》的大作,看到了钱理群教授给刘发健写的《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的长长的序言。喜欢鲁迅,喜欢钱理群老师有关鲁迅的著作,但我知道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于是首先让自己去感知、亲近并与鲁迅相遇,回过来再引导学生与鲁迅相遇。
刘铁芳在《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中这样说:“引领个体精神的发展最重要的方式无疑就是把本民族最杰出的作家,或者说最杰出的母语作品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的基本资源,从而让个体发展建立在本民族最杰出的心灵之上。”毫无疑问,先生的作品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母语作品,阅读鲁迅,重建自己的精神根基,从而有能力引领我们的学生从成绩的重压下,穿越神化和政治化迷雾去亲近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你将获得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幸福。
11-25 22:18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30:2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素养――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9
文/如花寂寞


一、从诵读开始
第九期的杂志是10月26日到手的,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我想应该把那些打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否则什么可以证明自己曾经的心动呢。
先说专栏。
看云的文章一直不太喜欢。但对这篇《朗读,让我们起舞的篝火》很是认同。
对语言高度敏感是一切学科教师的第一职业素养。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可以把教师对于朗读重视的程度看做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看云的话绝对偏激,但这偏激之中恰恰蕴含着深刻。这种深刻,在自己坚持不带录音机,和学生一起朗读、品味教材之后感受的更加深切。
我们无法容忍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喊叫,也无法容忍那鹦鹉学舌式的背诵,只有教师对教材了然于胸,对学生热爱且熟悉,只有他对语言――无论是教材语言还有学生当堂的发言――有着高度的敏感,这敏感的背后是他对文章对人以及人生的深刻体悟,他才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精彩不断,他的课堂才是鲜活而灵动的。
这种能力如何习得?看云这样回答:
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如果你吝惜时间和精力,长久的将来,你就只有一个没有语感的班级。在这样的教室里,文本无力站起,课堂也无力站起,更不要说师生牵手,跳起以美好事物为中心的圆圈舞。
多数教师从一开始就忙着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是的,体验。让学生体验文字的魅力,体验诵读的美丽,体验精神世界的无限精彩。我们都知道同样的答案学生断断续续的言说比教师流畅完美的叙述要感人的多,而引导学生体验――不止于朗读――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教师要给予他们技艺、时间、耐心和爱,最后当学生真正的走进朗读和文本的中心,走进美丽的文字世界,你的课堂将被真正激活,无论如何不会出现“万马齐喑”的场景了。
是选择一开始短暂的痛苦,还是接受漫长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关键就在你自己了。
学生一旦养成朗读的习惯之后,他们的能力会让你惊诧。
前几天和学生一起学习《逍遥游》。固定的功课是先诵读课文,当然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学生自己站起来诵读,也有教师的朗诵,也有齐读。当马媛星和曹庆宗朗诵过后,我出了一身冷汗。马和曹都是我去年高一带过的学生,真的是不显山不露水,以至于我都没有准确的记住他们的名字,今年高二少凑巧又是我带他们语文,不经意间竟如此卓越。
从前在班级里朗读的时候,非常自信,而听过他们对庄子文章的诵读,不止知道他们将来肯定超过自己,就是现在已经超越了自己。
一旦学生养成了朗诵的习惯,这种对文字敏锐的感知能力也许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
我想,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从朗诵开始,渐渐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与魅力。
11-14 11:45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9:33 | 只看该作者
深度与广度的二难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8期“封面”

文/如花寂寞


一、鲶鱼效应?
“十一”假期,一整天都在读《新教育》,但是很不幸。杂志让我觉得时间很是漫长,而少了已往沉浸其中的快乐与激动。
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期杂志很不好,就是那个“外国老师的故事”――后来确定那是第六期的杂志。而我也对这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很是有些不同的意见。而这一期的封面《这是好的教育吗?――走近华德福学校》,依然是对从西方引进的教育理念的“全景素描”。再加上方法中的一些译文,共44个页码,占杂志的50%以上,以至于一些“课堂”整个版块被挤走。而第六期杂志的译文整个就47个页码,除去目录外,比例超过了60%。或许这里面有太多的理由,比如国内教育的现状过于沉闷,教育论文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但我们不应该如此“照搬照抄”,不应该如此迷信外来的东西。最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一个衔接与授受的问题。
还是先来看个故事吧: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变得紧张,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引进外来先进的思想激活目前过于呆板无趣甚而百病绕身的中国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我也曾在评刊文章中对《新教育》杂志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许。但现在应该反思,这些文章是否起到了“激活”的效果?!甚而在理念引领与关注现实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也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杂志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优秀的稿件少之又少,比如一个“二个人的编辑部”(李玉龙和童蓓蓓――美编除外)想要办教育界的“南方周末”(应该说是曾经《南方周末》,因为如今的《南方周末》已经不堪入目),困难可想而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杂志直到今天才基本正常出版的原因之一吧。但这种过多依赖“外援”的局面应该有所改变,因为只有从自己本土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才更有亲切感,更能打动人,也许效果才更好吧。
二、深度与广度
也许我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两期“引进”的封面故事,都缺少一定的深度。
所谓的“全景素描”,应该说是在广度上下足了功夫,而深度远远不够味,而回顾、比较手头8期《新教育》杂志的七个“封面”(第五期为“地震专辑”未做“封面)故事,突然发现了一些趣味:
第一期――“回到教育原点”。四个作者,17个页码;
第二期――“从盘整到突破”。三个作者,12个页码;
第三期――“凌月 樊强 郁青青”。一个作者,18个页码;
第四期――“不抛弃不放弃”。四个作者,13个页码;
第六期――“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译文,34个页码;
第七期――“得寸进寸”。四个作者,19个页码;
第八期――“这是好的教育吗?”译文,34个页码。
如果要我来选择,最优秀的是第三期梁卫星的《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
小狐编辑在仅发表在“教育在线”的按语中这样评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们编辑“弱势学生”专题的时候发现的。在看到文章三个小时后,李玉龙主编就决定用这篇文章做一个专题。是的,一个专题,只有一篇文章,因为此文折射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让我们叹息感慨,可以让我们不断从中得到各种思考,也可以激发我们开始新的探索和追寻。这三个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样本,以及他们背后默默伫立的教师形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这篇文章,那就是――深度,虽然现在看来他反映的问题有些片面或偏激,但他深刻。对杂志,特别是封面来说,宁要偏激的深刻,不能保留的是面面俱到的扫描。
而最差的两期“封面”无疑是杂志所占页码最多的两期,这是很奇怪的问题。细细审读就会发现,两期“引进”的故事缺少深度,他们所牵涉的点太多,看起来什么都介绍到了,实际上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如好的课堂一样,删繁就简抓住一个问题,深入剖析下去,往往会精彩纷呈,而那些处处平均用力的当然是出力不讨好了。
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严”字理解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或着眼点要“小”,当然这是可以进行深度开掘的“小”。
自己的课堂教学曾经深受此启发,在问题的设置上切入点或者“开口”很小,而开掘却很深,不知是否可供借鉴。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过来的文章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不良的因素,很少碰到能让自己激动的句子,而这也是其它几期封面的优势――一些文字可以直抵读者的心底。
当然,最终译文等系列“引进”文章的比例,效果,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一个读者接受的问题。
10-1 22:25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8:44 | 只看该作者
被异化的同情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叙事”“案例”

文/如花寂寞




那天看新闻,一个粮贩子接受采访,说在东北收购大米,利用当地农民急于变现的心理,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有时候他也不禁生出恻隐之心,想想农民挺可怜的,辛苦一年粮食丰收了还得贱卖,但是想到其他粮贩子都是这样,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看万玮老师这段文字时,首先想到是我们教师其实就是那无良的生意人,就是那丧失恻隐之心的粮贩子。
很多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对一些学生是有怜悯之心的,学生的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起码是可以被宽容的。但想到其他班主任都是这样处理学生,甚而学校政教处年级组都是如此谆谆教导要对一些学生绝不手软,于是我们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麻木而坚硬?
学校就是一个训练你文化课考试技巧,使你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数的地方,也就是一个训练营。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什么?学校原本应该有的完整的教育功能,被取消了,学生也不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个体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考试而存在。这是那个常见的问题,即,无论都是还是学生――他们都被考试分数所挟持。
――阿啃《在爱中行走》
被异化的学校教育,被异化的教师,被异化的教师。
其实异化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异化而不自知,被异化而沾沾自喜,未被异化成功而愁眉不展。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考试排名的洪流中,当学生为考试排名落后而伤痛之时,我们的教师也在因应试出色而荣誉加身,或因少拿津贴而沮丧。
当我看到“回家反省一周”已经赫然列入学生“日常管理量化测评表”并公开在教室里张贴时候,心中不免一痛。
我知道教师对学校里那些极其苛刻的要求和指纹签到深恶痛绝牢骚满腹,为何一转身,对待学生我们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不准迟到,不准上课说话,不准看课外书……我看到的几乎全是否定式的要求。这种充分利用别人整治自己的手段对待他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流氓无赖的作为。
如果教师在校的时间只准备课,如果动不动让教师停课一周,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无论如何这种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做法绝对是可耻的。
我感觉这些经常打架的孩子酷似蜗牛,当他们感觉到周围很安全时,就会把头呀,触角呀一并伸出来,很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但当他们遭到攻击,觉察到了危险,就又会马马虎虎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进自己坚硬的外壳里不再和周围进行任何沟通了。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很像刺猬,满身的硬刺让人没法靠近甚至厌恶,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刺并不是用来伤害别人,而是用于自卫……
――冯婉迪在《他在外面游荡,我在心里忧伤》
无论蜗牛还是刺猬,都让我悲痛。
蜗牛、刺猬。地洞。是的,我一下子想起了卡夫卡的《地洞》和那个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而躲藏在地洞中的“我”。
其实我们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每一次的“躲藏”和“出击”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灵体验甚而是悲痛。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同学之间的问题,甚至是早已结疤的伤口,都容易使学生表现出我们眼中的不合常规的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常常用西药来治疗――写检讨书,体罚或罚款,叫家长,甚而回家反省,这些做法见效都比较快。但过了几天,甚至一转脸,问题即可再次重复。依然睡觉、打架、上网吧,甚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要做的是追问反思学生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用中药长期缓慢的治疗,中间可以谈话,可以书面交流,可以推荐书籍……但最关键的是要你以细腻的情感,柔软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熏染,然后才是共同的改变。
当我们抛弃既定的条条框框,保持柔软的心灵,并以与此偕来的沉静、淳朴、清澈、简洁直面教育,你将不仅改变学生,也将拯救深陷庸常生活中的自己。
9-30 23:5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7:43 | 只看该作者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


文/如花寂寞



今天收到快递送到《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本来可以让门卫签收,然后放学时捎带回家。但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还是跑下四楼,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门口,然后再爬上四楼。两期杂志,害得我不知读哪一本好。
还是老传统从头开始细细读,果然第3页,李政涛的文章就跳了出来:
好的教育一定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他不是忙着告诉你已掌握的知识和真理,不是把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缩减为工具价值――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不(原文为“只”――错误)是在于,帮助教育者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你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生命的价值就在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
――《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
一直反思,教师存在的价值,难道止于李政涛先生所批判的“知识搬运工”,把课本、教案、参考书上知识搬运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搬运到试卷上?
于此相对的是学生――受教育者的价值是什么?难道仅仅成为工具――记忆的工具,抄写的工具,做作业证明真理的工具?
李政涛的文字让我警醒。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
――评《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封面“得寸进寸”
回顾十年的教师生活,曾经无比悲愤。
坚守理想,毫不妥协,却又一无所获。蔡朝阳先生说“我知道自己因为阅读,很多时候都和别人格格不入。所以,当初,阅读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枷锁。”我想这是在今天应试教育体制下坚持阅读、坚持启蒙学生的大多数教师的真切感受。
无论是周迪谦蔡朝阳还是梁卫星还有李玉龙童蓓蓓……,热爱教育热爱阅读热爱精神生活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感觉,或者说是教师中的异类,因为这是一个平庸而热闹的群体,这是一个摒弃理想的物质化的时代。
自己远没有他们优秀,但那种不满那种悲愤甚而忧伤与颓迷却远甚于他们,我躲在自造的英雄的洞穴里自傲自大,现实中却无比的软弱无比的无助,只会发一些有病呻吟的牢骚。曾经的自己就在这自负与牢骚中无路可走自甘堕落陷入虚无与绝望,却从来没有满怀激情而持久的阅读和写作,从来怯懦于真正的改变现实的行动。
只是当大把大把青春的岁月被我挥霍殆尽的时候,开始一些关涉自身的阅读与反思,才开始有一些清醒。还是让蔡朝阳来说吧:
有时候我就想,当初我的颓唐,那种人生无趣的虚无感,其实并没有遇到敌人,敌人,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可以放弃那些诸如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情结之类的东西,代之以做具体事情的持续努力,我们自身的认知也将获得提升。战胜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就意味着你已经战胜了周边环境的庸常,就意味着你可能过上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或云:“积极生活。
当我把这些文字敲打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他就是在说我自己,或许也是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
当我们停留在牢骚和游戏和烟酒的层次上时,其实你和别人一样庸常,所有的区别只是言说与沉默,只是曾经与现今。那些曾经庸常的人和你一样曾经高谈阔论,他们是曾经的你,你也将成为如今的他,一样庸常。所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唯有战胜自己和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去做一些具体而微的努力。
我以为,这种觉醒后的行动,远远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批判更为重要。只是过程未免太痛苦也过于漫长了些。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当年鲁迅先生不也经历过同样的阵痛吗?
那么如何行动呢?得寸进寸。得寸进寸,这是很多人也是曾经的自己很不屑于做的事情,我们想要的是得寸进尺进丈,想要的是须臾之间一切如已所愿。但事实永远是这样:“生活本身是美好的,但社会进步会很慢。”甚至我们无法享受到社会和教育进步所带来的福祉。
得寸进寸,是一种姿态,一种令人钦佩的行动,一种
还是看一个故事吧:
在一片海滩之上,每次退潮都会有很多鱼留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一条接一条地把鱼扔回大海。路过的人说,这些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孩子指着手上的鱼说,这条鱼在乎,被我扔进大海的每一条鱼在乎。
如果要问我们的努力阅读和启蒙有谁在乎的话,那么做在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条“鱼”都会在乎,每一个和我们生命相遇的青春的心灵都在乎。你的激情,你的力量,你的向上的姿态,你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无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也许无法让每一个男孩都成为谦谦君子每一个女孩都成为大家闺秀,但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所能捞起一个是一个。
虽然“下面一切还没有动静:门依然轻轻关闭,烟囱里还没有声音;窗子都还没颤动,尘土还很重。”虽然我们的努力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还是请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让我们在暗室中呆得太久了的孩子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瞭望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
930 221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6:59 | 只看该作者
艰难的旅程--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6期

文/如花寂寞




不知是否由于自己消沉的原因,对此期杂志不太满意――因为对《新教育》的期待一直很高,一如困境中极难得的一次盛宴,胃口会极挑剔的。
前面的评刊一直在“吹捧”他们,现在也来点带刺的东西。因为,据说,玫瑰都带着刺。

专栏。
看云的文章在走下坡路。有些兑水的感觉,还有了一些赵本山式的油滑。
卢志文校长的文章水分就更大了。关于“给跳槽教师发奖金”的问题本身意义不大。作为私立学校如果教师不违背合同或不先违背合同,奖金就一定要发,不发只是学校的问题;关于公办学校本身就没有合同,别人工作过后的报酬不给很是可耻,不给办调动不放人更是可耻。卢校长可能更多的是从校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教师离开,或者确有生活困难,或是学校本身的问题――或是管理的问题,用人的问题,不公平公正的问题,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问题……说句偏激的话,中国基础教育多少还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甚而合格的校长,真可谓寥寥无几。
人才流动是极正常的事,而教师的离去多数由于原工作单位本身存在着问题。
当然,李政涛的批判和反思一直很准很深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教师的问题看的很透――“我们的角色更倾向于‘知识的搬运工’,而非文化的守护者和创造者”。

专题。
杂志中关于课堂评价有一句极经典的话语:
呆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
套用一下:读起来不觉得冗长,就是一本好杂志。当然如果能让人欢喜到怕很快被读完的程度,当然就更是优秀的杂志了。
极钦佩《新教育读写月报》的大气,一个专题可以做到二十甚而三十个页码,像第3期封面专题:《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就很是让人震撼,甚而要等到十天半月后才有勇气第二遍阅读。
但本期专题《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却缺少那种效果。首先是他的代表性,还有启发性和共鸣感。仅仅从文本叙述来看,我看不出他成长的诀窍,难道仅仅是坚持,难道他只是一个“传奇”?
“叙事篇”中的《一则小广告,滚来一个大雪球》,是否有些哗众取宠或投机取巧的味道?不知对今天的教育会有多少启发性?
在“研究篇”――《同情》中我却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有两点还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留心孩子的成绩变化。如果你的孩子成绩突然下降,那就可能意味着他在学校正经受着压力。(开学从问题的表面深入对背后的本质,其实几乎所有成绩下降的背后都有着深切的心理因素)
人微言轻教师和家长,我们必须记住,孩子们的情感和我们的不一样,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或应该忽视的事情,对他们可能就是难题。(而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心理变化,这也勾起了我做班主任中的很多旧事――无意或有意的对学生的伤害,另外撰文。)
我在想,专题的重要性对《新教育读写月报》来说不言而喻,因为有时他的篇幅要占到杂志的一半。在做这样专题的时候是否可以准备再充分一些,慎重一些,甚而精力、稿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请一些优秀的作者、读者小范围的征求一下意见再行刊发。
中国青年报有“冰点”专栏,可以学习,也可努力看齐。
正在下载关于这个教师的相关电视剧――《热血教师》,看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课堂。
首先奇怪的是这一期没有“实录”,除了批判建设更重要。而且用张学青的话说是――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
朱华贤教师的《那些不该入选的课文》继承了杂志一贯的批判之风,从第一期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开始,然后是郭初阳“第二视力”的系列文章《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我选我》《都是虚空,教师捕风》等等都如此,既有整体的评介,也有具体篇目的分析,可以说这是杂志的一个很好的传统,看过朱老师的文章,也想写一篇文章――《那些消逝的美文》:除了因种种原因有一些“残次品”进入了课本,还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迫退出课本。比如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几起几伏的《<呐喊>自序》,不知为何再次被删;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一起教学,绝对“佳偶”;还有孙犁的《黄鹂》;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如果编辑需要,还真想整整的。总之,对这些编者的监督与批判绝对不能放松。
《“生成式”课堂的5个着力点》,这样方法+事例的形式,很是一些二流学科杂志的做法。
郭初阳《<老王>的四个关键词》,少了批判,却也没有让人豁然的深彻。或许是自己还没有读的太明白。
关于写文革的文章郭老师似乎应该多说一些,反正基础教育对这一块一直有些躲避,包括高中新教材选了个不伦不类的《小狗包弟》。

“方法”也是杂志的重头戏之一,总体来说一直缺少“有思想的技术”。
“行者”是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但可以给别人启迪的成功者似乎不多。想,是否可以选择一些不那么成功或者暂时没有成功也或者永无“成功”之日的教师作为“行者”的主角,比如《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的作者――梁卫星。所谓“行者”,并非一定获得至高无上荣誉的优秀,当是坚守信念和理想不屈不挠的行走者,他们或许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光环,但他们如“过客”一样的精神当感召别人坚守、奋进。
“茶座”的定位是否有些乱?张放《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看了很熟悉,翻了《教师之友》来看,是03年第11期上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当时读《教师之友》对此文就很有印象,把文字转录于此处:
张放(很不熟悉)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写的有趣的紧,可以作教育“野史”来读。
因为对张放不熟悉,又喜欢这篇文章,于是上网继续查找,方知此文“原名”《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严凌君的《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中也选了此文。又查到了他的另外文章《中国现代文人的斗殴》、《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中国现代文人的穿着》、《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等等,如此有趣而且极雅致的文化小品,真的少见,读读真是享受。我们教师的文字最怕是说教与枯燥。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如《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登出来,作为一个延续。
关于《民国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一文,少了最精彩的一个――陈寅恪。当年他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其实这样的文章也可做个小专题――比如“过去的教师”,可能会更好。

指瑕。
P1:看云,安徽62中学小学部――读了许多遍,总感觉有些不对:我们说,1中、11中、101中学,似乎习惯上应该称“62中”或“第62中学”;且前面的“安徽”到底是省名,还是学校名,如果是后者,好像应该是“合肥62中”吧;
P3:迷惘时懂得慈悲,。――标点的问题;
P3:他只是要将自身浸润在自身文化传统的河流中――是否多了个“自身”?
P37:并在他的演讲中笑场好几次――此处“笑场”不太好理解,上网查了下解释为“指戏曲艺人在演唱时失笑”,感觉依然有些不伦不类;
P51:任何下一个社会总该有一些公认的阿基米得点存在――当为“阿基米德”,且“点”不好理解;
P57:课文关涉亿万生,选择删改慎之慎。――是否当改为“课文关涉亿万学生,选择删改应当慎之又慎”。
P66:汪增祺――当为“汪曾祺”;
P68:自上世纪90年代安行动研究传人教育界以来,――当为“传入”;
《读写月报瓣教育》中学QQ群:应该是3170941,接连三期杂志上都错了。
两个编辑努力做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杂志,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依然感谢他们,支持他们――有着些许悲壮色彩的理想主义者,但愿《新教育读写月报》可以聚拢一批优秀的教师,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共同体。
9-3 22:36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7:26:04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教育杂志的努力--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五期

文/如花寂寞


视野狭窄,不知道有哪家教育杂志为汶川地震做了专号,而《读写月报·新教育》做了。不知道是杂志在成都,还是学校和学生成为这次灾难的主体,亦或杂志所言“谨以本专辑,敬献罹难者、存活者、哀痛者和救助者,敬献在天堂里生息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同行,同时,也献给我们自己”。
一本教育杂志如何直面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新教育》专辑借杂志想要传达什么?
有对“那一刻”的回忆;
有纪念,《他们――遇难教师编选》是对英雄教师的一个告慰;
有颂扬,“以生之名”栏目中的大多文章都属于这类,生命的精神,教师的伟大在这里彰显无疑;
有救助和行动,无论是“新教育灾后教育重建援助小组”的行动,还是一个外来的成都人――编辑小狐在天涯网站发起的《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捐助卫生巾》《
汶川的樱桃熟了,怎么办?》呼吁都令人感佩;

有反思:
陈志武先生的《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把我带入到对政治制度的关注与反思上,他说:“学校楼房最容易倒塌、只能动用解放军救灾、灾民得不到专业的救援服务,说到底,这些都涉及国家财政是否民主的问题,涉及到老百姓和企业交的税、国有财产收入怎么花的问题。
……政府教育经费开支只占GDP的2.7%左右。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其中发达国家在9%,经济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1%。不管按绝对数字,还是按相对水平,中国回馈给老百姓的医疗与社会保障、教育投入、民生投入、灾难风险投入都应该更高。特别是按照当年国有化运动的初衷,国有制本应该带来更多的社会福利、更好的民生保障、更安全的学校楼房。”
此次灾难只当是一次学费,我们应该很好的反思我们现存的一些问题,当再次遭遇天灾时避免人祸。比如普遍特别是教育上的豆腐·渣工程以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比如形象工程与真正的民生工程,仅以现在举行的奥运会来说,当我们为金牌而欢呼的时候,是否知晓我们每获一块金牌背后的国家投入,与我们的专业运动员相比西文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是业余的,比如美国的赛艇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还要到商店去打工。我为国家的强盛而欢呼,但我更关注自己的医疗卫生、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等方面,如果必须把保障自己健康生存的金钱较多的投入到这此为国争光的光灿灿的金牌上,我是极不情愿,并进而愤怒的。
有批评,尽管这些批评很委婉:
和《北川邓家“刘汉小学”无一死亡》中坚固的教学楼相对的不就是那些让我们悲痛的豆腐-渣工程吗;《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背后不就是那些在地震多发的四川不进行预防地震演练的教育官-员吗?还有《教师,请给自己一个悲伤机会》不就是对我们宣传只有坚强的教师形象的嘲讽吗?还有《爱的风险》中对煽情的中央电视台晚会的批判……
与一味歌功颂德的高调和只会振臂高呼的加油挺住相比,我看重的是在灾难中力所能及的行动与救助,看重的是一种反思、批判精神,口号总是暂时而空洞的,而反思和批评或许有助于未来。
8-20 0:15
咬文嚼字
读文章有一种洁癖,特别是对《新教育》杂志要求苛刻,每一期都要替他们“捉虫”,虽然他们有很多难处,两个编辑(除去美编),质量要求过高,又要赶进度,但依然希望他们做的更好。
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新教育在线招募两到三位专门的校对,文字上出了差错就找他们。肯定应者云集,只要在杂志的版权页上加上“特约校对:XXX、XXX”,网友们一定乐而从之。
其中有一些可能错误是原报刊的问题,但尽然出现在了《新教育》杂志上,就都算在他的头上了,况且他本身也有责任。
1、P7:是学校为数不多的通校生――当为“住校生”;
2、P7:当天,有16个班在这里上课。还有三个班的人继续往东――“三个班”当为“3个班”;
3、P14:都江宴――当为“都江堰”;
4、P22:音乐教师□天夫――根据下文内容知道,当为“江天夫”;
5、P24:坍塌的教育楼――当为“教学楼”;
6、P26:麻药不够,,――多一个“,”;
7、P32:张兰,37岁,平武县南坝小学――最后少了“老师”二字;
8P32:本文由陈会没编辑整理――当为“陈会设”(在《新教育》露次脸不容易,最好别搞错);
9、P35:2009级10班学生――级当为入学时间吧?是否用错了?
10P41:不想面对身体的改变,会扭曲受伤的原因――太难懂了;
11、P41:自己是怎么受伤的,那里受伤了――当为“哪里”;
12、P41:努力作为复建――此处“复建”很难懂;
13、P41:每周仍作一个以上的恶梦――当为“做一个”;
14、P41:脑子里有不想要的片段,地震发生时悲惨场景总会想起――“片段”可否改为“场景”?
15、P43:如果很不辛在地震发生当时――当为“不幸”;
16、P43:那时我们的在上课,当为“正在上课”;
17、P43: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联――当为“相连”;
18、P44:有的教师还失去了亲人和所有的财产甚至家破人亡――后面是否有递进关系?
19、P47:我一位朋友差不多――少了一个“的”吧;
20、P50:”“――标点用反了;
21、P52:并且拒绝一切支愿者组织进入――或为“志愿者”或为“支教志愿者”;
22、P63:热□自由公正――当为“热爱”,该页出现两次。可能是萧瀚老师的“爱”都用了“愛”字所导致的;
23、P65:谁能否认自己的人性缺乏幽暗的一面?――这里“缺乏”可能不太恰当,改为“没有”如何;
24、P67:柏垃图就说过――当为“柏拉图”;
25、P74:震灾中,中、小学校舍房屋倒塌最多――按照常规,中间的“、”应该去掉;
26、P39:金子美铃童谣(歌曲)《向着明亮那方》编排出现重大失误,看了几遍没有看懂,上网搜索一下终于明白:
杂志――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应为――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8-20 1: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25 , Processed in 0.0792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