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与广度的二难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8期“封面”
文/如花寂寞
一、鲶鱼效应?
“十一”假期,一整天都在读《新教育》,但是很不幸。杂志让我觉得时间很是漫长,而少了已往沉浸其中的快乐与激动。
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期杂志很不好,就是那个“外国老师的故事”――后来确定那是第六期的杂志。而我也对这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很是有些不同的意见。而这一期的封面《这是好的教育吗?――走近华德福学校》,依然是对从西方引进的教育理念的“全景素描”。再加上方法中的一些译文,共44个页码,占杂志的50%以上,以至于一些“课堂”整个版块被挤走。而第六期杂志的译文整个就47个页码,除去目录外,比例超过了60%。或许这里面有太多的理由,比如国内教育的现状过于沉闷,教育论文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但我们不应该如此“照搬照抄”,不应该如此迷信外来的东西。最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一个衔接与授受的问题。
还是先来看个故事吧: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变得紧张,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引进外来先进的思想激活目前过于呆板无趣甚而百病绕身的中国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我也曾在评刊文章中对《新教育》杂志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许。但现在应该反思,这些文章是否起到了“激活”的效果?!甚而在理念引领与关注现实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也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杂志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优秀的稿件少之又少,比如一个“二个人的编辑部”(李玉龙和童蓓蓓――美编除外)想要办教育界的“南方周末”(应该说是曾经《南方周末》,因为如今的《南方周末》已经不堪入目),困难可想而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杂志直到今天才基本正常出版的原因之一吧。但这种过多依赖“外援”的局面应该有所改变,因为只有从自己本土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才更有亲切感,更能打动人,也许效果才更好吧。
二、深度与广度
也许我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两期“引进”的封面故事,都缺少一定的深度。
所谓的“全景素描”,应该说是在广度上下足了功夫,而深度远远不够味,而回顾、比较手头8期《新教育》杂志的七个“封面”(第五期为“地震专辑”未做“封面)故事,突然发现了一些趣味:
第一期――“回到教育原点”。四个作者,17个页码;
第二期――“从盘整到突破”。三个作者,12个页码;
第三期――“凌月 樊强 郁青青”。一个作者,18个页码;
第四期――“不抛弃不放弃”。四个作者,13个页码;
第六期――“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译文,34个页码;
第七期――“得寸进寸”。四个作者,19个页码;
第八期――“这是好的教育吗?”译文,34个页码。
如果要我来选择,最优秀的是第三期梁卫星的《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
小狐编辑在仅发表在“教育在线”的按语中这样评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们编辑“弱势学生”专题的时候发现的。在看到文章三个小时后,李玉龙主编就决定用这篇文章做一个专题。是的,一个专题,只有一篇文章,因为此文折射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让我们叹息感慨,可以让我们不断从中得到各种思考,也可以激发我们开始新的探索和追寻。这三个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样本,以及他们背后默默伫立的教师形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这篇文章,那就是――深度,虽然现在看来他反映的问题有些片面或偏激,但他深刻。对杂志,特别是封面来说,宁要偏激的深刻,不能保留的是面面俱到的扫描。
而最差的两期“封面”无疑是杂志所占页码最多的两期,这是很奇怪的问题。细细审读就会发现,两期“引进”的故事缺少深度,他们所牵涉的点太多,看起来什么都介绍到了,实际上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如好的课堂一样,删繁就简抓住一个问题,深入剖析下去,往往会精彩纷呈,而那些处处平均用力的当然是出力不讨好了。
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严”字理解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或着眼点要“小”,当然这是可以进行深度开掘的“小”。
自己的课堂教学曾经深受此启发,在问题的设置上切入点或者“开口”很小,而开掘却很深,不知是否可供借鉴。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过来的文章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不良的因素,很少碰到能让自己激动的句子,而这也是其它几期封面的优势――一些文字可以直抵读者的心底。
当然,最终译文等系列“引进”文章的比例,效果,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一个读者接受的问题。
10-1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