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变革不是一张蓝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4 14: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教育研究院:变革不是一张蓝图
受访者 / 卢志文(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记者 / 李丰池

      注:此文刊登于2012年第2期《校长》杂志


《校长》:我们很想知道您与朱永新、与新教育结缘的过程,您能给我们详细谈谈吗?

卢志文:很喜欢您用“结缘”这个词。我和朱永新老师认识,是在1999年秋天江苏的一次教育会议上。那时,我刚从公办学校“跳槽”到民办学校做校长半年,正经历着学校初创时期最艰苦的考验,也经历着我自己人生最艰难的方向抉择。在重点中学副校长岗位上做了5年,也是我参加工作并做化学老师的第16个年头,职业倦怠、体制掣肘、现实灰暗、前路迷茫,一齐袭来。总觉得教育不能这样,也不该这样。我决意选择为理想而活,通过做民办教育来实现“突围”。然而,现实比想象的要困难一万倍。半年的创业经历,仿佛走过了一个世纪。
那天,朱老师的演讲主题是“我的教育理想”,激情浪漫,晴明纯粹,有冬日暖阳、暗夜火把的感觉。对话阶段,我抑住激动,照例抢得话筒,就演讲中的一个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彼时颇有点“愤青”,因为报告人有“市长”身份,于是,刻意回避恭维,言辞更多尖厉。朱老师的回答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有片言辩解,坦荡认同,并升华理解,且一直笑容可掬。学者观点,精彩在于能自圆其说,倒不是内容如何精准稳当。专家面对质疑,总会执着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慧言释疑,更添风采,即便强词夺理,只要妙语解颐,也能赢得满堂喝彩。而朱老师的回答,厚道真诚,不事机巧,其胸怀之博大,令我深深折服。那次,斗志昂扬提问的校长,还有许新海。如今我们都追随朱老师做新教育,这岂不是“缘”?

《校长》:这算是“缘起相逢”,真正“情定相知”,应该有更曲折的过程吧?

卢志文:后来,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出版,很长时间,那本书一直是我的案头必备。那几年,在王玉芬董事长的支持下,我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推动着我认为最有效的教育变革——办收费低廉的优质民办学校,探索公办名校整体转制民营的实践,组建民办教育集团,推进学校基础教案和作业制度改革……做得风生水起。这期间,朱老师对我的影响,已经远不是他的书和那次报告。
2001年秋天,袁卫星加盟翔宇集团做我的助理。他从苏南名校“逆向跳槽”到苏北,带来了更多关于朱永新的信息。我“触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那时,我们活跃在K12论坛,认识了一大帮网络名师。我还主办过K12班主任论坛全国网友会,邀请30多位不同省份的知名网友参加。李镇西、储昌楼都是那个时期认识的。
2002年,我邀请朱永新老师给学校老师作报告,他不仅带来精彩的演讲,还认真考察了翔宇宝应公办名校转制模式,撰写并发表了《探究宝应名校转制》长文,对那场改革给予了深入剖析与充分肯定,使处于改革漩涡中的我们倍感温暖。翔宇的学校也从那时播下了新教育的种子,我们在体制变革之外,同时开始了另外一场更加贴近教育内核的变革——新教育实验。
后来和李镇西一道筹建“教育在线”网站并担任版主。“李镇西之家”和“学校管理论坛——卢志文在线”是“教育在线”仅有的两个用版主名字命名的论坛。一大批活跃在K12的资深网友,率先在“教育在线”安家。论坛,急速膨胀。
随着新教育实验课题的立项、第一届新教育实验全国研讨会的召开和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的确立,新教育实验借助网络,迅速放大。
2003年暑假,翔宇在宝应承办了新教育实验第三次全国大会。那个县城,从未聚集过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追梦人。宾馆爆满,很多代表住在学生宿舍,一些代表甚至不得不到数十公里外的淮安住宿。那次会议,形成了新教育年会的基本格局。
新教育研讨会、21世纪教育论坛、教育在线版主会、暑期西部支教……我或做参与者,或做组织者,或做资助者,根据需要参加,在新教育的核心管理层快乐地做着“票友”,并无压力。
乔治·肖伯纳曾经说过:“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的时候,就亲手创造了它。”那时,我们都很诗意地跟着朱老师做着这样的创造。
2006年5月,在上海,朱老师的邀请让我无法拒绝。从那时起,我正式结束了在新教育管理层“票友”的角色,被推到前台,担任筹建中的“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一时泰山压顶——担子“山”沉,责任“山”重,压力“山”大。后来,朱老师又提议我担任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和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这种感觉一直延续至今。
2006年7月,新教育“进京赶考”,第六届年会在清华附小举行。会上,我代表筹建中的“新教育研究院”与吴国平先生签约,新教育获得灵山慈善基金会500万资金支持的承诺。此后,新教育专业团队正式组建。翔宇宝应实验小学成为新教育实验基地小学,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干国祥、魏智渊、马玲等一批全职研究人员正式进驻宝应,在这里探索“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探索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模式,探索理想课堂的构建,“新教育开放周”等也在这里起航。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基金会的资金,是资助项目的,不能用于“养人”,并且每一个公益项目的完成还要许多额外的费用去配套。让一个“研究院”活着,是需要可观的资金维持的,这些支出完全不像慈善项目那样“光鲜”,很多甚至连名目都没有。谁愿意做这样“傻”的捐赠?必须承认的是,新教育获得这个资金支持比获得项目资助更重要。让我感到特别幸运的是,新教育从来不缺这样的支持者,王玉芬、营伟华、王海波……他们默默地站在身后,是另一座“山”。

《校长》:站在您的角度上,如何思考新教育的发展?

卢志文:新教育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路走来,很不平凡。但,新教育作为一场变革,的确不是一个按图施工建设大厦的过程。迈克·富兰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路线和目的地必须通过旅程自身找出”。新教育的变革和探索就是一种“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不仅“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且也完全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迷途,或走入泥沼。“接下来,如何走”是每一个新教育人每时每刻都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学化学的人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的道理。其实,一份事业或者一个团队也一样:团队运行的状态,是由团队的组织架构决定的。新教育是一个民间“草根”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自发、自愿,需要有心之人和有识之士。然而,谋事在人,成事靠组织。团队、机构、制度……在更长的时间里,则显得更加可靠和重要。新教育最紧要的事,就是建立一个或多个卓越的教育NGO组织,为这份伟大的理想提供超越时空和人际的结构支撑。
改变状态,必须从改变结构开始。不断地变革,才会有不断的进步。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出现,这是一个逐步完善,永无止境的过程。
一个组织的理想状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人事相适,同频共振”。实现“人事相识”,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实现“同频共振”,需要建设团队文化。这两件事,都异常艰巨,但必须做。

《校长》:新教育如何搭建并完善自己的组织结构?

卢志文:有了基本的架构设定之后,我们首先面临的是组织机构的合法化。现在,新教育已经全部完成了相关组织的合法注册。新教育研究院,在苏州完成“民办非企业”注册登记;新教育基金会即“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在江苏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新教育研究会,即“江苏教育学会新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由江苏省教育学会批复成立。这个过程既艰难又漫长,但极其重要。有了这些合法平台做基础,可以通过增设内部机构,进行平台延伸,实现有效扩容,放大事业盘子,把可以做的事情先做起来。待条件成熟,再逐步搭建更高的平台,更好地满足新教育辐射全国的需要。
“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则大事可成。新教育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是有方向和逻辑的。
选择德高望重眼阔心宽的人组成各种“理事会”,就是一种“贤者居上”;给各路领军人物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充分放手,让其“自组织”,就是一种“能者居中”;通过各种项目资助,激发唤醒并帮助一线老师耕耘教室,创新课堂,建构课程,就是一种“工者居下”;诚邀业界领袖、行业精英成立专家委员会,组建顾问团队,就是一种“智者居侧”。
过去的一年,新教育机构变革的步伐在加快。研究院成立海门、石家庄桥西、绛县和焦作四个地方新教育研究中心,让新教育行动研究更加突出重点,靠近一线;成立新教育讲师团,让新教育实验区培训进一步针对需求,满足发展;成立新阅读研究所,开展“基础阅读书目研究”,让新教育传统核心项目深入开掘,领跑同行;成立“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从“评价与考试”入手探索“让指挥棒正确指挥”的可能路径;成立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在职业教育领域拓展新教育实验的探索;此外,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各地分站的建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苏州大学筹建首个高校新教育研究院,在海门筹建首个新教育培训基地,也已开始启动……
新教育课题管理中心,通过架构实验区区域联盟,促进各地新教育开放周活动广泛开展;新教育研究中心集中全力在鄂尔多斯罕台精心打造新教育榜样学校;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高品质的教学与研讨扎实推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相继发表评论,点评并建言新教育;《读写月报·新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在广大读者中逐渐赢得口碑;教育在线网站通过《悦读周刊》荟萃论坛精华,传递核心价值;研究院办公室主办《新教育》报,每月如期印发,传递实验动态;永鼎图书推出“新教育童书书包”,服务书香校园……已经搭建完成的组织架构,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教育基金会去年启业,全年募集善款已达400万元,一批新教育项目获得资助,良好开局,迈开基金会稳健的发展步伐。
以结构谋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新教育组织架构,为新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结构基础。
新教育元旦发展论坛、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国际论坛、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新教育每年固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也形成了一种结构保障。
特别是新教育年会已经成为新教育的一种仪式和庆典。每年一个主题。2012年主题锁定“完美教室”,那里有根植生命本源的成长,那里有师生幸福生活的栖居,同样让人充满期待!

《校长》:面对这个庞大的团队,新教育如何建设自己的团队文化?

卢志文:随着新教育实验的进一步推进,新教育共同体成员数量急剧增加,加强新教育团队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个命题,早在2007年运城年会上就已提出,这些年也在进步,刚刚破题,亟待加强。
世界上任何一个由组织体系组成的集体,它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使集体拥有无限生命力,我们必须在组织体系之上,建立另一个体系——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更是一种精神纽带。它虽是无形的,但也是无限的,它超越时间和地域,超越制度和规范,超越个人和团体。
新教育团队文化,应该是新教育共同体全体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共同愿景、价值观和使命。它代表了团队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新教育团队文化,反映了一种“提升民族教育的理想追求”,一种“教育NGO的生存哲学”和一种“个体不断超越的生命态度”。
新教育团队首先要梳理自己的价值链。新教育的价值链条应该包含“发起人”、“资助者”、“社会”、“政府”、“实验学校及其师生”和“新教育团队成员”。
我们必须“一手托六家”。新教育团队的存在必须对每一方都有价值和意义,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方失去价值和意义,那么,新教育团队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团队以行动、服务和创造去实现这些价值,并努力追求价值的最大化。
新教育团队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新教育团队应该倡导并践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助人成功,对人负责。
新教育团队宗旨:致力于民族教育的振兴与发展,致力于团队目标达成的最大化,致力于发起人和资助者意愿的充分实现,致力于共同体成员的一道成长。
朱永新老师亲自拟定了新教育团队的四种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和“公益情怀”。
“以理想汇聚人才,以行动落实理念,以服务践履使命,以创造提升价值,以实绩赢得支持”是新教育的团队发展观。
“社会性组织,志愿者行动,参与式发展,跟踪式服务,项目制运作”是新教育团队特定的生存方式。
新教育团队“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推行“赛马机制”,而非“相马机制”,并坚持:选人不拘一格,育人不遗余力,用人不法常可。
新教育人重视团队文化的积累和继承光大:认真总结、提炼团队的优良文化基因,使之成为团队发展的底蕴;吐故纳新,对团队文化进行滋养、丰润和淘洗,永葆团队文化的青春活力和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防范和消除不良因素对团队发展的制约。
每位共同体成员都有认同、培育、维护、发展和传递新教育团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新教育以统一的团队文化给各系统的内部子文化提供背景和支持;同时,允许并鼓励内部子文化的培育、创造和个性发展。内部子文化的成熟、健康发展是新教育团队文化向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

《校长》:您如何看待人们对新教育理论建构不足、新教育过于依赖关键人物的质疑?

卢志文:新教育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成长和完善的孩子。新教育在被鼓励、被期待、被传播、被弘扬的过程中,同样经历着被置疑、被批评,甚至被贬低、被谩骂。然而,我们永远应该对这一切心怀感激,因为,它使新教育变得更加成熟。
新教育不是书斋里的学术研究,而是一项行动,一场发自民间的教育改革运动。面对亟待改变的教育现实,有时候需要我们先投入战斗,再考虑胜负。因为,立即投入未必取胜,但不立即投入,肯定失败。
教育进步包括三种力量:“教育内涵和价值的提升”、“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及“教育内外技术的进步”。新教育,致力的是“教育内涵和与价值的提升”。新对应旧,新教育变革、超越和优化旧教育,绝不是要叛逆那些不以时间为改变的、不为时代而转移的、不朽的教育真理!教育有诸多真理很久以前就被证明,却在不同阶段的功利现实面前被抛弃,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回归和坚守,纠偏也是生产力。传播先进理念,提升内涵价值,回归原点的教育,就是真教育,也是新教育。
“理念一句话,理论一本书,学究一辈子”——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是从“理念”起步的,成功以后,人们把这些“理念”,演绎成“理论”。新教育从“五大理念”出发通过“六大行动”,实现“四个改变”。这种“用理想感召,以课题引领,由教师生发,从教室开始,在课堂极力,靠课程积累,于校园展开,有家长参与,依区域推进”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已经彰显出其强大的内生力和成长性,我们要坚持。不断提炼、总结、反思并完善理论建构,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
人,永远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制度要靠人去设计和执行,结构也要靠人去搭建和维护。新教育没有必要回避“关键人物”的作用。每一份伟大的事业都会有一个领袖和一批关键人物。这很正常。重要的是,每一个新教育人,都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把自己变成“关键人物”,有所作为;每一个新教育人,都要有“百年基业”的胸怀,把自己设定成“重要过客”,做好接力。

《校长》:新教育还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您对新教育的前景怎么看?

卢志文:没有问题和困难的事业,是不存在的。没有了问题和困难,我们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我们都是为解决问题和困难而生。我对新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份事业不可能没有坎坷,但当你看到这个团队中的那些痴者、智者、行者,默默奉献者、甘受委屈者,甚至追名逐利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份理想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奔忙,你会对这份事业没有信心么?

《校长》:你能给正在参加新教育实验的个人和学校一些建议吗?

卢志文:不是建议,我说一些零散的感想,供大家参考吧。
◆相信,是一种力量——深刻认同是开展实验的前提。
◆新教育不是教育教学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教育的整体变革。过新教育生活,而不是增加一个新教育节日。新教育可以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但新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课题,而是一个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生命价值的行动研究。
◆人影响人,而不是文字影响人。让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新教育是由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新教育是有待生成的,不是预设的;它是一种过程,是不断完善的,逐步深入的,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固步自封,一成不变,拿来主义,生搬硬套,都不是新教育。
◆新教育是草根的,民间的,自发的,主动的,是通过感召引领激发的,是“我要做”的;新教育不是官方的,靠行政推动的,强制执行的,被动的,“要我做”的。民间的、自发的,也不意味着是无组织的,自由散漫的,没有标准和要求的。
◆新教育实验的生命力在民间,但推广新教育,我们会借助于行政力量。但我们深知,如果实验不能吸引并走入教师内心深处,仅仅靠外部力量推动,必然会浮于表面,以失败告终。
◆新教育不是贴标签,不是赶时髦,新教育是唤醒,是编织,是仪式,是刻写,是穿越,是成长。新教育能够记入历史的,绝不会是概念和口号,而是榜样和故事。
◆新教育实验扎根大地,依赖一线老师的实践。我们每个人生来卑微,但我们不能自视贫贱,应如同美国的雷夫老师在普通的教室里、在每一节课堂上书写教育的奇迹。只要我们胸怀新教育的理想,把微小的个人放在新教育的大业里,就能够获得从事教育的意义,每个人短暂的人生也因此获得历史存在的价值。
◆坚守日常的新教育课程,就是逐步走向卓越的过程。坚守日常的教室,就是书写卓越故事的开始。坚守,让我们有了从容的心静和坚韧的实验勇气。
◆对于这个世界,或许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每一个人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然而,唤醒一个教师,就唤醒了几十个孩子,唤醒一个校长就唤醒了几百个孩子,唤醒一个局长就唤醒了成千上万的孩子。这就是新教育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2:14 , Processed in 0.0753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