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张老师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15:3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和张老师的故事
徐 斌
寻找中的观望
对于一个心中有梦的青年来说,他的眼光总是要不断搜索寻找周围的“星”。那些灿烂在长空的星星,明亮地照耀着他的眼睛。他望着星星的运行轨迹,寻找着自己的坐标,并幻想着有一天,那一份星光也属于他。
1987年,18岁的我从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如东县掘港小学工作,也开始了这样的“搜星”行动。海门,张兴华——这个名字,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文理兼通”,“才高学深”,这些评价张老师的字,在我的心中很有分量。
但大师在海门,而我在如东的掘港,那是一段长长的距离,我只好远远地观望。我不晓得哪一天才能去叩开那一扇海之门,拜见到这位叫张兴华的前辈。
机会终于来了
1991年春,我参加南通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获一等奖,并获得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封闭式赛课的资格。
赛前的准备是大海捞针的过程。我参加的是低年段的赛课,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我把低年级阶段的4本教材都翻烂了,详细备了60多节可能性较大的课。
除了备课,就是试教,请来了各方专家为我“会诊”。在这过程中,我终于有机会靠近了张兴华老师。
张老师一次一次走进我的课堂,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我的课堂语言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体态语言机械生硬、单调重复,不够丰富多样;教学语言书面化、成人化,过分讲求抽象逻辑性,连表扬都是硬邦邦的,不够通俗亲切,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需求。
那么多的“不”,让我信心大挫。我也知道,这是我的缺陷,但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语言习惯,又谈何容易?
正当我苦闷徘徊时,张老师给我出了个金点子——听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故事大王”孙敬修爷爷等人的录音,而且规定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于是,每个晚上,听录音成了我睡前的必修课。当时我还住集体宿舍,为了不影响同伴休息,我带上耳机,常常是伴随着鞠萍姐姐的声音入眠,一觉醒来,磁带还在循环播放着……几个月如一日。这样的“魔鬼训练”对我的帮助很大。在倾听揣摩中,我渐渐找到了语言动听的诀窍——这些语言短句子多,描述性强,生动形象,清新亲切,如话家常。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强化训练还真使我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赛前夕,张老师又一次来到我的课堂,连连称赞我的努力。
10月16日,扬州仪征,我的首节省级亮相课《万以内数的读法》,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专家们特别提到了我的课堂教学语言,娓娓道来,不急不徐,张弛有度,还有些幽默。
张老师又对我说,课堂语言的锤炼,不是为了一节公开课或者比赛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课堂语言的锤炼,应该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
我不敢懈怠,开始了课堂教学语言的新追求,并把它落实到平时的每一节课中:追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使之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追求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力求避免机械重复或者使用口头禅;追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尽力把问题问得清楚明白,让学生心领神会;追求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善于使用幽默话语,增强语言的影响力、感染力;追求教学语言的诱发性,积极引导学生向着思维的未知领域探幽索隐,获得感悟之乐、义理之趣。
在张老师的不断鞭策下,我正努力追寻着一种充满魔力的灵动的课堂语言。
做中学
经历了这样的耳提面命,我自然把张老师当成了我的师傅。张老师在海门有一拨徒弟,但对我这个编外徒弟,却是格外关心。
有一次,他对我说,在课堂上,你现在站稳了脚跟。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上课呢?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要想登上新的台阶,专业理论积淀不可少。
我也知道自己的底气不足,但专业理论书籍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呢?
张老师送了我一本他编著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不妨就从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看起吧。”
书不厚,才一百多页,翠绿色的封面,给人清新之感,我用一个星期就把它看完了。这本书选择了一线老师喜欢的叙述方式,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为知识的形成与获得、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智能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四部分,每一部分的叙述结构都按照教学实例→心理分析→教学运用的方式,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读完了一遍,我爱不释手,又进行了第二遍的回读。研读这本书,我为张老师精深的心理学研究而折服,也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1996年,张老师主持承担了江苏省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他把我吸收为课题核心组成员。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阅读到了不少数学学习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在教学中,能自觉依据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设计进行理性的阐述。五年的课题研究,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海门参加课题会议。此外,张老师还多次让我在海门实验小学借班上课,以我的课例为载体,和我一起深入具体地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课题结题时,张老师主编了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专著——《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我有幸参加了其中两个章节的撰写。至此,我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张老师带着我走进了小学数学教育科研的大门。
温暖的目光
2002年秋天,我来到苏州工作,和张老师见面的机会渐渐少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大多只能依赖电话。电话里,我经常向张老师汇报自己业务上的收获,或者教学中的困惑。张老师每次总是不厌其烦,悉心聆听,并不断鼓励我向新的高度出发。他就是这样,把发现苗子、提携后学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
2005年5月的一天晚上,电话铃声响起,是张老师从无锡给我打来的。他欣喜并激动地对我说:“徐斌呀,你最近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这是我审读杂志以来所看到的最有分量的一篇文章!”(我那篇文章的题目是《理想课堂——心中永远的梦》,阐述了我追寻理想课堂的几个主要阶段的感性积累与理性归纳。)听着张老师充满激情的鼓励话语,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所有的感谢都显得那么苍白。
我们的电话,还在继续。我知道,身后有这样关切的目光,我一定可以走得温暖而久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4:09 , Processed in 0.0852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