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唤明确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6 10:2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呼唤明确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

陈家彦

  一、语文课程内容不明确带来的问题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必须有相应的课程内容,给教学一个“应该教学什么”的规定。但看一下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除了几条要求外,未给我们具体明确的陈述,既无内涵界定也无外延限制。
  课程内容体现在教材中。现行教材为单篇选文集锦,但在一篇篇的课文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有,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包,这些选文是如何去体现课程内容的?哪些是属于课程内容的知识?“用教材教”教什么?广大教师昏昏然茫茫然。
  课程内容不明确的语文教学,其现状如何呢?
  先看教师的教。课程内容不明确的文选本教材,给教师的教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除少数精英教师外,在广大教师那里,他们“悟”来“悟”去,还是不明白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于是,只得遇风就去讲风,遇雨就去讲雨,“左司马”也好,激光也好,都得去钻研;什么手法新鲜就用什么手法,什么理论时髦就赶紧运用什么理论,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原型批评、接受主义理论,或什么与什么整合理论等等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运用麻衣相法来分析肖像描写。总之,语文教学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想,进入某一学期某一单元教材的一篇文章,它是用来完成课程内容的某项教学任务的,只要使用同一教材,基本教学内容应该是不变的吧?但去看一看有关杂志中刊载的对同一篇文章所写的教案或教学实录,其教学内容竟大相径庭,其茫然与混乱可见一斑。
  再看考。本来体现在教材中每一学期每一单元的课程内容应是相对固定的,有相应的下限与上限,考试的内容本来就应对应于这个区间。但由于课程内容不明确,语文考试也变得无序。以《考试报》上各年级的单元检测题来说,几乎都是高考样式,每张试卷都是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选择题、主观题,课外现代科技文或社科文及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择题、主观题,文言文,课外诗歌鉴赏题等。为什么这一学期或这一单元没有学习古典诗歌但考试却有古代诗歌鉴赏题?以课文外材料设置的题目与这一单元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它检测这一单元的哪些课程内容?这些问题实在让人无法明白。而且这些试卷高一的给高二考,高三的给高一考也无不可。高考试卷里不能说没有我们教学中所教的知识内容,但这显得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让人难以捉摸。学与考的不关联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再看学生的学。语文到底要学什么?具体到一篇课文,这是好明白的,但所学习的这一篇课文中的这些知识到底是课程内容的哪一点就很难让人明白了。而学了一篇文章或一册书于考试于整个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什么用,学生也很难清楚。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觉到,对教材的学习并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人生的和考试的信息,他们也没有闲适的心境和更多的时间去与作品中的世界共鸣,也不会把阅读教材作为一种消闲娱乐。而当无数次的模拟考试让他们知道学习教材无助于考试拿高分,学了好多课文却无法获得解答语文题的方法和技巧时;当认真地学而考试也难保证取得好分数,有人不学也能得好分数时,他们的热情和信心就开始枯萎了。也许有人会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但他们看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数理化成绩并非都好,“文化昆仑”钱钟书当年考大学语文拿第一但数学就是倒数第一,华罗庚当年的语文成绩也不好。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帮助他们感觉不到。
  课程内容的不明确,成为一线语文教学的瓶颈,使语文教学今天仍然困境重重,步履维艰。
  二、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应突破的问题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根本任务。语文能力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一些,就是解读言语、文章和表述所见所思所感的能力。而语文能力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是所有学科都要担负的任务,这些并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任务,不是独立的课程内容,它只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所要坚持的一种理念,所要遵循的一个前提。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思想课,同样也坚决反对把语文课上成其他的人文课,反对异化语文。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高中语文是基础学科,高中的语文能力就是基础能力,是适应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既然是基础,要求就不能过全过高,学生不可能在中学就样样都会样样都懂。因此,中学应该有一个较明确的初级阶段式的能力目标,这个能力目标不以大学为标准,不能以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能力为标准,而只能是中学生的标准。否则,永无止境的开掘、论争与追求,其结果就会让中学不堪重负。
  与基础能力相对应的是达成这个基础能力的课程内容。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应该有明确的范畴,每一学期每一阶段应该有什么、处于何种程度都要具体明白且要有明确的上限和下限,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能是无所不包,样样齐全,只能是无限中的有限,只能是为达成基础能力的有效的内容,有效的知识。固然,语文现象随处可见,语文知识随处可学,语文能力随处可练,但之所以要有高中语文学科,要有语文课堂,目的在于通过有限的中学课程内容的教学,集中地高效率地掌握和达成适用于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大语文”是语文,但并非都是中学阶段应掌握的课程内容。
  教材是体现与阐释课程内容的,需要有适合课程内容的语文教材。其实,如果课程内容确定了,那么教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是文选式教材,无非是把这个课程内容分化到每一册书每一单元甚至每一篇课文而已。有人就对高中诗歌所有单元进行重组,目的大概就是想以自己拟定的课程内容来贯穿课文。或许有人会问,每个人都仿照去建立一个课程内容不就得了吗?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须由国家统一确立才行。
  教材难以突破的是文选式体例。很多人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是“用教材教”,即用教材来例解或教课程内容。能不能有一种以课程内容为纲、以文章为目的教材?比如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为内容设置一个单元,对于这个单元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用几篇文章来例解。教学就围绕这一内容进行,虽然这些文章可以用来学习诸如概括要点、分析中心、鉴赏艺术特点等内容,但这一单元教学的中心任务不能偏离,完成中心任务之后,你要再教学什么、训练什么都行。语文还可不可以像数学分成代数、几何、三角函数那样,把教材分成如经典作品整合性阅读、实用文阅读、写作一类的形式?当然这样做也许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只要注意克服,或许能走上一条新路。
  有了明确有序的课程内容及教材,教学就有了明确的依据,这样教师就不会遇上风就讲风,遇上雨就讲雨,遇上“左司马”就谈古代官制,遇上激光就去讲激光了。那样写下的教案与课堂实录,无论怎样的变化不同,其课程内容是不变的。而在方法的选取与运用上,无论怎样的不同,都是为了最便捷地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有了明确有序的课程内容及教材,那么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教学什么是具体明确的,各个单元各个学期的考试内容也是具体明确的,就不会含混不清,就不会是高一的题可以放在高二考、高考题也可以放在高一考。而高考,形式可以花样翻新,但与课程内容应紧紧相连,很多在业余学习中把握的要在大学才去掌握的知识内容,比如律诗写作、对联、猜谜语等没必要纳入高考。
  建立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大大减少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更为具体有效,或许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8:57 , Processed in 0.4455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