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着谢老师“读闲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17: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跟着谢老师“读闲书”


文/袁源[南京]



   我不算个读书人,至少不算个善于读书的人,因为我读书比较慢,也比较粗浅,还容易忘记,这常常让我很沮丧,也让我对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油然而生敬意。
两年前的夏天,我偶然间看到朋友在读南京外国语学校谢嗣极老师编著的《读闲书》,借来信手翻了几页,不觉着了迷。正巧有机会与谢老师共事,我便死皮赖脸地跟他要。他起先说这不过是校本课程的教材,没什么的,但经不起我盯着要,便送了我一本。于是,这本书便常常跟在我身边,但凡空闲,我就拿出来读一点。这一读,便是两年。
这本《读闲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的,近17万字,薄薄的一册。然而这书又实在是厚重,我读了两年也没有真正读完。
老师在书的序言里如是说:“‘读闲书’这门选修课始开于五年前……开课的原因有二:一(是)有感于现在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做各类习题的时间太多,读闲书的时间太少;二(是)我有乱翻书的爱好……就如贪嘴的食客。食客尝到美味,总喜欢或向同好炫耀,或向别人推荐……如果有人信了我的推荐,也去品尝我之所谓美味……那我将感到莫大的欣慰。有一点可以负责,(这美味)我是先尝过的,绝不同明星代言广告。”
原来这是本给高中生荐书的书,是用来上校本选修课的教材,可我依然觉得它厚重,不要说品评,就是感受也是一言难尽的。我只能不顾才疏学浅,妄自言之,算是给读这本书留点痕迹。
首先冲进我眼中心中的是这本书里的书,这让我为选书人的眼光和境界深深折服。这本书共12个单元(也许谢老师一学期正好上12节课,当然有些单元我觉得一课时是不会尽兴的),每个单元推荐2-4本书,共42本书。我且将目录录于下:
第一单元:亲近书本——品书录
让梦从这里开始——《书的梦》
书痴叶灵凤——《读书随笔》
听谢泳说杂书——《杂书过眼录》
假如无聊——《无聊才读书》
第二单元:过去的大学——过去大学的风采
北大人说“旧事”——《北大旧事》
看“燕园”风物——《风物》
清华园里的沉思——《清华园随笔》
神游清华园——《清华园风物志》
第三单元:流年碎影——回忆录
钱穆的师友——《师友杂忆》
点滴往事皆成趣——《往事点滴》
外交风云录——《外交十记》
名人累——《鲁迅与我七十年》
第四单元:生命的足迹——传记
昌明教育平生愿——《智民之师—·张元济》
人间鲁迅——《鲁迅评传》
视思想如生命——《胡风自传》
心系江河——《长河孤旅》
第五单元:家书抵万金——家书
曾国藩的精神家园——《曾国藩家书》
傅雷的人格魅力——《傅雷家书》
沈从文的情感世界——《沈从文家书》
第六单元:匕首与投枪——杂文
风月,还是风云——《准风月录》
一把野火——《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第七单元:诗国徜徉——诗歌欣赏
听施蛰存讲唐诗——《唐诗百话》
再现名师音容——《顾随诗词讲记》
诗人讲诗——《流沙河诗话》
一本特别的诗话——《莫砺锋诗话》
第八单元:龙虫并雕——学者闲笔
看王了一“雕虫”——《龙虫并雕斋琐语》
博大精深的琐言——《朗润琐言》
金克木的奇思妙想——《文化卮言》
随杨绛思考人生——《走到人生边上》
第九单元:艺术的眼光——艺术家随笔
聊天见文化——《苗老汉聊天》
走进“二流堂”——《“二流堂”纪事》
黄永玉的侠气和才气——《黄永玉散文》
于是之的艺术之路——《情泉》
第十单元:科学与人文——科学家随笔
对科学的人文审视——《认识科学》
茅以升的桥缘——《彼此的抵达》
生命谱写的乐章——《凝动的音乐》
从容看风云——《看风云舒卷》
第十一单元:他山之石——来自异域的报告
因为迷恋——《为什么去中国》
马悦然的乡愁——《另一种乡愁》
思想的力量——《扫起落叶好过冬》
第十二单元:文化承传——翻译家随笔
居斗室而思天下——《斗室中的天下》
凭什么得意——《得意忘言》
说实话,不要说高中生,很多老师,语文老师都没有或很少读过这里面的书,我便是。这42本中我曾经读过的仅有可怜的几本,惭愧得紧啊。所以在读这本导读的书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买来补课,生怕赶不上谢老师的学生——事实上,即使连奔带跑,亦是赶不上的。而接触到这些书后,便不得不佩服谢老师挑书的品位了。这42本都是“闲”书。所谓“闲”者,应不是经世致用乃至立竿见影起效的,于当下学生应对高考,看似无直接的关联;再者,这些书也是非主流的,非时尚畅销书。但是,如果用点空闲,真正读读这些“闲书”,那真要“再上台阶”,登到“高处”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呀。
又令我动容的是荐书的方式。据说,谢老师上这些课的时候,主要还是用他惯常的办法,“质疑—解惑”。有些问题是他根据学情和书况提出的,有些是学生提出的,课堂上师生闲话,交流。其实这本书上,也能看出谢老师这种闲话风格。他从杨绛先生“‘隐身’串门”说得到启发,用“读闲书茶座”和“读闲书课堂”的方式介绍书,把“作者”或者相关者请进“茶室”,跟“主持人”漫谈。比如,介绍《顾随诗词讲记》,茶客就有顾随先生的学生叶嘉莹和周汝昌先生,还有人称杂家的张中行先生。三位大师各自“介绍”自己对顾先生的印象,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举活泼,学生很喜欢,但做起来颇难,“因为茶座虽是虚拟的,但茶客们的话,是千真万确的,全都出自他们公开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随意能找到的,全赖平时浏览”(摘自《读闲书》前言)。由此可见,谢老师自己便是书虫,而在这些书中出出进进,“隐身串门”,没有真功夫,真积累,哪里做得到啊!
今年寒假,我凑巧又得到一本《读闲书》,于是便拿给伙伴们看,大家看了都说“好”,都愿意像谢老师这样给我们的初中学生推荐书籍。于是,大家跑书店,泡图书馆,找来许多适合初中生读的书,每单元选出2-3本,也用对话或访谈的活泼方式编辑起来,推荐给新初一、初二的孩子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如果一个单元——也就是半个多月——读一本课外书,一学期就能读6本书,三年能读18本——哈哈,又要被讥为“如意算盘”了。哎呀,不好,这本新得的《读闲书》被小朱夺去了,他说:“你已经有了,就给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00 , Processed in 0.0804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