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文化在活动中鲜活(江苏南通师范第一附小 范崚瑱) |
|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从教12年,班主任工作做了近十年,我依然是个探索者,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可言。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些年班主任工作中的经历和教训,以及我的一些不成体系的思考向大家汇报,抛砖引玉,共同探索。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我认为是建设班风优良的班集体,创造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的空间和舞台。真挚博大的师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科学健全的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丰富多彩纷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纽带和载体。我就“活动育人”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大家都有体会,搞活动是乐了学生、苦了老师。一次班级活动从准备到组织到总结,比上一堂课累好几倍。不过,我现在觉得,累得是值得的。
——我的第一批学生今年大学要毕业了。去年路过丹阳的时候,有十几个大小伙,大姑娘在肯德鸡等我。我们聊天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小时候我们一起搞得活动。小到过元旦时班里包混沌,谁吃了几个,我送给他们的新年贺卡上写的是什么话都记得。那时候,我们班级有自己的舞蹈队,小发明组、文学社、演讲组,这些大学生还能说出自己在这些小组活动中的趣事和获得的奖项。连我们一起跳的第一个舞蹈《青苹果乐园》,有哪些动作都能比划。那时候,我是个才毕业的小姑娘,没有一点管孩子的经验,整天乐呵呵的,凶不起来,但是,学生对我的话基本上能言听计从,原因就是,他们怕我取消活动,活动是我管理这些小东西的法宝。
我想,我教了他们三年,课堂上的说教也不少,他们不记得了;教的课文也不少,他们也不记得了,一次次活动他们却记得那么清楚,活动的育人功能实在是不能小看。如果我们不怕苦,不怕烦,用心设计组织更多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那么不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吗。
细细想来,活动的好处很多。
一、能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学校本来就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儿童的吸引力有多大,老师们都深有体会。有活动的日子,学生到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是春游、秋游这种老生常谈的活动,也永远是学生盼望的。
二、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活动是这些品质形成的催化剂。我们班每次开联欢会,会场的布置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布置会场要用的彩纸,花束,彩灯,背景音乐等,都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从家里带来用得上的东西,并以能出上力,帮上忙为荣。遇到一些和其他班级的对抗性的活动,比如:拔河、运动会,全班同学更是空前的齐心。活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集体的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使班级集体显得有吸引力。
三、能最大程度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树立班主任的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一个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班主任的“威信”。很难想象,一个班主任站在全班学生面前,学生根本无视他的存在,这样的班主任能带好班级。威信大致可分为三类: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的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我看我们班主任应该多拥有“情感和能力的威信”,少用点“权力的威信”(少用不等于不用,不用有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理的)。活动能帮助班主任树立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在师范学校一专多能的培养宗旨下,大多数的教师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虽然不一定很精通,用来给学生启蒙却是可以的。比如说,书法,绘画,下棋,弹琴、做手工、航模、集邮等,开展多种活动,既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也给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增加了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获得集体认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也为教师自己展示能力提供了舞台,对于树立威信很有好处。另外,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教师给学生的及时指导,关心,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的目的。
总之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不排除活动中的消极影响也会伴随他们终身。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地组织好每一次活动,烦些、累些值得。不要在麻烦、劳累面前却步,让我们共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在师范里,教育学老师就讲了一遍又一遍,其实,活动也是这样。开展什么获得,怎样开展,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情况确定,设计,组织活动。我的体会是“把握主线,广种博收,无处不可下金钩。”
活动项目的选定其实范围极广,可以从下面几类来选定:
竞赛类。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情有独钟,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学习竞赛,才艺竞赛,劳动竞赛等都可以。我尝试开展过小巧手折纸,剪纸,定钮扣、贴画比赛、比赛,有些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也有作用。还尝试过小博士“歇后语接龙”、故讲事比赛,"古诗擂台";"卫生知识知多少","奥运知识抢答"等比赛。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比强调一百遍知识到重要性更有效。
节庆类活动。在每个节庆到来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9月可以开展“名人和他的老师”故事会,“假如我是老师”演讲,敬师卡制作比赛,唱给老师的歌演唱会;10月可以开展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我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手抄报展览,共和国的建设者风采——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报告会等,中秋节前后,可以开展天文知识竞赛,月亮的传说故事会,家庭中秋联欢创意。世纪之交我们曾经以“龙翔龙腾 奔向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有“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巧手美化生活”制作贺卡布置教室比赛,跳绳比赛,“绘蓝图抒壮怀”地面粉笔画大赛 “千禧年我有一个心愿”征文大赛,联欢会。丰富队员们的生活,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促进队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社会实践类活动。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如“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尊老敬贤的“童心小队”、“学当一天家”、“我们也有一双手”、“争当自理小能手”、“管好自己的小天地”。我们多次带学生去福利院给孩子、老人表演节目,为他们募捐,做好事。
娱乐类。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小游戏,也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内容。比如渗透了合作精神培养的两人三足跑,锻炼手的灵巧性的夹玻璃珠,有趣的贴鼻子等,都可以作为调节班级气氛的活动。
主题系列活动类。学校中心工作,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选题。
活动的形式很多故事式、展览式、竞赛式、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参观访问式、调查式,还有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都可以。
只要做有心人,发挥创造性,何愁无处下金钩。
活动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一、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同样是安全教育,苦口婆心的规劝或说理,甚至于是威吓或哄骗就比不上一次活动。我感受最深的一次小活动是“寻找危险的藏身之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基建期间,校园环境并不理想,有很多危险隐患,说了多次都不起作用。我在一次晨会课上提出活动的要求——课间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安全,想想自己遇到的一次险情,自己扮演“危险之王”,编一个小故事或者是小品,班队活动课上来讲故事,演小品。结果,有的孩子为了渲染后果的严重程度,充分想想,描绘了一幅幅血淋淋的场面,把自己都给吓住了,这次活动引导孩子预见了忽视安全的后果,明显小心谨慎多了。
二、树立正确的活动观。活动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过程,是手段,是契机。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刚开始尝试活动育人的时候,我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希望活动搞得热闹、漂亮,有时不惜亲自代劳,赤膊上阵,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我的第一次活动是“净礼,五星红旗”,是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此,我找故事,作幻灯,编舞蹈,排诗朗诵,写剧本,还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学生教师都累得要死,最后,活动在全校观摩,热闹,漂亮,活动方案也在《小学德育》杂志上发表了,表面看来,这次活动很成功,其实,这样的活动和如今盛行的演课式的公开课作秀一样,只是表演,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作用不大。同专题的另一次活动就不同了,我把全班学生按照居住地分组,让学生通过寻找老照片,寻找家里的老古董,调查楼道各家的故事等途径调查,然后知道每组制作一份手抄报,准备一个演讲,集中汇报交流。这次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活动程度高,活动空间大,教师只是指导协调,轻松了,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一组同学找到的老照片上,有爷爷住过的泥墙草顶的房子,有爸爸结婚的简易平房,还有后来的套房,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样的活动才达到了目的。
三、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能巧妙自然地渗透在其中。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我在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先就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我做过一次模拟拍卖活动。给每个孩子发24张小纸条,每张纸代表一个小时,到生命商店购买,有单位时间的睡眠,游戏,劳动,学习,饮食等,买好后请学生介绍购买的结果,和这样购买的原因
四、活动要注意及时总结。因为认真总结本身就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要及时。活动后没有总结不行,有总结不及时也不行,因为准备活动和总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以后开展活动的连续性。所以总结不及时就失去了活动的教育时机,也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性的影响作用。另外,认真总结是活动效果的升华,又是活动效果的发散。既要帮助学生总结,也要作自我总结,有总结才有提高。活动要有记载每次活动的总结都要做记载,记载既是总结认真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又可以为下次活动做积累。
|
从儿童立场出发审视教师教学行为 备课务“细”。
儿童是发展中的生命个体,存在着无穷的可能性,他们对一堂课的学习期待往往远远超出教师和教材的预期。只有细之又细的准备,才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其中的差距。尽量减少教师知识、技能的盲区。
导课谋“新”。
儿童的好奇心是他们探索世界,积累经验的动力。新的事物和领域对儿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开课伊始就以“新”奠定探索的基调,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具有了一种可能性。
展课求“活”。
一堂课犹如是在以教材为场景,教者为向导,师生一起展开的一次探险旅程。整个行程将如何开展,不是以向导既定的导游路线为轨道,而是以探险者前进的步伐为轨迹连缀而成。作为组织着的教师一定要恰当地处理预设、场景、游客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灵活地控制进程。
反馈究“准”。
从儿童立场出发的课堂教学时刻把服务于儿童的需要当成是教学的要务。反馈是获知学生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常态教学中多见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意见征询,都可以归入反馈环节。反馈讲究一个“准”字,时间准,对象准,判断准。
评价宜“容”。
课堂评价一直是教师介入儿童学习活动的主要手段,他往往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评价一定要谨慎,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评价,都会造成课堂教学进程不可估量的实质性的改变。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容”的意识,无论面对怎样的课堂学习状况,无论面对儿童怎样的表达,要善于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试图理解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发现其合理性,追根溯源,针对原因进行帮助。
辅导应“实”。作为儿童立场的课堂教学,最基本原则应该是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立场。强调“每一个”旨在将这种“应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只有强调每一个,这种“儿童立场的观念”才能走出抽象概念的方格,成为真正的课堂教学行为,毕竟,儿童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而非抽象的符号。因此,面向每一个的实实在在的辅导和帮助,才是儿童立场教学的根本。“实”要求教师眼里有具体的学生,“实”敦促教师关怀空间角落和心理角落里的被遗忘的“那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