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爆料:本站管季超以优异成绩取得四川话四六级考试证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 09: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站管季超以优异成绩取得四川话四六级考试证书




[蓉城路透社熊辉报道http://xnjyw.5d6d.net/thread-51283-1-1.html]湖北《教师之友网》服务生管季超日前取得四川话四六级考试证书。

    管季超是在《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六期》http://xnjyw.5d6d.net/thread-51066-1-1.html学习期间经过严格考试取得此证。

    获知川话四六级过关,管季超深情地说:感谢老诗人流沙河老师面授辅导整整半天!

    据悉,管季超已投师[三轮兄弟]门下开始学习用四川话唱香港歌,准备在明年第七期[高研班]联欢会演唱。



==[四川话四六级考试]考试中心考官公布获得通过考生名单。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4:00:11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22:22:19 | 只看该作者
评卷老师:
王安源/李勇
1.  锤子 提示:不是钉钉子的用具。
2.  老子 提示:不是道家,也不是爹地。
3.  烦求的很 提示:女性不宜。
4.  咋子嘛 提示:似为问句。
5.  是撒 提示:似为附和。
6.  晓得不嘛 提示:有关切/探问态。
7.  杂喃 提示:言简意明。
8.  爬开 提示:举句例:‘请菲国从黄岩岛爬开!’。
9.  哀求 提示:似不是‘哀求。’
10.  瓜迷日眼 ??
===四川话四六级考试真题揭密:
                              词语解释题。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40:58 | 只看该作者


==学会四川话不容易,请客庆贺一下!必须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09:25 | 只看该作者
姓为中国百家姓120位至125位之间。因封邑而得姓,出处有二,一是源于嬴姓,二是源于芈姓。逯姓名人有:逯普,逯中立,逯德山,逯泽宇,郡望:广平郡

 逯(Lù)姓源出有二:

  1、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上的记载,逯是一个地名,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邑名叫逯(今陕西省境内),后来有一位秦国的大夫被封于此,其后人就以封邑名为姓,称为逯氏,世代相传。

  2、出自芈姓,亦以邑名为氏。据《路史》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族中的同族,后代中也有以邑名为姓者,称为逯氏。



迁徙分布  (缺)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逯邑那地方,就在现今陕西省境内,而逯姓始祖原是秦国的公族,秦国公族嬴姓,所以说逯姓是出于嬴姓的,嬴姓作为秦国公族,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使秦国强盛,奠下称霸基础的秦穆公,嬴姓[1],名任好。任好重用百里奚等能人,扩展势力,雄踞一方。可是秦国风俗粗野好武,有些礼仪很野蛮,比如葬礼中盛行杀殉,秦穆公死时钉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子车奄息等三人是秦国人崇敬的贤良。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也排斥文治。关于逯姓的来源,在许多姓氏古籍上都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甘肃和陕西一带,当时的逯邑,也在这个地区。另外,根据《路史》上的记载,楚国的公族中也有逯氏。望族居于广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鸡泽县东。

历代名人  逯姓虽然不繁人不众,但在历史上却成名甚早。早在汉代时,就有一位叫逯普的人,被封为蒙乡侯,新莽时逯并,为大司马;元有监察御史逯鲁曾;明有孝子逯相、镇抚逯德山……等。

  逯中立:明朝文士,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有胆有识。他举为进士后入仕,官给事中,虽然因为打抱不平被朝廷贬官,虽然因为打抱不平被朝廷贬官,但人们都称赞他胆识过人。

  逯钦立:山东巨野人。字卓亭(1911-1973),笔名祝本。研究有关古典文学。著有《屈原离骚简论》、《陶渊明集》,辑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散著见重庆《读书通讯》、南京《学原》等刊。

  逯晓斗,生于56年,河北安平人逯家庄人,知名企业家、慈善家,河北安平“十大道德模范”之一。现任山西省陆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05:40 | 只看该作者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

欢迎


[黄埔六期]学友
逯凤 /项海杰 /。。。。。。



实名注册[入住]本站!!!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0:50:52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0:42:3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j3axRwdeDA


==这首歌管季超已练习50遍。。。。






==四川话好像特别抒情。。。。。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0:41:10 | 只看该作者
四川话基础
四川话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拥有多种含义。
1、由于成都及重庆两大城市在四川地区的地位和对外的重要影响,四川话通常指西南官话成渝片,即成渝话,成都话和重庆话是其代表。
2、也可指四川方言,即流行于四川及重庆境内的方言的总称。
四川话的特点
作为官话的一个分支,西南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是很高的。作为西南官话的一部分,四川话内部的一致性也是很大的。同普通话相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都
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怀。尽管如此,作为地方方言,尤其是鉴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来源的复杂,至今仍有三十多个客方言岛、四十多个湘方言岛的情况下,四川话内
部,四川话与普通话,都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
语音方面,以成都话为例,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声母无卷舌音zh、ch、sh、r不卷舌;增加了舌面鼻浊音n、舌根鼻浊音;鼻音n和边音
l是一个鼻化的边音,听起来像二者的自由变读。②韵母中无后鼻音韵母eng、ing、ueng,无单音韵母e、-i,无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
母iai、合呼复韵母ue、撮口呼复韵母ǖo。③声调调值无高升调。
就四川话内部来看,语音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差异性。单就声调来看,就近三分之一的县市有独立的入声声调,有20个县市古入声不归阳平而归阴平或去声。但是,
这些地方(西昌、冕宁除外)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与成渝片这四个声调的调值相类,分别为高平调、中低降调、高降调、低升调或低降升调。
至于细微差别,各地颇有不少,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构词法方面,跟普通话对比,构词法上显著的不同是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即,名词能够重叠,动词一般不能重叠。
1、名词的重叠。四川话的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大都能重叠,且多数重叠式第二字儿化(川东比川西多)。重叠式表示小称。非重叠式有单字单用、加"子"尾、加"儿"尾或儿化等几种方式。具体的词各地不尽相同。例如:
草-草草 虫-虫虫儿 壶-壶壶儿
洞-洞洞儿 人-人人儿 嘴-嘴嘴儿
某些动词性语素和形容词性语素也能重叠,重叠后构成名词。例如:
沉沉(沉淀物) 抽抽儿(抽屉)
皱皱(皱纹) 方方儿(方形木块)
2、普通话有动词重叠式,重叠式的动词大都有尝试的含义。四川话动词一般不重叠,动词加“一下”或“哈儿”表示尝试或短暂动作。例如:
看一下 看下儿 看一哈哈儿
听一下 听下儿 听一哈哈儿
一些地区动词有“A-A”的格式,作谓语、状语或补语。例如:
他飞一飞的跑。
肚子痛得绞一绞的。
3、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虽然普通话也具有相同的构词方式,但四川话这类词远比普通话多,而且表意丰富,感情色彩浓烈,使用
频率高。这从川剧、方言作品和地方报刊上都可明显感觉到。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语缀构成这种生动形式,表达不同的状态或感情色彩。例
如,“火巴
”(软)前面加“溜”、“稀溜”、“捞”、“捞捞”,后面加“溜溜”、“捞捞”、“稀稀”等都表示很软,但程度却有细微的差别。这里A+bb的格式尤其值
得注意(A表示中心意思,一般能独立成词,bb是叠音后缀,表示某种状态或感情色彩):
①A多为形容词性语素,但也可以是动词性语素或名词性语素,组成的Abb格式都是形容词。例如:
红扯扯 黑黢黢 臭烘烘 慢梭梭;
翻叉叉 吊甩甩 闪悠悠 垮筛筛;
风浩浩 心欠欠 猴抓抓 嘴刮刮。
②相当一部分Abb式形容词可变换为AbAb格式,语意较Abb式略轻。例如:
活甩甩/活甩活甩 扯稀稀/扯稀扯稀
蔫梭梭/蔫梭蔫梭 慢吞吞/慢吞慢吞
③大部分Abb式是由A+bb构成,但有些可以认为是Ab重叠b而构成的,它同时存在Ab的重叠式Aabb。例如:
光生/光生生/光光生生
伸展/伸展展/伸伸展展
死板/死板板/死死板板。
还有些Abb式没有与之相应的Aabb式。例如:
密匝匝/密密匝匝 昏沉沉/昏昏沉沉。
④语素A的词汇意义很清楚,语素bb的词汇意义有些是清楚的,如“展展”、“甩甩”;有些则要同A组合之后才显示出来,如“生生”、“筛筛”。什么bb与什么A组合是约定俗成的。
句法方面,四川话在句法上与普通话对比,显著的不同是在补语的构成上。
1、能直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作程度补语(后带“了”)的词相当丰富,且富于表现力。例如:
很:累很了/胖很了/看书看很了。
惨:喜欢惨了/安逸惨了/热惨了/方惨了/好惨了/坏惨了。
完:对完了/好完了/体面完了/精灵完了。
2、动词后用“倒”、“起”、“倒起”作补语,相当于普通话的助词“着”或用“到”、“了”、“起来”等作补语。例如:
看倒看倒就睡着了。(着)
到处都买得倒这起布。(到)
管不倒那么多。(了)
坐起说不如站起干。(着)
赶紧睡倒!(下)
把裤脚挽起。(起来)
你坐倒起说嘛。(下)
你等倒起,我一哈儿就来。(着)
3、某些动词后加"得"表示可以、可能、应该做某事,普通话往往用“能”(可以、应该+动词表示。例如:
这起菌子吃得。(可以)
这个小娃儿刚满一岁,就走得了。(能)
十二点了,睡得了。(应该)
四川话与普通话对比,在句法方面,另一个显著的不同是语气词。例如:
得嘛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客观情况如此,有强调的意味。例如:
我们是一家人得嘛。
他走了得嘛。
哆 用在祈使句末或某些陈述句末,表祈使语气或委婉语气。例如:
让我再看一眼哆。
哈 用在陈述句末,有强调和提醒对方的意味。又用在祈使句末,有较强的请求意味。例如:
这是你自己的说的哈。
这是你说的,我没得这个意思哈。
莫搞忘了哈。
做完了再走哈。
嘛 有多种用法。用在陈述句末,表示事情显而易见或本应如此。用在祈使句末,加强祈请语气。用在特指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例如:
这种破烂大家都不要嘛。
这衣裳早就该洗了嘛。
快点吃嘛!
莫哭了嘛!
你要好多钱嘛?
嗦 用在非问句或反问句末,表示询问或增强质问、不满的语气。例如:
这是给我的嗦?
我说你几句你就烦了嗦?
你是死人嗦?
哟 用在疑问句或感叹句末,表示责问或不满等。例如:
你在搞些啥子哟?
他把我整得好恼火哟!
在 用在陈述句末,常与"倒、起、倒起"等连用,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有补足语气的作用。例如:
饭煮起在/煮起饭在。
位子他坐倒在。
那屋子还空倒起在。
综上所述,四川话和普通话虽同属官话,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上面仅是撮其大要,至于更细微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词汇中。
课程选择: 1. 四川话基础(本页)  2.四川话方言词典  3.四川话版的情书  4.经典四川话
5.看卡通学四川话   6.学说四川话mp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5:24 , Processed in 0.0698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