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本极好的人学教科书 教育禅·第十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6 14: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本极好的人学教科书   教育禅·第十期





思考篇 1
一本极好的人学教科书——读高尔泰《寻找家园》(王尚文) 1
借镜篇 3
孩子向我们发出的警示 (钱理群) 3
案例篇 9
湖北大一女生休学一年骑自行车去伦敦 9


思考篇
一本极好的人学教科书——读高尔泰《寻找家园》(王尚文)
看完《寻找家园》,久久无语。查版权页,发现它出版于2004年,也就是说,我是它出版整整八年之后才与之邂逅的,一位朋友送我这本书也有好几个月了。一则感到沮丧,八年来我一直不知道有这么一本好书,我都干什么去了?!一则又感到庆幸,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八年,终于还是读到了它。我深深地感谢这位送书的朋友,更为高尔泰先生写出这样的好书而莫名地感动、振奋。多少年前,我接触过他的美学论著,敬佩他的独到见地,现在读了他这本纪实自传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录,一个更加高大伟岸的真正的人突然站在了我的面前,既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浅薄、猥琐、懦弱,又为同一年龄段中有人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的遭遇而分外欣慰。
书分两卷:“梦里家山”和“流沙堕简”,由各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连贯的四十多篇文字组成。前一卷写他的童年、少年,后一卷,主要写他在夹边沟的右派劳教生涯和在敦煌的文革岁月,让我震撼的是《流沙堕简》。类似题材的回忆平日也看过一些,有的来自个人的记忆,呈现的是事实、现象;有的出之于反思,除了事实、现象,还有有深深的自省、沉痛的倾诉;而它,则是穿越了事实、现象,也不是一般的自省、倾诉,它着重展示了人在特定环境中变恶和为恶的必然性和无限可能性,原本是好端端的人,也会因饥饿、自保而被不断地激发出人性之恶,不由自主地同流合污,情不自禁地助纣为虐,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聪明才智仅仅用于对人的算计,当然动机是常常是为了自保,但也往往只有对别人的算计中才能自保,人因此而变得极度的狡黠、凶残,而且特别虚伪。人就是如此这般地自觉而又无奈地变成了非人,即所谓被开除出了“人籍”的“异物”。明明是人,不是鬼,不是兽;却又比鬼和兽更可鄙,更可怜,也更可怕,总之是人不人,鬼不鬼,兽不兽,完全有别于设计、建造毒气室和毒气室里就死的人,而是宇宙中、地球上的另类,是人类演化进程中误入歧途的畸形变种。有人在夜里假装做梦高呼“毛主席万岁!”,也有人编造曾经“亲见”别人在毛主席像上打过钢叉的谎言以落井下石,而他们之间从无冤仇或过节。至于人的尊严,相互之间的怜悯、信任,则是根本无从谈起的绝对奢侈品。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就在相互的提防、咬啮中苟延残喘,在绝望中拖着、挨着、忍着。
而且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自然,确确实实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作者没有添加什么,更没有造假作伪——坦率地说,就是有心刻意造作,也决没有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本身不知要比小说丰富生动多少倍,隐约记得巴尔扎克、车尔尼雪夫斯基都说过类似的话;但有时在生活里绝对是真实的人和事,写成小说却会变得是虚假的了,善良的读者难免少见多怪。这本书因其是纪实而使本是不可想象的凶残、难以置信的诡计、匪夷所思的荒唐而变得不容置疑。我想,即使五千年之后,假如人类尚未毁灭,也许会感到诧异,然而也不能不信,不能不为之感到恐怖。恐怖!有时放下书,还以为仍在恶梦当中,久久不能摆脱。要费好大的劲,譬如打开电视认真地看,才能使自己相信我不在这恶梦里,于是侥幸之心、庆幸之情油然而生,总算回过神来。过不一会,情不自禁地又拿起它来,又沉了进去。如是循环往复,直至读完而废书叹息唏嘘。读完,又想看第二遍,似乎这是一座走不出的迷宫。
这确实是一本让人看不厌的书,它是文学书,也是历史书,哲学书。其历史味、哲学味全部渗透在对生活真实的烛照之中。“文革”中,作者在敦煌研究所当牛鬼蛇神,“凡外面的红卫兵来串联,所里的革命群众都要临时把牛鬼蛇神找齐,让人家打一顿,作为招待,叫‘现场批斗’。”这种场面,我也见过,但只有作者看到了这是“作为招待”,并且似乎是不经意地写了出来。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我眼睛一亮,笑了出来,喃喃自语: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即此之谓也!再仔细一想,招待者和被招待者以及这两者和招待品是什么关系?招待者为什么会以此作招待?被招待者为什么又会欣然接受这种招待下得了手?——这是一个怎样匪夷所思的世界?于是猛地感到透骨的寒冷!招待这个词在我们汉语里实在是太平常了,但在这里却是一道具有穿透力的闪电!这本不厚的装帧也并不起眼的书却到处是这样的电闪雷鸣!真,是需要开掘和发现的;还需要美加以表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美,是自由的象征。常书鸿在批斗中脊椎受伤,不能站立,劳动时只能“两手撑地,跪着爬行”;派他喂猪,就只能是跪、爬、端三个动作的不断重复。有一个难得的可以说说话的机会,他告诉作者,“晚上喂猪的时候,想到了李白的诗句:‘跪进雕菰饭,月光明素盘’,相与大笑。”这一定是含泪的笑,作者虽然没有点明,我们自可仿佛得之。其中《沙枣》一篇的结尾是:“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的人,在追赶监狱。”当然,书里这完全是纪实,若把它看成隐喻呢?意味幽深。这就是我所谓的哲学味。从文章艺术看,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背面敷粉”。我想,这本书我还会看第三遍、第四遍乃至更多遍的。我经由这本书似乎也跟着作者攀登到了人性新的高度,看到了医治自己浅薄、猥琐、懦弱的希望。
因为我从书中,特别是传主的形象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浅薄、猥琐、懦弱。
这本书却并不让人绝望,在大丑大恶中仍旧闪烁着人性之善的火花,显示着仍然有人在不倦地探索它所能到达的高度。在“梦里家山”这一部分,我们看见作者从小就因向往自由而显得有些桀骜不驯。终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兰州十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整个变成了工作机器”,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一些既不爱我、也不比我聪明或者善良的人们来摆布。为什么他们有可能摆布我们,而我们没有可能拒绝”。于是读书、思考、写作,坚持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虽经学术权威们一再劝诫也决不回头。于是被打成了右派。我在大学毕业后跟他一样被分配,被摆布,但却从来没有像他那样去质疑过,因为此前我已经喝了足够多的狼奶而驯成了羊。多少年来,他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九死而未悔。文革中,他处境险恶,但他从容淡定,并总还是想着别人,并敢于冒险“半夜里溜进他们(指当时被彻底打倒的常书鸿夫妇——笔者)的小屋”去看望,回来又写了一长篇古风《呈常书鸿先生》,“蒙着灯抄好,第二天夜里,送了过去”。在被开除出了“人籍”之后,他仍旧在坚韧不拔地继续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字。我不禁自问:我能行吗?不说别的,在那极端恐怖的环境中,从他仍旧葆有对人的信任这一点看,就十分了不起!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勇气!
    我以为,他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高于他的美学论著,是当代具体而微的《史记》,更是一本极好的人学教科书,相信将是一本传世之作。



借镜篇
孩子向我们发出的警示 (钱理群)
(来源:钱理群博客专栏http://qianliqun.blogchina.com/

这是《正在发育》一书的小作者的自我介绍:“我叫蒋方舟,1989年10月出生,天蝎座,……生活在中国大陆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的一个普通的小学里,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但有时也做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11岁时出版了一本书,现在12岁的她又向世人献出了这本《正在发育》。这大概是属于近年被炒得很厉害的所谓“天才儿童写作”吧。我对此并无兴趣,而且在我看来,“天才”之类的桂冠是有可能成为扼杀人才的一把屠刀的。我注意的是作者的如下辩白:“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把我们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啦。我们的生活,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这些年我虽然在关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但心里一直没有底,因为我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少接触今天的孩子,当然更谈不上了解,那么,我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他们所需要的吗?对于我这样的既愿意为孩子做实事,又不了解他们的成年人来说,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我经常为此而感到忐忑不安。现在好了,孩子自己说话了,而且是这样一个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不是大城市)的普通学校(不是所谓重点学校)的普通的孩子(不是天才),我正可以从中得到某些信息。——当然,我也明白,这信息是有限的:这孩子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要写“一本书”(这是孩子母亲对她的要求),而人在“写书”状态与日常写作还是有所区别的,总要有意无意的遮蔽什么、强调突出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的人都有的经验,孩子想来也不会例外。但无论如何,这本由12岁的孩子自己写的书,总能够向我们提供某些成年人“绝对想象不到”的、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大陆的“小孩生活(心理,情感等等)”的部分真实情况。——我正是怀着这样的“期待视野”去读这本书的。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本书所运用的词汇。就随便抄一些吧:“男女有别”,“封建观念”,“心有灵犀一点通”,“初恋情人”,“抛一个媚眼”(第一节);“玩世不恭”,“大义凝然”
    (第二节);“划时代”,“试验田”(第三节);“重要机密”,“瞻仰”,“慧根”(第四节);“积极分子”,“共产主义接班人”,“孺子不可教也”(第五节);“另类”,“同性恋”,“小白脸”,“醉翁之意不在酒”,“生米煮成熟饭”(第六节);“发育”,“乳房”,“不可思议”(第七节);“悲壮”,“甜美“,“黑社会”,“解放”,“战友”(第八节);“素质教育”,“承包”,“做爱”(第九节);“孤男寡女”,“混混派掌门人”,“虎口余生”,“响应政策”(第十节);“帝国主义”,“女特务”(第十一节);“申请专利”,“圣地”,“蒙汗药”,“鬼鬼祟祟”(第十二节);“军训”,“教官”,“帅”,“太监”,“御医”(第十三节);“阅兵表演”,“旁观者”,“保守分子”(第十四节),“弱智”,“更年期”(第十五节);“玉腿如林”,“弱不禁风”(第十六节);“隐私”,“演员道德”,“含情脉脉”(第十七节);“女权主义”,“纯洁的美”(第十八节)“三教九流”、“混蛋”、“混球”、“混搞”、“少儿不宜”(第十九节);“天旋地转”,“乾坤倒转”,“风水轮流转”(第二十节);“违法乱纪”,“开庭审理”,“实战练习”(第二十一节);“模型”,“电脑组合”,“显示器”,“人体艺术”(第二十二节);“问题人物”,“深沉酷男”,“哲学”,“抽象派”(第二十三节);“泡妞秘岌”,“帅哥”,“鱼水缠绵”(第二十四节);“婚外恋”,“鲜花插在牛粪上”,“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次),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第二十五节);“谋杀案”,“东窗事发”,“狼烟四起”,“四面楚歌”(第二十六节);“中国特色”,“思想者”,“化悲痛为力量,化干戈为玉帛”(第二十七节);“洁身自好”,“英气逼人”(第二十八节),“诗性大发”,“过一把瘾”(第二十九节),“逃避”,“放弃”,“批判”,“阳光下的罪恶”,“罪恶上的阳光”,“审美观”,“莫名其妙”(第三十节);“生理优势”,“语言气势”(第三十一节);“寻找刺激”,“心有余悸”,“薄情寡意”(第三十二节);“哪壶没开提哪壶”,“白眼”,“火眼金睛”,“一票否决”(第三十三节);“赚钱”,“大款”,“青年企业家”,“商务通”,“水货市场”,“深藏不露”(第三十五节);“革命”,“国家机构”,“爱国”,“条约”,“社会主义辉煌成就”,“胜利”,“领袖”,“满眼泪水,满腹气愤”,“满脸庄严”(第三十七节);“有奖的思想品德”,“集体”,“小主人”,“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竞争意识”,“吃软不吃硬”(第三十八节);“颓废美”,“病病秧秧”,“改革开放”,“女流之辈”(第三十九节);“神圣”,“庄严”,“空荡”,“雄辩”,“激烈”,“成熟”,“深如秋潭”(第四十节)……。
    之所以不顾行文的累赘抄了这么许多,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具有语言社会学的研究价值的,也是语文教师与关心我们的孩子的成长的成年人应该认真考察与研究的。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这里的词汇面相当的广,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伦理道德、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生理、心理……各个方面,一个12岁的孩子掌握(知道,基本懂得其含义,并且能大体正确地运用)这么广泛的词语,这确实令人惊异:这显示了孩子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巨大潜力,而我们过去是严重地低估了;而透过这些词语,我们更可以看到今天的孩子的“生活世界”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当然的那样狭窄与单纯,或者如作者所说,我们确实把孩子“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了。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可以发现,孩子拥有的这些词汇,有许多显然来自学校的教育,来自书本,但更多的恐怕是来自社会教育,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这些成年教育者所严重忽视的。这里,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世俗语言的大量进入孩子的生活世界与语言世界,从而提醒我们注意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过了学校教育的影响的,这与当下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下文将有详细分析)显然有关,而且学校教育通过社会流行文化的改造所发生的变形,也同样发人深思。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予以正视并作深入研究的。我在一次关于《正在发育》这本书的研讨会上,听到一些网络文化研究的专家,谈到“网络写作”的某些特点,例如,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智力的竞赛,要求敏感的快速反应;它的语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比较庞杂,而且多用调侃的语气等等;对照这本《正在发育》,我们是不难看到这种“网络写作”对当今青少年写作的影响的。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既惊异于其用词的广泛,更惊异于这位小作者在运用这些词语时,自觉不自觉地赋予的“反讽”的意味。这里不妨随手再举几个例子——
    “当我激动着心,颤抖着手,走进了会议室。啊,神圣,啊,庄严,啊,空荡,啊,干净。但是我这个离十八岁还有八年(似应为六年——引者注)的孩子,在这地方,竟有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手足无措了”。(第四十节)
    “到了期末,我们的思品竟然都上了90分,我是100分。
    因为那些思品题目都很简单,一目了然。……
    还有问答题:为什么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答: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小主人。都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为集体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集体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且集体就像一辆自行车,少了一个零件就难以前进,所以我们更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就是热爱集体的表现”。(第三十八节)
    “我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怪胎,与所谓的俗人区别开来,我希望自己的审美观与凡人不同,就是把狗屎看成艺术品,把艺术品看成狗屎;大声赞扬阳光下的罪恶,批判罪恶上的阳光。
    “我盼着长大,长大就不用上学了,可以天天在家里当疯子。我要躲在角落里,像发怒的狮子,拼命地创作人们永远也读不懂,但我死后身价百倍的东西。我只吃美丽的树叶,吃百合花,吃天堂鸟,不吃人们丢弃的骨头。我死前不要割掉耳朵,我要在湖里飘啊飘啊,我是空心的魂魄。”(第三十节)
    在这里,我们又发现了:孩子们实际上是有两套写作的:一套是学校教育中课堂上的写作——我估计前引的思想品德课考试中的“问答题”的写作大体上是从考卷上抄下来的;
    其显著特征是说大话、套话,说成年人(老师,考官)要求他们说的话。顺便说一点:近来看学生的课堂与考试中的作文,又发现了另一种类型的写作,我称之为“伪写作”,即假抒情,假天真,以至假叛逆:故意作翻案文章。这与前述大话、套话写作其实都是中国古老鬼魂的再现:前者即所谓“八股”,后者就是“策论”的变种,其表现形式不一,但对个性化的心灵自由表现的独立写作的压抑却是共同的,五四先驱者们为着人们的思想解放,曾对之作过尖锐的批判,但早就被遗忘,又作为“必须遵循的写作模式”向我们的孩子推销与强迫灌输了。但孩子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当他们有可能作课外的“另一种写作”时,如像本书的小作者那样,就往往用一套调侃的笔墨,将学校写作的模式全给消解了。这大概也是一种反叛,或者叫“报应”吧。但如果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这样的调侃笔墨也是自有资源的,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流行文化与流行写作的影响。这里也同样存在着一个陷阱:如果陷入盲目模仿,也会成为流行文化的俘虏,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惯常的,共用的,流行的写作模式与标准来进行表达,结果同样会失去自我和写作的相对自由与独立(绝对的独立与自由写作是不存在的,这涉及另一个重大问题,需要以后作专文讨论)。至于本书的作者,应该说她的写作基本上还是一种没有多少拘束与顾忌的真实而真诚的表达;但流行文化的影响也依然给她带来了一些限制。比如我在读这本书时,在最初的惊异过去以后,冷静下来想想,在她用词的广泛——这自然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丰富”——的背后,又发现了某种词语的“单调”与“贫乏”:这倒不完全是年龄的局限,恐怕更重要的是折射了流行文化的局限:它是一种民族与人类文化的“平均数”的表现。我这里并无意根本否认流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如前文所分析,社会流行文化对开拓孩子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语言资源,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甚至认为,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恐怕是不可能出现像本书小作者这样的“超前写作”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孩子的精神营养只限于或过分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平均水平,那他的精神发展是有可能趋向于平庸化的。正是在这里显示了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按照我的理解,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的意义绝不可低估,而且可以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当然,对于已经习惯于快餐阅读的孩子,阅读经典是有一定的障碍与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本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如果把讨论再深入一步,就会注意到,像《正在发育》这样的“调侃式的写作”并不是个别的。近年出现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比较敏感的、有才气的中小学生写的作品,大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调侃味,除了前述流行文化的影响,恐怕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这正是我所要探求的。于是,我注意到本书小作者对她所生活的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描写。书中有一节是写自己“演节目”和看老师们“演节目”的,而且用了一个相当特别的题目:《跪着演节目》——这既是写实,恐怕也是孩子在看节目时的感觉。而在我看来,这一节描写是具有某种概括性的:整本书写的就是孩子们如何看大人们“演节目”。——尽管小作者写作时未必有这样的自觉。这里不妨也举几个例子。这是孩子眼里的“上课”——
    “我们的社会书分四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近代的中国’,简称为‘条约’;第二个单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代革命’,简称为‘胜利’;第三个单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简称为‘机构’;第四单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简称‘成就’。
    我们班同学不可否认地都爱国,因为我们都很怕上‘条约’。
    又该上条约了。老师身穿黑色旗袍。自然满眼泪水,满腹气愤地走进教室。
    一声‘上课!’俺们立刻闻声变色,从十分高兴,变为无比激动无比愤怒。……
    我们班同学还是不可否认地爱国。所以我们喜欢上‘胜利’。
    老师身穿大红旗袍,自然满脸庄严。
    ……
    上‘机构’时,老师身穿铁路制服。‘机构’课比较枯燥,就不说了。
    我们最喜欢上的是‘成就’。
    老师改革开放,身穿一个又大又叉的旗袍,胸前还开了一个水珠形的漏洞。
    这一单元的特点是:讲得俺们都不懂。”(第三十七节)
    孩子眼里的“军训”是这样的——
    “我们很激动,因为事先听到一些关于教官的小道消息:最凶的教官,个子最高,最帅;最温柔的教官,个子最矮,最逊。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开训了!’我们一股脑儿跑了出去看教官。
    遗憾的是,教官躲在教导处不出来,害羞。
    我们站好队后,教官出来了,我找到了那个头最高的,看上去果然凶,年轻,挺帅,黑脸。我们又找了一个个子最矮的。哇塞!是个大红脸,脸还特别大。
    总教官长得蛮好看的,五官端正。戴的帽子也比别人好看,是歪歪的,软软的,特别像空姐。”(第十三节)
    就连爷爷的“葬礼”,孩子最“感兴趣的”,也是请来了四个乐队:”第一个只会奏哀乐,第二个是流行乐队兼点歌台,第三个是戏班子,不过不化妆。第四个是锣鼓班子,全是由残疾老头组成的”。于是,孩子就看起表演来:“最敬业的就是残疾老头乐队”,“他们对外界不闻不问,不听不看,不恚不怒,不走不蹦,化悲痛为力量,化干戈为玉帛。令人赞叹的是,他们敲的全是一个节奏。更令人赞叹的是,一喊‘开饭了!’,他们聋的也不聋了,瘸的也不瘸了,瞎的也不瞎了,互相搀扶着,团结一致,奔向饭桌”。(第二十七节)
    本书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旁观者”这个词(十四节),还有这样的描写:“教室里……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全班人“早已拭目以待,等着看一场好戏”(第二节):孩子们正是这样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我们成年人“表演”。而且看着看着他们自己也表演起来了。比如他们“学雷锋,做好事”:“见到窗子就擦,见到垃圾就扫,见到老人就扶,见到小孩就抱,见到女人就……带路!”,就是将“学……做……”与游戏、表演结合为一体的,因此,最后总结的经验是:“学雷锋一定要在公开场合,不要躲在犄角旮旯里学”(第三十一节)。还有“表演”天真与激情:在学校组织的春游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见到一朵花,就围着它赞美:‘哇!美丽的花儿呀!给它取什么名字呀!’
    见到一棵树就背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不管它是不是柳树;见到一棵草就惊呼:‘哇!这么大的草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哩!’”(第二十九节)。
    而且孩子也有了“被看”的感觉:书中有一节写到加入少先队的宣誓仪式,“从台下看,我们庄重严肃,偶而的骚动,反而成了活泼。而且从台下看,我们是一群有慧根的小娃子,无师自通,自学成材”。而孩子自己的感受却是:“天知道,天知道……”,“(我们)好傻呀”(第四节)。
    应该说,12岁的小方舟写着这一切的时候,并不含有自觉的批判意识——这是她与成年人的,以及某些高年级的学生的反讽写作不同的地方:她只是以一种近乎游戏的心态写下了她和她的小伙伴的真实的观察与感受,或者如座谈会上的一位朋友所说:她向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做了一个“鬼脸”。但或许正是这样的“无意识性”反而达到了一种真实的揭示:我们成年人,我们的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在“演戏”,而且在我们的影响、引导下,孩子们从小也学会了一边“看戏”,一边“演戏”。这是真正触目惊心的。而正是这样的“边看边演”,严重地伤害、扭曲了我们的孩子的心灵,特别是那些敏感的、聪慧的孩子,更是以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多少有些“看透”的眼光来看世界,调侃着成年人,也调侃他们自己。——或许正是我们这个全国上下都在“演戏”的国度,培育出了这样的“调侃的一代”?猛然间意识到这点,我为之一震,心里沉沉甸甸的,好几天都在想着,以至于感到不安,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我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自己,也很想问问所有的中国的成年人:当我,你,他,我们所有的人自觉地,不自觉地,自主地,不自主地陷入了全民的演戏(还有全民的腐败)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在我们的敏感的,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孩子的心灵上,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难道我们一点也不害怕“成年人犯混、犯罪,在孩子身上得到惩罚”这样的“报应”吗?我们已经没有了“爱”,如果连“怕”也丧失了,那我们真要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了。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首先要救的,还有我们自己。


案例篇
编者按:虽然功利和实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依旧压抑不住我们一直掩藏着的理想、远方等等象征我们生活中“无用”的部分。在当下的教育中亦是如此。因为生活苦海无边,所以年轻人在以各自的方式寻求功利和实用的同时,也与之展开博弈和斗争。也许,支撑幸福和快乐的,恰恰是那些莫名的、无用的愿景。在下面的这位可敬可爱的女生心中,这个愿景就是骑车远行,。愿每个年轻人都有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和这样的远行。


湖北大一女生休学一年骑自行车去伦敦
马振华
新华网2012年07月26日

自行车菜鸟休学一年90后大一女生,没有长距离的骑行经验,休学一年骑自行车去伦敦,骑了3个多月到了土耳其,却因签证办不下来被迫放弃。昨日,潜江女生汪雨琦告诉记者,同行的队友已骑到伦敦,自己以后有机会也要完成未走完的那段路。

剃光头随队骑行去伦敦
汪雨琦今年20岁,去年大一暑假,她在网上看到有网友组队骑自行车去伦敦,二话不说就报名了,然后办理了休学手续。汪雨琦说,自己并不是自行车发烧友,骑车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从自己家到奶奶家大概80公里的距离。
一个小姑娘骑那远的路,很多人不可理解。甚至有同学问汪雨琦“是不是疯了”。其实汪雨琦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做这么大胆的决定。好在爸爸支持,妈妈虽然担心安全,但经过她多番劝说也理解了。
今年2月15日,汪雨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名网友组成的“爱乐活727车队”,正式出发。为了路上方便,临行前她特意剃了光头。

每天骑行100公里,手臂上晒脱一层皮
车友们都是休学、辞职的,钱不多,只能省着花。汪雨琦说,一般情况中午一般是在外面买着吃,晚上住旅馆,如果没有旅馆就在外面露营。他们还带了两个大黑锅,在外面自己弄着吃。在一些不方便洗澡的地方,甚至只能到加油站的厕所,用别人冲厕所的小喷头洗澡。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一般沿主干道骑,这样可避免野兽袭击,但由于沿路山路多,骑起来很费力。如果碰到下雨天,就更困难。一次在土耳其境内,碰到大雨,没地方躲,只能顶着雨骑。为了能如期到达伦敦,他们每天早上7时出发,下午五六时结束,一天要骑行100公里左右。
第一次远行,汪雨琦没有经验,在泰国的海边烈日暴晒,她以为可以将皮肤晒成小麦色就没涂防晒霜,结果暴晒过度皮肤脱皮,整个手臂暴露部分撕掉一层皮,疼得晚上睡不着觉。

伊朗人好客,招待他们吃冰淇淋
一路上,汪雨琦收获了很多温暖。有一次,汪雨琦的脚伤了,刚好要爬坡,觉得很吃力。车队里另一个女孩爬到坡顶上后停下了,对着她大喊:加油加油加油!那个时候,她感觉自己回到了以前参加运动会时朋友们在身边给她加油,很是感动。
汪雨琦也碰到不少好心的异国友人。在伊朗,有好心人对她说,来到我们国家就是我们的客人,我们要好好招待,请他们吃冰淇淋。在老挝饭馆,当地人很热情,给他们提供躺椅休息。

梦断土耳其,以后有机会还会骑
骑行之路很辛苦,但汪雨琦从没想过放弃。她说:“难得来一次,为什么要放弃啊,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到达伦敦,没有什么纠结的。”可骑了3个月到了土耳其,因为其学生身份无法通过签证,她不得不放弃伦敦之行。起初几天,汪雨琦淡定了好几天,走前一天下午她再也忍不住了,泣不成声。
回国后汪雨琦一直在微博上关注队友。昨日她得知,队友们已经到了伦敦,很是开心,她心里还有点小小的嫉妒。她说,以后有机会还会骑,要完成未走完的那段路。




(本期编辑:董文明  杨更生  颜炼军  王尚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6:44 , Processed in 0.0670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