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过,康德式的先验哲学和胡塞尔式的意识现象学也将为此付出代价并因此受到质疑、抵制和反击。意识现象学受到的第一个质疑是:实体主义哲学固然是一种对象性思维,主体主义难道就不是对象性思维?除了这种对象性思维之外,是否可以通过某种“非对象性思维”而获得纯粹的知识?意识现象学、观念论因满足于意识中的纯粹观念的确定性而忽视了身体、生活、感觉的本体价值。人既需要有“确定性的寻求”,人也同时依恋随意的、不确定的世俗生活并因此而“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一切被还原为纯粹的确定性的观念之后,世俗的生活也将失去了某种神秘的诗意。意识现象学受到的第二个质疑是:除了“自我”的意识及其纯粹的观念产生知识之外,“他人”的意识和观念是否也同样产生知识?是否应该承认“他人”的意识和观念。前者导致了海德格尔式的此在现象学和梅洛·庞蒂式的身体现象学,后者导致了伽达默尔式的解释现象学。
② 如果把意识现象学的“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见”、“见识”,把意识发达的人理解为有主见、有见识的人,那么,意识现象学在认识论显示为意识论、观念论,在存在论上则显示为不轻易受人摆布和奴役的“自由主义”、不轻言放弃的“意志主义”、不轻易低头的“大丈夫”。有主见的人不仅学知识时有主见、有见识,而且在生活中显示为有自由选择的勇气且有百折不挠的大丈夫气概。
③ 若从意识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假设”,至少可以确认“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以确信“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研究的重点乃是“假设”而并非“论证”或“寻找资料”。若从意识现象学的视角来看“意志”,至少可以确认人的精神生活拥有绝对的“自由”。由此,“宁死不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等精神生活可以获得确信不疑的理解。
④ 另一部分可以提供解释的个案是电影《雨人》:雨人吃饭后需要牙签,服务员把牙签盒递给他时,不小心把整个盒子里的牙签散落到地上。雨人看着散落在地上的一堆牙签,看了三四秒钟之后,自言自语:“246。”雨人的弟弟问服务员:“是246 根吗?”服务员说:“250 根。”雨人的弟弟说:“哦,差不多。走吧。”可是,雨人再次自言自语:“246根。”雨人的哥哥很不耐烦地带着雨人离开餐厅时,服务员发现盒子里还有几根牙签,赶紧大声补充说:“盒子里还有4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