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家呼唤真诚的文学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9 21: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全国文学理论批评暨创研工作会议上——

评论家呼唤真诚的文学批评

  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办的全国文学理论批评暨创研工作会议在秦皇岛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如何评估当前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态势、增强文学理论批评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发挥作协的协同作用以推动立足于文学现场的批评发展、加强文学批评队伍的建设、在新的传播条件下做好文学精品的推介工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持。
  责难源于社会大众
  对文学批评的期待
  近些年来,作者和读者对文学批评的现状并不满意,认为文学批评存在茫然、乏力和虚假繁荣的景象。外界的批评不绝如缕,批评界内部也在不停反思。当前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现状到底怎样,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李敬泽谈到,现在对批评责难的声音很多,正说明了社会大众对文学批评的期待。当前文学批评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文学批评工作者进行反思。但也要认识到,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是有一定的责任和影响,但也并非“法力无边”。
  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文学批评的期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南帆认为,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有相当一部分普通读者水平很高,他们能在阅读后进行独立批判,愿与批评家相互印证、对话;二是作家感兴趣的是教练式的、直接与创作有关的批评,但现在很多批评对作品艺术质量缺乏足够的把握;三是学术界对文学批评的学术含量有较高要求,但现在的批评文章缺乏学术含量。需求的复杂和多元是文学批评面临的挑战,但也说明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没有文学批评的成绩,就没有评奖工作的成熟以及文学史写作的成熟。因此王尧认为,虽然现在对批评家非议很多,但不能轻易否定,夸大问题。曾镇南也认为,当前文艺批评没有危机性问题,不用悲观但也不能过于乐观。孟繁华谈到,60年来,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发展到了最好的时期。文学批评中存在的混乱、无方向感等问题,是社会现状的投射和反映,因此不能孤立地评价文学批评的生态和现状。
  雷达觉得在今天做一个文学评论家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艰难,因为今天的批评家不仅要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还要面对一个完全开放的、陌生的、广阔的世界文化,在应对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的同时,还要思考虚拟网络世界带来的难解难分,所以,今天的批评家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要比过去的批评家多得多。
  文学批评要从“圈子”走向公众
  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贫弱、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缺席、思想资源的匮乏等,是文学批评一直面临的责难。当前的文学理论批评究竟有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南帆看来,要使文学批评有公信力和影响力,说出真话是底线。现在不少作品评论是为了配合商品宣传,说的都是好话,作品评论变成了广告,公信力和影响力自然打了折扣。王彬彬也认为,当前批评家需要学会处理与现实、与文学以及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原则和底线。
  曾镇南认为,作家要深入生活,评论要深入作品。当前文艺批评的否定性评价过多,新世纪文学正在形成新的文学传统,但文学批评对此表现得不够。罗勇认为,文学批评的问题实际上是批评生态问题,是美学标准和队伍建设问题。新媒体出现后文学环境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作品要么被低估要么被高估,当前活跃的批评家对新生力量关注和理解不够。李骏虎从一个作家的角度表达了对文学批评的期望,他认为,批评家不能只为作家服务,还应为公众读者服务;批评家应转移阵地,从沙龙、圈子转向大众传媒,通过大众传媒平台引领公众的阅读。
  张燕玲强调了担当精神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她说,当下文学有太多对消费时代的妥协,对当下现实的忽略,忽略作者与人心与现实的对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全媒时代中,我们赖以形成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媒体,来自于间接的经验,不去关心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就会形成个体经验的误区与盲点。文学批评与社会现实之间是一种更加“间接”的关系,“从作品到作品”的批评文本的内在循环,很容易长期陷于符号与知识的生产,导致批评家与社会现实隔膜更深。于是,面对间接生活的批评常常没有痛感、没有血肉、没有体温;面对市场批评容易缺乏自信心与判断力,更缺乏担当。
  从分析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精神资源入手,王尧认为,当前批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少自己的理论支撑。现在西方理论热潮已经退潮,而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情形对当代批评家来说是重大挑战。另一个问题是,批评家是要引领重大思潮的,现在的批评明显缺少这种引领。针对文本的批评很多,有的作家作品甚至是被过度研究了。但是,缺乏对于重大问题的发现和讨论,大部分文学批评只局限于文本,这是重大缺陷。文学批评在如何在作家和读者之间建立联系、使审美和精神的阐释介入生活上做得还不够。
  批评的发展需要美学原则
  和理论方法的创新突破
  在快速多变的社会中,文学批评怎样才能发出自己有效的声音,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去?与会批评家认为,新的视野、新的资源,以及不变的坚守和担当,是批评健康发展的基础。正如孟繁华所说,真正的一线批评与职称评定无关,而是一项人生的事业。
  李敬泽指出,在这个文学生产、传播环境发生着变化的时代,批评家要发出自己有效的声音,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要进行新研究,推动新发展。其次是批评队伍建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批评家,面对新经验、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新批评做出阐释。批评家成长比作家难,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推动青年批评家的成长。批评家队伍的建设对文学生态而言不逊于作家的重要性。再则,文学创作、阅读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批评家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文学生态的变化。
  要扩大批评的影响力,南帆认为,批评家必须敢于在大众传媒发言,批评文章要有风格、有性格、有特点,要敢于表达不同声音。批评文风上可有尖锐观点但不要晦涩,不要让人看不懂。进入批评视野的作品大致有两类:一是重要作品,开风气引领潮流,但文本上有各种缺陷和问题;一是艺术质量较好的优秀作品。面对不同的作品需要批评者把握不同的关键问题。此外,中国文学批评要发展,必须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捕捉当代文学内部活的理论观点。中国文学独特的经验,要在世界范围背景下表述出来。
  对于不断被诟病的学院批评,王尧认为,学院化固然有僵化的一面,但其价值不容忽视,现在年轻一代的批评家几乎都是读学位出来的,所以学院体系还是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而且必须把文学批评纳入知识体系的传承中,只有这样才能薪火相传。在扩大批评的影响力上,中国作协要善于与高校加强联系互动,利用自身优势扩大批评在文学现场的影响力。
  雷达说,文学批评要有新发展,就必须要在美学原则和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够去评判不断出现的新的文学现象。与此同时,批评家仍然需要在批评的基本功即阅读作品上下工夫,要坚持批评的独立品格,要坚持批评者的独立姿态。许辉认为文学批评要尽量突出自己的主张,文气多一些,尽量回到文学本身;地气多一些,从自己的现实环境中提取出文学精神;灵气多一些,如此,则批评可上更高层次。
  来自新疆的狄力木拉提强调了文学批评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少数民族文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汉语之后受到了高度关注,但是,用少数民族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要进入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视野,还得依赖于文学翻译。如果没有批评家的关注和指导,少数民族文学可能还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与会批评家们纷纷表示,文学批评生态的变化固然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有很大的关系,但根本上依赖的还是批评家的胸襟、学养、学术能力、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大家一致呼唤真诚批评,真正使文学批评能有效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正如梁鸿鹰在会议总结中所说,现在并不是对理论批评工作唱衰的时候。近年来我们在文学批评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基础,而整个社会对理论批评的需求还是很高,对我们都很重视,因此大家有机会也有信心做好之后的理论批评工作。(刘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6:31 , Processed in 0.0725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