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跻身中国当代艺术第三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09: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跻身中国当代艺术第三城 来源:liu hua




蓝顶村的艺术家们举办集体展示

艺术群落“三国鼎立”,每年展览超过百场

  一件重达1吨,直径3米的硕大不锈钢南瓜雕塑,出自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之手,她的影响力与全球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这个全球最贵“大南瓜”是草间弥生送给成都双年展的一件礼物,延绵一个多月的2011成都双年展吸引了不少国际艺术大师参展,这场声势浩大的艺术盛宴让全国很多艺术迷前来“朝圣”。

  著名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吕澎(微博)甚至以此定义成都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艺术第三城”。成都双年展的成功,除了这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其实也得力于一大批本土当代艺术家十年来的默默坚守。

  艺术家传帮带

  川军现象成圈内热门话题

  9月底,2011成都双年展盛大开幕。这场艺术盛会以国际化的模式、全新的策展形式,带给业界和市民全新艺术体验。

  作为2011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吕澎透露:今年的成都双年展与往届相比,在参展艺术家、评论家人数,参展作品、学术研讨会质量与数量上,都屡屡创下新纪录。

  成都双年展的火爆其实只是反映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当代艺术生态繁荣的一个侧面。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的当代艺术重镇。

  去过2011艺术北京博览会(微博)的人都记得,宋丹丹曾以350万秒杀何多苓的《舞》。成都当代艺术家何多苓正是上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的一员健将,受他的影响,俸正杰、赵能智、郭伟、杨冕等一拨曾经成长于川美脚下的学子,也很幸运地将川地文化的余音带到了各自的创作中。

  中国当代艺术的川军现象一度是圈内的热门话题。周春芽(微博)是同何多苓齐名的另一位成都艺术家,他被人熟知的作品是《绿狗》和《桃花》,他的作品曾连续四年进入胡润艺术榜前十。2010年,周春芽的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的交易额达到9672万元,在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曾说:“成都艺术家最让人感到敬佩的是,他们并没有像其他地方艺术家那样过多的门派之见,成都的艺术家都很扎堆合群,这导致成都当代艺术近20年的发展一直都比较连贯,没有出现断层。”

  正是在周春芽何多苓等前辈艺术家“传帮带”影响下,在赵能智、郭伟、杨冕、屠宏涛、吉磊等中坚力量艺术人才的支持下,李胤、白东亮、谢正莉等成都“80后”艺术新人迅速崛起。

  蓝顶、浓园、西村

  艺术版图的三个“王国”

  2000年前,很多成都艺术家都自发聚

  集在玉林沙子堰搞创作,但最后那里饱和了,于是周春芽和郭伟、杨冕、赵能智一直在成都周边四处打探,想寻觅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2003年,“探路四人组”无意发现了武侯区簇桥乡一处千余平方米的废弃厂房,他们如获至宝,转移至此建立工作室。因为那片厂房的屋顶都是蓝色的,所以他们很随意地将其取名为“蓝顶艺术中心”。

  2007年10月,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打造文化产业的思路不谋而合,周春芽、何多苓、郭伟、杨冕、杨千、罗发辉等14位蓝顶艺术家自掏腰包修建的“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在景色宜人的“荷塘月色”破土动工。2008年年底,投资达1100万元的新蓝顶正式落成。

  距离蓝顶六七公里的机场路,有一片160亩的郁郁葱葱土地,上面散布着70多间风格各异的艺术工作室,聚集着200多位艺术家,每年吸引逾10万人前来这一艺术聚落参观,带动相关产业每年实现过亿元产值——这就是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与其他艺术区不同,浓园从一开始就以公司的形式在运作,招募艺术家来浓园成立工作室。有钱的艺术家自己可以修建工作室;没能力修工作室、但作品有特色和发展空间的画家,浓园不但免费为其提供住处,甚至还在画材等方面给予资助。

  位于青羊区贝森北路西村也是近年来在成都口碑极好的艺术家聚集地,西村艺术空间是中国第一家提出“平价艺术品市场”理念的艺术区,西村的艺术总顾问栗宪庭心中有个梦想,他希望中国人人都能买得起货真价实的艺术家真迹,而不是仿品或装饰品。因此遵从栗宪庭的理念,西村通过建立和发展“第三级艺术品市场”,以平价的方式经营具有原作精神的艺术作品,推动和促进艺术走近大众。

  艺术展览一年超过百场

  成都的当代艺术家还频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艺术交流活动,在成都每年举行的各种展览有100场之多。

  今年4月23日,共有《透视与直觉》、《发现之旅》等5个画展先后开幕,如此密度让很多北京艺术家都感到咋舌。“在成都一天开幕两场当代艺术展并不算多,之前曾有同一天6场展览同时开幕的纪录。现在,成都几乎每周都有艺术展览开幕。”一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留心,很多成都人会发现这段时间以来,身边突然多出了很多美术馆、画廊或艺术中心。随着当代艺术发展和深入人心,介入艺术的机构越来越多。

  成都画院内的成都市美术馆、文轩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等重量级美术馆,每天都对市民开放;A4当代艺术中心、K画廊、廊桥艺术空间、了了阁、天艺村等本土知名画廊展览云集。这些美术馆和画廊,每周策划开幕的展览此起彼伏成都廊桥艺术空间艺术总监赵欢女士说,成功的画廊既是艺术家作品的展示平台,也是作品的交易场所,更是推广、包装艺术家,以及引导不同艺术消费群体、提供艺术咨询服务的中介代理机构。成都的画廊正凭自己独到的艺术“眼光”,不断挖掘、发现有潜质的画家,或与之签约,专为画廊作画;或运用各种“包装”手法,如开展览会、组织研讨会、在报刊发表评论等,让有潜力的艺术家被更多人了解、接受“以代理制形式,像推影视明星一样推出书画明星。”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5:55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5:04 | 只看该作者
成都 5大优势成就当代艺术重镇
【 2008-03-11 】 【来源: 成都日报 】

  本土艺术家评论家极为活跃
  只要关注当代艺术,就不难发现成都当代艺术家们是全国最活跃的当代艺术群体之一,他们频繁参与海内外各种艺术交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成都艺术家作品的价位也是节节攀高。这些交流活动和拍卖活动,无形中提升了成都当代艺术的整体知名度。来自北京的著名评论家贾方舟评价说,成都当代艺术无论在学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在全国都有着深远影响。当代艺术家们生活在成都,但艺术眼光却放眼世界,这一特征让成都当代艺术成为全国特殊的一个群体。
  此外,王林、吕澎、张颖川、陈默等本土评论家,也频频在全国各大专业媒体和网站发表专业文章,为成都当代艺术形成舆论支持。全国惟一一个当代美术馆群落——青城山当代美术馆群,便是由评论家吕澎策划,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事件。
  本土当代艺术院校纷纷诞生
  “成都当代艺术之所以后劲十足,重要原因在于本土当代艺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每年都能培养大批新人。”评论家王林介绍道,以前成都本地没有培养当代艺术新人的艺术院校,当代艺术人才只能通过外地院校培养。近几年来,成都各大院校日益重视当代艺术人才的培养,纷纷开设当代艺术专业。目前,仅在成都就有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交大等院校开设了当代艺术专业院系,当代艺术人才在成都有了成长的摇篮。“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土艺术院校还纷纷邀请当代艺术名家来担任老师,程丛林、何多苓等当代艺术领军人物都在成都的艺术院校任教,他们将自己的才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市民广泛参与当代艺术
  从青年新人到名家作品,在成都几乎每个月都要举行数场当代艺术展览。据统计,参观展览的观众除了艺术院校的学生等专业人士外,其中大部分是普通市民。据介绍,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上,单日观展市民人数曾突破2万人。专家认为,从最开始看不懂到现在广泛参与当代艺术事件,成都市民已越来越接受当代艺术,市民对当代艺术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当代艺术已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市民懂得如何去欣赏一幅当代艺术作品,学会了判断作品的优劣。从了解到喜爱,很多成都市民尝试着加入到当代艺术品收藏的行列,家中的装饰画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水墨画,当代油画也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成都人的家庭。
  记者 王嘉 朱大勇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3:28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艺术的成都现象引社会关注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是国内除北京、上海外,中国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即将于本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收藏品邀请展,是成都首次举办以当代艺术收藏为主题的大型论坛活动。此次年会的举行也将让当代艺术的“成都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另外,因为此次邀请展不对外售票,为了满足艺术爱好者们的观展需求,主办方特通过成都商报送出100张展览门票。今天上午10点~12点,拨打成都商报热线电话86613333-1的读者,每人可以获赠两张门票,先打先得,送完为止。
  人才,老中青三代都给力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传统艺术底蕴深厚,与此同时,成都的当代艺术氛围也毫不逊色。作为当代艺术重镇,在何多苓、周春芽等前辈艺术家“传帮带”的影响下,在屠宏涛、郭伟等中坚力量艺术人才的支持下,“80后”艺术新人迅速崛起。谈及成都当代艺术老中青三代人才储备完备的现状,业内专家分析道,没有派系界限,团结协作,是成都当代艺术群体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成都的当代艺术家频繁参与海内外各种艺术交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成都艺术家作品的价位也是节节攀高。来自北京的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就评价说,成都当代艺术无论在学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在全国都有着深远影响。当代艺术家们生活在成都,但艺术眼光却放眼世界,这一特征让成都当代艺术成为全国特殊的一个群体。
  近几年来,成都各大院校也日益重视当代艺术人才的培养,纷纷开设当代艺术专业,在名家担任老师下,当代艺术人才在成都有了成长的摇篮。
  藏家,眼光好又不差钱
  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仅催生艺术家,更造就了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收藏家。成都收藏家从去年开始以迅猛之势,大手笔地收藏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特展展出了包括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张培力、吴山专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神秘的成都藏家一口气拿下了展览中几乎所有的作品。“单是这一次的收藏经费就应该在亿元以上。”该人士啧啧惊叹地说,没有想到的是,在北京举行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上,成都藏家再次发力,拿下了展览中上百幅作品,令业界瞩目。
  该业内人士为记者分析说:“青睐当代艺术的这批成都藏家既有金融界的才子,又有房地产界的精英,他们经济实力雄厚,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有些人还有留学经历。他们的集体崛起其实并不是偶然现象。”作为收藏家,在物质需求被满足后,精神需求应运而生。房地产、金融等企业界商界的高层人士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有了闲钱后,就选择既是投资,又能修身养性提升品位的艺术品收藏。周春芽1985年创作的那幅代表作《若尔盖的春天》便是花落成都藏家。特别的是,成都藏家不仅关注本土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正在收藏全国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中国当代艺术“F4”的作品都有涉及。成都当代艺术藏家大多都有艺术顾问,为其收藏提供专业的意见。目前,国内艺术品似乎无法满足成都藏家的收藏艺术追求,已经有成都藏家开始关注国际上知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准备出击。
  市场,画廊艺术群落百花齐放
  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又催生了成都艺术品市场多种业态的形成,艺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使得成都艺术生态充满活力。在成都,当代艺术创作欣欣向荣,当代艺术市场势不可挡地快速发展。成都不仅有成都画院美术馆等高端公益性美术馆,还有星罗棋布的私人当代艺术画廊;而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艺术群落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驻扎。多种业态全面发展,助推本土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市场空前繁荣,也让本土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能在全国甚至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蓝顶艺术中心为代表的成都艺术聚落已经成为成都当代艺术的一张名片。自2004年由著名艺术家周春芽、何多苓等艺术家在成都武侯区发起成立了成都第一个艺术区———成都蓝顶艺术中心以来,成都先后涌现出浓园、北村、蓝顶二号坡地、高地、西村、艺术粮仓7个艺术区。这些艺术聚落成为了当代艺术家创作、交流、展览的重要根据地,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氛围,城市氛围滋养当代艺术
  “成都人爱用‘安逸’一词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也是吸引当代艺术家驻扎成都的重要原因。”成都评论家王林说,成都历史底蕴深厚,为中国传统艺术生根发芽提供了沃土,而成都追求新知的传统,又让人们乐于接触当代艺术。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反过来又影响了艺术家,使他们的作品糅合了多元艺术元素,成为全国特殊的一个艺术群体。
  评论家们认为,成都向来就是各类艺术蓬勃发展的宝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传统的水墨画家,还是新锐的当代艺术家,都能在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都的当代艺术氛围既不同于杭州极度推崇的细腻,也不同于北京极度推崇的大气,成都艺术家对当代艺术有一颗平和的欣赏之心,没有二元对立, 对所有优秀艺术兼容并包。从篆刻到行为艺术、从水墨到当代油画……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在成都都有顶尖艺术力量存在,这在中国是罕见的。正是这样的城市氛围,滋养着本土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成都日报记者 王嘉 成都商报记者 乔雪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2:41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1:39 | 只看该作者
成都双年展 当代艺术大腕都来了

本报讯(记者 吴晓铃)周春芽、张晓刚、罗中立、岳敏君、王广义……9月29日,2011成都双年展在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开幕,当代艺术的大腕几乎悉数亮相,现场星光熠熠。值得一提的是,双年展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上,多位知名当代艺术家都奉上了自己的作品。张晓刚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气质古典的展览,即使不是艺术爱好者,也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氛围。”
本届双年展分为当代艺术展、设计展和建筑展三大主题,最受关注的无疑就是当代艺术展。这个以“溪山清远”为主题的展览,汇集了国内众多艺术大腕的作品,令艺术展版块分量十足。张晓刚的《红梅》、王广义的《伟大的幻觉》、叶永青的 《大理山水双联之一看山不是山》、岳敏君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以及毛国强的《测绘富春山居图》等等,不仅呈现出了传统山水画的美感,在创作方法上也匠心独运。
知名艺术家作品齐聚,当代艺术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爱好者。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幕式之后,等着开展的市民挤满了展厅外的广场。周春芽、张晓刚等画家因此在现场等了20几分钟,才挤上了通往展场的电梯。而熙熙攘攘的展厅内,不少观众兴味十足地与钟爱的作品合影。专程来蓉为双年展捧场的张晓刚、叶永青等人,也饶有兴趣观看了展览。站在自己的作品旁,叶永青还专门向一位观众介绍自己画大理山水图,其实就是借回望传统之际,在艺术的道路上歇一歇。“这种回望和停顿,是一种艺术上的再出发。”
双年展为期1个月,除了三大主题展,成都市民还可以在民间艺术展、16个特别邀请展以及精品剧目展演上,领略当代艺术的魅力。
    双年展门外的热场表演。 实习记者 田为 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0:52 | 只看该作者
2010成都当代艺术强势出击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2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在过去的2009年里,成都当代艺术可谓是风起云涌: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周春芽等著名本土当代艺术家成为院士;成都诞生了中国首家“平价艺术超市”——成都西村艺术品空间;109位蓝顶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宋庄艺术节集体亮相……2010年,成都当代艺术界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回顾2009
  成都当代艺术震撼业界
  出人才
  本土艺术家当中国当代艺术院院士
  去年11月,中国当代艺术院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22位艺术家被聘为院士,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出任院长,包括周春芽在内的多位四川艺术家被聘为院士。首批获聘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士的四川艺术家,除了有担任院长的罗中立和担任艺术总监、院士的叶永青外,还有周春芽、张晓刚、汪建伟等。在全国仅22位当代艺术家获聘为院士,其中就有这么多四川艺术家,充分证明了四川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重要地位。
  出新意
  平价艺术超市让老百姓接近艺术
  当代艺术品拍卖成交价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元,似乎与大众距离太远。去年,成都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平价艺术超市”,发展低端市场。中国首屈一指的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对成都打出的“艺术平价”概念大加赞叹,因为在他眼里,“艺术超市”绝非仅仅是买卖之地,而是重建中国艺术市场秩序的基础。
  “艺术终究是为大众服务的,若远离百姓,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栗宪庭说,“探索低端艺术市场,我们可以逐渐建立一个既与绝大多数艺术家有关联,又与中国老百姓有关联的自主艺术市场。这里绝对不是个单纯买卖的场所,人们买不买画是一回事,但他走进来挑选作品的过程,就是普及当代艺术、重建市场秩序的过程。”栗宪庭同时表示,目前成都本土已涌现蓝顶、北村、浓园等艺术群落,活跃的艺术家达600余人,尤其以各大高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居多,平均年龄30岁以下。“他们不乏天赋和潜力,但缺少类似‘艺术超市’这样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出作品
  “蓝顶”108将亮相宋庄艺术节
  成都蓝顶艺术群落成立6年后,终于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集体秀,而且是艺术圈内最顶级的展览:北京宋庄艺术节。去年9月,周春芽、何多苓等108位成都艺术家带着200多件艺术品整齐亮相北京“蓝顶艺术家群落作品展”,展场人满为患、好评如潮,“成都力量”再次成为焦点。周春芽的《花香袭人》《只开花不结果》,何多苓的《泉》《珀尔修斯与龙》,郭伟的《造景》,杨冕的《危险之旅》,除了几位“蓝顶”带头人的代表作品外,还有何利平、李胤、崔荣亮等大量“80后”艺术家携作品亮相。
  “蓝顶”首次集体出动便如此轰动,周春芽格外欣慰,“能亮相宋庄艺术节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此大规模集体亮相更史无前例。”从2003年艺术家寥寥无几,到2009年的A、B、C、D、E五个艺术区内成员过百,周春芽说,一路走来,“蓝顶”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蓝顶,艺术家像兄弟,学术上互相探讨,生活上相互帮助,有机会大家分享。这里的人际关系极其单纯,大家来这里就一个目的:搞艺术。”
  展望2010
  成都当代艺术称雄全国面向世界
  成都展览、研究院开到上海
  著名艺术家周春芽已在艺术道路上走了39年,今年6月初,他将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个人艺术回顾展,展出他从1971年至今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展出作品预计将达100余幅。
  昨日周春芽告诉记者,他的作品全部散落在国内外藏家手中,自己手上没有一幅作品,展览只能从藏家手中借。目前,展览主办方已组织专门机构收集藏家名单,希望能将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网罗其中。据悉,展出作品将囊括周春芽从1971年考进成都市“五七”文艺学习班学习绘画至今的作品,包括油画、素描、雕塑等100余件作品,如《太湖石》《绿狗》《红人》等周春芽代表作均有望展出。此次周春芽艺术回顾展由台湾地区资深策展人胡永芬担任策展人,主要赞助商也来自台湾地区。
  除了将在上海举办大型回顾展,周春芽艺术研究院也将在上海挂牌。目前,周春芽艺术研究院已注册。艺术院位于上海嘉定区马陆镇,三面环水,由近代建筑大师童隽的孙子童明设计。研究院除了承担学术研究职能外,还将举行展览、慈善、教育等活动。周春芽说,作为艺术家,他很多时候都忙于创作,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回头研究自己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没有积累,艺术的成长便会停滞,我几年前就想成立一个机构,有针对性地从事当代艺术研究,为当代艺术充电。”
  五彩基金北京办画展
  周春芽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发起创建了五彩基金。五彩基金首期为约20名地震致残学生提供无偿教师教学、学习用具和助学金。去年9月,东汽中学毕业生邓宇参加了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艺术系入学典礼,他获得五彩基金“曾梵志艺术奖学金”提供的首笔捐助——人民币13555元。邓宇是五彩基金资助的第一位大学生,周春芽希望其他孩子也能有机会上大学,用艺术改变人生。
  今年,五彩基金资助的20个学生中有9个学生面临高考。周春芽透露,6月以后,五彩基金将在北京为所资助的孩子举办画展,向观众汇报他们的艺术学习成果,让成都当代艺术新生力量亮相。
  成都艺术投资航母将起航
  著名艺术家何多苓接受采访时曾坦言,成都在艺术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画家群非常集中,艺术人才的本土培养能力很强,但绘画市场不太成形,造成现在不少成都画家的销售和客户群都在外地。这种局面将在今年被改变: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当代艺术名家、艺术产业投资人,首期将投资1.1亿元,成立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机构,强势介入艺术品市场。
  据机构副董事长、总经理张达星介绍,该机构将把位于新会展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一栋大楼,作为机构所属的文轩美术馆。此举将弥补四川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镇一直缺乏与之匹配的交流、交易平台的缺憾。机构定位为打造中国西部一流艺术交流、交易平台。在长达近半年的筹备期内,机构已获国内外众多一线艺术家、著名评论家、资深策展人的支持,首批购藏罗中立、张晓刚、方力钧、周春芽等多位国内一线名家以及二线实力名家和三线潜力新星的代表作,总价约5000万元。该机构还将联合当代名家和其他机构及各大美术院校,强势介入实力名家和潜力新星的遴选、运作等,让中国本土优秀当代艺术家和作品,以新的姿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
  记者获悉,目前该机构位于新会展中心美术馆大楼的装修设计已完成并获通过,今年4月完成装修后,将于5月或6月正式亮相,届时将在文轩美术馆举办首届大型当代艺术展,并推出持续一个月的文轩艺术节活动。本报记者 王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40:01 | 只看该作者
成都双年展:展现成都当代艺术新生态力量(组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10月04日


飞白汉字艺术展馆
国外建筑创意:巴别图书馆
国外建筑创意:第三警察局
建筑展积木创意
人气设计“人民发电站”

  中广网成都10月4日消息(记者周平 郭剑夫 胡越) 从9月29日2011成都双年展开幕以来,前往东区音乐公园观展的游客就络绎不绝。这次展览以“物色·绵延”为主题,通过艺术、设计、建筑三大主题展,首次全面展现了成都当代艺术新生态力量。

  “谋断有道:国际设计展”位于东区音乐公园展会的中心地带,是游客较多的展区。展区利用设计或其他方式的创作对展览主题“设计与社会工程”作出实验和回应。其中,“人民发电站”、“字由心证”等贴进生活的作品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而“第三警察局”、“巴别图书馆”等彰显后现代气息的艺术设计作品则更多受到了大学生和专业人士的青睐。

  “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位于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展区以“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为主题,通过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63组参展建筑师(机构)提供的67件参展作品,展现了国内外建筑界在城市发展中的实践与经验。和生动有趣的设计展相比,建筑展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气息。“田园城市文献展”、“建筑师作品展”、“国际高校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都以模型、装置和影像等方式,最大限度让观展的游客感受未来城市的可能与“田园城市”的魅力。许多高校的大学生成群结队进入展区参观,他们通过积木,展示了自己对未来的城市建筑的创意。

  “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其独特的审美语言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也是建设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课题。然而,此次位于东区音乐公园的“飞白:汉字向度”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却是人烟稀少,和热闹的音乐节广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不懂写的是什么!”“笔法很飘逸,天马行空一样,但这种艺术我想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进入展区参观的游客都表示对这个“飞白”字展内容的不理解。

  作者:周平 郭剑夫 胡越 本文相关推荐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39:07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的成都当代艺术

采编:何妍婷


《画廊》:今年双年展跟往年的双年展和您以前的展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吕  澎:首先是题材、主题不同,还有规模的大小、涉及的范围。这次展览包括艺术、设计、建筑,还有特别邀请展,大量的学术活动,所以,从规模、内容到数量,在国际性这方面都是有区别的。最实质性的差异还是主题。这次展览的主题为“物色·绵延”,“物色”是在人类意识中对“田园城市”的呼应,“绵延”是指传统的过去性以及当下的存在性。“物色”与建筑展的“物我之境”以及设计展的“谋断有道”相契合;“绵延”与艺术展中的“溪山清远”的古今之思相暗合。这次的艺术展与之前若干年里其他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不同,展览里的作品更多地开始呈现出特殊的传统气质。参加展览的大多数作品描绘的是自然之景,曾经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符号几乎没有出现,而且,不同程度地透露出了新的气象,这些新气象表明艺术家们很主动地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尽管他们采用了各自的角度,意图也不太一样。

《画廊》:今年成都双年展似乎是一个全民的艺术节,成都有不少画廊在双年展期间有展览开幕,这与威尼斯双年展的模式颇为相似,请问您在策展时是怎么想的?这些画廊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这次展览中的?
吕  澎:我希望整个城市、社会都来关注成都双年展,都来了解艺术双年展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仅仅是一个点在做展览,如果宣传不力的话,大家就会了解得比较少,艺术文化就很难传播。特别邀请展通过大量不同层面、不同地区的展览,实现一种传播。这些画廊参与双年展,一种方式是,他们提供一些方案,我们给予审查而通过的;另一种方式是给一些策展人资金,让他们去策划展览。

《画廊》:成都双年展原来是一个民营性质的展览,今年政府成了展览的重要支持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您是如何看待政府介入艺术展览的?
吕 澎:政府想用文化之类的东西打造城市形象,把双年展作为城市营销的手段,政府有这种积极性。希望用“成都双年展”这块牌子扩大影响。

政府的参与当然是好事,政府有政府的资源,我们应该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来做事情。此外,它是整个社会气候所导致的。包括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规划等各个方面。很多人了解当代艺术处于高价的现状。如果是官方艺术,做起来就没有影响了。所以市场的最大作用就是告诉所有不懂艺术的人这些市场价值,从而逐渐了解艺术本身。

《画廊》:在学术和资本之间,您是如何取舍的?
吕  澎: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说怎样处理学术、怎样处理资本,还是具体地,钱应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用得对与不对。每个人有艺术和学术的出发点,每一项都要落实到工作中,才能说清楚,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学术和资本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个概念是说不清楚的。

《画廊》:作为艺术史学家、批评家和策展人,您既是艺术史的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您参与的每一个活动可能都跟您未来的理想和愿景有联系。策划这个展览与您对当代艺术未来整个的理想架构是怎样的关系?
吕  澎:策划这个展览主要是推动当代艺术,而且要让当代艺术界看清楚,事实上,中国当代正在转向:过去众所周知的艺术形态、与现实扯不开的状态,也许是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今天更强调的也许是这次展览所提倡的艺术方向——关注传统问题。

我觉得这个方向,能对整个艺术界、批评界有种提示性的作用,我不认为这个方向就是涵盖一切,它可能只是若干方向中的一种,但是比完全没有方向要好一些,这个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提醒我们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我们对西方如此熟悉,对自己的却不了解。从艺术创造的资源来说,为什么不能从我们的传统文明中去寻求资源?无论精神资源、符号资源还是图像资源,都是可以提取的,而这种提取资源是任何西方艺术资源都不可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你熟悉了别人的艺术形式和观念的时候,又能够熟悉自己的,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可能性吗?“溪山清远”是我很公开承认想推动的课题。

“溪山清远”也许要在20年以后才呈现出一个有意义、有质量的东西。也许可能到最后人们觉得这个是很肤浅、很简单的展览,但这是一个过程。可能像当初从芥子园开始,没办法,今天可能就是可以比喻从芥子园开始。慢慢从修养、认识开始,现在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怎么读书,你没有这个修养,你搞什么?中国的传统其实是修养的结果。中国的整个书画史就是一个修养史。如果没有这个修养,怎么能产生这个结果呢?所以现在不是说,有一个主意就能做一个展览。这种情况已经不成了,但是不能因为不成,就不去工作,所以我想用我的知识背景来推动,其他的事情我也做不出了,所以我就在推动。

《画廊》:您觉得,在展览铺天盖地的今天,双年展如何区别于其他展览,而突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吕  澎:还是策展人去发挥他们的强项,如果一些特别展比主题展做得还好,我觉得这不是坏事情。这完全是由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努力的,另外还有观众的参与。

《画廊》:相对国际的双年展而言,国内双年展的发展状况如何?
吕  澎:我觉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开放性和工作的专业性。如何去工作,如何使我们的艺术和展览方式更加开放,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摸索。我觉得发现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家应该成为那些理解亚洲文化与历史的策展人的工作。同时,根据当代人类社会的问题,重新设置问题,也应是今天策展人的目标。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7:38:20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艺术的成都现象活力四射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成都是除北京、上海外,中国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城市。即将于本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收藏品邀请展,则是成都首次举办以当代艺术收藏为主题的大型论坛活动。此次年会的举行,让当代艺术的“成都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人才 艺术新秀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传统艺术底蕴深厚,与此同时,成都的当代艺术氛围也毫不逊色。作为当代艺术重镇,成都拥有何多苓、周春芽等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当代艺术新秀更是层出不穷,人才资源得天独厚。只要关注当代艺术,就不难发现成都当代艺术家是全国最活跃的当代艺术群体之一。来自北京的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就评价说,成都当代艺术无论在学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在全国都有着深远影响。当代艺术家生活在成都,但艺术眼光却放眼世界,这一特征让成都当代艺术成为全国特殊的一个群体。
  程丛林、何多苓、周春芽等成都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展览上大展拳脚,在国际拍卖市场屡创新高。与此同时,一大批成都“80后”当代艺术家已悄然崛起,让成都当代艺术后劲十足,老中青三代人才储备非常完备。对此业内专家解释道,没有派系界限,团结协作,是成都当代艺术群体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在成都何多苓、周春芽等前辈艺术家“传帮带”的影响下,在屠宏涛、郭伟等中坚力量艺术人才的支持下,“80后”艺术新人迅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成都本地并没有培养当代艺术新人的艺术院校,当代艺术人才只能通过外地院校培养。近几年来,成都各大院校日益重视当代艺术人才的培养,纷纷开设当代艺术专业。目前,仅在成都就有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交大等院校开设了当代艺术专业院系,当代艺术人才在成都有了成长的摇篮。“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土艺术院校还纷纷邀请当代艺术名家来担任老师,程丛林、何多苓等当代艺术领军人物都在成都的艺术院校任教,将自己的才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收藏 成都藏家魄力惊人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一直就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有着收藏的传统,历朝历代古玩字画收藏都是蔚然成风。随着成都当代艺术群体的不断壮大,受当代艺术的耳濡目染的成都收藏家,也纷纷涉足当代艺术收藏领域。
  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仅催生艺术家,更造就了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收藏家。成都收藏家从去年开始以迅猛之势,大手笔地收藏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魄力令业界咋舌。据了解,成都藏家藏龙卧虎,在经过了常年的传统收藏洗礼之后 ,不少藏家和收藏机构开始关注当代艺术领域。
  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特展展出了包括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王广义等在内的著名艺术家作品,神秘的成都藏家一口气拿下了展览几乎所有的作品。“单是这一次的收藏经费就应该在亿元以上。”该人士啧啧惊叹地说,没有想到的是,在北京举行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上,成都藏家再次发力,拿下了展览中上百幅作品,令业界瞩目。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当代艺术家云集,实力超群,这令成都藏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收藏本土当代艺术作品有着先天的优势。周春芽1985年创作的那幅代表作《若尔盖的春天》便是花落成都藏家。
  业态 艺术聚落业态丰富
  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又催生了成都艺术品市场多种业态的形成,艺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使得成都艺术生态非常健康、充满活力。在成都,当代艺术创作欣欣向荣,当代艺术市场势不可挡地快速发展。成都不仅有成都画院美术馆等高端公益性美术馆,还有星罗棋布的私人当代艺术画廊;而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艺术群落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驻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蓝顶艺术中心为代表的成都艺术聚落已经成为成都当代艺术的名片。自2004年由著名艺术家周春芽、何多苓等在成都武侯区发起成立了成都第一个艺术区——成都蓝顶艺术中心以来,成都涌现出了浓园、北村、蓝顶二号坡地、高地、西村、艺术粮仓等7个艺术区。这些艺术聚落成为了当代艺术家创作、交流、展览的重要根据地,推动了成都当代艺术的发展。总之,多种业态全面发展,助推成都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市场空前繁荣,也让成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能在全国甚至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本报记者 王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3:39 , Processed in 0.0917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