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今书法研究文献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14:4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今书法研究文献书目

点击编号, 可直达相关子书目。
.

01        书法理论文选书目
.

02        书法辞典、字鉴书目
.

03        书法概论书目
.

04        书法与汉字书写研究书目
.

05        书法史与书学史研究书目
.

06        书法人物评述与作品鉴赏书目
.

07        书法文献学研究书目
.

08        书法美学研究书目
.

09        书法与东亚文化研究书目
.

10        书法与科学技术研究书目
.

11        《中国历代书论精萃网上阅读》  (碧云天先生 编)
.

12        《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1980)
.

13        孙晓云《书法有法》(北京, 2003)
.

14        谢稚柳《书画鉴赏》目录
.

15        邱振中书法研究著述书目
.

16        邱振中《中国书法167个练习》(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17        《中国书法史》(七卷) 目录
.

18        《中 国 书 法 论 著 辞 典》(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19        《中国书法大字典》(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20        书法期刊目录
.

21        部分台湾出版的书法研究书籍
.

22        《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3        《书法研究》(71 年 ~ 80年)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4        《敦煌书法丛刊》(二玄社 )  29册 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5        补充中国书法分类书目 (连号先生提供)
.

26        与书法相关的文、哲、史综合知识书目(连号先生提供)
.

27        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编辑奖的书籍
.

28        书画鉴定参考书目
.

29        二玄社《原色法帖》(书目与出版简介)
.

30        西方出版的中国书法研究 (西文)
.

31        陈吉安《笔法正源: 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研究与释要》(目录)
.

32        古今书家论执笔
.

点击编号, 可直达相关子书目。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4:54 | 只看该作者
西方出版的中国书法研究(西文)

王友轩  编


Stud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ublished in Western Languages


Bai, Qianshen. Fu Shan (1607-1684/85)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n Arbor : UMI, 1997.

Barnhart, Richard M. Mandate of heaven : emperors and artists in China :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Zurich : Museum Rietberg, 1996.

Barrass, Gordon S.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Bennett, Elizabeth Foard. Chao Chih-ch'ien (1829-1884), a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artist : his lif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5.

Chang, Joseph. In pursuit of heavenly harmony :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y BadaShanren from the estate of Wang Fangyu and Sum Wai. Washington, DC: Freer Gallery of Art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association withWeatherhill, Inc., 2003.

Chang, Léon Long-Yien. Four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Chen, Chi-lu.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c works in Taiwan during the Ming-Ch'ing period. Taipei : Council for Cultur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iwan,1985.

Chiang, Yee (蒋彝,1903-1977). Chinese calligraphy : an introduction to its aesthetic and techniqu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Chinese calligraphy. Ed. Yujiro Nakata. Trans. Jeffrey Hunter. New  York, Weatherhill, 1983.

Chu, Hui-liang. The Chung Yu (A.D.151-230) tradition: a pivotal development in Sung calligraphy. A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0.

Edwards,Richard. The art of Wen Cheng-ming (1470-1559) .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Ellsworth, Robert Hatfield (1929-). Later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1800-195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c1986-1987.

Eqan, Ronold. "Ou-yang Hsiu and SuShih on Calligraph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9, no.2 (Dec,1989), pp.375-385.

Farrer, Anne Selina. "The brush dances & the ink sings":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 6 September - 4 November 1990 : Haywood Gallery, London. London : The South Bank Centre, 1990.

Feng,You-heng. Fishing society at Hsi-sai Mountain by Li Chieh (1124- before 1197): a study of scholar - official's art in the Southern Sung perio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6.

Fong, Wen C. Beyond representation: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14th century). New York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Frankel, Hans H.; Zhang, Chonghe. Shu Pu and Xu Shu Pu Two Chinese treatises on calligraphy.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Fu, Shen  (傅申). From concept to context : approaches to Asian and Islamic calligraphy. Washington, D.C.: Freer Gallery of Art, 1986.

Fu, Shen C.Y. Huang T'ing-chien's Calligraphy and His "Scroll for Chang Ta-tung.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1976.

Fu, Shen. Traces of the brush: stud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Gao, Jianping.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Uppsala : AcademiaUpsaliensis, 1996.

Goldberg, Steve J. Court calligraphy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2.

Guo, Jisheng (1950-); Sturman, Peter Charles. Double beauty: Qing dynasty couplets fromthe Lechangzai Xuan collection. Hong Kong : Art Museum, The Chines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2003.

Harrist, Robert E. and Fung, Wen C. The embodied image. New York: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Ho,Chuan-hsing. "The revival of calligraphy in the early Northern Sung."The art of the Sung and Yuan. Eds. Maxwell K. Hearn and Judith G. Smith.New York: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 Pp. 59-86.

Ho, Wai-kam; Smith, Judith G. (1941-). The century of Tung Ch'i-ch'ang, 1555-1636. Seattle; London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2.

Huang, Boyle. Chinese art: the pastime of literati. New York : Vantage Press, 1991.

Images of the mind: selections from the Edward L. Elliott family and John B. Elliott collection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at 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Ed. Wen C. Fa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4.

Komatsu, Shigemi (1925-); Wong, Kwan S.; Cranston, Fumiko E.; Armbruster, Gisela; Gotze,Heinz. Chinese and Japanese calligraphy : spanning two thousand years : theHeinz Gotze collection. Heidelberg. Munich: Prestel, 1989.

Kraus, Richard Curt. Brushes with power: modern politics and the Chinese art of calligraphy. Berkeley ;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Kwo, Da-Wei (1919-). Chinese brushwork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ts history,aesthetic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 : Dover, 1990.

Lai, T. C. Treasures of a Chinese studio (ink, brush, inkstone, paper) . Kowloon, Hong Kong :Swindon Book Company, (1976).

Lauer, Uta. A master of his own: the calligraphy of the Chan Abbot Zhongfeng Mingben,1262-1323. 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 2000.

Ledderose, Lothar. Mi Fu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Lin, Shuen-Fu. "Chiang K'uei's treaties on poetry and calligraphy."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Eds.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983. Pp. 293-314.

Liu, Cary Y;Ching, Dora C. Y.; Smith, Judith G. (Editors). Character & contex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 N.J. :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1999.

Long, Jean.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oole :Blandford Press, 1987.

Modern Chinese art: the Khoan and Michael Sullivan Collection. Oxford: Ashmolean Museum, 2001.

Moss, Paul.Scrolling images: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hand scroll format. London: Moss, 1991.

Murck, Alfreda; Fong, Wen C. Words and images: Chines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New York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Oertling, Sewall Jerom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the Wu-tsa-tsu: conservative aesthetic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Ann Arbor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

Proser, Adriana G. Moral characters: calligraphy and bureaucracy in Han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96.

Sturman, Peter Charles. Mi Fu: style and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Sullivan, Michael (1916-). The three perfections: Chinese painting, poetry, andcalligraphy.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99.

Treasuresthrough six generations :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the Wengcollection. San Marino, Calif. : Huntington Library, 2009.

Tseng, Yu-ho.A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isty Press, 1993.

Tseng, Yu-ho.Chinese calligraphy. Boston :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1971.

Weng, Wango H. C.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a pictorial survey : 69 fine examples from the John M. Crawford, Jr., Collection.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78.

Wilson, MarcF. Friends of Wen Cheng-ming : a view from the Crawford Collection. New York : China House Gallery,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1974.

Wolff, Diane.Chinese writing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1975.

Wong, Kwan S.In the way of the Master :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 andcalligraphy. Houston : Museum of Fine Arts,1981.

Yao, Min-Chih. The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alligraphy on Mark Tobey (1890-1976) . San Francisco :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1983.

Yen, Yuehping (1969-). Calligraphy and pow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London : Routledge/Curzon,2005.

Zhang, Yiguo.Brushed voices : calli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 Miriam & Ira D. Wallach Art Gallery,1998.

Zheng, Xie (1693-1765) . Hong Kong : Joint Publishing Co., 1987.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4:00 | 只看该作者
古今书家论执笔
.
王友轩  编
.
目录
.
.
唐朝·韩方明        授笔要说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8239>
.
明朝·宋啬        执笔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77294>
.
沈尹默        韩方明 授笔要说 释义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8239>
.
白蕉        执笔问题 (选自《书法十讲》第三讲 )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68723>
.
邓散木        论执笔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80020>
.
孙晓云        说执笔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68887>
.
潘维鉴        执笔的方法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77344>
.
灌水圣  书写姿势与文字图式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71219
.
陈吉安        《笔法正源: 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研究与释要》(目录)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77329>
.
心物和        补充资料
(a) 书法与绘画的执笔比较
(b) 正统执笔法的例子
(c) 非正统执笔法的例子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69033>
.
(d) 郎世宁绘《康熙执御笔》
阅读链接:<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 ... uid=82217#pid485109>
.
.
编辑后记
.
相关古籍,浩如烟海。这儿仅仅选载唐朝韩方明的《授笔要说》。窃以为,这也一份必读的重要文献。一楼添加了沈尹默先生的《韩方明 授笔要说 释义》全文复印件。后面所有补充资料,基本上是对韩方明的注疏。
.
沈尹默、白蕉、邓散木都是同辈人。他们都在自己的晚年开始为后学们留下文字资料,总结自己的书学经验。关于执笔法,他们基本上都是依据同一个传统:在唐朝韩方明所列举的五种执笔法中,选择最方便、最实用的一种方法,i.e., 五字法。沈尹默发挥了自己的古典文学特长,在书学文献训诂方面贡献最大。在具体操作方面,可能邓散木的解说最为简洁清晰。邓先生集中讨论五字法,并且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注意事项;文字质朴,内容实用。
.
孙晓云应是他们的孙辈后生;据说没有上过大学,但自己有良好的家学渊源,用功精勤。从她所写的执笔法来看,她的书学确实是传统的正途。
.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潘维鉴先生的文字值得重视。他对文献史梳理及对历代学说的解释,是相当地详尽和合乎规范的。
.
初学者应该将这些资料仔细通读一遍,并且将它们所阐发的原理运用于实践。
.

上海耕砚书坛创始人暨资深导师柳培琪先生示范五字执笔法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3:11 | 只看该作者
書畫鑒定參考書目


資料來源國學數典網會員 rai 摘自台大藝研所課程網頁


A.
01.        餘紹宋,《書畫書錄解題》。
02.        張珩,〈怎樣鑑定書畫〉,《文物》,1964-3。
03.        張珩、謝稚柳、羅福頤,《中國書畫鑑定研究》(九龍南通,1974)。
04.        徐邦達,《古書畫鑑賞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82)。
05.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江蘇機構略,1984)。
06.        謝稚柳,《鑑餘雜稿》。
07.        傅申,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Princeton:1973).
08.        傅申,〈知偽以鑑真〉,《故宮季刊》,9卷3期,1975。
09.        《名家談鑑定》(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10.        啟功,〈鑑定書畫二三例〉,《文物》,1981-6。
11.        楊新,〈書畫鑑定三感〉,《楊新美術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12.        楊新,〈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文物》,1989-10。
13.        李智超,〈古舊字畫鑑別法〉,《美術論集》,1,1982。
14.        《文物鑑賞叢錄---書畫,一、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5.        晏霽,《中國書畫鑑定》(中州機構略,1995)。
16.        楊仁愷,《中國古今書畫真偽圖典》(遼寧畫報出版社)。
17.        《傅熹年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8.        《劉九庵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9.        劉九庵《中國歷代書畫鑑定圖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20.        劉九庵《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21.        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台北:典藏出版社,2004)。
2.        方聞,〈西方的中國畫研究〉,《故宮文物月刊》,45,1986。
3.        Wen Fong, Beyond Representation.

B.
01.        《古書畫過眼要錄》(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
02.        徐邦達,《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03.        楊仁愷,《國寶沈浮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04.        楊仁愷,《沐雨樓書畫論稿》(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05.        楊仁愷編,《中國書畫》(上海機構略,1980)。
06.        那志良,《 印通釋》(台灣︰商務出版社,1970)。
07.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台北︰文史哲1984)。
08.        傅申,《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台北故宮,1980)。
09.        傅申,〈畫說作者問題的研究〉,《台北故宮國際書畫討論會》(1972)。摘要本見《朵雲》19期,1988。
10.        史樹青,《書畫鑑真》(北京燕山,1996)。
11.        傅熹年,《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2.        啟功,〈董其昌書畫代筆人考〉,《啟功叢稿》(北京中華,1981)。
13.        吳爾鹿,〈金農和他的代筆畫〉,《文物》,1988-12。
14.        王連起,〈趙孟頫書畫真偽的鑑考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2。
15.        傅申,〈王鐸及清初北方鑑藏家〉,《朵雲》,28期,1991-1。

C.
01.        方聞,〈山水畫結構分析〉,《故宮季刊》,4卷1期。
03.        薛永年,〈美國研究中國畫史方法論述〉,《文藝研究》3,1989。
04.        洪在辛,〈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對海外中國畫研究的考察〉,《朵雲》,29,1991。
05.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1996)。
06.        石守謙,〈原跡、複本與畫史的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出版社,1989)。
07.        尹吉男,〈古畫鑑定學中的時代風格與標型︰中國書畫鑑定學研究讀書札記之一〉,《美術研究》,70,1993。
08.        陳葆真,〈從空間表現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畫的發展〉,《故宮季刊》1996.4。
09.        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日本的中國繪畫史研究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
10.        黃簡主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1.        徐邦達,〈古法書鑑考選要〉,《書譜》,25-34。
12.        張伯英,《張氏法帖辨偽》。
13.        王壯弘,《碑帖鑑別常識》(上海書畫,1985)。
14.        傅申,《書史與書跡》(台北︰歷史博物館,1996)。
15.        傅申,《書史與書跡(二)》(台北︰歷史博物館,2004)。
16.        中田勇次郎,〈談古法書的真跡本〉,《書道全集15》(台北︰大陸出版社,1989)。
17.        中田勇次郎,《書法鑑賞的歷史—米芾.研究篇》(東京︰二玄社)。
18.        傅申,〈書法的副本與偽跡〉,《書法研究》,18,1984.4。
19.        傅申,〈時代風格與書家風格的關係〉,《書法研究》,1992.1。
20.        Fu, Shen, Traces of the Brush, (Yale,1977.)
21.        傅申,《海外法書名跡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22.        傅申、中田勇次郎,《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六冊。
23.        外山軍治,〈明清的鑑賞家〉,《書道全集13、14》(台北︰大陸出版社,1989)。
24.        曹寶麟,《抱甕集》(台北︰蕙風堂,1991)。
25.        《中國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1987)。
26.        《中田勇次郎著作集》。
27.        《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1991)。
28.        《書道全集》。
29.        《中國美術全集---法書篇》(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30.        李鬱周,《書家書跡論文集》(台北︰蕙風堂,1987)。
31.        李鬱周,《書理書跡研究》(台北︰蕙風堂,1997)。
32.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雄獅美術,1999)。

D.
01.        李霖燦,《中國繪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出版社,1970)。(墨竹斷代,點景人物斷代,及皴法、苔點研究)
02.        傅熹年,〈關於展子虔遊春圖年代的探討〉,《文物》1978-11。
03.        傅熹年,〈論幾幅傳為李思訓畫派金碧山水的繪製時代〉,《文物》,1983-11。
04.        餘輝,〈金代人馬畫考略及其他---民族學、民俗學和類型學在古畫鑑定中的作用〉,《美術研究》,總60期,1990-4。
05.        宗典,〈辨郭畀非郭祐之及其偽畫〉,《文物》,1965-8。
06.        楊臣彬,〈談明代書畫偽作〉,《文物》,1990-8。
07.        劉九庵,〈吳門畫家之別號圖及鑑別舉例〉,《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3。
08.        鍾銀蘭,〈八大山人作品真偽辨析初探〉,《朵雲》,1988.1。
09.        莊申,〈論清季廣東收藏家藏畫目錄之編輯〉,《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5-1,(1973)。
10.        徐邦達,〈王羲之蘭亭序摹臨本前後七種合考〉,《書譜》,44-49。
11.        郭沫若等,《蘭亭論辯》(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12.        唐蘭,〈神龍蘭亭辨偽〉,《書法》,28-30,1983.1-3。
13.        傅申,〈真偽白居易與張即之〉,《故宮文物月刊》,3卷2期,1985。
14.        傅申,〈顏書影響及分期〉,《書史與書跡》。
15.        徐邦達,〈傳懷素自序辨偽〉,《書譜》,75,1987.4。
16.        朱關田,《唐代書法考評》(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17.        張光賓,《元代書畫史研究論集》。
18.        張光賓,〈趙孟頫急就章冊為俞和臨本〉,《故宮季刊》,12卷3期,1979。
19.        張光賓,〈俞和書樂毅論與趙孟頫書漢汲黯傳〉,《歷史博物館館刊》,1986.1。
20.        王連起,〈趙孟頫書畫真偽的鑑考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2。
21.        傅申,〈鄧文原與莫是龍〉,《中田勇次郎頌壽紀念論集》(東京1985)。
22.        傅申,〈祝允明問題〉,《海外書跡研究》(北京紫禁城,1987)。
23.        劉九庵,〈王寵書法作品辨偽〉,《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4。
24.        啟功,〈從戲鴻堂帖看董其昌對法書的鑑定〉,《故宮文物月刊》,125期,   1993.8。
25.        《書品》,東京。
26.        《文物》,北京。
27.        《書譜》,香港。
28.        《中國書法》,北京。
29.        《書法研究》,第一期--- ,(上海︰書畫出版社)。
30.        《書法叢刊》,上海。

E.
01.        傅申,〈辨董源溪岸圖絕非張大千偽作〉,《藝術家》,269期,1997.10。
02.        傅申,〈巨然存世畫跡之比較研究〉,《故宮季刊》,2卷2期,1976。
03.        傅申,〈佛利爾美術館的傳李公麟吳中三賢圖及張大千偽唐宋畫〉,《雄獅美術》,254期,1989.9。
04.        傅申,〈黃公望的九珠峰翠圖與他的立軸章法〉,《1980台北漢學會議論文集》(英文本)。
05.        傅申,〈一幅楊維楨的山水畫〉,《故宮英文雙月刊》,8卷4期,1973。
06.        傅申,〈一幅被偽改的龔賢畫〉,《故宮文物月刊》,14期,1984。
07.        傅申,〈明清之際的渴筆勾勒風尚與石濤的早期作品〉,《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學報》,8卷2期,1976。
08.        傅申,〈王鐸及清初北方鑑藏家〉,《朵雲》,28期,1991.1。
09.        傅申,〈大千與石濤〉,《雄師美術》,147期,1983。
10.         傅申,〈瀋陽的張大千畫〉,《遼海文物學刊》,總7期,1989。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2:29 | 只看该作者
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理论奖、出版编辑奖的书籍


资料来源
自在闲人。《第三届兰亭奖获奖入展名单》。中国书法江湖。<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250465>。2009-11-6 15:20.

理论奖获奖书籍

一等奖
方爱龙   《南宋书法史》             浙江
曹宝麟   《抱瓮集》                 广东
徐  畅   《先秦玺印图说》           江苏
王元军   《汉代书刻文化研究》       北京
张金梁   《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   吉林

二等奖
陈方既   《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              湖北
薛龙春   《郑簠研究》                        江苏
徐  清   《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   浙江
蔡显良   《宋代书法研究系列论文》            广东
程章灿   《石刻刻工研究》                    江苏
陆明君   《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            北京
盛东涛(楚默)  《书法形式美学》             江苏
杨  军   《北宋汴京书法文化研究》            北京
吴慧平   《书法文化地理研究》                广东
邱世鸿   《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        江苏

三等奖
王焕林    《书法史论丛稿》                   湖南
方  波    《宋元明时期“崇王”观念研究》       浙江
陈中浙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北京
吕金光    《关于晚明、清代、民初时期的碑学帖学发展问题新论》系列论文   四川
李  放    《苏轼书法思想研究》                 河南
靳  永    《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文物、文献与书迹的综合释证》       山东
赵生泉    《燕赵书法史稿》                     河北
姜寿田    《中国书法理论史》                   河南
赵维红    《道光之际“宣南”书家行迹考辨》     山西
迟志邦    《书法—在象、数、理的对应中寻求适度之美》    山东
邱才桢    《<古诗四帖>与晚明鉴藏家的“张旭”概念 》     北京
白  锐    《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         北京
杨庆兴    《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研究》系列论文         河南
金学智    《书概评注》                         江苏
廖  科    《陪都重庆书法研究》                 重庆


编辑出版奖获奖书籍

一等奖
《颜真卿书法全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导报》                 书法导报社

二等奖
《汉碑全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
《篆刻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傅山书法全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书法》杂志                 上海书画出版社
《周亮工全集》               凤凰出版社

三等奖
《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       文物出版社
《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 安徽美术出版社
《书法研究博士文库》         南方出版社
《刘春霖书法集》             花山文艺出版社
《书法报》                   书法报社
《篆刻三百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
《共和国书法大系》           江西美术出版社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1:59 | 只看该作者
部分台湾出版的书法研究书籍


心物和


《2000年国际书法交流台北大展论文集》。欧宗智编辑。中国书法学会,2000。(957-97456-5-X)。

《2001现代书法新展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 —论文暨研讨会记录专辑》。崔咏雪总编辑。台湾美术馆,2002。(957-01-2391-5)。

《佛经写经的书法艺术》。李聪明著。大千,2006。(957-447-096-2)。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撰。台湾商务,1965。(957-05-1545-7)。

《纪念何绍基二百周年诞辰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文集》 。李铭宗、黄一鸣著。中国书法学会,1998。(957-97336-3-5) 。

《书法:心灵的艺术》。张以国著。淑馨出版社,1992。(957-531-238-4)。

《书法丛谈》。王壮为著。中华丛书编审会,1965。

《书法第一步》。孙一之著。星光出版社,1981。

《书法教学理论与实际》。林金城编著。幼狮,1999。 (957-574-069-6)。

《书法漫谈》。王静芝著。台湾书店,1990。(957-567-234-8)。

《书法入门》。史正中编。艺术图书,1974。

《书法研究》。王壮为著。台湾商务,1967。(957-05-0618-0)。

《书法研究研究报告展览专辑汇编》。李普同研究主持。台湾省立美术馆,1996。(957-00-6753-5)。

《书法艺术》。张光宾 著。行政院,1987。

《书法正传》。(清)冯武编著; 崔尔平点校。仰哲出版社, 1986。

《书法知识千题》。周俊杰,唐让之编著。博远文化出版, 1993。(957-8534-59-0)。

《书谱今译》。徐大为著。中华征信所,2004。(957-8398-84-0)。

《孙过庭书谱译注》。马国权译注。明文,1988。

《文字与书写 — 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暨会议纪录》。施淑萍主编。台湾美术馆,1990。(957-02-9407-8)。

《学书法》。杨雨河编著。古今文艺出版,1986。

《中国书学》。韩玉涛著。五南图书出版,1993。(957-11-0724-7)。

《中国书学辑要》。潘维鉴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0。

《中国文字源流史》(历代书法大系)。王九儒。金川出版社,1979。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0:59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期刊目录

望书友们补充信息。


《书法报》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62
国内邮发代号:37-9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0770-W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书法报社网络部
电话:027-86790601
网址:
http://www.hudong.com/wiki/%E3%8 ... 5%E6%8A%A5%E3%80%8B

《中国书画报》
主办:天津美术学院主办 中国书画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2-0021
邮发代号:5-10
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榕苑路16号鑫茂园C2-2-D中国书画报
电话: 022-23709533 23709534 传真 022-23709533
网址:
http://www.shb-china.com/

《书法导报》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34号书法导报社
邮编:450003  电话:0371-61207708
网址:
http://www.sfdb.cn

《青少年书法报》
基本事实:周报,每周二出版。
社址: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山街105号
电话(传真):0454—8225419
刊号:CN23/0039
邮发代号:13—69

《墨缘书画报》
基本事实:4开4版,不定期出刊。宣传书画家刻苦治学、勇于探索、自强不息、奋斗拼搏之精神。
邮编:402761  
地址: 重庆市璧山 651信箱6—20号
网址:
http://www.myshb.com/

《汉字与文化》
地址: 广西桂林王城1号 桂林汉字文化协会《汉字与文化》编辑部   
邮编:541001
联系电话:0773-2833629
网址:
http://www.chinays168.com/ysjbbs ... oardID=102&TB=1
电子邮箱:glhanxie@qq.com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50: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书法史》(七卷)目录
信息来源: 书法江湖网



ISBN: 9787534386619
页数: 3192
定价: 182.0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



编写者:

一、秦代卷: 丛文俊 编
二、两汉卷: 华人德 编
三、魏晋南北朝卷: 刘涛 编
四、隋唐五代卷: 朱关田 编
五、宋辽金卷: 曹宝麟 编
六、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黄惇 编
七、中国书法史清代卷: 刘恒  编



一、《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
丛文俊

目录:
中国书法史总论
引言
第一节   书法史与书法艺术的传统
第二节   古代书法理论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前期书法史
第四节   后期书法史
概述
第一章   汉字形体与书法美
第一节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第二节   汉字形成的构成方式
第三节   书法美的字形基础
第四节   书体演进与书法的发展
第二章   商代书法
第一节   商代宗教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象形装饰文字
第三节   甲骨文书法
第四节   墨迹、铭功金文及其他
第三章   西周书法
第一节   周文化和礼乐秩序
第二节   “篆引”形式的发现与大篆书体的形成
第三节   大篆书体的典范美
第四节   王者之雅与四方之风
第五节   西周甲骨文与墨迹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东南各诸侯国书法
第一节   平王乐迁与礼崩乐坏
第二节   楚风与长江流域的书体革新
第三节   齐风与黄河下游各诸侯国的书体革新
第四节   中原及北地各诸侯国的书体革新
第五节   东南文化与鸟凤龙虫书
第六节   古方蝌斗
第七节   刻款金文草体及其他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书法
第一节   《史籀篇》与金文大篆
第二节   刻石大篆书法
第三节   草体篆文书法
第四节   简牍墨迹与秦文录变
第六章   秦代书法
第一节   秦代文化与“书同文字”
第二节   秦书八体
第三节   秦代书家与刻石书法
第四节   秦代权量诏铭书法及其他
第七章   先秦文字与书法教育
第一节   先秦学校与教育略说
第二节   从《周礼》的“道艺”之教到孔子私学的“游于艺”
第三节   《史籀篇》与《仓颉篇》等字书所反映的周秦文字教育措施
第四节   先秦职业技能教育
第五节   先秦书法用具
附录
先秦   ·秦代书法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华人德

本书为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中国书法史》7卷中的“两汉”卷,由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学者华人德主笔撰写。作者对两汉的简牍、铭刻、碑版的形成以及风格特色,主要书家代表作品以及两汉书法教育和书学影响,以一个史学家的高度,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觉作了分条缕析的爬梳。作者曲尽前人和今人未竟之处,其对石刻、砖文、瓦当的独有情钟,加上他本人在书法篆刻上的实践和领悟,使得本书在学术上和艺术上都有相当特色和高度。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两汉的书法教育
第一节   与利禄挂钩的文字学和书法
第二节   汉代的字书和学童书法教育
第三节   鸿都门学——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
第二章   两汉的简犊(附骨签、帛书及其他墨迹)
第一节   汉代的简册制度
第二节   两汉简牍的书法
第三节   帛书及其他墨迹
第三章   西汉的铭刻书法
第一节   铭刻概况
第二节   铜器铭刻文字
第三节   刻石文字
第四节   陶器砖瓦文字
第四章   东汉的碑刻(附砖文)
第一节   碑刻的演变和形制
第二节   碑刻的书法
第三节   东汉的砖文
第五章   汉代的书法家
第一节   各有风范的士大夫书家
第二节   专精草书的西州书家
第三节   工鸟篆八分的鸿都门学书家
第六章   东汉的书学
第一节  许慎《说文解字》
第二节  崔瑗《草书势》
第三节  蔡邕的书学理论
第四节   赵壹《非草书》
第七章  汉代的书法用具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墨
第三节  纸
第四节  砚
第五节  削
附录
两汉书法史大事年表
20世纪两汉简牍、帛书、金文、陶文等出土情况
两汉刻石文字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
刘涛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一书,自东汉末至南北朝末历时三百余年,作者刘涛先生,并未一味地罗列书体资料而纠缠于当时书体、书风的变化演进上,而是溯本穷源,从历史文化大背景来阐释当时书风之盛、书体之变的,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全面考辨论述的。因而揭示出南北朝时期书法一道,不仅是魏晋风流的余绪,更是儒林士风的又一端。正如包世臣所言:“南北朝尤重此艺。工文者史入文苑,工书托体小学,乃入儒林”。这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追求,更是那个时代的标榜。从该书各章节的论述中,都可对当时这种世风时尚有所领略,进而明了书体之变尽在不言之中。仅从该书《南朝帝王重视书法》、《南朝寒门书家与士族书家》两节所述 “‘侍书’的设立”、“帝王与高门书家争胜”、“寒门书家的崛起”、“书家的士庶之别”等内容,就可窥见当时书风之盛,已非士人雅好之举。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风行,是一种文化追求,虽多少有点附庸风雅或追求功利之敝,但韵致高远。这比起自下而上的趋俗、媚势、逐流,则显得高贵不少,也更具文化意义。这本书正是着眼于这种时代文化风貌而撰述的,因对审美价值的全面述求而有了一种全新的审美经验,由处处闪现着的思想火花而见作者异乎寻常的深思熟虑,因此避免了将所引用的大量新旧书法资料进行放慢板地、简单地罗列、展示、说明。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书史。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魏国书法
第一节    洛下新风
第二节    篆书和隶书
第三节    中州书法家
第二章    吴国书法
第一节    吴国的书风与书家
第二节    吴国篆书
第三节    吴国隶书
第四节    吴国的楷书、行书和草书
第三章    锺、卫书法
第一节   锺繇书法
第二节    卫氏书学
第三节    锺、卫书法的比较
第四章    西晋书法与书家
第一节    篆书
第二节    隶书
第三节    草书
第四节    行书
第五节    楷书
第六节    西晋书家与书风
第五章    东晋书法世家及书风的演变
第一节    东晋书法世家
第二节    东晋书风的演变
第六章    王羲之书法
第一节    生平事迹
第二节    书法师承
第三节    王羲之的书艺
第四节    王羲之的“今体”成就
第七章    王献之书法
第一节    生平事迹
第二节    王献之的书艺
第八章    东晋铭刻书迹
第一节    东晋铭刻书迹的体态类型
第二节    由家族墓誌看东晋隶书的“分化”与“类化”
第三节    东晋铭刻书迹中存在的“变态现象”
第四节    东晋“方笔隶书”的流变与渊源
第五节    由“北碑”和“南帖”看东晋的铭刻书迹
第九章    南朝书法
第十章    两晋南朝书论
第十一章    十六国时期书法
第十二章    北魏书法、书家及书风的演变
第十三章    北朝后期书法
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禁碑与立碑
第十五章    东晋南朝的法书收藏与鉴定
附录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大事年表
西魏铭刻书迹统计表
磁县出土北齐碑志统计表
安阳地区出土北齐碑志统计表
南北书风演进对比表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所存汉魏两晋南朝书迹简表
主要参考文献


四、《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朱关田 

该书10个章节,系统论述了隋唐及五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各时期书法艺术的演变;介绍了各个时期有关书法名家,并追溯其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还充分论述了唐代文化与书法的关系,系统介绍了唐代墓志、唐代书法的域外传播和唐五代的书法理论。
 本书主要介绍了隋代与初唐书法,唐太宗与书法复兴,盛中唐书法,雄秀独出的颜真卿,晚唐书法,唐代文化与书法,唐代书法的域外传播,五代杨凝式及其他书法家等内容。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隋代与初唐书法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隋代书法
第二节   欧阳询与虞世南
第二章   唐太宗与书法复兴
第一节   唐太宗及其书法
第二节   唐太宗王羲之论
第三节   唐代书法教育与科举
第四节   关于《兰亭序》
第五节   一代教化主褚遂良
第六节   昭陵碑志书人
第三章   盛中唐书法
第一节   盛中唐书法的演变
第二节   李邕与行书名家
第三节   张旭与怀素
第四节   李阳冰与篆书名家
第五节   盛中唐的馆阁书家
第六节   其他书家
第四章   雄秀独出的颜真卿
第一节   生平事迹
第二节   书法艺术
第三节   颜书的影响
第五章   晚唐书法
第一节   柳公权
第二节   “元和脚”及其他
第六章   唐代文化与书法
第一节   书法藏庋、鉴赏及其他
第二节   儒家与书法
第三节   佛教与书法
第四节   佛教与书法
第五节   道家与书法
第六节   文房用具
第七章   唐代墓志
第一节   初唐
第二节   盛唐
第三节   中唐
第四节   晚唐
第八章   唐代书法的域外传播
第一节   日本
第二节   朝鲜半岛
第九章   五代杨凝式及其他书家
第十章   唐五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初唐崇王论
第二节   盛中唐书论的推进
第三节   晚唐及五代书论
附录
隋唐五代书法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五、《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曹宝麟

目录:
第一章    北宋时期的书法
第二章    北宋中期的书法
第三章    北宋后期的书法(上)——“尚意”书风的勃兴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书法(中)——集古出新的巨匠米芾
第五章    北宋后期的书法(下)——其他名家和书论
第六章    南宋时期的书法
第七章    南宋中期的书法
第八章    南宋后期的书法
第九章    宋代的刻帖
第十章    辽金书法。
附录宋辽金书法史大事年表、主要参考文献


六、《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黄惇

目录
上篇    元代书法
概述
第一章    元代的书坛领袖——赵孟俯
第一节    赵孟俯生平及思想
第二节    赵孟俯的书法艺术
第三节    赵孟俯书法对东邻高丽的影响
第二章    复古思潮影响下的元代书法
第一节    元代前期复兴晋代书风的中坚
第二节    奎章阁的代表书家
第三节    赵派书家群
第三章    元代的少数民族书法家
第一节    元代前期的少数民族书家
第二节    元代中期的少数民族书家
第三节    康里巎巎及其对元代后期书法的影响
第四节    元代后期的少数民族书家
第四章    元代的篆、隶书家
第一节    吾衍及其弟子
第二节    元代不同阶段的篆、隶书家
附录    元代篆、隶书家一览表
第五章    元代后期隐士的书法
第一节    隐士书法的典型:吴、杨、陆、倪
第二节    受赵孟俯影响的隐士书家
第六章    元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郝经的道技论
第二节    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说
第三节    郑杓《衍极》与其程、朱理学立杨
第四节    元代的书法教科书及其以复古为宗旨的教学思想
第七章    元代的公私收藏与刻帖
第一节    元代内府的鉴藏
第二节    元文宗时期的奎章阁及其收藏
第三节    宣文阁与端本堂的鉴藏
第四节    元代的私家鉴藏
第五节    元代的刻贴
下篇    明代书法
附录
元明书法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七、《中国书法史.清代卷》
刘恒

内容简介
清代帖学逐渐衰落,碑派迅速崛起并取代帖学,这一力量的对比变化的转折点在道光、咸丰之际。雍正以前,是明代帖学的延续阶段,书风大致未超出元、明范围;乾、嘉时期,清代帖学达到最高水平,篆、隶书体也已颇具成绩。道光、咸丰以降,碑派书法大行其道。到清末民初,书坛遂成碑派一统天下。清代是书法是极为丰富烂漫的一个年代,考据、金石、文字之学的盛行,为清代书风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本书以“帖学逐渐衰落,碑派迅速崛起”这一基调为主线,展示了有清一代书法和书学的嬗变的大历史。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晚明书风的延续与碑学的滥觞
第一节    王铎与晚明书风的延续
第二节    傅山与遗民书家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崇董书风
第四节    隶书中兴与碑学的萌芽
第二章    帖学与碑学的转换
第一节    清代的公私鉴藏与刻帖
第二节    清代中期的帖学书法
第三节    科举考试与“馆阁体”
第四节    “扬州八怪”
第五节    金石学、文字学的兴盛及其对碑学的推动
第六节    邓石如、伊秉绶与乾、嘉时期的碑派书法
第三章    碑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包世臣与碑学理论的完善
第二节    何绍基与碑派书法的发展
第三节    金石碑刻的搜访与鉴藏
第四节    生宣纸、长锋羊毫与碑派书法
第四章    碑派书法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碑学的总结与金石学的拓展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书坛
第三节    篆、隶书法及篆刻的意义
第五章    清代的书法教育和域外影响
第一节    清代的书法教育
第二节    清代书法的域外影响
第六章    清代的书学
第一节    帖学观点的延续和转变
第二节    求新尚奇主张的出现及影响
第三节    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附录:
清代书法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9:26 | 只看该作者
邱振中书法研究著述书目 (按出版时间排列)



(与吴鸿清合编)。《书法艺术》。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书法艺术与鉴赏》。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5。

〈书法理论与当代人文科学〉。《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当代对话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笔法与章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书写与观照:关于书法的创作、陈述与批判》。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笔法的演变〉。甘肃天水: 书法纵横。2007-10-11。 <http: //www.8mhh.com/ldwl/2007/1011/article_196_1.html>。

《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书法与中国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书法艺术鉴赏语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邱振中简介: 1947年生于江西南昌,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中央美院教授。



邱振中肖像


草书李商隐《送臻师》诗轴
1989年 82.5厘米 X 52厘米。
转自《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四期。


鸣谢: 谢谢书友云雨其蒙强力推荐邱振中的书学成果!

心物和
于家中
星期六, 2009-03-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8:42 | 只看该作者
孙晓云《书法有法》 (目录及网上阅读链接)书名: 书法有法
作者: 孙晓云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年

本书目录及网上阅读链接:

01.“中国”不如译成 “Calligraphy”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6

02.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7

03.“请循其本”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8

04.“便捷”是指什么呢?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9

05.盲人摸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0

06.怀疑“永字八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2

07.先说执笔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4

08.“五指”还是“五字”?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8

09.“拨镫”极其形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0

10.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1

11.“人物是万物的尺度”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2

12.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
裹锋与连续书写: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3

13.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
没有依托的书写: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4

14.大胆的推理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5

15.笔杆的直径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6

16.笔毫的长短软硬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9

17.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0

18.《铡美案》的启示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1

19.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2

20.“古法”的绝唱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3

21.不自觉的丧失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4

22.桌子的功与过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5

23.“八分书”的解释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6

24.“向背”出形势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8

25.好大一头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9

26.“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0

27.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1

28.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2

29.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 “尚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4

30.“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 —— “变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5

31.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6

32.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7

33.“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8

3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答疑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9

35.“内撅”、“外拓”词诠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8:30 , Processed in 0.1290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