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纬虹 400015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 代保民 408000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老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学评价等工作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提升引领能力,成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引领者。
1.引领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让教师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宁静。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工作中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情操高尚、思想纯洁,堪为人师。但教师同样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社会客观存在的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一定会冲击教师固有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特别是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夸大,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生价值等不良倾向,导致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研员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高度负责,对教师的精神世界实施积极干预,用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影响教师,用自己敬业的精神去激励教师,用自己热爱教育的理想去鼓舞教师,用自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取向去感染教师。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2.引领教师的人生目标,让教师的人生目标高远而伟大。每位教师从走向讲台的那一天起,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许多教师面对教育现实,面对某些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教育现状,面对某些学校对教师的“论分行赏”,面对社会对学校升学率的过度重视,深深地感到困惑和苦恼。个别教师的人生目标渐渐发生动摇,甚至自己也变成了“分数教育”的实施者。还有少数教师变成了教育现状的“叛逆者”,在教育教学中走着理想化的道路,孤独地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逐渐被学校边缘化。教师伟大的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状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面对充满矛盾的现实,教研员要努力引领教师的人生目标,既要追求教育理想,又要兼顾教育现实,力求做到两者的最佳结合。要指导教师研究教育现状和教育规律,把自己的教育理想融于教育现实之中,让理想在教育现实中闪光。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力图让每位学生都能成才、成功、成人。
3.引领教师的教育文化,让教师构建自己的教育文化观。教研员要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先进教育文化的能力。办学校,办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靠的是先进的教育文化。虽然先进教育文化的最终体现者是学生,但先进教育文化的实施者却是教师。教研员对教师的先进文化引领就非常重要。要用先进的学科文化去影响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影响学科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课堂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影响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影响学科教师教育哲学思想的构建。这就需要教研员本身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对先进教育文化的理性思考。 二、提升研究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教学专家。
1.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教师是在三种背景下工作的: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复制性。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职业生活方式。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挑战,教学研究正在发生从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重大转变,因而教研员要从事务服务型取向回归到专业研究型取向。教研员要经常跟踪常态课,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教学一线的真实状态,认真观察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发现教学的共性问题,抓摄教学中有价值的个案、提炼出具有普遍借鉴价值或指导意义的结论。要站在先进教育教学文化的高度去思考教师的课堂,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去分析课堂,为教师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教研员的田土在学校、在课堂,不在办公室。教研员要扎根课堂,从整体上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现象,从而对原生的教学状态具备透彻的认识。教研员的工具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而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学方法。
2.提升教育研究能力,成为视野开阔的教育家。教研员是链接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媒介”,因而要以更开阔的视野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对以下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要到哪里去?教育怎样才能到“那里”?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教育中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评价观该是什么?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教研员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认知。这就需要教研员对教育多作哲学思考,围绕教育的本质做深层次的理性探索。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对研究教育的专著不少,许多教育思想、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教研员应该广泛涉猎,博采众家之长,逐步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用先进的思想解答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3.提升工作研究能力,成为知己知彼的战术家。教研员要研究自己的教研工作岗位,通过研究明白:教研工作的外在工作有哪些,教研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教研员的教研工作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居于什么位置,与学校的教研工作是什么关系,教研工作与教育教学质量是什么关系……研究自己的工作,是要让自己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认清自己开展工作的科学方法及程序,让自己的教研工作步入科学规范的轨道。
4.提升政策研究能力,成为胸怀全局的战略家。教育政策和法规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它明确界定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事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教研人员只有在深入研究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国家意志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贯彻和体现,才能确保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教育政策研究是许多教研员的软肋,有些教研员以为教育政策研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教研员研究教育政策是多此一举。其实,教研员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政策的深刻内涵,解读政策出台的背景,理解政策出台的目的及政策的期望愿景。只有这样,教研员才能真正实施对学科教师的引领。 三、提升培训能力,成为教育思想的传播者。
1.选择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教研员要努力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方法去更新学科教师的旧有储备,打开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员要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诊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要研究什么是教师最迫切需要的,让教师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通过讲座、沙龙、对话、博客形式向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观念、思想,使教师能在宏观上把握现代教育理念、观念和思想,了解这些教育理念、观念和思想对教育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这样,就能拓展教师的理论视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
2.选择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实践的途径,传递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课例示范、案例分析和解读、博客、论坛等方式向教师传授教育教学方法,促使教师理解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精髓所在,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实际上是理念和思想的产物,如果对教师进行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并掀起“头脑风暴”,那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就会水到渠成。方法是技能性的东西,达成目标的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最好的技能,只有最适合教师的技能。只要在培训过程真正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接受就会主动得多。
3.选择朴实的课堂典型,演绎真实可感可学的课堂。教研员在培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树立和运用典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由于教师多年教育教学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自己所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因而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方法会产生有意无意的抵触,特别是纯理论更不容易在教师的头脑中留下长久的印象。教师在受到理论熏陶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把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化为实际实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培训时,一定要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特别是现场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教师感到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真实可感,并不神秘。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平时勤于收集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特别是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案例。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发现有独创性的课堂教学,发现有独创精神的教师,努力发掘新课程的课堂典型。用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能使教师感到新课程理念具体可操作,激发教师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让教师容易接受新课程理论。 四、提升推广能力,成为教育思想的实践家。
1.提升总结提炼的能力,找准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教研员研究教育教学的成果要产生效益,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自己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教研员还要具备较强的推广能力,要能够科学地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典型。教研员要善于从教育教学的鲜活经验典型中总结提炼出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研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学现场,然后形成自己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
2.提升设计实施能力,为教师找准学习的最佳路径并营造良好的氛围。教研员要帮助教师设计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路径,酌定推广的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这样的推广路径,它不是对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生搬硬套,不是对知名学校的亦步亦趋,而是结本校具体情况的灵活运用,是对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精髓把握。一旦确定了路径之后,教研员要努力营造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为积极参与的教师减压,为勇于开拓的教师鸣锣开道,努力争取学校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教研员要尽可能以身示范,上“下水课”,以启发一线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还可以将已成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上展示课,给一线教师提供感受教研员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的平台,从而对教师产生感召、启悟和熏陶的作用。 五、提升联合能力,做兼收并蓄、开拓奋进的创新者。
1.提升包容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凝聚教师。教研员作为教师的老师,面对一个省市区县的全体老师,面对思想、性格、观念、追求存在诸多差异的老师,要有高超的联合能力,要用强大的凝聚力团结本学科的所有老师。在用主流价值取向引导、吸引教师的同时,要鼓励教师走适合自己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教学之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百花争艳的教育教学局面。这就要求教研员解放思想,以开阔的胸襟、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善于挖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独特价值,勇于接纳不同于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另类观点,要经常反思和审视自己的理念、观念和思想,而不是频繁地否定老师的理念、观念、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要做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催生者,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帮助教师寻找开拓教育教学新路的理念、观念和思想。
2.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借力科技信息和人文信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研员要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走在前列,要时时把握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要让自己的视野面向世界。教研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积极利用网络里的诸多教育教学资讯,建立自己的网上图书馆或资料库,为更好地履行研究、服务和指导职责创造平台。除此之外,教研员还要善于构建自己的人脉资讯网,要让处于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老师成为自己人脉资讯网的重要节点,通过这个网络,教研员就能随时跟踪课堂前沿动态,就能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的现状,就能聆听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以使自己的教研工作随时连接地气,连接教学课堂。
3.提升整合创新能力,让学校成为创新的热土。教研员要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讯息,分析归纳各种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科学理念、观念和思想,创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以获得对教学问题的深度透视和前瞻。要把思想活跃的教师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还可以聘请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向专家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并请专家们进入课堂,诊断课堂教学,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学术支持。有了这样的团队,教研员就能够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对教师的服务和指导就不落窠臼。要创新教研活动和教研评价的机制,教研活动要尽量多让教师参与,教研员不要独占教研的话语权。要尽量把教研活动前移到学校和课堂,在教师、学生、教研员多方参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当教师和学生被共同纳入教研员的视野时,将促进教研员教学研究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从偏重研究教师到研究教师和学生并重。过去教研员关注学生,是把学生作为镜子反观教师的课堂行为、测评其教学绩效,而现在是考量教师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考量教师如何更好地满足于学生求知欲、表达欲和创造欲。要有新的教研评价机制,让评价机制的核心价值取向侧重于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
总之,要真正地影响教师,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教研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引领能力、研究能力、培训能力、推广能力和联合能力。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7-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