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8 00: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严奕峰

摘要:户外教育是在户外情境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自英国开创外展训练学校以来,户外教育在国外发展迅猛。户外教育注重学习者的亲身体验,通常以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以渗透环保意识及个人责任为目标,从而促进了学习者的潜能释放和个人成长,值得我国教育借鉴。
关键词:国外;户外教育;体验学习
作者简介:严奕峰/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南通 226007)




    一、引言
    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是一套盛行于欧、美等国的教育活动,从其形式来看,大概有两个分支,即户外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和户外冒险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在美国,户外教育作为与环境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教育内容而受到重视,其户外教育的实施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各州还设有野外教育中心(Wilderness Center)、户外领导学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环境教育组(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m)等组织,在户外教育活动设计方面,包括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环境型教育计划;认识个人和同伴之间的合作;提高个人胆识的冒险教育计划。在德国,各类户外教育是青少年暑假作业的主要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完成类似洞窟探险、动植物考察等的报告作为假期作业的主要内容,许多青少年都要参加为期三周的露营生活,在露营中享受集体生活和自然美景,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在法国,户外露营活动则是休假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亚洲近邻日本,定向越野等户外活动非常的普及,在户外教育中设有“青少年野外教室”、“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等,青少年可以在那里住宿一周,开展野外观察、篝火露营活动。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户外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台湾地区的探索教育及香港地区的历奇教育。目前国内户外教育的实施与国外则有很大的差距,专门针对户外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还没有展开,可能是受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未能对这种教育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介绍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分析户外教育的教育意蕴,期望能够为本国教育带来启示。
    二、户外教育的概念
    美国户外教育学者乔治·唐纳德森(George Donaldson)提出一个简明扼要的概念:“户外教育就是在户外教育,有关户外的教育,以及为户外而教育(Outdoor Education is education in, about, and for the outdoors)。”
    刘易斯(Lewis)则认为:“户外教育是一种直接而简单的学习方式,是把课程延伸至户外以达学习的目的。它是基于发现学习的原则并强调直接使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以进行观察和知觉。”
    另外还有将户外教育定义为“发生在户外任何教育的经验(as any educational experience which takes place in the outdoors)。”
    从以上户外教育的定义看,反映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户外教育,因此侧重点就有不一样。事实上目前在国外还有许多与户外教育相关的概念,根据美国户外教育会议(Council on Outdoor Education)的整理,与户外教育相关的概念如下(见表1)。透过这些概念更可以发现户外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之势。


表1:与户外教育相关的概念


名词
英文名称
主要内容
环境教育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户外环境教育主题
保育教育
Conservation Education
户外自然资源的保护主题
户外休闲
Outdoor Recreation
纯粹以娱乐为主的户外活动
户外追寻
Outdoor Pursuits
野外从事非机械性的户外游憩活动
冒险教育
Adventure Education
从事户外冒险的活动
体验教育
Experiential Education
“做中学”,有类似于冒险教育特征
露营教育
Camping Education
野外露营
环境解说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由国家公园或森林服务中心提供服务


    从不同学者对户外教育的定义及与户外教育有关的概念,笔者认为,户外教育是一种在户外情境中,利用户外资源,藉由户外活动的形式来达成教育目的,对学习者而言,需要透过感官参与,经由直接、具体的体验来促进“做中学”,协助了解学科、人及环境的关系,在认知发展的同时,更使得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得到发展。
  
    二、户外教育的发展历程
    户外教育的发展,其源起可追溯到英国。当时有两位杰出的人士,一位是英国陆军中将贝登堡(Baden Powell),他是当今大家所熟知的童军(Scouting)运动的创始人,童军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NGO)以及非营利(NPO)的青少年运动组织,其目的是透过强调以实际的户外活动,包括露营、森林知识、水上活动、徒步旅行、野外旅行等,在身体、精神和智力上培训青少年,使他们将来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位是犹太裔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 Hahn),他于1941年在英国创办了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 Bound School),也就是户外教育的发展源头。
   (一)外展训练学校(OBS)
   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是一位具前瞻性的教育学者,他深感制式的学校教育课程太着重单向的智能发展,并不能提供学生完整的成长机会,许多学生在社交活动及个性发展上存在缺陷,普遍存在健康不佳,缺乏信心、进取心与冒险心,创造力衰退,缺少修养或自律,以及对他人不够体谅、不够信任等问题。为协助青少年面对危机,重建自我认同,汉恩认为必须有一套方案来改变现状。于是1941年在英国韦尔斯 (Wales) 地区成立第一所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 Bound School),由此也揭开近代户外教育发展的序幕。此时期的教育理念,乃是透过体能和心灵的挑战,以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和更正向的自我形象。在实际教学上,发展一套以经验教育为基础的模式,领导者带领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紧张、刺激又好玩的活动和任务。
   (二)美国户外领导学校(NOLS)
    1960年英国外展训练学校的教育理念被引进美国,1962年在科罗拉多成立第一所户外冒险学校,随后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接着而来的是训练员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65年正式成立美国国家户外领导学校(The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简称NOLS),NOLS是一非营利性组织,其创校宗旨是:减少野外露营时对环境的破坏、教学旅游技能、户外求生及安全技能、唤醒对环境的觉醒、注重团队互助,并致力于培训外展学校领导人才。
    (三)野外教育协会(WEA)
     外展训练学校相继成立,美国户外领导学校也已开始担负起领导者的培育工作,但在1970年的美国及加拿大的户外活动界,为了领导人员的认证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曾引起很大的争议。在NOLS的成立及发展过程中,保罗·皮兹若特(Paul K. Petzoldt)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经在外展训练学校担任首席指导员的经历,让皮兹若特深感户外行业规范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呼吁大学教授、政府部门官员、与户外活动组织领导者,于1977年在西伊利诺大学成立野外使用教育协会(The Wilderness Use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WUEA)。1980年改为野外教育协会(The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WEA)。WEA创立宗旨在于倡导使用野外资源时,对环境应负起保存与维护的责任,以提升野外活动的质量,并发展一套课程,作为培育户外领导者认证标准的课程依据。WEA所发展的认证课程项目包括探险行为、环境伦理、旅程规划、历史和文化、装备、服装、粮食、基本露营技巧、健康与卫生、航海、气候、紧急救护等。
    (四)体验教育学会(AEE)
    体验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简称AEE)是一个以会员支持为主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从1977年成立以来,至目前为止发展迅速,其成员范围很广,如教育、休闲娱乐、户外冒险活动、心灵辅导、青少年服务、管理发展训练等。AEE成立之使命为:透过研讨会、出版书籍刊物、学术研究、工作坊等,进一步发展体验学习法。AEE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系统研究活动教育与经验教育的组织,每年出版三期体验教育期刊和办理一场国际性研讨会,对体验学习的相关理论与学术研究贡献颇多。
   (五)主题式冒险教育(PA)
    1971年以马萨诸塞州汉密尔顿韦恩哈姆(Hamiltom Wenham)高中校长杰瑞·皮赫(Jerry Pieh)为主开创了主题式冒险教育(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该计划后来得到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局的资助,并成为全国性的方案,PA的产生也直接推动了将户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因为主题式冒险活动目标为:视学生为一个团体,学习更有创造性及有效的解决问题;其次是个人和团队是一体的,必须共同突破层层障碍,以达成一致认同的目标。教师们认为透过团体合作的策略,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且可以不断创造学生学习上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户外教育的教育意蕴
    考查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户外教育相比于正统的学科教育,其教育意蕴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亲历体验的方式进行
   儿童参与户外学习的过程是透过亲身参与的活动来进行,因此是体验式的,这种体验既是一种经历(to go through),又在经历中与其自身经验产生联系,学习是真实的,有时甚至这种经历是刻骨铭心的,如在经历冒险活动中的刺激与紧张。亲身体验要涉及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触觉等参与,往往在参与户外活动中,学习者要与关系世界形成互动,经由互动的过程产生对关系世界的意义理解或情感反应,涉及到愉悦、兴奋、满足或明白等,这种学习常常是充满趣味的,不会枯燥。
    (二)以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
     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从很多组织所设计的户外活动来看,通过提供不同背景的儿童一个共同学习与体验的场所,经由有组织的团体活动,可使学生更能发挥个人尊严与尊重他人自由,促进学生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并懂得互相鼓励、欣赏别人,从而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以渗透公民意识与责任的教育
     户外教育中有许多机会可教导学生承担公民责任,如在冒险方案中,透过参与冒险的经历,提供承担使命和领导团体互动的经验。在与户外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知道每个人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而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四)以促进潜能释放与个人成长为目标
    国外户外教育很多的组织提供冒险与挑战的活动,在学习者通过个人努力完成挑战项目的过程中,提供个人自我了解的机会,可刺激个体成熟,获得成就、认同与创造力。并协助学生了解、发掘及锻炼自我的领导才能,提高自信心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户外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孙云晓曾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为题,将参加内蒙古大草原上探险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作了比较,在夏令营中中国孩子所反映出来的娇气,生存能力差,体力与意志弱,环保意识差等引起了国人的深思。当中国教育界面对日本人的 “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的言论而耿耿于怀时,也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提供给孩子多少的户外教育机会。
    (一)缺少户外活动的机会
    中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完成学校紧张的课程,玩耍和非正规活动并不被重视,家长有意识的为孩子们学业上的成就而竞争,会在孩子的课余时间给孩子加上各种形式的补习。今天中国儿童户外活动的机会少得可怜,儿童缺少户外诸如跑、跳、滑、抓的活动机会,也失去了锻炼肌肉,训练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的机会。
    (二)缺少冒险与挑战的经历
     通常许多老师不愿意为孩子组织户外活动,他们要面对相当多的危险,很害怕出意外,因为要是出了意外,他们将受到责备,甚至是诉讼,抑或学校管理层会建议老师不要到户外进行活动。这里我们就不奢望类似国外冒险教育的活动,就连春游或假期的户外踏青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由于独生子女都是宝贝,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很多时候,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他们不敢让孩子走出自己的视线区域,上学途中,要不是坐着汽车去就是由父母接送,因为他们害怕户外带给儿童的危险。
    (三)束缚了的环境和学习方式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限制性日益加强的文化里,暑期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是待在家里或在受限制的环境里。很多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通常只在封闭的购物广场和娱乐场所购物、玩耍,到郊区旅行或旅游景点参观的机会太少。孩子们常常待在电视机或网络游戏的单独的、私人的空间里。
    总之,当中国教育界在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时候,如果课程与教学只局限于教室,只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那是狭隘的教育观,是与实际生活、与生活经验脱节的学习。如能将户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和终身教育紧密结合运用,则是提升未来国民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con,S.B.(1987). The evolu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Greenwich, CT:Outward Bound
[2]Attarian, A. (2001). Trends in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4(3), 141-149.
[3]Cason, D& Gillis, H. L. (1994). A meta-analysis of outdo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wit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7(1), 40-47.
[4]Teeters, C. E&Lupton, F. (1999). The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History and change. In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 (pp.65-70).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5]操学成,吴德祖.户外运动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中国青年研究[J].2006(6)
[6]余方云.国外野外活动的发展和我国发展现状、原因以及推广野外活动的前景与意义.体育与科学[J].1996(3)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中小学体验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a/2006/01/0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1:11 , Processed in 0.0721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