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介台湾《创造力教育白皮书》 罗玲玲(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形态的改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于2001年12月推出《创造力教育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启动了一场深思熟虑的教育改革。最近,我国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明确了自主创新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实现自主创新关键在人的创造力,而教育是提供人才支撑的基础。台湾与大陆的文化同一性决定了《白皮书》对大陆教育的启发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白皮书》作一介绍和评述。
一、《白皮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1.为适应时代发展确立教育改革宗旨 《白皮书》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旨在定位创造力在教育改革与知识经济中的角色,整合相关政策,全面推动创造力教育”。
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台湾教育界充分认识到“21世纪是剧变的时代,信息科技迅速发展与流通,社会多元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人类正面临‘第三次产业革命’——一个以‘脑力’决胜负的知识经济时代。此时,不论是创新思考、批判思考或解决问题之能力,皆是未来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础能力”。他们认为,教育只是培养人才形成某种素质和能力的手段;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并非是直接产生创新的最主要的场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白皮书》明确提出“创造力教育”这一概念,“创新可视为一系列知识生产、知识利用以及知识扩散的历程,而创造力就是创新的火苗。因此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之培育,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之关键,亦为发展知识经济之前提,所以创造力教育也就成为未来教育工作之推动重点。”
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学者开展创造力的研究和创造教育的实践,特别是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学子,他们翻译国外创造力研究的著作,引进创造力测评的工具,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进行实验研究。这股涓涓细流终于汇集成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有关创造力的书籍出版,也出现了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研究中心。到20世纪末,创造力教育从过去只是优才教育的一环,扩展到一般教育、各阶段教育、各领域教育及工商企业之中。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各国更重视创造力培养的态势促进下,台湾学者又进一步检讨教育的过失:在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知识型的科技形态产业转变的过程中,与国际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台湾的产业在技术上仍处于追随者的地位。究其关键,是人才的创造力不足,具体反映在教育上:中小学教育升学受联考影响,无暇顾及创造力的培养;大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很少有激发创意的课程。“为求在多变的时代中强化国民竞争的优势,有计划与全面性地推动创造力”,台湾的教育行政部门终于与学者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于2000年起陆续推动《创造力与创意设计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并着手草拟《白皮书》,期望能更持续与有效地推动创造力教育。
2.专业研究形成系统方案 于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台湾成立了一个有关创造力教育的研究团队,进行创造力教育方面的整体规划。规划期间,共召集了11位知名学者和3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针对幼教、小学、中学、大学、成人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和世界各国创造力教育发展现况6个方面进行资料搜集与研究。研究历时10个月,举办10次研讨,发出10000份问卷,访谈300多人,并在网上集思广益。在6个子报告的基础上,于2003年5月,最终形成了一份《创造力教育白皮书》。
例如国际组搜集与比较了包括欧美国家、华人地区以及其他亚洲、大洋洲国家创造力教育的资料。小学组的研究者从小学教育环境与脉络来考察,探讨什么样的学生比较有可能发展创造力,什么样的教师比较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力,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比较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什么样的学校行政比较有利于师生发展,创造什么样的校外系统比较有利于学校创新和师生发展创造力。结合大样本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对开展创造力教育的学生条件、教师条件、校园文化及物理环境、学校行政及组织、校外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认清现况中的阻力与助力,最终不仅提出了实施方案,还制定了白皮书执行成果评鉴指标。中等教育阶段创造力教育政策规划研究则通过对历史沿革、发展现况、法源依据、当前重大决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地检讨了在理念传播方面、生态文化方面、行政与法制方面、学校经营方面、课程与教学方面所存在的有利条件、问题诊断,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二、《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1.愿景和任务 在白皮书起草之前,台湾也曾先后出台推动创造力教育的相关文件,从不同的角度制定过一些政策,但还缺少一种整体着眼于全社会的观点。《白皮书》在了解国际创造力教育发展趋势后,检讨了台湾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学校、社会、产业、文化五个层面提出任务,希望完成以下五大愿景:
个人层面:培养终身学习、勇于创造的生活态度;
学校层面:提供尊重差异、活泼快乐的学习环境;
社会层面:累积丰硕厚实、可亲可近的知识资本;
产业层面:发展尊重智财、知识密集的产业形貌;
文化层面:形成创新多元、积极分享的文化氛围。
2.原则和观念 《白皮书》提出的推动之原则包含四个面向,分别是掌握创造本质、营造体制与生态、活化行政机制、回归人本精神,具体化为应遵循的十大原则:
·全观原则:大众精英并重,个体和团体创造力并重,创造力教学内容、情意、知识、技能并重,科学与人文并重,评价标准中过程与结果并重;
·结构原则:从各个层面入手,不仅注重方法,还从制度和组织层面入手,营造环境生态;
·生态原则:与社会联盟,营造适于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整合原则:整合相关政策,节省教育资源;
·衔接原则: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成人各阶段教育政策和措施相互衔接;
·赋权原则:尊重激发基层主动性、积极性,建立沟通和反馈渠道;
·动机原则:调动内在的创造乐趣;
·亲近原则:让知识成为人人乐于亲近的资源;
·体验原则: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
·融入原则:融入各科教学,融入生活。
《白皮书》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塑造有利于创造力生长的生态文化的理念。在推动过程中,《白皮书》特别强调:“行政、教育机关应赋权于民,强化普通学生、教师的主动性,以营造全面性富有创意的社会生态。”如“以学生为主体,透过一系列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全面性参与,尤其鼓励中辍生、低成就、文化不利之学生主动提案,以开展自我生命意义,增进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创意潜能,让创意蓬勃不绝,打破长久以来着重智育的制度和形式,冲破束缚人的创造力的教育藩篱”。
3.推动策略和行动方案 为配合当前九年一贯之教育政策与各项教改目标,《白皮书》的实施范围涵括从幼儿园到大学各教育阶段,采用全方位观点将创造力教育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分别制定合乎创造力教育改革的政策原则。根据推动原则,《白皮书》从生态文化、行政法制、学校经营、课程与教学四个层面提出推动策略:第一,强化体制与生态,第二,活化行政机制,第三,强化学校经营,第四,加强课程与教学。最后《白皮书》提出六个先期行动方案:创意学子栽培列车、创意教师成长工程、创意学校总体营造、创意生活全民提案、创意智库网上学习、创意学养持续扎根。以创意学子栽培列车为例,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资源,鼓励成立各类创意性质社团,开展多元才能;开设校园创意走廊,长期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针对多元主题,举办全台湾的学生优秀作品博览会;结合社区和地方资源,筹措奖学金,鼓励创意提案;举办创意生活体验营,让学生跨出学校开怀生命,拥抱自然;辅导特殊学生发展创意潜能。为此,台湾各地的教育机构举办了各种创造力与创新的相关研究、研讨会、工作坊之类的活动,制作鼓励发挥创造力的电视节目和课程教学录像带,建立创造力与创新资料中心,建立学习网站,形成学习社区。
三、启示 台湾的《白皮书》还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方案,由于台湾的教育更多地借用美国的经验,对其效果的评价还有待今后实践的检验。并且,我们的教育体制和传统还有其特殊性,但《白皮书》对大陆的教育改革还是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在制定和实施一个长远的培养创造性的教育发展规划时,需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 重视人的创造性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贯的态度。美国是最早重视创造力研究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仅创造力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吸纳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力的实践也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美国正是20世纪上半叶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所以,现代创造学诞生于美国确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就在讲话中提出,未来保持日本经济在世界上领先地位的关键是培养国民的创造性。英国成立了“全国创造与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Creative and Culture Education),Chris Smith(1998)提出“创意英国” (Creative Britain) 的口号。
面临新世纪,一些新兴国家不仅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重视创造性教育的做法的意义,还深刻意识到新时代的特点与培养创造性的关系。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在学校推行思维课程,核心是提高学生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地作出决定的能力,要求有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思维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性。2003年起,又在学校推行“专题作业”(Project Work),让学生实践创造性思维,并将专题作业的成绩作为各科正规评估系统的一部分。
新世纪给中国教育以挑战,也给予了我们以机遇;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调整思路对整个教育界都是一个根本性的课题。回顾过去,尽管我们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考虑,也无落到实处的政策,说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口号阶段;尽管我们有国家创新工程,但这一工程带给整个社会的氛围还是重视拔尖人才的作用,开启全民的创造潜力还处于自发甚至抑制的状态;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仍以传统的方式评估和鉴别人才,评价必然调控行为,因此,很难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性。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在明确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整体思考,精心规划。
2.整合力量,兼具理想和务实精神 现代创造学的诞生及其迅速发展,与20世纪初直至中叶前后整个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引进创造学,也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所引起的社会需求所致。20年来,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成果基础上,我国学者确也取得了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从 1979~1996年,我国创造学研究者正式发表的论文已达1000余篇,出版的相关著作近300部。也进行了较大范围(如一个省会城市的中小学)创造教育的实践,另外,还有学者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今人颇有启发意义的观念,如老子、庄子的道家哲学对创造本质的揭示,提出中国的创造哲学。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协会于1993年成立了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1994中国创造学会成立,1995年,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成立。这些民间的学术组织开展了许多有效的活动,如召开全国性的甚至国际性创造学研究的学术会议;建立创造教育的实验基地,开展创造教育的实验;出版书籍、刊物和内部交流资料。这些积累了20多年的宝贵财富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自20世纪末,由于中央领导倡导创新,某些中央级的教学研究部门也开始重视创新问题,但并没有充分整合上述的学术力量,而是重起炉灶,提出“创新教育”的口号。相比较而言,台湾《白皮书》形成过程中广泛吸纳有深厚学术根基的中坚力量,兼具理想与务实的做法,值得我们有关部门深思。
3.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心组织作用 从整个民族利益出发的教育改革整体规划,只有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才能完成,任何一个单位和学术组织都无法承担此任。在面临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术研究和各教育规划起到关键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由于我们的教育观念还很难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社会上上下下还没有真正形成一致的态度。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提高认识,发挥其在组织、规划、引导方面的作用,给予从事这方面实践的基层更多的帮助。目前在培养创造性的各种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整体规划,如各层次的衔接不好,小学、中学、大学、企业各有一套体系和做法,彼此重复,效率较低。从整个社会的大系统来说,也缺乏组织制度层面的改革作为保障。综观台湾的《白皮书》,不仅关于各个年龄层次的创造力培养计划彼此衔接,还着眼于体制和行政,以文化生态环境的塑造配合教学的改革。另外,在行为与评价、个体创造力与团体创造力等方面,都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视角。
4.以理论的前瞻性引导教育实践 近年来创造力理论研究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在以往强调创造产品、创造人格、创造过程角度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环境和氛围的作用,可称为汇合(confluence)的创造力理论,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及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对创造力的影响(Amabile, 1996; Csikszentmihalyi, 1996; Sternberg & Lubart, 1999)。
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哈依·奇凯岑特米哈依认为,创造性并非在人的头脑中发生,而是在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它不是一个个体的现象,而是全方位的现象,因此对创造性的研究必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这样一种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方案的设计,融合创造主体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品质与社会生态环境,深入组织、制度、社会文化等层面,制定可操作性的做法。而现今的一些创造力培养模式,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和课程,仅仅关注于主体的创造性,还没有达到对培养创造力的科学理解。
5.组织落实,监督可操作性方案实施 教育改革不仅需要一个核心理念,还要有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要有行政建制的部门负责落实。如台湾设立了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规划办公室统一监督方案的实施。该规划办公室现行的实践工程包括已有的24个大学院校的教授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创意教师行动研究团队”,他们以其服务的本校作为实践场所,进行创造力融入课程、开发新课程的研究。有22个学生创意学习团队,实践自己的创意,参与“校园创意空间甄选大赛”。办公室还建立了网站,每两周出版一期《创造力电子报》,在网上设计了“创造力学苑线上学习认证课程”、“创造力典范论坛”、“创造力知识库及务实社群”、“线上游戏及教材制作与教学活动设计竞赛”。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培养人的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考察国际教育趋势,对比国内差距,感受教育改革紧迫性,需要有更务实性的思考。海峡两岸教育改革思路的交流,没有语言的障碍,或许彼此具有更直接的启发性,因此大陆学者追踪《白皮书》落实的实践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估,找寻启示意义,应当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工作简报》2006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