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作文命题有待改进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2 10: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作文命题有待改进的问题

文章作者:黄 琼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2年2月 

    总结2011年中考作文题,我们发现,随着命题改革的继续进行,很多考区在命题思想、命题方法、命题内容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命制出不少内涵丰富、题干表述得体,考查的导向性与评价尺度具备较强有效性的好题。但是,我们也发现,各地中考作文题也并非整齐划一,尽善尽美,一些考题留下了这样那样的遗憾,一些考题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做法或导向。这些问题,理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此,笔者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要高度警惕旧题重复运用的问题
    每年的中考作文,都会有些常规性的话题。如何在现有话题基础上努力出新,是命题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考题在常用话题基础上翻新,拟定出了很好的“新”题目,比如,2011年四川绵阳市中考题“收获快乐”、江苏无锡题“快乐,来自于 ”就是在常用话题“快乐”基础上拟定的好题。但是,往年已经考过的试题,命题者一定要慎用,最好杜绝直接用。事实是,不少考区自觉不自觉采用了往年的中考作文题,比如,河北省2007年的中考话题“反省”被2011年四川遂宁市选用,倒是青岛题二改为指向明确的“反省自我”就有自己的创意;贵州安顺市选题作文中,一道题“聊一聊快乐的往事”借用的是2008年长春题,另一道题“我在 的引领下”借用的是2007年江苏无锡中考题,连导语都是一样的;山东济南市题“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上一年度里被云南曲靖市用过;青海题一“奖品”从话题到导语都借用了2010年广东深圳市题;湖南怀化市2006年、四川南充市2009年和新疆考区2010年考了话题作文“微笑”,到2011年变成了湖南益阳市的全命题作文“微笑”。上述考区中,有的是多次出现借用往年试题的情况。出现这类情况,有的是因为命题者认为考过的试题质量高,有的是命题者图省事,还有的是没有研究此前中考试题,没有将回避以前考题作为命制好题的基本条件。笔者建议,前溯五年(最少三年)内的中考原题一律不应再次直接用。如果要选用其中的话题,一定要进行改良、改换才能再次用作中考题。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的命题者一定要搜集、学习、研究前几年的中考题。
    二、要解决导语质量不高的问题
    导语的主要作用是寄托命题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者主要话题,担负着开启考生思维的作用。作为题目中承上启下的部分,其写作可以追求华丽、优美,但是必须勾连上下文,发挥应有的贯通、引导作用。在这方面,有些考题的导语确实值得我们推敲。
    【例一】根据要求作文。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笔去描绘美。
    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1年浙江衢州市中考作文题)
    【例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彩虹。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请仔细回味你生活中一件件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撷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幕,以“伴着 出发”,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不得抄袭;③文章不少于600字;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1年湖南怀化市中考作文题)
    例一导语文辞优美,单独来看似乎没有丝毫问题,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必须引出“最美”这道题。这段导语意思有两层:生活中不缺少美——我们要去发现美、感悟美、描绘美。如果本试题是“美”,那么这个导语就设计得非常好。导语只说到“美”,而题目是“最美”,语意上就呈跳跃状态,中间缺少一层过渡——比如,可增加“那么,你发现的美中之最又是怎样一群人、怎样一种情景呢?”又比如,可增加“那么,在你发现的诸多美好事物、人物之中,什么才是最美的呢?”这么一来,可让语意贯通,试题“最美”能顺畅“登场”。例二是一道半命题,半命题的导语应该指向空缺处可填词语(事物、感情等),以此打开写作者的思维。需要说明的是,半命题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在空缺处填上若干个词语,而不仅仅是某一个词语,所以,导语必须指向多个可填词语,而不是某一个词语。这道题的导语自始至终都在强调“感恩”,加上“请仔细回味你生活中一件件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一句的明确要求,使得题目可填项只有“感恩”一个——由于导语写作的问题,让一道半命题变成了事实上的全命题“伴着感恩出发”。这样的导语,实在是难以恭维。
    综上所述,我们的某些命题人在追求导语华美的同时,容易忽视导语应尽的义务。这种华美,就远不及朴实的导语管用。
    三、要解决写作要求失当的问题
    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应当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考试保密、题型应对、评分要义等,恰当选定,明确表达。也就是说,该有的不能少,不该有的不能多。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例:
    【例三】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1)假如我是老师
    (2)谢谢你
    (2011年湖南常德市中考作文题)
    例题将“文体不限”之类的原来可有可无的要求全部省去,简洁题风让人赞叹。但是考试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考生不应该透露个人信息,以努力保证阅卷公平,而这两道题都极有可能出现“我”的姓名,因此这道题应该补上“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样的要求。这也是严肃考试纪律、端正考试风气、促进考试公平的有效举措,万万省略不得。当然,上例也提醒我们,命题相关工作者当慎之又慎,一定要反复推敲题目,一定要多角度审视题目,加强试题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四、要解决写作难度过大的问题
    近年来,不少考区将提高考试选拔性摆在第一位,加大了作文考试难度。笔者认为,保持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是应该的、必须的,但是,难度不应该设置在过于含糊、过于晦涩的阅读理解上,学生因为对这类材料不理解而离题,并不能表明他们的写作能力差;也不能设置在写作选材领域,让学生在狭窄的领域搜肠刮肚,不得其所,也不能真正分出写作能力的高下。下面,我们来看两道题:
    【例四】请以“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否则扣分。
    (2011年山东济宁市中考作文题)
    【例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枯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1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
    两地命题者都是颇下功夫开展命题工作的,比如山东济宁市题旨在引导初中生注重语文学习,重视课堂教学,享受校园人生;比如湖北武汉市题旨在引导变革现有教学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在命题中着眼于初中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呈现了三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但是,任何偏离了航向的一厢情愿,即使是舵手再能干,也难以达到目的——命题者应该考虑的原则问题是,必须兼顾绝大多数考生能写、会写、好写和增加考试难度的问题,这二者之间过于偏向哪一端都难以命制出好的考题。上述例四,选材面太窄,文体适应性过于单一(只能写记叙文),要想有创意地表达、组织有点新意的材料,很难。
    上述例五,考生面临着选材难、立意难两大高门槛——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勤学苦练的现象,善教善学的师生确实不多。一些人士赞叹这道题时说出了实情:这道题应该也用来考查教师。其实,这道题适合用来考查教师并不假,但用来考查学生不大妥当,教师没有革新教学方式、没有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内容、没有智慧教学,因此学生缺乏这些体验。让学生写这类题,岂不是教育改革进展快的学校占优势?此其一。其二,这道题中的一些矛盾给学生很多干扰,让考生拿不定主意——那个省略号,根据中心句来看,是说还有很多好的学习方式、很多好的学习内容,但如果拓展为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就不妥当。可是“引发了你哪些思考”一句,似乎又可以写学习态度、学习精神。面对此题,该写什么、能写什么,很多考生心中一定是不解的。最让考生为难的是中心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一句话,看似让主题显豁,其实难以定夺。材料作文分为话题式材料作文和命意式材料作文:话题式材料作文,扣住其中话题之一即为扣题;命意式材料作文,必须完全扣住其主旨。具体到该试题中,写作者的立意体现在中心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里——这个由三个单句组成的复句,就是考生思考和写作的主题和重点。但是是必须扣住“学习智慧”、“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三者来写,还是扣住三者之一写作即可?绝大多数考生对此缺少训练、缺乏常识,这种背景下的审题犹如登高山之难;即便是训练在先,大多数考生面对这么具体、严格的立意要求,恐怕也是难以下手,只能在勉为其难中不情愿地“就范”。可以想见,这种题目下结果只有一种,大量的考生去简单复制材料主题,复述材料所给事例。如果能从身边事例中寻找到反面事例(大多数学生生活就是如此),真算得上有较强写作能力了。笔者以为,当审题成为作文决定性因素的时候,这样的试题就值得商榷。笔者探问以上两个考区的阅卷教师,他们都反映当年中考作文水平不及往年——评分可以被拔高,但是作文水平就摆在那里。在此,笔者呼吁,把作文题的难度降低到适中水平,让大多数考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一展才情、一竞高下。这需要命题者多站在考生的角度,站在写作构思的角度,“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叶圣陶语)。这,才是命题的正道、大道。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430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0:57 , Processed in 0.0782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