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教学》(语文版)月刊 2006年——2011年合订本读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2 16: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教学》(语文版)月刊

    2006年——2011年合订本读札


——写给《小学教学》月刊杂志主编樊学兵先生的一封信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学兵先生钧鉴
    最早看到《小学教学》杂志,是2003年在郑州驻马店大酒店我们一起编写河南《书法艺术》地方教材http://xnjyw.5d6d.net/thread-25413-1-1.html的时候。
    那时咱们这本杂志从《小学教学》改名为《小学青年教师》。其中有一个专门讨论教研论文写作问题的栏目让我很感兴趣。在杂志封面和封二推介优秀教师的做法,印象中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从2007年起,我们的杂志名称又改回叫《小学教学》了。但杂志的一些好栏目、好做法仍然保留着。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在订阅教育类报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学任教语文时,一直订阅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学习》杂志。这是一份办刊质量一直走在同类杂志前列的优质杂志。
    其它报刊如http://xnjyw.5d6d.net/thread-16481-1-1.html《语文报》、《青少年日记》、《汉字文化》、《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等,也订阅过。
    《美术》、《书法》、《江苏画刊》、《读者文摘》也订了相当长时间。
    由各省教育报刊主办的杂志,近年看得多一些的是《上海教育》、《江苏教育》。湖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湖北教育》月刊我们区内任何一所学校都能看得到,反而从未订过。
    最近一二年,我较多关注http://xnjyw.5d6d.net/thread-52215-1-1.html北京《教师月刊》、http://xnjyw.5d6d.net/thread-51256-1-1.html江西《教师博览》和http://www.diyix.com/成都的《读写月报/新教育》。我觉得,在综合类的杂志中,这3种是办得比较好的。
    我与《湖北教育》杂志社编辑部有过一些联系,1995年还被公派到该社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过一周。其后与编辑部一二位同志断续有过联系,也在上面发过两篇文章。最近,我的个人网站与该杂志社的官博http://blog.sina.com.cn/hbjyjx还互换了链接。
    《湖北教育》杂志http://xnjyw.5d6d.net/thread-53214-1-1.html在湖北省内的发行量应该是比较大的,差不多每所学校都有订阅。
    但是,我将《小学教学》与《湖北教育》比较着看,似乎总觉得《小学教学》要稍胜一筹。到底《小学教学》杂志在哪些地方更让我喜爱一些呢?我一时还没想明白。但这种感觉早在2003年初看《小学青年教师》时就有了!
    等我想明白了,也许会打电话告诉《湖北教育》相熟的编辑同志。毕竟,作为湖北教育界的一员,我巴不得《湖北教育》比《小学教育》办得还要好!
    原打算从几个方面详尽地写一个《小学教学》月刊的刊评长文的,写到此处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有一件私事要处理,偷个懒,将我看六年的合订本时折叠起来准备再看第二遍的文章目录抄下来,权当刊评。
    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看书看报,随手将自己觉得重要的、想再重读细读的文章或段落,折叠起来,以备重读。没有折叠的部分,一般也就一览而过。除了翻找资料,大多不会再读。
    我还有一种习惯:不是觉得特别值得留存的报刊,很多在看过一遍后就转送给身边的青年教师朋友了。您寄赠的这6本合订本,会一直存着。一是有友情存念的意味;二是贵刊有许多文章应该留存作为教研参考资料备查。

                                   

                          以下是我抄录的文章目录
1、2006年第1期:
P18 《亲近母语,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全国小语会成立25周年活动述评》
P21 《教材的缺陷——对《燕子》的质疑》。文/薛瑞萍
P23 《要不要改?如何改?》 文/张庆
●季超识:编者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加了编者按,意在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关注语文教材问题。从张庆老师的文章中猜测,编者是先收到薛的文章,然后又约到有十多年教材编辑工作实践的张庆的文章。
贵刊编辑工作策划的用心,于此可见,感佩之。


P26 《习作课程:由关注书本到构建乡村生活经验》 文/彭峰
P43 《笔耕初期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文/吴迪康
2、2006年第3期
P16 《警惕,另一种模塑》 文/瞿卫华、朱国忠
P17 《英雄,也有缺点》 文/邵建华
●季超识:这两篇文章是接续着06年第1期薛、张二文的讨论的延伸讨论文章。编辑的策划意识,让读杂志的过程延展了思考,用心良苦。

P29 《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 文/张书晋
P42 《一次作文教学的深度实践与思考》 文/薛军晶、姚永安
P46 《教研论文写作的四种思维模式》 文/朱华贤
3、2006年第4期:
P14 《容易忽视和曲解的若干备课要素(上)》 文/朱华贤
P21 《小学语文双册教材指瑕》 文/朱文献
●季超识:我很佩服该作者研读教材的精细。坦白说,我从来没做过这样精细的工作。有时到校听课,随手翻阅小学语文课本,也在不少地方感觉到教材的不尽人意,但未曾深入,也未曾持续关注。

P30 《“横生枝节”的作文讲评课》 文/王琼
4、2006年第5期:
P19 《也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文/吴迪康
5、2006年第7期:
P13 《由争议习作引起的思考》 文/朱华贤
P15 《一节好课里究竟有什么》 文/孙建锋15
P49 《隔“窗”看课:存在就是意义》——对张学青老师《隔窗看雀》一课的感悟 文/窦桂梅
6、2006年第8期:
P4 《在比较中发现和借鉴——东南亚小学华文阅读教学研讨会的一个视角》 文/成尚荣
●季超识:对于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参与国际性的学科教学交流和出境作教育考察,都不大可能。
我参加过一次在北京宣武区北京小学举行的《两岸四地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会议的资料借给我区某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看,称“遗失了”。可见,一线老师也是非常希望了解境外华文教学的情形的。
我在南宁观摩全国小语会的竞赛活动,那次咱们社里赵静、周培红等编辑老师也去了。从会上带回的资料,借给区内老师看,也被他们留下了。
通过杂志上发一些文章,给小语教师打开一扇向外窥望的窗,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湖北教育》也准备专设这样一个栏目。

P52 《打开英国小学生全国统考阅读试卷》 文/祝禧
7、2006年第9期:
P4 《从需要出发,向创新走去——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 文/吴耀辉
8、2006年第10期:
P53 《假如我是作者》 文/何捷
●季超识:这篇文章的“角度”很巧,新意亦由此而生。

9、2006年第11期:
P5 《只有儿童需要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文/张康桥
P49 《案例式教育随笔写作中的若干觉病》 文/朱华贤
10、2006年第12期:
P43 《从矿藏中提炼珍贵的钻石——教育素材的多角度立意例说》 文/朱华贤
11、2007年第1期:
P26 《擦亮汉字》 文/干国祥
P34 《像巴顿将军作战一样教作文》 文/何捷
12、2007年第4期:
P4 《拒绝谎言,不再扮傻》 文/郭初阳
13、2007年第5期:
P10 《“草根”的力量:还至本处——看云的意义》 文/徐冬梅
P37 《差异中的智慧——作家与教师作文教学的对比反思》 文/何捷
14、2007年第6期:
P32 《让习作批语不再是一种“摆设”》 文/张珠飞
15、2007年第7期:
P6 《我对语文习得的认知》 文/陈琴
P45 《靠的就是那么一两段》 文/朱华贤
16、2007年第8期:
P46 《课堂的深度、广度、长度——汉语交际(漫谈店名)实录与反思》 文/滕衍平
17、2007年第11期:
P10 《“两周学完一本教材”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文/韩兴娥
P42 《谈申报课题方案的撰写》 文/朱华贤
18、2007年第12期:
P10 《短信评课:大众教研的话语新时空》 文/周一贯
19、2008年第1期:
P17 《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 文/于永正
P44 《怎样修改文章》 文/吴迪康
20、2008年第3期:
P19 《精博结合,大量诵读》 文/韩兴娥
P33 《科学作文,魅力无限》 文/谭玲
P49 《爱上台湾教师李玉贵》 文/闫学
21、2008年第5期:
P4 《陈琴,古典主义的浪漫行者》 文/谬巧蓝
P32 《“我”就是作文》 文/何捷
P44 《“教学写作”:教师精神生命的倾吐》 文/周一贯
22、2008年7—8期合刊:
P109 《人教版、朗文版(落花生)教材编制比较研究》 文/倪岗
23、2008年第9期:
P12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方智范
P15 《深度语文:要深,也要度——窦桂梅老师《三打白骨精》四问》 文/朱国忠
P22 《素读(老子)第33、34章课堂实录》 文/陈琴
P46 《美国语文教育没有奇迹——读<美国语文教育>有感》 文/唐建新
24、2008年第11期:
P4 《王崧舟:觅,向诗意渡口》 文/钱锋
25、2009年第1期:
P12 《你关注到编者对文本的改动了吗?》 文/朱华贤
P36 《习作“二次指导”应追求怎样的精彩》 文/张珠飞
26、2009年第5期:
P10 《以预习为起点细读文本——干国祥老师(少年王冕)教学赏析》 文/周信东
P41 《教师写作的小论题从哪里来》 文/宋运来
P43 《细节像花儿一样开放》 文/周一贯
27、2009年第6期:
P4 《研究自己》 文/于永正
P6 《简而不单——破译张庆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文/张敬义
28、2009年第11期:
P13 《作文,亦需“过去进行时”》 文/朱国忠
P46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撰写教学文稿选用活用例子的智慧》 文/张敬义
29、2010年第1期:
封二、创刊三十年、广告版。
●季超识:版式设计新颖有趣,感谢之情言真意挚。

P12 《那些有等完善的课后练习设计》 文/朱华贤
30、2010年第2期:
P18 《有效编制测试题,体现中小学衔接》 文/吴靖怡、邱衍霖
31、2010年第3期
P8 《朴实·简约·智慧——薛法根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管窥》 文/许红琴
32、2010年第4期:
P9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文/曾扬明
P24 《作文教学从阅读起步》 文/薛法根
33、2010年第5期:
P38 《阅读深处是真情——绘本课(我爸爸)听课有感》 文/管文锦
P54 《和你一起慢慢走向成熟》 文/朱华贤
●季超识:朱华贤先生的文章优质、高产。这篇文章写的是朱先生与《小学教学》杂志的缘份。

34、2010年第6期:
P40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文/管建刚
35、2010年第10期:
P4 《教教材作文,还是用教材教作文》 文/周一贯
●季超识:多年前,我即有类似的观点。看了周先生的文章,颇多共鸣。

P10 《口语交际课,要重视语用规则的指导》 文/吴忠豪
36、2010年第11期:
P44 《随笔来自思考》 文/张敬义
37、2011年第1期:
P26 《“我的同桌”作文讲评课实录》 文/管建刚
P48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本期话题)
38、2011年第3期:
P9 《加拿大语文教材写作练习特色分析》 文/徐昕
39、2011年第4期:
P6 《为什么语文教师似乎人人可当——理想语文教师专业特长的确切定位》文/朱华贤
40、2011年第6期:
P18 《结课四味——薛法根老师 课堂结课艺术探微》 文/张晓华
P33 《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 文/管建刚
41、2011年7—8期合刊:
P79 《(我的同学)作文讲评课实录》 文/管建刚
42、2011年第10期:
P6 《大巧若拙的教学智慧》 文/周一贯
P48 《于永正专业发展关键词》 文/李文举
42、2011年第11期:
P6 《复盘式评课的实践路径与理性思考》 文/邱成立


    以上所录的,是看完你寄赠的连续六年的《小学教学》杂志语文版之后,折叠起来准备抽时间再重看的篇目。
    录完这个目录之后,你也大体知道了我的阅读趣味——我可能对较为宏观一点儿的问题更感兴趣,对关于域外语文教学状况的介绍更感兴趣。专设栏目来指导老师们进行教育写作,是贵刊的一大特点,我对其中的文稿大部分都感兴趣。有几位作者的文章,不但质高,而且采用得也多,从这个目录中也能看出来。
    有一些文章,专门研究的是某一篇课文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对某位名师的某节课作赏析。这一类的文章也有写得相当好的。但假如我觉得没有说出一些带普遍意义的观点,也就没有细看。
    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教育写作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52345&goto=lastpost#lastpost常有困难,小学习作教学也是个难点,而恰恰在这两方面,贵刊舍得拿出篇幅来刊发相应的文章, 大概是贵刊在目前同类刊物中显出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贵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把握得很好,所刊的文章,既有前瞻性,又贴近教学实际。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乃至文题的拟制,都力求生动活泼,一刊在手,常不忍释。阅读的过程每多启发,每多愉悦。
    我原计划是再花三五天重看一遍杂志,概括出贵刊几个特点,好好地写一篇长篇刊评文的,现在采用这样一种将我特别喜欢的篇目录出来的方法,显然是偷了个懒。容我看完今年的刊,再补上这个自定的“任务”。
    2012年第5期我也看到了。此目录中未提及。
    代问《小学教学》编辑部各位老师好!辛苦了!!
    代问老朋友《小学生学习报》副主编赵静老师好!
    代问报刊社《河南教育》编辑部卢丽君老师好!今年暑期我们在成都有一周时间是在一起学习的。
http://xnjyw.5d6d.net/thread-51353-1-2.html
    还记得2003年“非典”期间你到郑州火车站送我上返鄂列车的情形。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25413&goto=lastpost#lastpost一恍,9年时间就过去了。
    顺河路上的那座小楼,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几位朋友,与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关联,也有一份相识相知的情感。






    去年下半年,我应邀到岳阳市湖南民院附小去作交流,http://www.hnmyfx.com/Article/news/2510.html在该校图书馆发现订有成套的《小学教学》杂志;你寄来的合订本也有一位我区的小学语文老师看过,他很喜欢。《小学教学》的影响力是跨省域的。

                                   
                              管季超  2012年10月20日于灯下

9#
发表于 2014-3-25 10:10:2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23:54: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小学教师怎样投稿和写稿作者:牛云景
中小学教师怎样投稿和写稿
    考虑时间关系,我还是站着说吧,另外当惯了老师,不习惯坐,喜欢站。我是学教育理论的,在教育局里做了几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后就到了学校教书,先教自然,然后教语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价值。在学校一呆就是十年,乐在其中,意犹未尽。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区的语文和自然两学科的教研员,这个教研员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教研情有独钟。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业,成为一名杂志编辑,当然,置身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没有变。在决定转行的时候,我一度很犹豫,在一次会议上,遇到我们武进区教育局的沈局长,一位博览群书、学养深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的文化学者和教育专家,他鼓励我去迎接挑战,他说,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地带,不是行业内经过反复爬犁的熟地,而是行业与行业,领域与领域的交界地带。他的话我一直牢牢记着,在新的工作领域中践行着。
    说到生机,我想说,因为沈局长的缘故,我对武进充满向往。到了武进,我时时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机感动着。今天一大早起来,阳光灿烂,我从住的地方出来,沿着宽阔的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边林立着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看到路边青翠欲滴的草木,开得正艳的杜鹃,空气中更充满了芬芳的草木生长的气息,我不禁感慨,武进是一片非常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样浩如星空的学校,怎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呢?怎么不让人从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进教室,听到年轻的小周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沉浸其间,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宁静中洋溢出的生机,一种充满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这一切感动着,我一颗渐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励,我想,我不用多说什么,见到大家,相视一笑,表达我的感激,足够了。
    但奉何老师之命,我得说说如何投稿,怎么投稿命中率高一些?
    说真的,我做编辑才两年,经验并不多,但是这两年下来,感触很多,这些感触里,更多的是依旧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产生的。我于心里常常作着一个老师和一个编辑的激烈辩论。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浅的感受说一说,没有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请大家原谅。
    我想把“投稿”两个字拆开来说。先来说怎么投。
    第一、给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刊物的特点。
    不要盲目地投,哗一下子发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样,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邮箱里,有的老师给我投稿的同时,还有同时发向很多杂志,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地址,这样不好,编辑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
    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就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发短小精悍的文章,发最贴近课改一线的文章,发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让老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我这可不是做广告(笑)。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老师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了解栏目的特点。
     既然设了栏目,那么不同的栏目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栏目也是特点的。老师们可能也经常看各种各样的杂志,不知你们是否注意了,办得比较好的一些杂志,例如《读者》,它的每一个栏目从内容到篇幅,从版式到插图都有鲜明的特点,随手打开,熟悉它的读者立刻知道这是什么栏目。
    我做这本《小学语文教师》也尽量地保持不同栏目的不同风格。
    比如“教学论坛”栏目,主要是发一些教学理论性的文章,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章。钱老师是我们的老作者,他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专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密切关注实践,以其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视阈撰写了很多指导实践的理论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还有我们的“备课参考”栏目。今年,我把这个栏目名改了,叫做“备课室”。希望能更多地体现教师的备课过程,而不是仅仅提供资料性的参考。那么“备课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尝试、教材解读、备课思考等等。最常见的文章,如教学设计,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篇幅太长,所以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例如,今天小周老师上了这节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放在备课室里最合适。这样的文章,给老师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块”,便于读者将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案例反思”栏目,其实也是为老师直接提供教学实践信息的栏目,和备课室相比,它侧重于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听了小周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我们的“案例反思”栏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实录加上反思。
    我也会为大家精选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完整地全课呈现,供老师们学习,这就是“精品课堂”栏目。不仅仅是名师的课,我还注意发掘一些在课型上、内容上、设计理念上有创意,有突破的课。或许这样的课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车”吗?课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课堂”这一说?加上少许点评,让老师们通过这个课例,受到启发,激起思考,语文教学,再往前,我们该怎么走。
    你看,这就是不同的栏目的不同特点。
    再说我们的“教学随笔”栏目。随笔和“备课室”里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样了。随笔更强调一种叙事风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长,就抓住一个事例去叙说,不见得是教学的,也可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说,用叙事的方式和大家去叙谈,这就是教学随笔。老师们如果抓住了不同栏目的特点,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写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个栏目的要求,投过去,正中编辑下怀,命中率当然大大提高。
    第三点,要了解编辑的流程。
    编辑期刊有一个流程。从收到稿件到选稿编稿,再到审读校勘、付印出刊,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赶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经三校的稿子最后验清后发到印刷厂出片。那么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的呢?春节前后。那时开始策划、组织这期稿子。三月份编稿,四月份审稿、清样、三校。一期稿子编辑们要一个字,一个标点反反复复看上三四遍,尽可能地将错误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厂出片付印,从印刷到邮局六月一日发到读者的手里,一个月时间,也不宽余。了解了这个过程,老师们投稿,特别是投备课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时间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学进度两个月,具体地说,比如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课的设计很有新意,课后我把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但现在投来的稿子,编辑肯定没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的,刊物两个月之后登出来,已经事过境迁了。
    你说,没关系嘛,我先发给编辑,他放着下学年再用好了。那样当然也可以,但毕竟像食品放陈了,不那么新鲜了。
    怎么才能“保鲜”?我建议老师们写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时间,给自己进一步思考的过程。钱正权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来,经得起推敲,且历久弥新。同样,老师们现在上了的课,感觉不错,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问题了,这时候如果能改进一下,一定会比现在完美得多,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把当初写的稿子拿出来,臻于完善,自己满意了,编辑拿到手也会如获至宝。这是我说的时间问题,老师要把握这样一个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几格。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你要学会跟编辑交流。
    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一下:朱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写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给我提提意见,我过一段时间再给你打电话。但不能像前段时间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热切地想投稿,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我昨天给您发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心愿就是发这篇文章,您一定要给我发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么说呢?我只好给他打电话:“我想问问,你2007年还能有别的心愿吗?”(笑)
    不能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要相信编辑们是会非常重视老师们投来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们一样是老师,我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师们投出这篇稿子的满心希望。所以我这里详细讲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
    普通的纸质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点,在稿子上写清联系方式:电话,单位、地址、邮编。
    电子投稿有这样几方面需要注意:
    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网络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样的稿子,好几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荣的事,反而会引起编辑们的反感。
    二、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在“正文”上。下载起来麻烦不说,原文格式也无法显现。稿件里一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便于我们和你联系,便于稿件刊用之后给你邮寄稿费。
    三、邮件名称不要只有“投稿”两个字,最好直接写明文章标题,所投栏目。也就是把文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地址下面的“标题”栏里。让编辑检索时一目了然。
    最后一点还请大家原谅,老师们投稿后,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回复的。除非这个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会在稿子审定后通知你,或发用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由于时间关系先简单跟大家说说,挂一漏万。其他有什么,会后再交流。
    接下来,我要说说“稿”。怎么写稿,什么样的稿才能入编辑们的“法眼”?我确实很想和老师交流这个问题。
    我们刊物每天的来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么修改、拿来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里?我一直在想。原先当老师,或做教研员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走出来再看,看出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内部的论文喜欢求全、求大。喜欢追求宏大的题材,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就能说透的。或者一个不知所云的标题,如《文化生命的课堂》,听上去更像一本书的名字。
    文章师什么样呢?
    必定有小标题一二三四五个,没有五个,至少也得凑齐三个。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颇费些工夫。很多小标题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
框架搭好开始填内容,我之所以说“填内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里面。为了既定的框架填内容,甚至为了框架凑内容,而非为了内容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四平八稳,不鲜活、不灵动,毫无生气。好像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透,读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写例谈类的文章,有时候仅仅以一节课为例,也得弄出三、四个小标题,然后再把一个完整的课例一块一块地贴到这个标题下,再贴到那个标题下。课例变得支离破碎,好像都说了,好像都没说。原本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
    这样的文章,可读性差,编辑不喜欢,老师也最好不要写。即使教育部门论文评比需要,也尽量少写些,它会写坏自己的文风,耽误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那么,写什么呢?
    第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前面我说了,一些小标题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这些概念,如果不用鲜活的事例来验证,那么这些概念什么也说明不了。鲜活的事例哪里来?从我们老师的实践中来。研究理论的专家也得向你讨教实践,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实践中你每时每刻经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事例,为什么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呢?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例子。
    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德国著名汉学家的讲座,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让世界瞩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国敬重的人。那天他的报告是关于中西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文化差异,标题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国人不散步吗?”
报告开场半个多小时,他一直在讲述他和中国人交往中,发现中国人都不愿意无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
    先讲在中国的校园里遇到的学生如何,再讲他的中国朋友去德国如何。类似的例子一个接一个。先生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厌其烦地讲述一连串琐碎的细节,显得散乱而没有条理,全然没有通常所见的报告者无懈可击的推理和不断抛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难道这就是一位大学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说明什么?这些个别的例子又能说明什么?看看他庄重严肃、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诧异。
    然而,一个个细节,甚至细节中的细节,不断地叠放,镜头开始聚焦,共性的东西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文化中对待身体与精神的态度,在“散步”这一生活细节里得到印证。此刻的我,不能不随着他的讲述思想开去,头脑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质疑,被激活,被开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间留待充盈。散步与不散步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孰优孰劣,这位汉学家直到报告结束也没有作结论。
    在随后的交流中,在座的很多学者从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领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问题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不同学科在这里交错,“散步”的价值显现出来。研究,就此开始。这段场景我终身难忘。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却鲜见这种针对细节的实质性研讨,更不用说我们空洞的、充斥着课程理论名词,甚至哲学名词,却鲜有说服力的语文教学论文。好像不这样,就无法显示我们学问的“高深”。
    学问在哪里?学问在细节中。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说:“没有细节,你的学问到底有多少就很难说,因为学问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词。”事实就是如此,理论如果没有穿过这些细节,就无法真正抵达实践层面;而对理论的理解如果没有透过这些细节,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纯粹的。历史学家陈春生先生提出历史研究要“回到历史现场”.他认为,真正深刻的有价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们归纳出的所谓“特点”,不是主观臆想出的所谓“观点”,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现的个案、具体事件等等。
    听讲座回来,我写了篇随笔,名叫《散步与细节》。我说,研究文化的,能从“散步”这个寻常的生活细节着眼;研究历史的,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去关注细小的具体事件,这应该给我们的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研究一些启示的。教学也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恰恰是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细节里,蕴藏着丰富的具有共性的观念或行为特征。如果我们能聚焦细节,放大细节,就可能使教学研究摆脱在理念的圈子里打转的窘困,走向实质性的突破。平凡的细节被理论穿越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论,只有穿越了一个个细节,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真正的研究应该从眼下的细节开始。
    老师们,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把你的细节用你的笔头表达出来。也许,事例之后你没有说什么,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文章首先要有鲜活的细节。
    第二,要实实在在地说理。
    一段时间,我们小语界兴起这样一种文风,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的现象尤为严重。比如说,“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生命的精神欲求”之类。这些词语倒并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以为,不同范畴的概念拿到我们教育里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滥用。当然,我们思考教育问题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需要哲学的介入,会走向哲学层面的思辨。但是,哲学范畴的东西拿到教育实践里面,拿到教学当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自己也没弄明白,还要拿出来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既然如此,倒不如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说说道理,用最通俗的话、最朴实的话说道理。这一点我们的钱老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老师们可以去关注一下他们的文章。在他们的文章里,你们绝对找不到流行的新词汇和新概念,但是,他们说出来的道理却又那么深刻、那么透彻,让我们看到了、读懂了语文最本真的东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这样。
    读过朱光潜、丰子恺、季羡林、老舍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你要怎样,应该怎样,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长者在和你攀谈、商量:你看这样如何?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时髦的名词术语,我们用最朴实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以最朴实方式呈现自己最本真的东西。昨天听我们严晓东校长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倡导“自己的课堂,本真的课堂”,这是做到点子上的。进而再倡导“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风、文风势必相得益彰。
    倡导开门见山的文风,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虽然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我们的学科刊物还是以庄重理性的叙事研究风格为主的。有的老师文笔很好,擅长抒情,写文章一吟三叹,柔肠百转。但我们需要的大部分稿子还是以开门见山为好。干干净净的文字最说明问题。
    有的老师读了许多理论专著,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我以为,理论的东西不要照搬,要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写文章,开头不说“《语文课程标准》云如何如何”,就没法说话。结尾的时候不说,“让我们一起在新课程的路上奋勇前进”,好像就没法收尾。而这样的文字在编辑看来,既不中用,又浪费宝贵的版面,肯定删掉——挤干水分。干干净净地说话,就像今天最后小周老师的说课: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有几点新体会——直接开始说。开门见山、干干净净。这样的文字到了编辑那里,是赏心悦目的,是很“养人”的。
    投稿的事情就说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样。透过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这个人。我做过老师的,做过教研员,我不仅从一个编辑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会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情怀,看到你在课堂上的样子。读你的教学设计、教例反思,我仿佛身临其境你的课堂。当你讲述你的教学经历的时候,我仿佛能感受到你一颗真挚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这个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从你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真正发自内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温度,我能看文章背后一双热切的眼睛,一颗真挚的心。
    一定不能为了投稿而投稿,那样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挡不住文字背后一双冷冷的眼睛。老师们,让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师捕捉到教学实践的智慧,急切和同行们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们帮助的热切的心。
    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养成动笔的习惯。
    武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很好的读书的氛围,老师们的学养深厚,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但是,书读进去,内化之后,还要转化出来,否则你只能是个书篓子,你所读的书只能作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化出来的一个办法就是动笔。
    事实上,阅读就是思考,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才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书里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
    昨晚临睡前我看的一本书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张文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教师,他教学,践行着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时常参加一些活动,作作讲演。但他更会静下来阅读、反思、写作。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反思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粗糙而躁动的,他的一生是飘零而混乱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有一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老师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动笔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下来,你可能就会更多地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灵魂,在丰厚的思想积淀中,体会一份来自灵魂的、充满希望的沉静与安详。
    养成动笔的习惯很重要,和编辑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这样的编辑交朋友。这么说,是觉得在跟几位老师交谈时,我们共同捕捉教学中的智慧。比如,金老师对语文课上的一些所谓“非语文”问题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说,金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就把这点写下来,咱们在刊物上做个茶座。这个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和何老师聊,她说,朱老师,我觉得“文本研读”很有意思,我也写了几篇“教材研读”的文章,不知道这样读可不可以。我听她一说,觉得何老师研读教材的角度很新,于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读。周老师在一次闲谈中,和我谈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我觉得这样一种教学比较,更能体现备课研究的过程,内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给更多的语文备课以启发。于是我立即约周老师写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刊用了这篇文章。
    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这样你的文章可能写起来更有目的性,也能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时,也能通过和编辑的交流,你了解到现在整个学科界在关注什么,刊物正才策划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编辑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写一写。这绝对没有开后门的意思,写得不好照样不用。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另一方面,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更需要放开自己。你想成长吗,首先你要向大家敞开自己。开放的心态是获得成长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说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开自己了。我真诚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这样的火花中得到淬炼。我也希望星辰学校的老师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开你们自己。
    谢谢大家!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3:11:39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8:08:17 | 只看该作者
八大关键词语,解读“小语论坛”周一贯(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记忆中回望,又到了盘点《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的时刻。年终岁末的这一招似乎有点儿“俗”,其实不然。因为在“09”回首“08”的时刻,一段时代将要成为历史;而当“08”瞻望“09”的瞬间,历史又正在走进时代。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段值得我们深省的光阴。2008的《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记录了时代,并将要成为中国小学语文界昨天的一段历史。然而,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和激动,依然留在我们心中,久久不会抹去。
面对案头的那一叠刊物,全年的《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记录的是全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雄风英姿,那矫健的身影可以入画,跫跫的足音可以人诗,要全面梳理其丰厚的内蕴和恢宏的睿智实在不易。于是。笔者在这里只能抓住其中的八个关键词语来煮字烹文、借墨结缘。虽然对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的精警和精彩,在下是高山仰止、乏力评说,但多少也可以弄云作雨,传播一点火种。
一、“年度人物”——中国小语界的“希望之光”
在主编裴海安先生和他的团队的精心策划下,由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和中国语文教育第一网“中华语文网”联合举办的“2007中国小语年度人物”与O8年的新年钟声一起来到我们中间。它首开中国语文教育年度人物评选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项活动从2007年11月启动以来,由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以1000多封举荐信向评委会推荐了200多位候选人。经编辑部审核、专家组评议,评委会确定T30位候选人。于是,从2007年12月开始,举办单位开始接受公众投票,截止至lJ2007年12月20日,评委会从16836张选票中,按候选人的得票情况,结合评议组的专家意见,最终评选出l0位“2007中国小语年度人物”。这些获奖者都是一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教师。他们分别是(按公布排名):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浙江杭卅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江苏吴江市盛泽小学薛法根;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刘云生;四川泸州市江阳区教研中心熊生贵;湖北武汉市体育馆小学董耀红;广东深圳市天健小学陈金才;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吴琳;江苏连云港市教科所陈建先。以后由举办单位先后在浙江大学“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观摩活动上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由《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来举办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活动,充分说明了其引领小语教坛的才情和活力。平面的刊物,立体的操作,才策划了这样有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活动。这是作为前卫期刊所彰显的影响力的一大标志,无疑也是2008年《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精彩“小语教坛”的一大手笔。于是,第一个关键词“年度人物”应是当之无愧的。
二、“母语教学”——汉语教育的生命之重
翻阅2008年的《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母语教学”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汉字、汉语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是中国人建立共信和互信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几千年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根”。然而在当前强势语言(外语、网络语言)的侵袭下,母语教学被淡化、被冲击的状况相当严重,《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关注母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正是自觉地担待着汉语教育的生命之重。
母语教学以识字为基础,这正如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发表在第9期,由陶本一、郭曙纶、曹建召、胡根林、于龙等先生所撰写的《基于语料库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报告》,以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人教版、沪教版和苏教版三种教材及相关课外读物的用字量、字种和出现顺序、复现安排作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归因,并提出研制“基础教育等级字表’’的详尽建议。这对于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盼识字教学体系,确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刘发建同志致力于“汉字文化”的启蒙教学,他的《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课例(第4期),充分显示了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把有生命、有温度、有血有肉的汉字,有情有趣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以激发兴趣、开启智慧、带给小学识字教学一道亮丽的汉字文化风景。又如葛银铨同志在第5期著文,对母语文化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策略,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很多启发。特别是前浙江省教育厅长邵宗杰同志写的《我看到了希望》,一针见血地指出“汉字并不难学”,关键在于教得是否得法,并赞扬了刘发建老师“不信邪”,“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汉字的本质特点”。邵文还深刻地分析了一些认为汉字落后,主张汉字拉丁化的人,其救亡图存、为国为民的出发点,虽然无可怀疑,但他们在对待汉字上的错误主张,却“不仅影响了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点和起点的识字,也对整个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训极其惨痛”。
重视母语教学,就必须十分重视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在第1期上发表的《“课标”语境中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审视》就比较翔实地阐说了这一问题。文章不仅将对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传承关注不够作了归因分析,尤其提出了最应该注意弘扬传统经验的五个方面:1.“识字为先”与汉字文化意识;2.“文以载道”与“文道结合”理念;3.诵读为本与旨在积累策略;4.提倡“涵泳”与注目阅读感悟;5.重视习练与提倡“多读多写”。
进行母语教学,就得运用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这应该是常识,如果用基于印欧语系的教学思想来说汉字、汉语的教学方略,那就会像用外国的拳击理论说中国武术一样,其学理和事理都会大相径庭。
三、“还学于生”——课堂教学的智慧转身
课堂是为学生学习而设置的,然而在当下课堂里,不少教师追寻的是自己的出新的理念、出彩的亮点、出色的课件、出类的资源开发和出众的教艺展示,却淡化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发展。在将“课改”进行犁底的关键时刻,“决战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于是否能够 “还学于生”。因此,关注课堂的“导学”方向,营造真正的“生本”课堂,理所当然地成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的一个关键词,而且对小语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第11期的“专家论坛”发表的《“还学于生”:企盼语文课堂的智慧转身》,不仅分析了对课堂“学习场”的种种误读,而且具体地提出了“还学于生”实现智慧转身的策略:一是“定向”策略,分析了“学大于教”的存在理由;二是“定位”策略,提出了“因学设教”的战略追求;三是“定序”策略,关注“顺学而导”的自然生存;四是“定法”策略,审视了“化教为学”的智性应变;五是“定度”策略:描绘了“学会学习”的有效课堂。俞惠珍老师在第1期发表的《走向平实: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则以另一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样态出发,描绘了语文教学的“回家”之路。文中的这一段话:“从‘一言堂’的分析讲解,到‘语言文字训练’大行其道,再到‘自主、合作、探究’如火如荼。我们的课堂什么都不缺,就缺真实。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可谓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学情缺失的课堂之病因所在。第4期韩吉旺同志撰写的《老师,教学中你最关注什么》提出了“课改走到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是目中有知,目中有章,目中有教,目中有制,偏偏就是目中无人”的警世之言。在第5期上朱艳玲老师又针对“还学于生”的理念,提出了“点悟式教学”的新思路……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更以叙事的方式,为我们语重心长地讲了8个教育故事,把藏在故事中的教育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笔者的理解就是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机制,让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来共同生成和分享这种智慧。
四、“儿童读写”——徜徉在童年的“桃花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最好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正因为童年的这种独特性、不可重现性,我们强调“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生读写”也应当是“儿童读写”。这种说法表现了我们
更为关注的,不仅仅是“小学”的这个“学历”阶段,更是“儿童”的这个生命阶段。正是源于时代对儿童这一生命重要阶段的价值体认,在2008年的《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中,“儿童读写”一词以高频率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对小语界是有不小影响力的。在第3期上发表的周益民老师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的访谈,深刻地揭示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意义与应对策略。特别是梅教授出自心扉的呼喊:“童话是真实的,相信童话”,这是“一个人的格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感觉、气息”,“不相信童话,不会有优雅和诗意”,可谓振聋发聩。而吴琳老师对梅教授的访谈(第3期),则侧重于“儿童阅读”与“儿童作文”,结合评价了一堂“看漫画写作文”的作前指导课。又从“儿童作文”带出了教师如何指导儿童阅读的问题,教师又应当如何细读文本。在第2期上集中推出的主题是“建构儿童需要的教学”,由彭峰老师主持的“儿童语文课程”与“服务型课堂”探究沙龙,内容相当丰富,强调了儿童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儿童享受幸福的语文生活”,为此就必须倾听儿童、理解儿童、依靠儿童、发展儿童,要关注“每一个”与“可能性”。同时从三个纬度了解儿童的需求:共同需求、个性需求和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需求,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这对于当下课堂儿童的缺失和学习的缺失有着痛下针砭之效应。
在“儿童读写”的视野里,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是一个勤奋的践行者。在第5期发表了他《童年的月亮爬上来》的教学实录和郑飞艺的内容评析,加上成尚荣教授充满激情和睿智的评点,共同组成了一道丰美的文化教育大餐。那是语文的文化,也是儿童的文化。
五、“诗意语文”——让语文走在关爱生命发展的路上
“诗意语文”是近年来由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着力提倡并努力践行的一种语文教学理念。也许是因为它触动了本来就存在于许多老师胸臆间的那份对语文教学的柔情,便一齐喷发出来,“诗意”这一词语既可见于不少文章的题目,更常闻于日常口头的言谈。于是,“诗意”在被过度崇敬下可怕地异化,滑向了追求虚高、附庸风雅的歧途,发生了难以避免的曲解。这是“诗意语文”在践行过程中的正常“遭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一直是“诗意语文”的发展平台和话语空间,因此我们也就会特别注目刊发于第5期的王崧舟老师的新作:《自赎与拯救:诗意语文的再发现》。王老师强调了“诗意语文”是行走的、发展的,只有实现“自赎”的“道”和“拯救”的“术”之“道术不二”,才有望进入诗意语文的澄明之境。“审美与存在”是诗意语文价值取向的再发现,“陶冶与表现”则是诗意语文实践智慧的再发现。在“诗意语文”的“实践智慧”部分,王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触摸的操作启示:即“起点”,是文本诗意的阐释与重构;我们必须关注文本所提供的诗意的话语形式;话语所展示的诗意的典型意象;心灵所触动的诗意的思想感情和超越中反思的诗意的思维方式。“过程”是教学诗意的涵养与创生:它需要整合与融人去开掘教学目标的诗意;在陌生中期待,去彰显教学结构的诗意;它需要造型与表现,去传递教学语言的诗意;在渲染中烘托,去营造教学氛围的诗意。“出口”是主体诗情的唤醒和陶冶,“彼岸”则是诗意的引领和确证。
我们欣喜地看到王崧舟老师以其诗意语文的宏大理念打造了他的诗意课堂。但正如诗意人生可以各有不同,诗意语文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恒定的样态。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著名作家柯灵曾为纪申写过这样一首诗:“纷纭万口说灵山,拜佛回来成佛难;留得寸心干净地,世间何处无伽蓝。”语文的诗意,从根本上说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这是教学运思与创造的核。教师有了对生存的悲情、对生命的真隋、对生活的热隋和对生态的柔隋,便找到了归皈诗意的理由。“留得寸心干净地”是无须登山拜佛的,那是因为世间处处有伽蓝,而不是只有在庸单。
六、救赎作文——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以阅读为本位构建的,作文只是沉入在阅读教材之中的一种元素。作文教学的边缘化处境加上传统作文教学束缚思想感情的那种历史阴影,使小学生作文一直是一种“不正常写作”,而深深地陷于困境。因此,对于救赎作文的种种思考、种种论说、种种探究也就成了2008年<<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的一个重头话题。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撰写的《破解小学作文教学难的三剂良方》刊在第10期上。这是他多年从事作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丰富经验的结晶。他的第一剂良方是“让作文变为小学生充满情趣的生活”,贴近生活、游戏进课堂、为作文寻找情趣,确实都是有效的策略。“让习作唤醒学生的需要”,是他的第N良方。习作本来就是儿童的一种生命状态,我们不难用“任务”来激活学生的写作,如把习作与实验探索相结合,并且把习作融人到学生的交际生活中去。“让儿童在习作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写作,并让他们获得成功,是第三剂良方。显然这三剂良方确实不失为救赎作文困境的应对之策。北师大著名教授肖川的《作文教学琐谈》(第5期),对作文教学问题作了居高临下的全方位审视,对作文教学的价值(为什么写)和“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导”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评说中透射睿智,论述中点明堂奥的功力。《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十个辩证关系》是郭根福老师撰写的(第9期),他认为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必须处理好“教与学”、“整体与部分”、“生活与写作”、“思维与语言”、“统一作文与自由作文”、“认知与情感”、“作文与育人”、“模仿与创新”、“阅读与作文”、“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等十大关系,对涉及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更为可贵的是许多教师在实践层面上对救赎作文的种种有益探索,如张祖庆的“绘本作文”,宋北平、康元平的“两分钟体验”游戏作文,杨丽霞的“写实作文”,王红、方卫成的“体验式作文”,金萍的“周记式作文”,等等。总观全局,我们高兴地看到,作文正从救赎中迈人“后作文”时代,即作文教学更注重写作主体的自由表达和随机运笔,长期形成的“作文心理闹钟”规律正在改变,作文更具有了生命性、生成性、即时性和自然性。于此可见作文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七、“名师课堂”——在“名师文化”点亮下的“课堂文化”
“课堂”板块一直是《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重点打造的板块,这从本质上体现着刊物“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的特色。读读刊物的栏目,什么“名师备课”“创新设计”“老课新教”“新课速递”“课例赏析”,等等,给人以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如将课堂与“封面人物”相配合,有第5期的王文丽和她的《百合花开》的教学实录与专家评说,还有第2期的薛瑞萍和她的《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和专家评说。在推出名师的同时推出他们的课堂,不仅顺理成章,而且相得益彰,确实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另外,我们还不能不注意到“论语”栏目中所展示的名师教学理念照亮下的个性化课堂。如第2期推出的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课堂。在第l期上,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三打白骨精》的课堂实录和吴礼明、胡兰、苗育青从不同角度所作的评析文章,对窦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作了详尽的剖析和赏读。于永正老师写《<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文本解读》,发表在第10期上,由李兴举评析,并附有于永正老师写的《简简单单教<杨氏之子>》的介绍文章,其中的两句话“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看似十分简朴,却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在第7、8期中特意编排的“名师这样教语文”专辑,从“开卷”到“人物”专栏,从“讲坛”到“课堂”专栏,都高度集中地研究了课堂,按序编排了“名师谈备课”“名师谈上课”“名师谈说课”“名师谈听课”“名师谈评课”,共有49位名师现身说法、指点迷津,为全国小语教师提供了海量资讯,以名师文化点亮了课堂文化,也提升了课堂文化。
八、“以学评教”——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
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评价从客观的理念层面到微观的实践层面对某种教学行为的起始、过程和结果按一定的标准作出全面、全程的审视和判别。在“课改”进入到“决战课堂”的阶段,如何观课评教,无疑会深层地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走向、质量和效益。因而,《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也对此有了深度关注。刊发在第4期上的一组文章,有周一贯撰写的《观课评教,“路在何方”》,曹鸿飞提出的《学情: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走向》,周毅对《语文课堂,回归“纯棉”时代》的企盼,金彩娣的《观课反思:谁动了学生的“奶酪”》和诸向阳的《语文课,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上》,不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应当怎样观课评教;而且形成了内在的相当一致的答案:观课评教要走向“生本”,要以“学”评教,不要以“秀”评教。确实,教学如何从当下的“唯美”课堂突围,踏踏实实地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会”到“会学”,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不仅仅在这1期的“话题讨论”之中,而是渗透在很多方面。如发表在第1期的俞惠珍老师的文章《走向平实: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是“经历繁忙琐碎的新课改实验后”我们渴望“自然和简单”,于是,“放松身心的瑜珈在课堂中大行其道,而简洁、高雅的禅风也日渐盛行”,方有了“追寻真实”的返璞归真,“文本对话”的师生共享,一隋感体验”的自主学习和动态生成的顺学而导。在第4期中,韩吉旺同志的诘问《老师,教学中你最关注什么》,批评了关注的竟是知识,而不是学习主体——人的现象。张宏宽的《面对差生,我就要这样的心态》,是一种诚心帮助、耐心等待的心态。刘虎平《为孩子煲一味“心灵鸡汤”》,从特级教师的评价导学艺术中汲取的不仅是专业技术,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第9期)。第1期中“好的课堂”讨论三题,文章不长,但都从不同的侧面,道出了好课的共同本质,在于从学情出发,对学生的关爱,对学习的关注……问题在于当下我们的课堂没有给学生的“自选动作”提供多少空间,大量的“短、平、快”式的提问应答,多是问题与课本中片言只语的简单联系,这就大大压缩了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张力空间,使教学只能在一个扁平狭小的通道内牵着学生局促地向僵硬的预设行走,而从根本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显然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从端正观课评教的态度人手。
文章已经写得太长,但仍然不免挂一漏万。限于篇幅我只能打住了。
当我在为这篇文稿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新的一年已在太多的期望、希冀与梦想中姗姗地向我们走来。2009年,也许只是一个时间的自然刻度,一个累进的数字概念,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却注定要承载特别的意义,要唤起人们许多新的期待。全国小语教师对《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年的精彩之企盼是无量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象力才是它的唯一边界。
我们共同努力着,也一起期待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f158001015f1d.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14:06:29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1:30:39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58:4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文教学刊物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以《中学语文教学》(1979――2004)为例
                                 李海林     钟峰华


现代语文教育史,就是一部现代语文教育的创生和改革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刊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刊物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一、积累教学经验,保存学术研究成果,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座标参照
任何一家教学刊物,它的功能主要在积累教学经验,保存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语文教学刊物也不例外。创刊于1979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在它走过的20多年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艺术、方法和模式的介绍。《中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记录着勤于探索的改革者们的足迹。一大批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刊物的介绍逐步走向全国,如宁鸿彬的“思维训练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钱梦龙的“导读的艺术”,张富的“语文跳摘教学”,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钟德赣“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胡明道的“学长式教学”,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郑逸农的“非指示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通过刊物的介绍影响了或正影响着全国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2.各省市教学经验的推广。为了使各省市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得以推广,从而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特地开辟省市教改经验专栏,使得许多省市的教改经验取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如河北饶阳的“语文分科试验”(1981、1),河北遵化的“扩大读写量,培养语文能力教改实验”(1981、2),河北沧县的“自学提纲教学法”(1983、12),北师大附中的“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江西省的 “‘三六九’阅读能力训练”“三环节作文教学的尝试”和“初中语文教材序列化的探索”(1987、5),广东省的“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改革”(1995、9),河南省的“单元教学实验”(1995、12)等。
3.课例(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的展示。如果说教学模式的介绍、教学经验的推广对语文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话,那么,课例(包括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的展示对语文教师的影响则是直接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非常重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或课例的展示,希望通过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例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使这些课例能取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20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所展示的大量的教案、设计、实录,应该说是有相当影响的,尤其是从1998年以后,课堂实录后附有教师或专家的点评,给课例展示赋予了理性色彩。2003年以来,刊物还专辟“课例研讨”一栏,对较有影响或争议的课例进行研究讨论,发表持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文章,从而使课例不仅仅局限于展示,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典型课例的展示,达到反思、研究的目的,从而使教师由自发模仿走向自觉鉴别。
4.海外母语教育的评介。《中学语文教学》创刊伊始,就十分重视对国外母语教育的引介,重视外国母语教育经验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20多年来,刊物有侧重地评介了日、美、法、英、前苏联、德国等国家的母语教育状况,包括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材乃至教法,这些海外母语教学经验一方面影响了我国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也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此外,它还保存了极其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语文教育规律、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和评述。语文教育规律、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自创刊始就有了充分的认识,正如创刊号上“编者的话”中所说的“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有经验,也有教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快改革的步伐,无疑是很重要的。”因而,刊物也非常重视对语文教育史上重大问题的总结,如吴伯威《谈五四运动到解放前的语文教学》、张鸿苓《五四运动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1979、2),毕明《对文学、汉语分科的一些看法》、叶苍岑等《总结历史经验  正确处理文道关系――三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的回顾》(1979、5),毕明《谈谈一九六三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本》(1980、5)等。
2.语言学与文学研究专家的深度介入。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语言学和文学专家不可能直接介入语文教学,而只能间接地介入。语文教学刊物为他们的这种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纵观《中学语文教学》20多年来所留存下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大家的名字:吕叔湘、张志公、周振甫、张寿康、张中行、王力、邢福义、郭预衡、林非、钟敬文、许嘉璐、萧涤非、周先慎、李何林、孙玉石、吴小如、周有光、王富仁……他们把自己的研究引进语文教学,对于语文专业知识的层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语文学科自身的建设等方面取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语文教育研究者自身的努力。当然,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更多地依靠语文教育研究者自身的努力。语文教学刊物是语文教育研究者的主战场。叶圣陶、章熊、朱绍禹、张鸿苓、刘国正、庄文中、饶杰腾、张传宗、陈金明、刘国盈、顾黄初、董菊初、王尚文、韩雪屏、张定远、陈钟樑、余应源等一大批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以语文教学刊物为依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留存于其中,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语文教学刊物所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而它所保存的学术研究成果又为语文教学改革夯实了理论根基,教学经验与学术研究成果正如两个坐标系,两个方面的积存文字很好地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座标参照。

二、敏锐把握问题,组织评论与争鸣,展开深入讨论,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
(一)在重要时刻抓住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一份优秀的语文教学刊物之所以优秀,除了它积累教学经验、保存学术研究成果之外,它必须还能够在重要的时刻敏锐地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取得阶段性的突破。纵观20余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对关键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我们能清晰地将它们呈现出来:
――语文教学科学化(80-81)
――怎样批改作文(81-82)
――文言文教学讨论(84-85)
――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86-87)
――关于作文中心思想问题的讨论(88-89)
――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95-96)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96-97)
――如何教好文言文(97)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98)
结合这些“话题”的具体讨论成果,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上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1.语文科学化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如何改革语文教学,加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它既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学刊物始终关注的一个话题。围绕这样一个话题,《中学语文教学》于1980-1981年花了两年的时间组织文章加以专门讨论,综合这些讨论,我们认为对于语文科学化问题的认识取得了这么几个突破性的成果:第一,从现状看,语文教学非改不可。冯一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方法,从学科体系到教学具体环节,确实存在问题,不科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表现在目的、要求、内容和制度上的混乱,这样混乱的现状决定了语文教学非改不可。(《语文教学非改不可》1980、2)第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方向与出路。李守青认为,语文学科应该走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科学化道路。具体地说,就是内容的科学化、要求的规格化、教材的系统化、课程设置的专一化、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必须借鉴外国语文学科的先进经验,突破我国的传统经验,使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还认为,语文学科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姚立足于“分”,只有分,才能建立自身的科学体系,而任务、内容、规格指标、教程体制、教材教法,测定考查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科学地解决。(《语文教改的方向和道路》1980、4)杨士颉认为,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症结,就在于知识量不明确,为了使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有明确的知识范围,必须改革现在的教学体系,实行文学、汉语和写作分科教学。(《谈语文教学的知识量》1981、3)还有老师则分别从阅读、写作和语文教学系统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尝试和实验成果。(陈良璜、陈良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981、4;常青《写作教学要分“格”》1981、3;张德甫《制定“双基”指标,加强语文教学科学性的一点尝试》1980、6)第三,语文教学科学化评价与测量。有老师还具体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评价与测量,虽然许多做法现在看来不够妥当,但这种探索却很好地反映了老师们对语文教学走科学化道路的迫切愿望。(李德贵《谈语文测量中的效度问题》1981、7;陈庆延、孟肇咏《统计方法在语文教课中的应用》1981、7)
2.文言文教学问题。对文言文教学问题的讨论自语文设科以来就一直争执不休,语文教学刊物作为讨论语文教育问题的主阵地,自然不会忽视这个重要话题。《中学语文教学》分两个阶段探讨作了重点探讨,第一个阶段主要围绕“要不要教文言文,文言文该占多大比例”等问题展开。在该刊创刊五周年座谈会上,吕叔湘建议对文言文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王力认为:“少考文言文,少教文言文,少学文言文。现在的中学生用在学文言文上的时间太多了,甚至挤掉了看报纸杂志的时间。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读写现代文的能力,忽视了这一点,是可忧虑的。”这一阶段的讨论还深入到对教材编排、文言文考试和教学改革等问题的探讨,讨论是比较深入的。第二阶段则主要讨论“怎样教好文言文”的问题。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各自的做法,有些实践不无参考价值。
3.作文教学问题。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改革一方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又是改革中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难点。这种两难的困境决定着作文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刊物中的地位。从《中学语文教学》20余年来所重点讨论的话题来看,我们会很明显地察觉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关于作文教学问题,《中学语文教学》集中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怎样批改作文(81-82)。为探讨这个问题,杂志社专门邀请了十几个省市50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座谈,老师们普遍认为,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会批改,教师的批改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总的来说,这次讨论主要立足于操作方法层面探讨了作文批改的具体做法。第二,关于作文中心思想问题的讨论(88-89)。围绕什么是文章的“中心”,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写文章要不要有“中心”,要不要有“中心思想”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也有人认为,问题不在于中心思想本身,而在于作文教学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只围着升学考试打转转,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材料不屑一顾。王尚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作文的中心思想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症结究竟在哪儿?我以为学生并不是要写没有中心思想的作文,而是希望能写中心思想没有框框的作文;一些教师也并不只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具有中心思想,而是要求中心思想能符合自己的框框,作文的中心思想问题,从实质上看是作文中心思想的框框问题。(《作文“中心思想”问题的症结》1989、8)第三,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95-96)。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教师认为,中学作文要着眼于实用,文章应求诚求真,切近实用,应写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知真晓的文章。有人则认为,问题不单是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在于我们的写作训练存在着一个大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系统的全面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王彩慧等人认为,我们对“实用性”“模式”“真实性”“作文与做人”等提法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作文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一语中的的见解,因而,关于这个话题讨论的“标准答案”恐怕还一时难以拟出来。(王彩慧、孙亚杰、张伯华《辨析作文教坛的某些提法》1996、2)关于作文教学这三个方面的讨论,在当时的背景下,更新了某些观念,深化了某些认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应该说是有其历史意义的。

(二)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评论和争鸣,使语文教学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语文教学问题,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层出不穷。而这样复杂的现实,恰恰给了语文教学刊物千帆竞发的空间。如果说,语文教学刊物在重要时刻抓住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使得语文教学改革在重大问题上取得阶段性突破,显示出语文教学刊物的勇气的话,那么,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评论与争鸣,使得语文教学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则显示出语文教学刊物对复杂问题的本质的深刻把握,显示出编辑的眼光和气魄。关于这一点,我们主要集中在对《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之鉴”和“特别关注”这两个栏目来展开。
“问题之鉴”栏目开办于2000年,这个栏目开办的直接缘由――来自于外界的对语文教学非常尖锐的批评。原计划两年的栏目,结果历经了整整四年的时间。48期杂志分为三个阶段,一共讨论了22个问题。这是一个有计划有层次有通盘考虑的栏目,所讨论的问题都是语文教学重大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三个大的方面:第一,语文到底怎么了。主要对语文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作了全面而理性的审视,直接回应了“97语文教育大讨论”所提出的众多问题,通过讨论,基本达到了对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认清问题的目的。第二,语文到底姓什么。讨论涉及文学教育、语文的学科定位、语文教师的使命感、母语与外语、语文知识、语文教材等方面,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旨在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第三,我们应该怎么办。讨论试图探讨语文各方面的具体做法,找到问题的根源,使语文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明确改进的方向。
在组织评论于争鸣的过程中,栏目主持人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发表自己的见解,直接参与话题的讨论,这在教学刊物尤其是语文教学刊物中是不多见的,在讨论过程中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但主持人坚持自己的原则,顶住了压力,表现出编辑的一种勇气与编辑风格的追求。
2001年语文新课标出台后,各大语文教学刊物都对自己的栏目加以一定的调整,以各种方式表达刊物对新课程改革的强烈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以“特别关注”栏目替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栏,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特别关注”自2002年第一期开办至今,每期讨论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中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至2004年,已讨论整整36个话题,这些话题都是从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的,总结起来,主要有这些方面:
1.  新课标理念探讨(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素养、学习方式)
2.  新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3.  新课程的评价与考试(中考高考走向、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4.  语文教师的科研
5.  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作文考题、话题作文)
6.  信息技术应用
7.  语文教育民族性与百年回顾
这些可以说都是人们在新课程改革中颇感困惑的话题,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都是有必要加以讨论的。编辑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及时组织讨论,端正了一些认识,纠正了一些偏误,解决了一些问题,为新课程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培养教师,发现人才,为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输送新生力量
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有赖于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而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的途径除了教师的自我进修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依靠语文教学刊物的培养。而语文教学刊物也把对教师的培养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说,教师的成长与语文教学刊物的帮助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中学语文教学》自创刊以来就始终把对语文教师的培养作为办刊宗旨,从教师的教学需要出发,最终又落脚于教师的发展。除了其他栏目外,刊物还专辟“教师进修与提高”“修学天地”“专家问诊”“百家讲坛”“青语园地”等栏目,直接与教师对话,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
20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谱系上,记载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奋斗与成长的足迹。在这里,我们将其中的杰出者一一列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语文教学刊物与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某种关联。
八十年代,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经常出现的名字是:颜振遥、刘胐胐、宁鸿彬、洪宗礼、李吉林、钱梦龙、于漪、张富、蔡澄清、姚竹青、赵大鹏、张孝纯、魏书生、胡明道,等等老师。这一代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各自探索出了一套教学模式,通过语文教学刊物的推介,逐渐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九十年代后,陈军、孔立新、李海林、肖家芸、程翔、陆精康、张玉新、程红兵、李镇西、黄厚江、褚树荣、张国生、洪镇涛、钟德赣、韩军、高万祥、李卫东、蔡明、孙春成等老师逐渐领起了时代的风骚。他们中的一部分杰出者勇于举起批判的旗帜,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表现出一种自觉的理论追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发表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最近几年涌现的新一代教师中,袁卫星、任富强、窦桂梅、邓彤、曹勇军、郑逸农等人的名字逐渐为人所熟悉。与前几代教师相比,他们也许没有扎实而深厚的语言文学积淀,但他们的优势也是突出的,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力和创新精神,对西方先进理念的自觉吸纳以及在对传统的反思与批判所显现的鲜明的个性风格,使得他们在语文教师的代际传承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而强劲的力量。而这一切,与语文教学刊物的扶植和培养是紧密相关的。

附:
“问题之鉴”的问题:
一、语文到底怎么了?
1.  真的“误尽苍生”吗?
2.  “私塾”的语文教学科学吗?
3.  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影响?
4.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5.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二、语文到底姓什么?
1.  文学教育,当今语文教学的救命稻草?
2.  语文是学科吗?
3.  语文教师的使命感应当是什么?
4.  语文课与外语课有什么异同?
5.  不要语法知识与文学常识行不行?
6.  教材是做什么用的?
三、我们应该怎么办?
1.  语文课该怎么上?
2.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什么?
3.  要语感,还要不要训练?
4.  一篇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5.  能用一篇文章定终身吗?
6.  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怎样评价?
7.  语言水平能量化吗?
8.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9.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0.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教语文?
1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批评?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05:06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53574-1-1.html
《小学教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小学教学界创办历史最长、权威性最高、覆盖面最广、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期刊。2001年-2006年曾用过《小学青年教师》作刊名,2007年恢复原刊名。她一向以前瞻性、权威性、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坚持高品位、高格调的办刊风格,连续被评为河南省社科类一级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应读者要求分为"语文版"、"数学版",分版后的《小学教学》以其独有的"新锐、实用、专业、丰厚"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如潮赞誉。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35/G4 ,  语文版邮发代号为36-37,
    国内外公开发行。

    以青年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业务辅导期刊。

    河南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    《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编辑、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03 , Processed in 0.1383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