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须在“实证”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00: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须在“实证”中成长
     冯为民

语文教师必须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教学经验的关键是在意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即使是很小的细节。但语文教师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做经验型的教师,必须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学者型。走向科研型、学者型的通道虽然说是不少的,但对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证”,“实证”就是基于教学实际判断、证明、验证,是科学的也是务实的方法。法国著名哲学家孔德解释得较为全面:一是现实的,与空想、玄想、主观相对立;二是有用的,与空洞、无用、脱离生活实践相对立;三是确实的,与虚构、抽象相对立;四是正确的,与错误、暧昧、模糊相对立;五是积极的或建设的,与消极、否定、静止、孤立相对立。其中“现实”“确实”等,强调实证基于事实,基于客观的存在,而“有用”、“正确”、“积极”,强调其价值取向和导向功能。“实证”其实就是正视存在本身,依据事实进行客观判断,“实证”的过程是条分缕析、解剖麻雀的过程,自始自终充分地以反思为重点,以改进与提高为目的。
在现实中,语文教师的反思也已步入了常态,不过很多是停留于经验性的主观层面的,如“这节课的总体设计还可以,有的细节未处理好”、“教学的过程还算可以,就是还不够完美”、“学生基本上都听懂了,就是有些学生可能还有问题”等,这些都可窥见教师对教学的在意和对反思的重视,也可看出教师的自律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欲望。但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将来的“发展潜力”还是有限的,关键是缺少“实证”,实证是由经验走向理性的阶梯,是把经验与教训撕破了、揉碎了的实事化过程,有快乐的片刻,也有痛苦的回味,因为任何教学都有遗憾,有遗憾就得反思。语文教师要自我成长,而自我成长的最佳方略就是“经验+反思”,这个“+”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谨慎而精细化的“实证”。
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是复杂的,但从“实证”的视角看却是有四大主要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备课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备课应该是充分的、细致的,笔者曾写过《语文教师如何备课才称得上“充分”》一文,其中“脑中有标”、“眼中有生”、“手中有本”、“心中有法”、“胸中有案”等是其根本,但做起来确实不容易,就说“脑中有标”吧,也是需要在具体课文中落到实处的,很多语文教师也注意到“标”的重要性,于是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就不厌其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视角逐一写来,结果怎样?纯粹是做形式,多是不着边际的。如果能把自己定的教学目标真正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一对照一下,可能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目标”不是“标目”,更不是“标签”,是教学的指导方针,不能随意,更不能盲目,目标的确定既要体现“课标”要求,更要体现“本”的特殊地位,如果把“标”只视为抽象的教条,只看作是必要的摆设,就一定会备不好课,也就不可能做到有底气地去上好课。一一对照、验证的过程不能少,而这个环节就是“实证”。
语文教师的上课情况如何,仅仅凭印象判断是不行的,一定要“实证”,实证的具体方法就是“复盘”。 所谓“复盘”原是象棋术语,也称 复局 ”,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围棋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复盘就是每次博弈结束以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这盘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一个有追求的棋手平时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复盘上,就“走”的过程,把表面的过程重复一遍,从内容上看,把双方的心理活动比较全面、客观地表现出来,即当时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走”这一步,是如何设计、预想接下来的几步的,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方案等。在复盘中,可以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可能在此萌发。语文教师对自己所上课的“复盘”也应该如棋手所为,一步一步要认真做好,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敷衍之心,如对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还原,分析当时的教学心理,分析其出发点和动机,分析效果与改进措施,这就是实证,就是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有可能成为“高手 ”的必要条件。
在作业问题上,很多语文教师都寄希望于学生不出错,这是理想的境界,最好学生都掌握了。但事实是作业的本质就是要巩固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本身就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矫正巩固。因此,对作业的全程要进行“实证”,如分析每道作业题的难易度,适应面和区分度,要让学生“跳一跳”,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跳”的过程中的姿态、高度、承受力等方面的优势和问题,并进行个别性的之道,这样才能让作业的过程成为教师进一步有效诊断教与学效果的过程。教学、教学,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既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学,对教的诊断要细致,对学的诊断要谨慎,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效果,是教能越来越好,使学越来越好,教学相长。
至于评价中的“实证”性就更重要了,一般而言,教师在作文批改后、在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评讲,评讲如果是建立在“实证”性基础上的,效果就一定比较好,如果是虚化的,效果就一定较差。当然,评价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更要以“实证”的姿态研究每一个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见,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研究”,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研究过程,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给学生更多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证”中成长,没有“实证”就没有语文教师的辉煌的明天。《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上,刊有一篇袁健先生题为《语文教研:努力从“经验”走向“实证”》一文,袁健先生以教研员特有的敏感,从四个方面用富有说服力的“实证”个案对语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环节进行了透彻阐述,对语文教研具有指导意义,读后感触良多,本文可视为阅读后的思考,希望引起语文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8:34 , Processed in 0.0777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