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语文,不快乐就不完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1 13:3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语文,不快乐就不完美

谭青峰






说明:本文是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周娜专访稿,发表于2012年8月24日第21版上。原标题《学语文,不快乐就等于失败》是记者周娜加的,有些夸张。我虽然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但一直都是低调的,从没有提出过过于夸张的观点和口号。本文主题是强调愉悦阅读,快乐写作,是我的“享受语文”和“能力语文”教学理念的一些基本观点,在这里,我对标题作了修改,并在最末尾加上了一句:“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学语文不快乐,那就是一件不完美的事情。”这样,从文章标题和到内容就与我的基本观点完全吻合一致了。

作为母语,语文学习贯穿大学前12年学习始终。但是,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少有人能感受到语文之美,反而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语文之美在哪里?如何感受,享受语文之美,用语文学习的兴趣带动学习语文?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南省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老师。
    谭老师对本报记者说,语文是美的,无论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都应该给人以享受。享受语文,应该是语文教与学最本色的功能。这是接触,学习语文之前就必须有的观念。但是,我们这个民族过多地渲染刻苦勤奋的学习观念,“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太深入人心,再加上应试的训练和过重的作业负担,学生普遍形成一种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的心理,学之前就有了畏惧心理。
    其实,自孔子那时就倡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观念,只是没有得到渲染和倡导,因而,乐学的学习观念没有成为我们民族主流的学习观念。畏惧的心理淹没了对学语文本应是享受的认识。
    谭老师说,现在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不仅仅表现在语文学习上,而是表现各个学科的学习上。这与我们老师、家长传递出的误导信息有直接关系,在孩子刚刚接触到一门学科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家长都在强调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学不好会对升学、考大学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很少有家长、教师在学习之前,用大量的、潜移默化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们去享受,体验某一学科多么美、多么有趣、多么值得期待。这也是中西方教学上的一个差异。所以,中国的孩子常常是没等学语文呢,就已经接收到,语文难学,要想学好语文不容易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极暗示。要想改变孩子目前的语文学习困境,首先转变的是心理和心态,要先把语文当中蕴藏的美,传递给学生们,一定让他们感受到。要让孩子们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悦读乐写”的乐学观念。我曾送给学生两句话:一句是“我学语文,我快乐;我学语文,我享受;我学语文,我成长”;另一句是把一句警句名言改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里的“趣”包含两个意义,一是要有积极主动自觉的以学习为乐趣的心态;二是老师要用民主和谐主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乐”,则是以学习为快乐,从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意思。阅读语文,学到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获得精神上的熏陶,就是享受就是快乐.这种享受比起电脑游戏电视节目中所获得的享受更具有积极的人生意义。倘若我们大多数的中学生用一种享受幸福的心态去认识语文、认识阅读,就不会畏惧语文学习了。

        享受语文,要注重整体感悟
   谭老师说,肢解式分析语文是现在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优点和长处,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疮伤”,它肢解了很多文学作品的美,对长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弊端极大。在我看来,“肢解式”教学就像屠夫卖猪肉。一头完整的猪被肢解得头是头,脚是脚,人们见不着完整的猪到底是什么样子。形象文学思维蜕变成抽象的语法分析和干巴巴的字词认读;抑扬顿挫的诗词诵读异化为枯燥单纯的诗文名句默写,以整体感悟为特征的语文课异化成与高考考点接轨的各类语文知识的强化训练。这等于让语文脱离了鲜活的“语文昧”成了机械的零部件。“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的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性质,从而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都得到共同发展。如果总是教师机械地分析,不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位置上消极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消磨的是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品位、领悟、思考文学作品的能力,丧失了这些能力,就等于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一直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为了应付考试,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象出现了:高考、中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识,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注重教这方面的知识;高考中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近年来,高考多考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那么我就重点训练学生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至于与高考关系不大的内容就束之高阁了。原来以指导阅读、写作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做题、解题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训练;原来使用的引导式、启发式的思维训练方法,代之以填鸭式、点划式的训练模式。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并美其名曰: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殊不知,针对性加强了,而学生负担加重了,阅读面却变窄下,读的内容也变少了。

     课外阅读是疗治语文教学疮伤的良药
    我们说,享受语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获取和拥有,更要有幸福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一道考试题做不到,一次次紧张的考试做不到,教师唾沫飞溅的单向灌输做不到。“整体感悟”是最重要的一剂良药。
    整体感悟,简单一点说,就是着眼全篇学语文。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要让人们在了解整个的“猪”是什么样子的前提下,去了解它的头在哪,脚在哪,是什么样子的等等。也正如对其他任何一种物品的认识,我们总是要先从整体外观着手,然后再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事物。张志公先生在《怎样锻炼思路》一文中说:“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种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整体感悟课文,就能对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自觉地进行揣摩,多诵数遍自然就会有所领悟。

         如何才能做到最有效的积累
    谭青峰老师说,语文学习注重积累,这是指通过积极而广泛的阅读来积累语汇和语文知识。所以,老师总要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好教材上的课文,要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阅读得多了,积累也就多了,我们对语文知识的获取也就自然多了。但是,这个意义上所积累的还只是语文中的那些孤立的词汇和知识点,凭着这些东西,应付考试还是可以的,但即使考出了好的分数,也不能说你把语文学好了。因为,只有在把语文知识转变成语文能力,能把积累的知识应用于观察思考生活现象,进行准确的表述,完成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时才能算是学好了语文。所以,所谓积累,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语言表述经验与技巧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就是这类积累。
    怎样做才能达到有效的积累呢?传统的说法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所谓精读,大多学生没有自主的:学习行为,至多也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教材上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精读了,而课外阅读中的精读却是不够的。我所说的课外精读,当然不可能是课文上的那种形式的阅读分析,而是强调学生要主动自觉地对自己认为经典的文本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进行有声阅读。谭老师说,我自己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体会是,读,逐字逐句清清楚楚地读,熟练流利地反复读,进入情感境界思考性地读,是把别人的好东西内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当我津津有味地品读那些唐诗宋词时,我就有写诗的冲动;当我被一篇优美的散文感动时,我有写散文的欲望;当我被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吸引时,我想写小说。所以说,真正效的积累就是要讲究精读,精读则更要重视经典文本的诵读,达到熟练流利,形成良好的语感,文本中的精华就会内化成语文能力,自然,作文也就不在话下了。
    提到写作,还有一个生活积累的问题,它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很多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单一枯燥的,认为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心态下,很难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变化,自然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就没有了新鲜的素材。其实,我们应该给自己灌,输一个观念,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新鲜的。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即便你每天是从家到学校再到补课班,但你每天吃的,穿的,坐车时看到的沿途景致都是不一样的,就是你每天晚上做的梦都是不同的。人的大脑越用越活跃、越灵活。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观察体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形成自己的观察体验,这样,积累的生活素材多了,写起作文来,就会有可供调用的具体材料,文章就决不会空洞无物。


         作文也是可以“玩”的
老师说,作文在考试中分数权重大,应试性质的作文训练算是很卖力了,但是,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而且,相当一部分孩子越来越厌烦写作。分析起来,问题症结是多方面的。单就学校而言,作文教学一是弱在起步教育,弱在低年级时的作文起步教育和作文兴趣教育,要让孩子从小喜欢写作不怕写作,这种教育,大多数学校几乎没有。二是弱在作文教学行为的“消极随意”,从高年级有作文教学来看,大多数的作文课一般是一个作文题,三言两语的指导,然后就是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有的老师则是范文当家。三是弱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脱节。平时的阅读教学只分析字、词、句、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知识,为的是应付考试。四是弱在应试训练的形式单一,为了考试,形成固定的套路直接交给学生,怎样开头,怎样写中间,怎样写结尾的固定框式强化训练,甚至每个类:型的作文,都有一个成熟的范文烂熟于心,考场上,学生只要稍加改动就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2:26 , Processed in 0.0929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