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主张:一片思想的丛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1:2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主张:一片思想的丛林

《江苏教育》2011年第15期

《苏派新生代名师的教学主张》让我好不感动:主张的鲜明和独特,思想的开阔和深刻,风格的多样和表述的从容,建构向度的丰富和实践的扎实,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他们努力继承,又努力超越,以自己的努力,显现着苏派更加欣欣向荣的未来。

  他们代表着青春。他们的教学主张,就是以青春的名义对教学改革的一个崇高而郑重的约定,又以青春的约定表达着他们不懈的追求和切实的行动。他们的主张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思想的丛林,林中摇曳着青春的风铃,响起风格的青春序曲。于是,我们向苏派新生代致敬,就是向青春致敬,向未来致敬。在这片青春的树林里散步,一定会得到关于青春与创造的启迪。

  

  一、教学主张:思想的血液、风格的魂灵

  

  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他的意思很明显,风格来自自己的主张、追求。形成风格,首先要拷问信念和追求自己的主张。主张应当是风格的魂灵。

  的确,风格离不开主张,离不开思想。福搂拜是一位执着追求“最恰当的字”的作家。他说,思想是风格的雕塑。别林斯基则说,思想是风格的血液。思想的淡化以至离去,风格之花必将会凋零、枯萎而死去。一个教师的教学主张有多坚定多强大,教学风格就会有多鲜明多独特。

  教学主张是一个教师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凝练,也是个性化的表达,犹如一个人内心的指南针。它超越了实践,也超越了一般性教学观念,用许卫兵的话来说,这是对教学实践“形而上的关怀”,这关怀包括形而上的观照和引领。

  这批新生代名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如果对这15位名师的教学主张作一些初步梳理和归纳的话,可以看出他们所确立的教学主张有不同的视角。其一,侧重于文化与生命的视角。祝禧和王笑梅分别提出文化语文和生命语文的主张,文化语文主张语文教学要走在“回家”的路上,即要回归文化。生命语文则主张“语文成为儿童生命的泉眼”。其二,侧重于教育所面对的关系的视角。周益民探寻的是儿童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形成诗化语文的主张,“与儿童共同寻找语言家园”。蔡宏圣认为数学与儿童有着和谐的本源,和谐是数学教育的固有姿态,和谐成为他数学教育的主张。施延霞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优化英语教学环境的主张。曾宝俊探寻的是儿童与科学的关系,主张经历、体验、理解科学。其三,侧重教育宗旨的视角。钱阳辉用最平实的语言,主张数学教育就是把孩子教聪明。陈萍主张主体德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的根本宗旨。其四,侧重教育状态或形态的视角。徐斌认为教育的形态是无痕的,无痕的数学教育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许卫兵则认为,数学教育的主要形态应是简约,简约是教育的艺术和智慧。沈峰主张英语教学应当自然、自在、自如,即自在的心灵体验,自然的师生关系,自如的运用能力。其五,侧重于方法论的视角。魏星主张用向四面八方打开的方法,为言语生成而教语文。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是从方法的改革开始的,提出诸多“重于”的主张,比如讲评重于指导。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并不精准。其实,分类的维度是多元的,不过,无论何种分类,都离不开教育的宗旨、学科的特质,以及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也离不开个性化的表述。同时,所有的教育主张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教学主张究竟为了谁?

  

  二、儿童发展: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与终极意义

  

  的确,教学主张绝不只是一句吸引人眼球的口号,因为,它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究竟为了谁?其实,这一核心理念本身就内在地孕育着儿童这一核心要素,儿童成了他们教学主张的主语,即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成了他们教学主张的基本逻辑,即一切从儿童的发展出发;教学主张的基本方式是儿童方式,即以儿童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总之,他们的教学主张有一根本立场:儿童立场。他们从来没有淡忘儿童,甚至连轻慢儿童也没有。假若离开了儿童发展这一根本宗旨,那么,教学主张只能是一个华丽的词句,只能是一个失缺内涵的干枯的概念,只能是教师毫无意义的个人表演。

  为了儿童的发展,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儿童。周益民对儿童的认识与发现是:儿童首先是今天,儿童的名字就叫“今天”,有了幸福成长的今天,才会有幸福的明天;儿童拥有丰富的可能性,他们是天生的诗人、可敬的探索者、艺术的王子;儿童有令人惊异的深度,当然这是儿童深度。周益民告诫自己:只有真正认识和发现儿童,才会真正知道一切从儿童出发,出发点在哪里,又应走到哪里去,也只有这样,才会给儿童以完整的童年,语文教育、整个教育才会回到人生的根据地。

  其次,要寻找学科与儿童的本质关联。王笑梅认为语文与儿童的本质关联是:“语文,儿童生命的泉眼。”这一本质关联的具体内涵是:“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约会”;“作文是一部儿童童年的嬉游记”;“将儿童应做的事变成游戏,将儿童最难的事化作嬉戏”。儿童的生活是生命的初恋。语文回到儿童生活中,才会有生命感。这样,从生命的角度找到了本质联系,于是语文教育才能找回生命的原初体验,程式化的语文教学也才能在生命的体验中消融。王笑梅告诫自己:缺少这种本质关系,儿童与学科永远是“天各一方”,生活、生命以及语文本身就无从说起。

  再次,要研究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儿童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往往可以看出儿童是怎么发展的。钱阳辉的教学主张的形成过程告诉他,对小学数学教育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把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社会、学科、儿童三位一体的整体上作系统化的建构,而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要研究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假若学生不经历知识创造、解读发现的过程,那么教学目标是无法达成的,儿童发展也只是一句空话。研究儿童发展,沈峰主要从建构入手,并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应该建构什么”、“应该建构哪里”、“应该建构的是谁”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儿童的学习在建构中改变了关系,又在改变关系中获得发展。钱阳辉和沈峰告诫自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儿童。

  第四,发展儿童,既要发展儿童的整体素养,又要着力于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儿童敢不敢、能不能创新,则是决定民族未来的核心。我们常常理论上承认儿童的创新精神多么重要,可一回到实践,创新就被知识、被分数冲掉了。严格来说,我们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曾宝俊认为,创新最重要的,一是孩子们应拥有“第三只眼睛”。这“第三只眼睛”是始于儿童的好奇心的,又是在发现科学规律中形成的。二是要有一种勇气,即敢于怀疑,大胆质疑,甚至有一种“摧毁科学经典的能力”。三是要有科学的方法,学会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学会创造和发明。曾宝俊告诫自己:让创新主导自己的教学。

  

  三、回归与寻找,提炼与提升:教学主张形成的基本路径

  

  教学主张不是某一个早晨就能确立起来,更不是空穴来风,没有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是形成不了教学主张的。

  建议你好好地读一读蔡宏圣的文章。他这么概括自己教学主张形成的经脉:“二十多年来,正是在学习和思考的约会中,提出了不少对当下数学教学的独到理解,并汇集起来逐步确立了‘和谐是数学教育的固有姿态’的教学主张。”的确,与他者的相遇与约会是会有新的发现的,是会诞生思想的。不过,他约会的是思考,他的约会就是思考。思考之一,“本源追溯”——“儿童是和谐的生命体”,“数学是和谐的复合体”,那循乎儿童和数学的和谐本源而展开的数学教育,自然是和谐的。思考之二,“课例突破”——以课例为基础的理性思考和总结,碎片得以结构化,论文因此而渐成经典,教师因此而得以成长。思考之三,“理性自觉”——课例、经验、思想碎片,经持久的拷问,在磨砺中提升,这是理性自觉的过程。蔡宏圣具有理性气质,其教学主张的形成经脉正是理性的追溯、理性的拷问,理性的提炼、提升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他又注意用感性的方式来展开和呈现,提出诸如“出发等这就是一种美”——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的显现。”可见,苏旅名师的重要特征,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而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催生了教学主张。
同样的,祝禧教学主张的逐步形成,亦是在对实验过程梳理后的思考:把目光停留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而她的基本路径是回归,是寻找“回家”的路。法国哲学家利奥诺首创的“重撰”概念是与“回归”紧密相连的。利奥诺认为,重撰既是“回归到起点”,又是“深加工”。祝禧正是有两次“深加工”,一次表现为对文化语文的阐释:文化语文之“文化”,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视野,以当代文化为切点,以儿童文化为语境。在此基础上,她又进一步“深加工”、提升:文化语文洋溢诗意的温度、史意的厚度和思意的深度。是的,回家的路上充满着新的想象,充满着创造,文化永远是回归与创造的过程。

  回归需要寻找。周益民的寻找极为深刻,他寻找儿童,而且和儿童一起寻找。管建刚则是另一种寻找,他的寻找是在故事中进行的,是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的交织中选择的,他的寻找就是选择。魏星寻找的是语文教育的规律:“言意共生”体现语文观、“个体内生”体现人本观、“活动创生”体现实践观、“有无相生”体现哲学观、“生生不息”体现生命观。许卫兵的简约数学实质上是在寻找丰富中的简单、深刻中的浅近,以及教师的丰富与教学的简约,也许应了契诃夫的名言:“简捷便是天才。”也应了美国诗人艾略特·温伦格的话:“好得很平庸”——好的教学当简约,当“平庸”。

  如果说作家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那么数学教师则是寻找数学思想的“流浪者”,比如王凌竟在数学知识中寻找“社会属性”,而且对“社会属性”作出了独到的解释,可见王凌有哲学视野和思维。其人其课广泛受到高度赞扬,是理所当然。建议大家好好研究王凌。而音乐教师则是寻找音乐文化的“流浪者”,比如黄美华要用文化把音乐课堂撑起来。记得黄美华谈论过关于“美丽”和“漂亮”的话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文化支撑的课、用文化润泽的人是最美的。黄美华对此有精辟的演绎。

  基本路径就这样在他们面前铺展了一条宽阔的路:回归,寻找,发现,实践经验的提炼,原初思想的提升,教学主张才会逐步明晰,才会生成。

  

  四、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主张需要实践建构

  

  教学主张既要依靠理论的支撑、理性阐释的清晰与深刻,也要依靠具体的实践建构的支撑和证明,否则只有“形而上”,而没有“形而下”,“形而上”也就变成了空壳,况且,实践建构也不纯粹是“形而下”。

  新生代名师都在教学主张引领下进行实践建构。一是课程开发。祝禧开发了校本课程,无论是人文大主题文化阅读课程,还是意象主题文化阅读课程,都极富文化的意蕴,极具文化语文的特色。周益民开拓语文课程的新疆域,无论是诵读与聆听课程,还是身体阅读课程,还是口传民间文学的引入,都在“寻找”语言存在的家。管建刚实际上是在创造自己独特的作文课程,是颠覆后的创造,他很可能建构的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作文课程体系。施延霞建构的是“以校园英语环境为主体,以课堂英语环境为核心,以家庭英语环境为补充,以课程资源环境为提高”的一整套英语环境课程系统。黄美华开发的是“主题性文化情境课程”——在一个文化主题引领下,开发、整合“合适”的音乐素材,将音乐“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陈萍十分重视理论建构——品德教育:走向主体活动。究其内容,仍然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建构。她的专著《走向主体活动的品德教育论纲》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建构。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是理论化的实践,实践化的理论,难度很大。如果对一般教师提教学模式建构是过高要求的话,那么,这批新生代名师,则把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自己的主动追求。比如,王笑梅用四个“让”串起了自己模式建构的线索:让文本灵动、让课堂灵动、让阅读灵动、让写作灵动,而一切的灵动都是生命的灵动。比如,徐斌有个性化十分鲜明的建构:“不知不觉中开始”——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潜移默化中理解”——儿童学习心理的深度洞察;“循序渐进中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这就是徐斌的“无痕教育”,的确是无痕的,却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和儿童的知识结构、文化人格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比如,蔡宏圣的和谐数学,价值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思维方式,这一系列化的思考和整体设计,正是和谐教学模式建构的操作要义。比如,钱阳辉的实践建构,主张深入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显然是一种深度建构。沈峰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思维引路,训练学生在探索中发展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让学生思维跳跃起来。不能说他们已建构了教学模式,但已有了基本的框架,这难能可贵。今后的任务应当是进一步具体化、结构化,并作出理论解释。

  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双向建构,有力地托起了名师的教学主张,并使教学风格的孕育与形成贯穿在教学过程及其研究之中。同时,也正是在主张引领下的双向建构,促进了名师的成长与发展。

  名师成长是有核心因素的。季羡林曾经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来解释人的发展的三个核心因素,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有理想、抱负和胸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刻苦努力、勤奋付出;“众里寻他千百度”——不断探索、寻找、发现、创造。季羡林又补充两个,一是机遇,二是人的先天禀赋。这五个核心因素点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同样可以视作名师发展的关键,其中最为关键的应当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应当是人的精神境界。最近听到林则徐的那句话:“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这句话用在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实践中,不仅恰如其分,而且可能又是一次更高的引领和召唤。故,迫不及待地抄录于此,作为结尾。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4:32 , Processed in 0.0743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