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题”没有考“阅读”——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访谈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13: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题”没有考“阅读”——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访谈录
    文/朱文君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吴忠豪:很多地区阅读试题中都有发表自己主观感受的题目,这类题目取向很值得研究。比如有一篇阅读短文《童年的馒头》,内容是学校发了三个馒头,孩子在回家路上忍不住把馒头都吃了,结果邻居家孩子把馒头都带回家了,母亲在邻居家,母亲说自己孩子也把馒头一个不落地带回家了。短文后有这样一道题目:“你欣赏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联系你的生活实例谈一下”。其实这道题目主要不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更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判断和生活经历。现在各地区阅读题中经常设计有“谈启示”“谈感想”一类的题目,比如“读了短文,你想对文章的某人说几句话”之类。学生根据文本可以解读出各种个性化的感悟,这类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其答案呈多元化和开放性。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这类题目设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评价阅读能力的角度审视,这类题目的合理性应该受到质疑。因为学生的答题很难区分阅读能力的高低,只能从表达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出评价。语文试卷中可以设计这类题目,但作为阅读试题似乎错位了,放在习作试题可能更加合适。比如,上面《童年的馒头》这道题目,就是很典型的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题目,作为小作文甚至大作文的题目都有相当的合理性。只不过这类题目有写议论文之嫌,作为小学作文试题是否合适可以讨论。
阅读题在试卷中
比例很小
    记者:从本刊每年征集的全国各地试卷中,我们也发现,阅读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均衡。阅读题应该在语文试卷中占多大的比重?
    吴忠豪:最近,我仔细研读了各类刊物上发表的,以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2009年江苏、浙江、广东、安徽、上海等省市大量的三至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从试卷板块结构上看,小学语文试卷的主体部分大都是由基础知识、阅读、习作三大板块构成。但统计了江苏、广东、安徽、上海等六个地区21份三至六年级语文试卷,板块结构及所占分数,我们发现基础知识板块所占分数明显高于阅读、习作板块。
    其中江苏省试卷中基础知识、阅读、习作三个板块的比例大致为4∶2∶3,重视基础知识考核倾向非常明显;上海市比例大致为2.5∶3.5∶4。
    记者:小学是基础教育,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应该无可厚非吧?
    吴忠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各地试卷中各板块的权重充分反映出这样的倾向,这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基础的掌握最终应该是落实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特别是在中高年级阶段,基础知识考核的权重高于读写能力考核权重,这是否正常,是值得探讨的。当前语文教学用时最多的阅读教学,差不多占了70%以上,但是阅读考核的权重在基础知识、读、写三大板块中最低,仅23.08%。特别是阅读试题中还包括数量不菲的基础知识考查和表达能力考查题目,如果剔除了这些题目,真正考核学生阅读理解的题目占分更加有限。我们统计的13份试卷中,有5张试卷(占38%)中真正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不到10分(包括10分)。我们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很值得命题者反思。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22:2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课表达练习的设计与指导
吴忠豪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然而,我国的语文课程用于运用表达的教学时间不足四分之一,造成语文课程“理解”和“表达”教学时间配置的结构性失调,这是造成大多数学生“语文不过关”的直接原因。语文课程应该增加用于“表达”教学的时间,建构“理解”和“表达”并重,并且适当朝向“运用”的课程形态。
当下语文课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课文解读,用于学生说话、写作等表达实践活动不能得到保证,这是造成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语文课程背景下,许多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课文生成能够激发学生表达兴趣的话题,挤出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表达活动,增加阅读课表达实践的机会,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结合阅读课文创设表达练习,最常见的练习方式有复述课文、转述课文等。比如学了《哪吒闹海》要求学生复述哪吒闹海的故事;学完《桂林山水》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桂林山水的特点,等等。这类表达练习设计简单,如果能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表达的机会,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表达练习。这类表达练习设计方法老师们都很熟悉,这里不再赘述。
其实阅读课中教师创造的表达练习形式不胜枚举。下面我们按照表达练习的功能,分类介绍几种阅读课上常用的表达练习设计与指导。
一、运用课文词语的表达
按照脑科学的研究,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是小学各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上世纪各版本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强调掌握的常用词语不仅要理解,而且“大部分要会运用”,这是对词语教学目标的正确阐释。为此,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词语进行表达,既能加深对词语意思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一些优秀教师对词语教学目标的认识比较深刻,经常会结合课文教学穿插运用词语的表达训练,这样的教学意识难能可贵。我们研读下面这个课例。
【课例1】三年级《旅行家树》(教学片段)
媒体出示:
它站在美丽的住宅区,也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那么青翠,那么优雅,给建筑物增添了几分秀丽和清幽。
1.读这段话,体会这句话中“美丽、华丽、秀丽”运用的准确性。
2.选择下面的词语,描绘一下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美丽。
    (出示:美丽、华丽、秀丽、青翠、优雅、清幽)
生:美丽的旅行家树,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给别墅增添了几分秀丽。
师:用了三个词,不错。
生:青翠而且优雅的旅行家树,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给别墅增添了几分秀丽和清幽。
师:真了不起。用上了五个词。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美丽的旅行家树,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舒展着它那清翠而优雅的枝叶,给建筑物增添了几分秀丽和清幽。
师:你把六个词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正确,句子组织得也很通顺,太了不起了。
教师从课文中挑选出六个形容词,根据课文内容随机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描绘一下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美丽”。这是一种根据给出的内容尝试运用多个词语的造句练习。由于说话内容是给定的,不需要学生另起炉灶再动脑筋,所以学生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词语的组织运用上:如何把给出的词语尽可能多地组织到自己话语中,如何把话说清楚,说连贯,说通顺。这种练习富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智慧来应对;但是又有很大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需求,好的同学六个词语能全部运用,差的同学可以少用几个。但是不管用多用少,都能不同程度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选出的六个词语中“美丽、华丽、秀丽”是一组近义词,教师没有刻意地让学生来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而是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它们的区别,学生在自己的话语中运用正确妥帖了,那么词语教学应该说是到位了。所以语文课中的词语教学不一定是解释词义,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领会词语的意思,不仅可以加深对词义的深入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词语学习的水平。
二、基于课文情境的转述
这类表达训练就是根据课文思想内容生成适合学生表达的情境话题,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也是阅读课上最常用的一种训练表达的方式。
【课例2】《新型玻璃》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
    (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
师: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这类写话练习由于表达内容是课文给定的,无须学生发挥,只是叙述对象变了,原来是作者以第三人称叙述,现在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叙述,因此学生必须变换角色身份重新组织话语,把一种新型玻璃的特征说清楚,说连贯,说通顺。这种练习设计有趣,也富有挑战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连贯地遣词造句的历练,也可以获得表达策略的体验。
【课例3】《哪吒闹海》
有教师在学生复述课文以后,设计了一组转述练习:1.龙王什么时候向哪吒的父亲告状,他会怎么说?2.龙王告状以后,父亲会去责问哪吒,哪吒在父亲面前是怎样辩解的?
我们读读这一段课堂实录:
师:假如你是龙王,找到了哪吒的父亲李靖,你会怎样?
生:去告状。
师:你帮龙王想一想,怎么“告”才能让李靖相信是哪吒的错?
生:李靖,你的儿子哪吒犯了滔天大罪!他一摆混天绫,就使得我的龙宫摇晃起来;他一扔乾坤圈,便把我家夜叉打死了;他一抖混天绫,还把我三太子的原形逼了出来,最可恨的是他还把龙筋抽了出来。赶快把你的儿子交给我处置!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师:你这么说,我就奇怪了。我的小孩哪吒才7岁啊,怎么会打死夜叉和三太子呢?
生:你不知道啊?他有两件法宝,一件是混天绫,一件是乾坤圈。
师:那他怎么会到大海边去,怎么会把龙宫搞得鸡犬不宁啊?
生:他干坏事,我什么也没干。(众大笑)
师:你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自露马脚!(众大笑不止)
生:哪吒把我的龙宫摇晃得快塌了,派出去的夜叉又被他打死了,还把我三太子的龙筋抽出来送给你做成了腰带。(师插话:哪吒还来不及送呢!)所以你要把他交给我,交给我处置。不然,我要上玉皇大帝那里告你!
师:龙王是这么说的,那么作为哪吒的父亲,他相不相信?
生:不完全相信!他马上会去问哪吒的。
师:如果你是哪吒,到了父亲面前,会怎样说这件事?
生:父亲,你知道吗?龙王父子常常为非作歹,老百姓都不敢下海捕鱼了。我只不过是在海边洗个澡,就出现一个怪物,他举起斧头便砍,我没办法才打了他,但不知道怎么的他死掉了。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举枪便刺。我也没办法,不小心又把他打死了。
师:两个“没办法”,责任都在夜叉和三太子身上了。但你说得不太清楚,还能讲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父亲,你不知道吧?这龙王父子常常兴风作浪,老百姓都恨透他们了。我在海边洗澡,也不碍他们什么事,却有一个怪物举起斧头便砍我,我一扔乾坤圈,他就死了;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举枪便刺,我只是抖了一下混天绫,他也死了。我不知道他就是三太子啊!
师:同样一件“哪吒闹海”的事,龙王和哪吒都在李靖面前讲述了一遍,这样的讲述都是对原来这件事情的转述。龙王和哪吒两个讲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讲哪吒干坏事,一个是讲龙王干坏事。(众笑)
生:龙王是告状,哪吒是解释。
师:对!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法也不一样。那么,这篇课文的编者,他是站在谁的角度写的?在帮谁说话?
生:帮哪吒说话。
同样一件事,因为说话的人不同,说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出的话也会不一样。这是一种口语交际训练,通过表达实践,学生不仅明白了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转述一件事情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并且还能感受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基于课文情境的转述由于叙述的目的、叙述的对象或叙述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对语言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话语构建能力是一种挑战,这类表达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智慧。

三、基于问题情境的表达
许多教师在阅读课上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师生对话。但是这类对话目标往往停留在追求答问的正确,而不在乎答问语言表达的通顺和连贯,也不在乎参与对话的学生数量。因而参与的往往是少数优等生,大多数学生往往只能扮演听众角色,没有说话练习的机会。其实,如果教师能够改换一种思路,把表达语言的通顺、清楚及语言组织的连贯、得体作为追求目标,那么阅读课内不少问题情境可以转化为很好的语言表达练习。请看以下课例。
【课例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讨论骆驼脚掌、睫毛和驼峰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正确,讨论也就结束了。一位教师改换思路,要求学生改用小骆驼的口吻来介绍自己的脚掌、睫毛和驼峰的特点,通过转述来帮助学生理解骆驼的特点。我们看教师的指导过程。
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骆驼的脚掌有什么特点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遇到了小红马,它会怎样介绍自己的脚掌呢?根据课文内容试着说一说。
生1:我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所以在沙漠里走路不会陷进沙子里。
生2:大沙漠里到处都是松软的沙子,多亏我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所以才不会陷进沙子里。
    (2)你把“大沙漠里到处都是松软的沙子”这层意思放进去了,说得很好。谁的本领大,能够把“小红马又细又长的脚”这层意思加进去,再来说一说?
生:茫茫大沙漠到处都是沙子,多亏我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所以才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如果我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那就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
生:茫茫大沙漠到处都是松软的沙子,如果我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又细又长,那就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多亏我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所以在沙漠里走路很方便。
师:这是小骆驼对小红马说的话,所以“像小红马那样”这句应该改成什么?
生:改成“像你的脚”。
师:对,你把这段话再说一遍。
生:茫茫大沙漠到处都是松软的沙子,如果我的脚长得又细又长,就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多亏我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所以在沙漠里走路不会陷进去。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骆驼的驼峰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小骆驼的驼峰有什么特点。该怎么说?
生:沙漠无边无际,多亏我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
师:说得不错。谁能把“沙漠里没有水、没有食物”这层意思加进去?
生:沙漠无边无际,沙漠里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多亏我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多走几天也没有关系。
师:再提高点要求,把小红马的特点也说进去。
生:沙漠无边无际,沙漠里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多亏我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再多走几天也没有关系。如果换了小红马,即使不饿死也会渴死。
生:沙漠里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走几天也走不到尽头。幸亏我背上有两个驼峰,里面装满了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好几天。不吃不喝也没有关系。如果换了你,一天两天不吃不喝,肯定走不出沙漠,就会死在沙漠里。
师:你把“小红马”换成了你,真聪明。
3.说说小骆驼的睫毛有什么特点
骆驼的脚掌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回答“又大又厚”,“不会陷进沙漠”,答案没错,但学生表达时用的是一句话、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词语,理解力得到了锻炼,但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课例中教师追求的不仅是理解的正确,更着眼于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连贯。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从只说一层意思,到能够说出两层意思、三层意思,体现出语言表达的明显进步。学生为了把话说好,也必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这类情境说话既能让学生获得言语训练,又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深入理解课文的情感,有一箭双雕之功效。如果阅读课上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侧重理解的问题讨论改换成指向运用语言的表达训练,那么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何愁不能提高?
四、创造性表达
基于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课文的留白空间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表达,也是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表达练习方式。
如低年级课文《两只小狮子》,狮子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练习:
请大家想象: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说呢?
生1:“妈妈,我懂了,以后我一定会苦练本领,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
生2:“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偷懒了,我会向哥哥、姐姐们学习,练习滚、扑、撕、咬,不信?你等着瞧!”
生3:“妈妈,你说得对,我不应该天天玩,要多学习生活的本领,成为真正的狮子!”
比如四年级《月光曲》,贝多芬听了盲姑娘弹钢琴,推门进去为兄妹俩弹钢琴。他为什么推门而入,他会想些什么?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想象说话练习:
贝多芬想: ,于是他推门而入。
这类想象说话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合理开展想象,然后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话语组织上都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表达练习时间不多,一般可以结合课文理解过程进行。
【课例5】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教师设计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让小村庄里的几位幸存者回答记者的问题。
师:小村庄里的几位幸存者来到了我们中间。这位是小村庄的A村长,这位就是当初砍树最多的B先生,这位就是当初反对砍树而且积极植树的C女士。这三位幸存者今天要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请大家发问,由A、B、C三位回答。
生1:请问A村长,你是怎样幸存下来的?
A:洪水把我冲出很远,幸亏我抓住了一棵没被砍伐的树,才侥幸活了下来,好险啊!
生2:请问B先生,当初你为什么砍树,砍了多少棵树?
B:当初我只顾眼前能过得好一点儿,没有环保意识,更没想到这样做会祸及子孙后代,我砍了有几百棵树,我有罪,我认罪。(生大笑)
生2:(继续追问)你这样做难道村长不管你吗?
B:他也砍,所以他管不了我,再说我给他送礼了,他也不敢管我,他是个腐败村长。
生3:A村长,是这样吗?
A:是,是,我也有罪,身为一村之长,不但不保护环境,还受贿,罪大恶极。(生笑声不断)
生4:请问C女士,您为什么反对砍树,而且植了许多树?
C:当时我觉得乱砍滥伐是不对的,长此以往,家园受到破坏,大自然一定会惩罚人类。我看到那么多树被砍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心里很难过,每年都植一些树。但砍树的人太多了,家家户户都在砍,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
生5:A村长,你现在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A:如果还让我当村长,我一定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制定出法规,再也不破坏环境,祸及子孙了。
生5:欢迎A村长的转变、欢迎你回到我们中间来。(大家热烈鼓掌)
生6:B先生,你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B:我们这个小村庄的毁灭是因为我们的环保意识太差了,我今后一定向C女士学习,保护树木,植树造林,重建我们的家园。
C:我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世人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再建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师: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就开到这里。请大家回去拿起笔,向全社会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全人类要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以写诗歌,编小品,绘图画,谱歌曲,写调查报告,记叙这次记者招待会,展望新建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还可以上网查资料,介绍环保知识,向环保部门提建议……让我们用美妙的歌声结束这堂课。
教师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完这篇课文以后的体会。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又有效地进行了表达练习。在表达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村庄被毁后召开记者招待会这一特点情境和幸存者这个特定身份进行表达。和一般的表达说话不同的是,这样的表达练习规定了具体话语情境和明确的角色分工,因此表达过程中学生的情境感和角色感很强,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练习。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各种方式书面记叙这次记者招待会,弥补了课堂训练面不足的缺陷。

五、评价性表达
阅读教学时,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学完《詹天佑》这篇课文,有教师要求学生为詹天佑塑像旁的碑上写几句话,这也是一种评价性表达,可惜的是学生的评价往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效果不佳。有教师设计的评价性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具体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组织成一段连贯的话。这样评价詹天佑,学生就必须从课文中寻找材料,还需要考虑材料组织的合理,话语构建的连贯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连贯有条理地构建话语的能力。
【课例6】《詹天佑》
1.自学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詹天佑的印象,对他进行评价。
詹天佑( )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工程师 是清朝末年杰出的工程师 工作一丝不苟 工作不怕苦不怕累)
2.刚才大家是用一句话来评价詹天佑,只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没有具体事实的支持,因此说服力不强。怎样能够使自己表达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我教大家一种方法,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来印证你对詹天佑的评价。
请你从课文中寻找,哪些事实能够说明詹天佑是“爱国”的工程师?找出来,交流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帝国主义争夺修筑权
京张铁路工程艰巨
詹天佑依然接受任务
3.请把以上材料整理成一段话,说明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要求:表达连贯,有条理,有说服力。先自己试着说一说,再交流。(学生思考,试说)
生1: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那里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工程艰巨,连外国著名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修好了铁路。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师:说得很有条理。如果能把“帝国主义要挟”这层意思说进去,更有说服力。
生2: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我国的北部,想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后来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铁路。消息传出,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是个笑话,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因为铁路沿线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外国著名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可是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提前四年修好了铁路。
师:把“帝国主义嘲笑”这层意思说进去,更能说明詹天佑的爱国。还有其他说法吗?
生3: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那里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工程非常艰巨,连外国著名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我国,都想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他们要挟清政府,如果用中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铁路的修建。后来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铁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修好了铁路。
师:先说“工程艰巨”,再说帝国主义要挟,最后说詹天佑接受任务,非常好。这样说也很有条理,有说服力。
2.每个同学选择下面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准备说一段话,找出课文中的材料,对詹天佑作出评价。要求说得有条理,有说服力。
詹天佑清朝末年杰出的工程师
詹天佑工作一丝不苟
詹天佑工作不怕苦不怕累
读了课文以后,你对詹天佑有什么认识?阅读课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提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对文本人物的评价。但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学生往往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教师一般追求的也是理解的正确,很少在语言表达方面提出要求。课例中教师将这个评价练习设计成“在课文中寻找具体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组织成一段连贯的话”,这样的评价练习,其目标就变成了训练学生表达的连贯性和思维的条理性,既是表达训练,又是思维训练。这样一种说明自己观点的表达,在生活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类表达练习其实很多写人的课文都可以设计,当然比较适用于高年级。
以上所举的各类表达练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表达内容上都是现成给定的,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内容,而不必另起炉灶自己寻找表达内容,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话语的表达上,让学生集中注意思考怎样构建话语,怎样把话说清楚,说连贯。
我们认为阅读课的表达与作文课的表达其功能应该是不同的。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课上学生是用昨天的语言来表达昨天的思想。因为学生作文时使用的都是已经掌握的并且非常熟悉的词语句子,那些不很熟悉的词语句子,即使学过并理解其意思,但如果从来没有运用过,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因而作文课上的表达对学生语言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运用那些新学的但不那么熟悉的语言材料,最佳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基于阅读的表达练习。利用课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新学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比如复述课文或转述课文,比如“说说小骆驼脚掌有什么特点”,“介绍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对詹天佑作出自己的评价”,等等。在这类复述、转述或情境表达练习中,会出现大量的新词新句加入的现象,这对学生今后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新词新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设计阅读课的表达练习时,要尽可能减少表达内容上的障碍,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去自觉运用课文中新学的词语和句子,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20:3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吴忠豪 )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现代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就要从课程论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对症结施以外科手术式的系统重构:改变“讲读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建构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形态;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由施教者选择的随意无序状态;调整以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建构理解和表达并重,适当侧重运用的课程结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多年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谓不努力工作,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不可谓不高,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依然令人失望。多少年来中小学生花了12年时间学习本国语文,却依然大部分不过关,语文水平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语文课投入高效率低,学生负担重,大学生语文仍不过关,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科的批评仍然不绝于耳。
什么原因使语文教育长时间难以摆脱困境?我们要探寻的语文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我的看法是: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不是教学问题,也不是教师问题,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要从课程论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
“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编制的教育内容。”“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课程决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规定“教什么”,而教学是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决定“怎样教”;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设好了的,而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1]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关注的主要是教学论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改革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等,很少从课程论层面去反思语文课程的症结所在。其实,语文的问题有教学层面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存在于课程层面上,诸如课程形态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程重点取向失当,课程教材编写不够合理等等。课程是上位概念,教学只是传递课程的过程,是下位概念。上位的课程设计和建构有问题,仅仅从下位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或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层面进行改革,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难以奏效。语文教育的改革,必须从课程论层面着手改革,才有可能使语文教育突破重围,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的问题。

一、关于语文课程形态
  “课程形态”也称“课程程式”,是指组成课程的结构要素及各种要素的组合形式。多少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每个学期少则二三十篇,多则三四十篇。“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2]235当下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不管是中学的还是小学的,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都是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都是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添加识字、写字,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要素。在这样一种课程形态中,原本应该并重的“听”“说”“读”“写”,变成了“以读为主,听说写为辅”的“主从关系”,“听、说、写”须看“读”的脸色行事,依据“读”来取舍,或者说依据“读”来添加。从语文课程的组合结构看,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语文课主要就是阅读课,阅读课占四分之三,作文课不到四分之一。而所谓的阅读课,并不是学生自己阅读,严格意义上说是听教师讲解课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形态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其实,许多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不是以“讲读”课文为主的,而是以“语言”课为主。美国和英国母语课程的主体是英语课,法国是法语课,德国是德语课,俄罗斯是俄语课,各国的语言课主要不是讲读课文,而是学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口头书面表达的训练,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当然,与“语言课”并列也开设“阅读课”(俄罗斯称“文学课”),但是阅读课也不是讲读课文,而是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书。据了解,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有些学校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到阅览室里读书,每个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书阅读,或个别阅读,或小组阅读,学生读的书都不一样,教师根本不可能带着学生讲课文。各国小学母语课程中“语言课”的课时数一般都超过“阅读课”,美国用于表达、阅读和语言知识学习的课时比例大约是442俄罗斯小学一至三年级只设俄语课,四年级开始“俄语”和“文学”分科设置,四、五年级俄语课6节,文学课2节,六年级开始俄语课减为4节,文学课仍是2[2](185)日本国语课本分听说单元、写作单元、阅读单元和语言事项(知识)单元编写,阅读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其他单元只编写听、说、写或语言训练方面的内容,而没有课文。日本国语教材每册的阅读单元一般是35个,也就是说一学期只学35篇课文,其他时间都用于听说、写作和语言知识学习。
观照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我们可以发现“讲读课文”其实不是语文教育唯一的课程形态,更不是语文教育最普遍的课程形态。平心而论,“讲读课文”这样的课程形态比较适合以教学文本内容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比如,历史课,地理课、政治课,社会课等等。早在1930年,我国语文工作者宋文翰就指出了国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认为“别的学科重在知识的传授,国文科重在传授知识的文字的运用训练。别的学科重在内容实质的深究,国文科重在形式表现方法的探讨。别的学科在使学者明了,国文科则于明了而外,尚须使学者运用。” [3]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是以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用适合文本内容学习的“讲读课文”的课程形态显然不完全适合语文课程。
我国现代语文课程形态是在传统的读经教育的基础上嬗变而来。读经教育虽然包含语文教育元素,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道德伦理教化,应归属于道德伦理课程。作为道德伦理教育的课程理所当然地指向文本主旨内容的解读。20世纪初,语文从读经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科,其课程功能非常明确,是归属于“学语言”的课程。叶圣陶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4](56)
建国以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前后有变化,但语文课程以“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主要目标的观点基本一致。尽管现代语文课程在性质功能上与传统读经教育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沿续千百年的以解读文本内容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形态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这种课程形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课程的人文教化功能,但显然无助于学生母语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提高,而且客观上很容易造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旁落。现在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的意见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过关,具体表现为“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而我们语文课程的却始终坚持“文本解读”式的语文教学,始终没有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点。如果语文课不改变“讲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那么可以预见,再过30年我们的学生语言能力还可能过不了关。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讲读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构建以学生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要方式,以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形态。我们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对语文课程形态进行了重构尝试。我们设计了语文课、读书课和作文课三种课型,并且确定了每种课型的主要功能。
语文课——主要侧重于语言(认字、识词、语感)的积累,语文(听说读写)方法的指导和语言表达的实践。考虑到语文教师长期形成的习惯,语文课仍然沿用“课文+练习”的教学范式,但我们对教学时间作了明确的规定:三分之一时间侧重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积累;三分之一的时间侧重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目标明确集中,重在会用;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侧重于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表达实践活动。下面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海底世界》的教学流程。
(一)读懂读通课文(第一课时)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回答“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3.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关于海底世界的知识。
(二)学习方法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二课时)
1.理解“澎湃”的意思。第一步:先找到这个词,猜猜它的意思。第二步:读读相关句子,想想与“澎湃”的关系。第三步:确定“澎湃”的意思,与小伙伴交流。
2.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窍窍私语”“闪烁”“蕴藏”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瀑布》,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衬着”“傻孩子”或其他你不理解的词语。
4.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表达实践(第三课时)
1.读课文片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2.根据收集的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模仿上述片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印象最为深刻或你最感兴趣的景物。
海底的


可以看出,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语文课不再会以“讲读课文“为主要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被压缩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不再会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语文课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用于语文方法的学习和表达实践活动。当然,我们对教学时间的划分只是一种大致的规约,只是改革初始阶段的“矫枉过正”,当教师适应了这样一种教学流程,就会很自觉地根据教学内容对行整合或调整。
读书课——侧重于整本书的读书指导。安排读书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读书“课程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不是通过教师“讲课文”获得的,而是取决于学生个体的阅读量,大量读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设想过“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篇”。因为学生“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试问,要养成读书习惯而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4](81--82)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扩大儿童智力背景的阅读,山东烟台的双轨运行实验,潍坊市韩兴娥老师“让学生走上阅读快车道”等实验,都以有力的事实证明,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不是教师讲课文,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学生书读得多了,知识面扩大了,其阅读理解能力就强了,对文本的感悟也自然会逐步加深。
当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读书称作“课外阅读”,客观上是将“读书”排斥在语文课堂之外,容易造成学生读书活动的落空。指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意,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应该将学生读书活动课程化,其合适的指称不应该是“课外阅读”,而是“读书课”,通过“读书课”引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我们对读书课的要求是: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读书课主要用于好书推荐,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交流;编制各年段推荐书目;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书不少于十本,其中五本为推荐书,五本为自选书;加强读书过程评价,规定各年段读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法。
作文课:依据课程计划每周两节作文课,用于写作指导、评改指导和发表指导。

语文课程形态的重构和各种课型功能的规定,使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备课和教学过程的兴奋点不再是设计如何“讲课文”了,而是聚焦在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何使表达实践更加有效,如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提高读书效率等等。对学生而言,每堂课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课上和不上当然就不一样了。
  二、关于语文课程内容
  这里先要厘清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两个概念。“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这篇课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用什么来教”,或者说是用哪篇课文来教。[5]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否则这门课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有学者认为,“语文学科与经学的分离,并不表示它已经获得了与传统课程不同的内涵,只有当它建立了属于学科自身的新的自足的价值与体系时,才谈得上被赋予意义与价值。”[6]
现代语文课程自20世纪初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开始,人们对语文课程核心价值一直有两种差异很大的不同认识[7]:一派强调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另一派推崇科学价值。推崇美学价值的主张语文课“以传统和经典作家作品为核心,强调感受,重在审美。”推崇科学价值的认为“语言课以语言应用知识体系为先导,强调实践重在实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推导出截然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得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在宏观层面上变得扑朔迷离。在中观层面上,由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缺少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系统研究,语文课究竟“教什么”的问题,除了拼音、识字教学任务还比较清晰,在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能力达标规格等方面都显得模糊不清,课程目标表述过于笼统,语文教材也没有明确呈现,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并直接导致语文课微观层面课程内容的混乱。虽然同一学校同一年级教师教的是同一本教材,学的是同一篇课文,但由于每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各不相同,因此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也会不同。比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a教师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月光曲谱写的过程,感悟贝多芬同情穷人的思想感情,侧重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b教师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并创设情景迁移运用这些词句,重在指导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c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事物和联想的方法,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在阅读和写作中如何运用。由于语文课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内容,至于通过课文要向学生传达何种信息以及要让学生获取到何种能力(“教什么”),则完全是凭执教者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选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
目前一线的施教者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认识差异非常大,个别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尽管是经验化的,但有可能比较符合儿童语文学习规律;大部分有经验的教师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区别,知道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用课文来教语文,所以备课钻研教材时重点关注课文中“课程内容”的挖掘,但是所挖掘的“课程内容”往往是零散的,随意的,没能形成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包括大多数入职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肤浅,难以区分“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甚至误将“教材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花费在了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上了,这样的语文课其语文“含量”当然很低,学生上完语文课收获的就是课文情节内容,这样的语文课上和不上也就没有多少差别了。浙江的周一贯老师曾经说:70%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量出在教师对“教什么”总是不甚了了上。[8]其实,这里指出的只是问题的表象,语文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与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相比并不呈劣势,为何其他课程不存在“教什么”问题,而语文课上“教什么”的问题会如此严重?其深层原因不是教师的能力不及,而是语文课程本身缺乏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这个问题指望语文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实在是一种奢求。
其实,无论哪门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这门课程内容的执行者,他所承担的应该是“怎样教”的任务,至于“教什么”,理应是在教这门课程前就已有明确规定,或由课程制定者和专家选择给出,或由教材编写者通过教材具体呈现。但是我们的语文课程现状恰恰是将专业要求极高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了教师,每篇课文“教什么”需要每个语文教师自己去决定、去选择,这不是难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吗?语文课程缺乏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使得语文教学目标含混不清,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长期低下的症结所在。
当然,编制语文课程内容是一项及其复杂、困难的工作,特别是要获得社会各界以及语文教师的广泛认同,实在不易。但这不能成为回避问题的理由,也不能因为其复杂而不作为,因为这项工作一天不做好,语文教师就一天不能摆脱在暗中摸索的困惑。对于每天都要站在讲台上上课的语文教师来说,“教什么”是个必须面对而绕不过去的问题。
语文课程内容的编制可以有多种路向:指向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指向听、说、读、写等方法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指向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还可以融知识、方法、能力、习惯为一炉,综合编制语文课程内容体系。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是指向语法和文学知识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小学语文课本强调读写基本功训练,试图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指向编制语文课程内容体系。这两次语文课程与教材改革虽然存在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在探索科学化的语文课程内容方面有着积极意义。按照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综合发达国家母语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编制单一指向的课程内容体系恐难符合儿童语文学习规律,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方法,能力、习惯等诸多要素,因此构建综合性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可能应该更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
笔者以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语文基础知识:拼音、汉字、常用词语、常用句子,标点符号,简单的修辞,常用的文体等;(2语文学习方法:理解词语句子,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表达顺序,各种文体的阅读,除了读的方法,还有写的方法和听说的方法等;(3学习习惯:预习,使用工具书,积累摘录词句,质疑提问,收集资料,细心观察生活,收听广播电视,看书读报等。当然语文课程内容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内容,好在现在每篇课文对人文教育内容规定非常明确,因此,教师习惯上是随课文内容进行,不需要自行选择,也没有必要另搞一套。
理想的语文教材编制应该是先确定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然后依据课程已确定的内容去选相应的课文,并且以指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为目标去编制教材的练习题目。为此,我们梳理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教学目标,尝试确定了各个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并且根据课程内容配置课文,编制成各年级的语文教程。以下以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探讨课程内容和语文教程。
三年级上册
课程内容
课文
综合练习
1.朗读正确,流利
茉莉花
2.学习默读
童年的朋友
词语理解
3.查字典理解词语
燕子专列
4.选择合适的解释条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5.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海底世界
积累词句和语段
6.摘录精彩的词语
天鹅的故事
7.摘录精彩的句子
牛顿在暴风雨中
8.分类摘录
一座铜像
提出问题
9.提问的时机
饭钱
10.提问的方法
惊弓之鸟
抓主要内容
11.抓段落大意
爬山虎的脚
12.抓段落大意
智烧敌舰
综合复习
13.综合练习
看月食
14.综合练习
瑞雪


以上课程内容凸显的是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基础知识随课文进行教学。我们知道,语文课程内容实在是太复杂了,然而当明确了语文课程内容后就可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明白:这个年级主要应该教什么,这个学期主要应该教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应该教什么,让语文教师不再为“教什么”而困惑与烦恼。需要指出的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编制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我们设计的只是一种,还可以根据对语文课程内容的不同认识编制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编制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是语文课程研究的基础课题,我们呼吁全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协同参与这项研究,尽快为广大语文教师编制出几套(不应该是一套)认同度较高的语文课程内容。
三、
关于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蒋仲仁说,学习语言,为的是学会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适应学习、生活上、工作上的种种需要[9]英国的哈罗德·帕尔默博士也指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10]然而,我国的语文课程却将重点放在了阅读方面,用于运用表达的教学时间不足四分之一,造成语文课程“理解”和“表达”教学时间的结构性失调。可以说以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是相悖的,这也是造成大多数学生“语文不过关”的直接原因。语文课程必须调整课时结构,建构“理解”和“表达”并重,并且适当朝向“运用”的课时分布
纵观世界各国,母语课程倾向表达能力培养是多数发达国家的取向。日本“坚持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并非常明确地认定“国语教育首先是言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11]美、英、法等国家在其母语课程标准一类的文件中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以言语表达为重的倾向。
台湾地区的国语教材与大陆语文教材体例非常接近,也是采用听说读写混合型教学,教一篇课文,然后围绕课文进行字词句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但是我们在研读台湾小学语文课的课例中发现其用于表达的教学时间要比大陆语文课多得多。例如,二年级课文《岁暮》的教学设计[12],全篇课文教学为6个课时,大致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是准备活动,提出教师和学生事先需要作的准备工作,这一板块与大陆阅读教学中的预习大致相当;第二是发展活动,主要用于新课传授,包括生字新词教学,课文内容、课文形式深究,课文写作特色的欣赏等等,这一板块与大陆阅读教学中讲读课文各环节也大致相当;第三为综合活动,占三个课时,说话指导,习作指导和写字指导各占一课时,这一板块在大陆语文课中找不到对应的环节。大陆语文课虽然也有练习环节,但练习占用的时间和涉及的内容与台湾的综合活动比要少得多。课例中用于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有3个课时,占了整篇课文教学课时数的一半,这就使得语文课上学生说话、写作等实践活动从时间上得到了保证。对比课例中的课时安排,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国语教学在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深究方面,所用的绝对时间比我们要多,而且对课文形式和写作特色欣赏方面,挖掘得比我们还要深,特别是在特色欣赏方面比我们更加细腻。但由于规定三节课专门用于学生说话、写作和书写练习,因此,教师能够较好地处理混合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协调发展,保证了国语课程中用于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课除了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解读深究,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必须占有一定的时间,但问题是我们教学一篇课文一般只有12课时,最多不超过3课时,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表达练习得不到充足的时间支持和保证;其次是语文课中说话和习作内容往往不是教材规定的刚性教学任务,而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和自觉。这就造成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用于课文解读的时间占有过大,而用于学生说话、写作等表达实践活动的时间过少的失当倾向。如何扭转这种倾向,靠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靠教师加深对课程实践性的认识,靠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或许也能缓解一些,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根本的办法是延长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明确规定课堂教学中用于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的课时。这就需要从语文课程层面作整体的调整和改革,包括减少课文数量,规定说话与写作的练习内容,预留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等等。
英、美、俄、法等国家是用语言课和阅读课分科教学的方法来保证母语课程中学生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的。日本国语教学是分听说、写作、阅读、语言事项四个板块,然后按照学生学习国语的规律,合理分配各板块的教学频度,保证了“表达”在国语教学中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凸显其国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教育理念。当然,照搬外国母语教学方式是很难行得通的。考虑到我国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在语文课程结构性调整方面比较可行的路向是:减少课文篇目,规定表达练习的内容,保证表达活动的时间。
我们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文数量确定为1416篇,大致是每周教一篇课文;规定每篇课文教学34个课时,其中用于表达练习时间12个课时;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情境性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习题。这种做法是否切实可行尚需经教学实践的检验。
需要讨论的是每学期语文课文数量的减少是否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曾经对上海市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过对比调查。一期课改每学期教学25篇课文左右,二期课改每学期教学55篇课文左右,调查数据表明,参加调查的学生到了五年级其阅读能力无显著差异。我们也分析了国外的语文教材,发现发达国家语文课文数量一般都在15篇左右;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港澳地区语文课本的数量与发达国家也比较接近;日本国语课本的课文数量最少,每册教材只有三四篇课文。可以认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每学期教的课文数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教多少篇课文,而是可能取决于学生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其实我国语文课文数量的确定大多是经验性的,各时期各版本教材的课文数量差异很大,少则20来篇,多的有4050篇,极端的达到80多篇。我国语文教材确定课文数量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一学期能“讲”多少课文,是基于“教师的教”来确定,而不是“学生的学”,这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有问题的。因此,减少语文课文数量,可能是语文课程“均衡读写”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把课文的数量降下来,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在语文课上表达实践的时间。
四、关于语文课的教学方式

研读了不少国外语文课例,发现许多国家语文课主要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的各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是写作课,语言知识课,还是阅读课,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构成,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活动的组织,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等等。外国语文教师预设的教学计划似乎也很简单,有时十几个课时的教学计划只有薄薄的一页纸。授课计划尽管简单,但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方式,
叶圣陶说过:语文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要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为养成写作习惯,非多写不可”。[4]3-4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语文能力,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己的“读”“作”实践,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泰勒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13]夸美纽斯也提倡在做中学:“师傅并不用理论去阻留他们的徒弟,他们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工作……所以,在学校里面,要让学生从书写去学书写,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14]
其实,我们在理论上也认同学生实践操作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五六十年代语文课就提倡要“精讲多练”,八九十年代又提出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新世纪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获得”,说明语文教学工作者都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过度讲解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并不有利。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活动偏少的局面始终难以扭转。这中间自然有教师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可能应该从语文课程层面挖掘产生问题的客观根源。
从主观上看,语文课程在核心价值观上长期摇摆不定,特别是现行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导向教师将文本背后思想情感的深层感悟和人文精神的审美体验当作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挤压了课堂内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客观上看,我国的语文教材篇目较多,教学一篇课文的时间一般是两课时,少的只有一课时,计划中原本就没有留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最后要提出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当下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文本解读型”的,具体表现为:“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适合教师“讲课文”。教师讲的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是成人感悟,与儿童文本阅读感悟相距甚远。有人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有多深,这完全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何时能够达到教师的感悟,理论上讲大概需要到成人的年龄。语文课堂里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缺少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其结果必然是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
外国语文课程也有“听、说、读、写”综合编写的教材,有些教材呈现方式也与我国的语文教材很接近:前面一篇课文,后面是配合课文编写的一组练习题目。但在深入研读国外教材和语文课例后,我们发现即使采用“听、说、读、写”综合编写的语文教材,外国教师上语文课的方法也与我们有着明显的差异。和“文本解读型”教学不同,国外语文课教学是“语言学习型”的,就是遵照语文知识或技能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理解—有指导的运用—尝试独立运用”的步骤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文本理解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围绕这篇课文教学的语文知识和表达实践占了大多数教学时间。
香港地区的中国语文课受西方国家教学方式的影响非常明显,我们来研读一位香港老师上的《毕加索和和平鸽》这个课例。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分解人物的动作并画出人物动作的‘流程图’”。在学生理解了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的关系,认识了课文中和平鸽的象征意义以后,教师就直奔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课文主要段落中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动词;第二步是以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示范指导学生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三步以课文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为例,小组合作学习人物动作流程图的画法;第四步是让一个学生当场作动作演示,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连贯的动作分解开来,整理成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五步布置回家作业,观察父母亲做家务时的动作,然后画一个流程图。堂课里,理解课文内容,包括词语教学的时间只占大约四分之一,而花在画人物动作流程图指导和练习的时间却占了四分之三。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所秉持的理念非常清楚,课文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材料”,是“例子”,让学生学会画流程图,才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学过程重点围绕着画流程图展开设计: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情境练习——回家独立操作。
“文本解读型”的语文课以“教材内容”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课文学完,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语言学习型”的语文课是按照“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的,因此香港老师上完这堂课,学生掌握的是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文本解读型”的语文课容易实现人文教化功能的最大化,但往往会造成语文知识和方法等语文课程内容的边缘化;“语言学习型”教学设计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落实,但可能不利于实现文本的人文教化功能的最大化。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陆教师选择的是前者,而香港教师选择的是后者。
有人可能会提出,按照香港老师这样上课,语文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目标如何落实?其实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的人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的,应该注重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认同,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教育。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局面,可能需要我们改变思路,遵照语文知识学习或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文本当然需要理解,但理解文本只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应该成为构建语文课教学过程的主线。或许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更充分的时间学语文,而不是听老师讲课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概而言之,我国现代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就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耗低效的局面,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课程层面重构符合学生现代语文学习规律的课程形态,编制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内容,探索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教程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改革近乎外科手术,是会伤筋动骨的,然而,这又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去的问题,不这样去改革,我国的语文教育很难找寻到出路。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7.
[2] 朱绍禹.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 本国语文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学论集[c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85.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 ].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8.
[6] 刘正伟.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百年诉求[ j ].北京:教育研究,
2008(1)64-69.
[7] 徐林祥.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172.
[8] 周一贯.一声叹息,只悔文本解读粗[ j ].上海:小学语文教师, 2008(9)141-16.
[9]
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5.
[10] 亚历山大,何其莘.新概念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9.
[11] 付宜红.日本语文教学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
[12] 陈弘昌.国小语文科教学研究[m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103-122.
[13] 施良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 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4):1-24.
[1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9.
(李碧供稿)
收稿日期2010--09--08修回日期2010--09--19
作者简介:吴忠豪
1951---)浙江镇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初等教育研究。



,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142.5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height: 17.35pt; mso-border-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mso-border-left-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mso-border-top-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width=190> 13.综合练习
看月食
14.综合练习
瑞雪


以上课程内容凸显的是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基础知识随课文进行教学。我们知道,语文课程内容实在是太复杂了,然而当明确了语文课程内容后就可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明白:这个年级主要应该教什么,这个学期主要应该教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应该教什么,让语文教师不再为“教什么”而困惑与烦恼。需要指出的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编制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我们设计的只是一种,还可以根据对语文课程内容的不同认识编制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编制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是语文课程研究的基础课题,我们呼吁全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协同参与这项研究,尽快为广大语文教师编制出几套(不应该是一套)认同度较高的语文课程内容。
三、
关于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蒋仲仁说,学习语言,为的是学会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适应学习、生活上、工作上的种种需要[9]英国的哈罗德·帕尔默博士也指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10]然而,我国的语文课程却将重点放在了阅读方面,用于运用表达的教学时间不足四分之一,造成语文课程“理解”和“表达”教学时间的结构性失调。可以说以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是相悖的,这也是造成大多数学生“语文不过关”的直接原因。语文课程必须调整课时结构,建构“理解”和“表达”并重,并且适当朝向“运用”的课时分布
纵观世界各国,母语课程倾向表达能力培养是多数发达国家的取向。日本“坚持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并非常明确地认定“国语教育首先是言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11]美、英、法等国家在其母语课程标准一类的文件中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以言语表达为重的倾向。
台湾地区的国语教材与大陆语文教材体例非常接近,也是采用听说读写混合型教学,教一篇课文,然后围绕课文进行字词句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但是我们在研读台湾小学语文课的课例中发现其用于表达的教学时间要比大陆语文课多得多。例如,二年级课文《岁暮》的教学设计[12],全篇课文教学为6个课时,大致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是准备活动,提出教师和学生事先需要作的准备工作,这一板块与大陆阅读教学中的预习大致相当;第二是发展活动,主要用于新课传授,包括生字新词教学,课文内容、课文形式深究,课文写作特色的欣赏等等,这一板块与大陆阅读教学中讲读课文各环节也大致相当;第三为综合活动,占三个课时,说话指导,习作指导和写字指导各占一课时,这一板块在大陆语文课中找不到对应的环节。大陆语文课虽然也有练习环节,但练习占用的时间和涉及的内容与台湾的综合活动比要少得多。课例中用于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有3个课时,占了整篇课文教学课时数的一半,这就使得语文课上学生说话、写作等实践活动从时间上得到了保证。对比课例中的课时安排,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国语教学在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深究方面,所用的绝对时间比我们要多,而且对课文形式和写作特色欣赏方面,挖掘得比我们还要深,特别是在特色欣赏方面比我们更加细腻。但由于规定三节课专门用于学生说话、写作和书写练习,因此,教师能够较好地处理混合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协调发展,保证了国语课程中用于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课除了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解读深究,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必须占有一定的时间,但问题是我们教学一篇课文一般只有12课时,最多不超过3课时,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表达练习得不到充足的时间支持和保证;其次是语文课中说话和习作内容往往不是教材规定的刚性教学任务,而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和自觉。这就造成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用于课文解读的时间占有过大,而用于学生说话、写作等表达实践活动的时间过少的失当倾向。如何扭转这种倾向,靠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靠教师加深对课程实践性的认识,靠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或许也能缓解一些,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根本的办法是延长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明确规定课堂教学中用于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的课时。这就需要从语文课程层面作整体的调整和改革,包括减少课文数量,规定说话与写作的练习内容,预留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等等。
英、美、俄、法等国家是用语言课和阅读课分科教学的方法来保证母语课程中学生表达练习的教学时间的。日本国语教学是分听说、写作、阅读、语言事项四个板块,然后按照学生学习国语的规律,合理分配各板块的教学频度,保证了“表达”在国语教学中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凸显其国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教育理念。当然,照搬外国母语教学方式是很难行得通的。考虑到我国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在语文课程结构性调整方面比较可行的路向是:减少课文篇目,规定表达练习的内容,保证表达活动的时间。
我们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文数量确定为1416篇,大致是每周教一篇课文;规定每篇课文教学34个课时,其中用于表达练习时间12个课时;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情境性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习题。这种做法是否切实可行尚需经教学实践的检验。
需要讨论的是每学期语文课文数量的减少是否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曾经对上海市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过对比调查。一期课改每学期教学25篇课文左右,二期课改每学期教学55篇课文左右,调查数据表明,参加调查的学生到了五年级其阅读能力无显著差异。我们也分析了国外的语文教材,发现发达国家语文课文数量一般都在15篇左右;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港澳地区语文课本的数量与发达国家也比较接近;日本国语课本的课文数量最少,每册教材只有三四篇课文。可以认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每学期教的课文数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教多少篇课文,而是可能取决于学生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其实我国语文课文数量的确定大多是经验性的,各时期各版本教材的课文数量差异很大,少则20来篇,多的有4050篇,极端的达到80多篇。我国语文教材确定课文数量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一学期能“讲”多少课文,是基于“教师的教”来确定,而不是“学生的学”,这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有问题的。因此,减少语文课文数量,可能是语文课程“均衡读写”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把课文的数量降下来,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在语文课上表达实践的时间。
四、关于语文课的教学方式

研读了不少国外语文课例,发现许多国家语文课主要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的各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是写作课,语言知识课,还是阅读课,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构成,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活动的组织,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等等。外国语文教师预设的教学计划似乎也很简单,有时十几个课时的教学计划只有薄薄的一页纸。授课计划尽管简单,但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方式,
叶圣陶说过:语文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要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为养成写作习惯,非多写不可”。[4]3-4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语文能力,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己的“读”“作”实践,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泰勒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13]夸美纽斯也提倡在做中学:“师傅并不用理论去阻留他们的徒弟,他们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工作……所以,在学校里面,要让学生从书写去学书写,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14]
其实,我们在理论上也认同学生实践操作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五六十年代语文课就提倡要“精讲多练”,八九十年代又提出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新世纪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获得”,说明语文教学工作者都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过度讲解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并不有利。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活动偏少的局面始终难以扭转。这中间自然有教师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可能应该从语文课程层面挖掘产生问题的客观根源。
从主观上看,语文课程在核心价值观上长期摇摆不定,特别是现行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导向教师将文本背后思想情感的深层感悟和人文精神的审美体验当作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挤压了课堂内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客观上看,我国的语文教材篇目较多,教学一篇课文的时间一般是两课时,少的只有一课时,计划中原本就没有留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最后要提出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当下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文本解读型”的,具体表现为:“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适合教师“讲课文”。教师讲的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是成人感悟,与儿童文本阅读感悟相距甚远。有人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有多深,这完全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何时能够达到教师的感悟,理论上讲大概需要到成人的年龄。语文课堂里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缺少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其结果必然是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
外国语文课程也有“听、说、读、写”综合编写的教材,有些教材呈现方式也与我国的语文教材很接近:前面一篇课文,后面是配合课文编写的一组练习题目。但在深入研读国外教材和语文课例后,我们发现即使采用“听、说、读、写”综合编写的语文教材,外国教师上语文课的方法也与我们有着明显的差异。和“文本解读型”教学不同,国外语文课教学是“语言学习型”的,就是遵照语文知识或技能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理解—有指导的运用—尝试独立运用”的步骤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文本理解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围绕这篇课文教学的语文知识和表达实践占了大多数教学时间。
香港地区的中国语文课受西方国家教学方式的影响非常明显,我们来研读一位香港老师上的《毕加索和和平鸽》这个课例。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分解人物的动作并画出人物动作的‘流程图’”。在学生理解了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的关系,认识了课文中和平鸽的象征意义以后,教师就直奔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课文主要段落中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动词;第二步是以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示范指导学生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三步以课文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为例,小组合作学习人物动作流程图的画法;第四步是让一个学生当场作动作演示,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连贯的动作分解开来,整理成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五步布置回家作业,观察父母亲做家务时的动作,然后画一个流程图。堂课里,理解课文内容,包括词语教学的时间只占大约四分之一,而花在画人物动作流程图指导和练习的时间却占了四分之三。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所秉持的理念非常清楚,课文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材料”,是“例子”,让学生学会画流程图,才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学过程重点围绕着画流程图展开设计: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情境练习——回家独立操作。
“文本解读型”的语文课以“教材内容”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课文学完,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语言学习型”的语文课是按照“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的,因此香港老师上完这堂课,学生掌握的是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文本解读型”的语文课容易实现人文教化功能的最大化,但往往会造成语文知识和方法等语文课程内容的边缘化;“语言学习型”教学设计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落实,但可能不利于实现文本的人文教化功能的最大化。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陆教师选择的是前者,而香港教师选择的是后者。
有人可能会提出,按照香港老师这样上课,语文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目标如何落实?其实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的人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的,应该注重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认同,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教育。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局面,可能需要我们改变思路,遵照语文知识学习或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文本当然需要理解,但理解文本只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应该成为构建语文课教学过程的主线。或许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更充分的时间学语文,而不是听老师讲课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概而言之,我国现代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就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耗低效的局面,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课程层面重构符合学生现代语文学习规律的课程形态,编制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内容,探索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教程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改革近乎外科手术,是会伤筋动骨的,然而,这又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去的问题,不这样去改革,我国的语文教育很难找寻到出路。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7.
[2] 朱绍禹.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 本国语文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学论集[c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85.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 ].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8.
[6] 刘正伟.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百年诉求[ j ].北京:教育研究,
2008(1)64-69.
[7] 徐林祥.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172.
[8] 周一贯.一声叹息,只悔文本解读粗[ j ].上海:小学语文教师, 2008(9)141-16.
[9]
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5.
[10] 亚历山大,何其莘.新概念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9.
[11] 付宜红.日本语文教学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
[12] 陈弘昌.国小语文科教学研究[m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103-122.
[13] 施良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 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4):1-24.
[1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9.
(李碧供稿)
收稿日期2010--09--08修回日期2010--09--19
作者简介:吴忠豪
1951---)浙江镇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初等教育研究。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19:5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语文课的美丽转身——吴忠豪教授谈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通讯员:何佩佩 曹克伟
“课改十年多,大家的教学理念与十年前相比,是先进,还是落后?”
“先进。”
“语文教学的难教程度,是难,是容易,还是差不多?”
“难了。”
“学生的负担,是轻了还是重了,或者是差不多?”
“重了。”
“那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提高了还是差不多?”
“差不多。”
几个直白的问题,吴忠豪教授开门见山的指出了当今小学语文教育普遍存在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的现象,提出小学的语文教育应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授课开始,吴教授便提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吴教授通过一篇民国初年的小学生作文和一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学生作文作对比,指出我国现当代的小学语文教育“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随后,吴教授通过中外语文课程形态差异的对比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数据指出了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弊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关注的主要是教学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改革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等,人们很少从课程层面去反思语文课程的症结所在。
他指出,语文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课程层面,诸如课程形态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程重点取向失当,课程教材编写不够合理等。而对于语文课应该“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吴教授认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而不是一味的分析课文内容。
最后,就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前景,吴教授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构建读写均衡的课程形态;第二探索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第三明确各项内容的评价指标;第四编制容易把握的教材;第五创新语文课的教学流程。
在一天的讲授中,吴教授主要讲解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和语文课程应从那些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在探讨了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之后,他结合了欧美以及日本的语文教育现状和理念,细致的讲解了我国的小学习作教学改革。讲座即将结束之时,学员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非常感谢吴教授的这一番讲解,使得他们在语文教学上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17:19 |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吴忠豪)



























  阅读教学毫无疑问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板块,阅读教学的效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课程的效率。然而与识字教学改革相比,60年阅读教学改革的复杂与困难远大于识字教学。探寻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轨迹,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阅读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推进下一步阅读教学改革,会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事实上形成“阅读为核心”的课程形态:1、教材是以课文为主体编写的,阅读课文构成了教材的基本框架。2、课堂教学以课文讲读为逻辑顺序展开的,文本理解构成教学的主线,识字、听、说、写等教学基本附属于阅读的框架体系。3、阅读课时数一般要占语文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三以上。因而阅读教学改革的成效之于语文教学效率其意义举足轻重。
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现在,阅读教学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一篇篇的课文。首先遇到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建国初期,不少教惯文言文的语文教师认为白话文一读就懂,于是千方百计挖掘并讲读课文中的政治思想元素,阅读课思想说教倾向严重。1953年《红领巾》观摩教学讨论中苏联专家对此现象提出尖锐批评,认为阅读课应该进行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教学,政治思想教育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行。这次观摩讨论深刻地改变了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任务的认识,阅读课上随之增加了文学和语言知识教学,但一度出现了将阅读课上成文学课的倾向。1960年前后的文道关系大讨论,明确了“语文课上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手段’”,于是教师将落实“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双基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使阅读教学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在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些认识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了飞跃,阅读课从重视语文知识教学转变为重视语文能力培养和情智的发展,揭开了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新的一页。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基本任务。“语文素养”在内涵上要大于“语文能力”,不仅包含知识和能力,还涵盖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更能完整表达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任务。
阅读课从讲解思想内容——教学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一方面反应出人们对阅读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解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综合性很强、任务相对复杂的阅读教学变得难度更高,其任务也更加难以把握。
与阅读教学“教什么”的探索同步开展的是阅读教学“怎么教”的研究,也就是阅读教学的方法问题。建国初期阅读教学基本采用的是注入式的串讲法来讲授语文课,这是一种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特征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比较强调教师的“教”而漠视学生的“学”,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上世纪50年代《红领巾》教学观摩讨论以后,阅读教学开始引进苏联的谈话法、讲读法等教学方法,扭转了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局面,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加强了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但是也出现了教师提问过多,一问一答等形式主义现象。上世纪60年代,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改革实践中,结合我国传统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总结出“精讲多练”的经验,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精讲多练”的提出对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1980年以后,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上,语文教学大纲又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观点,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五个方面具体规定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和训练内容,将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到突出的位置,然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的权利;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师生、生与生交流对话过程等等。这些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提出,确立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60年来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串讲法——谈话法——讲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重心从以教师的“教”逐渐向学生的“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不断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变化。阅读教学方法的改变,反应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课程学习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正确。
通过几代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60年来小学阅读教学在实践层面也收获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比如霍懋征老师的讲读教学,袁瑢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扎实的字词句篇教学,景山学校“以名家名篇组织阅读教学”,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阅读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左友仁、万永富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于永正老师重视语文训练的阅读教学改革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的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改革、探究性阅读教学改革、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等研究,对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60年来我国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教学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识字教学相比,阅读教学改革的成熟度和社会认可度显然要差很多,改革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当下阅读教学改革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阅读教学目标问题。课程论认为,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目标:首先是培养目标,这是由国家《课程标准》决定;其次是课程目标,这是由学科《课程标准》决定的;第三是课堂教学目标,这应该是由教材给出的。然而遗憾的是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板块,其课堂教学目标是不完备的。数学学科、外语学科、以至于美术、社会、科学等学科,一堂课“教什么”非常明确,因为是教材给定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落实这一目标。然而阅读教学给出的是课文,人文目标是确定的,或许还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目标,然而其他的如听、说、读、写目标主要靠教师自己琢磨。因此阅读教学教师面临的首先是“教什么”的目标选择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年级以后更加突出。由于课堂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教师同教一篇课文确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不同。所以周一贯先生说,“70%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量出在对于‘教什么’总是不甚了了”。对于一部分执教已久,对语文教学规律认识比较深刻的优秀教师而言,可能会从经验层面形成各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如何落实的路线图,然而对于大多数一般语文教师来说,对各年级语文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只能长期处于“不甚了了”的困惑中了。
其次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取向问题。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老师领着学生读一篇篇课文,按照选文特点来组织语文教学,写作、听说、语言知识等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系统。这种以“阅读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形态主导下的语文课往往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听说和书面表达在语文课中很容易被“边沿化”。在这样一种课程形态主导之下,要想破解学生语言能力不过关这一难题,将极其困难。国外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是“表达”,语言表达课与阅读课的课时比例是11,有些甚至是64。我们以为,要想使我国的语文课程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亟需改造小学语文的课程形态: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
再次是教学方式问题。文本解读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主要教学方式。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段讲读,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表达形式,最后是总结归纳文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尽管期间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但以文本解读为旨归的教学方式却基本没有变化。然而文本解读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语文教师专业技能,即便是成人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也未必能熟练掌握。因此要求小学生解读文本,细读文本,教师必须精心指导,甚至过度指导,然而效率依然不高,因此每篇课文教师几乎都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循环往复教学。其实阅读教学主要不应该“教课文”,而应该用课文来“学语文”。大多数国家小学语文课程都设“阅读课”,但阅读课主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主要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读物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等,一般都不讲解课文内容。有些国家阅读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读物,其阅读课相当于我国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获得”。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增加阅读课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国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国外同行的课例中得到许多启发。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语文教学的问题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主要不是教师的问题,也不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诸如课程目标、课程观念、课程形态、课程教材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仅仅从教学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无论是用传统的“谈话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还是用新一轮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法,似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改革的难度很高,改革之路艰难而又曲折,然而我国的阅读教学非改不可。只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16:2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题一(三年级)
    短文:“妈妈,我有书了”(395字)
    (1)“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妈妈的心事”是(    )。(2)“妈妈看着本子,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你认为妈妈流泪的原因是什么?⑶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聂耳是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题二(四年级)
    短文:无题(439字)
    (1)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挪威青年比尔面对无赖的傲慢无礼,是怎样做的?⑶一开始,男青年的命运是怎样的?⑷后来,青年男子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⑸你从青年男子命运发生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题三(五年级)
    短文:有人送我一枝草(653字)
    (1)作者在文中说“欠了这位陌生人的一笔债”,这笔债指的是(    )。(2)最后一段中的“这份能力”指的是(    )。(3)与其说作者借此文赞美那枝在她情绪低落时陌生人送给她的小草,不如说作者是在赞美(    )。A.由小草延伸而出的生存的快乐。B.生活中所有能使自己愉快的小事。C.那位当作者情绪低落时向作者伸出援手的陌生人。⑷文中的那枝“小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阅读题四(六年级)
    短文:放大你的优点(674字)
    (1)文中的青年是谁?(2)他最初的优点是什么?(3)他是怎样将自己的优点一点点放大的?(4)用“      ”划出文章说明道理的句子。(5)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发。
    阅读题五(六年级)
    短文:最好的安慰(808字)
    (1)“我”在电话里向老父亲发泄的原因是什么?(2)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说“我羞愧难当”,说说“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难当。(3)文中说“爸爸是个性格特别倔强的老人”,你觉得,从文章所写的这件事中,爸爸是个性格特别倔强的老人吗?为什么?(4)你认为“最好的安慰”指的是什么?(5)用“最好的安慰”做题目好在哪里?
    以上所选的课外短文字数随着年级升高增加,说明命题者在选取短文时,对篇幅控制的意识很强。然而从阅读题的分类情况看,分布不均匀:提取信息类题目有13题,占了59.1%,形成解释类题目锐减为27.3%,而反思评价类题目只有13.6%。从试题分类比例情况分析,各年级区别不大,或者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差别,命题的随意性可见一斑。
    记者:检测的梯度模糊不清,这是阅读题让考生摸不着边际,让教师难以把握评改尺度的症结所在。但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正确提取信息是评价其阅读能力的主要指标。阅读题侧重于难度较低的提取信息考查,是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吴忠豪:如果说提取信息类题目难度相对较低,反思评价类题目难度相对较高,那么四年级与六年级两套题目几乎没有层次差别,而五年级没有设计反思评价题,其难度反而低于四年级题目,这怎么解释呢?再者,试题的难度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短文内容有深有浅,在不同的文章里,“形成解释”类题目的难度不一定比“反思评价”类低,“提取信息”类题目难度有时也可以超过“形成解释”类题目。我想说的是,如果命题者在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时有分类意识,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各年级试题的层次差别或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显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15:5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题到底要考什么
    记者:阅读题存在诸多问题,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吴忠豪:主要是由于命题者命题全凭经验、凭感觉,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对阅读理解题目编制技术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编制的各年级阅读理解题目没有梯度,缺乏层次感。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对阅读理解题目分类编制进行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PISA考试中评价阅读能力的方法很有借鉴价值。
    记者:什么是PISA考试?
    吴忠豪:PISA考试是“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的简称。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各国共同开发的,是一项针对9~15岁在校生的国际性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考试中的阅读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包括形式和内容)。
    “获取信息”是依据文本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理解,包括字面信息的理解和隐含信息的理解。例如: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妈妈的心事”是什么?文本中有现成的答案,答题时可以提取这些信息回答。
    “形成解释”是整合并加工文本信息,结合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例如: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聂耳是个怎样的孩子?答题时需要学生自己提取文本中有关的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和加工然后作回答。
    “反思和评价”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包括对内容的评价和对表达形式(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评价。例如:你认为“最好的安慰”指的是什么?用这个词组做题目好在哪里?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反思,然后对这个题目进行评价。
    记者:和PISA试题相比,我们的阅读题有什么不同?
    吴忠豪:我们选取国内三至六年级五份试卷,试着按照这样的分类对这几份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进行解读(原题中还设计有若干基础知识题目,引用时删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8:25 , Processed in 0.1364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