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徐晓杭州见面会人气爆棚——2012年08月21日
“好作品应该是传达善意的”
本报讯昨晚的“钱报读书会”,火爆到晓风书屋的店门都几乎打不开了,来晚的人只能坐在外面“隔墙听音”。里三层外三层赶来聆听的,是两个中年作家的前尘往事。
野夫和徐晓,从北京到南京,再到杭州,一路南下,分享他们“在路上的文学与人生”。
看过野夫的《乡关何处》和徐晓的《半生为人》,不仅是与作者同时代的人有共鸣,80后、90后同样为之动容。以至于书还没有出版,文章早已在网络上传开。昨晚,晓风书屋的200套新书被抢购一空。
“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评论我的作品时,把它称之为‘小说’。其实它不是小说,是纪实散文。”野夫说。
徐晓也有同样的感慨,“在国外,最畅销的永远是虚构类小说。在中国,近年来,纪实书发行量都很大。”
野夫说,他们受追捧,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生活从来不缺我们这样的故事,并非我们有多么独特,只是我们有幸爱好文学,现在把它们写出来。现实就是传奇。”
打动读者的不仅是故事,还有他们的文字。2009年,野夫获得“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这样评价野夫:“土家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 散文、小说等领域均有建树。”
对此,野夫笑言:“我只是在写作中努力还原汉语的美。这种文体让许多人觉得似乎耳目一新,其实我们只是尽量恢复老祖宗的讲话方式。”
野夫的外婆念过私塾,看过许多古典戏曲,甚至会用古代吟诵的方式读诗歌。野夫也爱用格律体写诗,受古风影响。
而在徐晓看来,追求文字并非最重要,好的作品需要“准确真实地还原现实,传达善意。”
也许正因为这份善意,使得徐晓和野夫被读者视为乐观积极的人。
“如果我们看到恶的现象,大家都消沉,是不对的。”徐晓说,“希望在每个人身上。”
实习生 蒋紫薇 本报记者 郑琳
(郑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