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4 19:5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2012年11月24日  作者:俞水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一个帖子引发的青年科研人才生存状态忧思
沉石 绘  
  近日,一篇名为《昨夜无眠》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搅动了科研的“江湖”。
  发帖者是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程代展,文中讲述了他的一名极有科研潜质并已经取得耀人成绩的博士生,放弃了科研道路,选择到一所中学任教。
  犹如投入湖心的石子,这篇博文掀起了讨论青年人才为何逃离科研的阵阵涟漪。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思考:我们的科研环境为何无法留住一些有天分的青年人才?“逃离”现象的背后,是青年科研人才怎样的生存现实?
  导师的哀伤
  与科学网上讨论的热烈状态不同,程代展赴成都出席某会议后,便整天待在北京的办公室,不时地陷入困惑和忧伤,难以释怀。
  在11月13日发表于科学网的博文《昨夜无眠》中,他这样表述:学生郝雷(化名)跟随他读博5年,在即将赴美做访问学者的当口告诉他,自己打算放弃科研,去一所中学任教。
  “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了,不想做了”,是郝雷留给导师的理由。
  郝雷的决定让他所在的整个实验室都感到意外,更挑战了程代展的惯有思维,他甚至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作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控制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导、教授,程代展研究的方向比较偏重数学理论,他带出来的博士或者博士后,基本都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
  尤其让他感到沮丧的是,这个决定“出走”的学生是他心目中的科研新星,“极好的科研苗子”。“他数学基本功扎实,和他讨论数学问题是一种享受”,“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在与记者谈论这名学生时,他的语气充满惋惜:“要知道,进行该领域的前沿研究,需要极高的天分和深厚的数学基础,能够胜任的苗子本身就不多,而这个学生一点就透。”
  况且,在程代展看来,郝雷已经拥有了让很多同龄研究者艳羡的成绩单:已经发表十几篇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有一本与程代展等人合作的著作,以及若干在审或待发表的文章。他还得到了英国和瑞典两所学校的博士后邀请,同时导师也已给他联系了一所美国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这么适合搞科研的学生竟然决定放弃,我有些承受不了。”程代展说。
  因此,11月12日郝雷告诉导师他放弃科研的决定后,程代展苦口婆心地与其谈了两个多小时,“好话坏话都说尽了”之后,程代展又找来所里的老院士和其他年轻学者做郝雷的工作。
  然而,众人的劝说并没有动摇郝雷的决心,第二天,他还是与那所中学签了约。
  就在郝雷签约的当天,“饭后一个人发呆,欲哭无泪”的程代展在《昨夜无眠》的博文里写道:“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9:54:42 | 只看该作者
 时代的裹挟  “有能力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年轻人,难道不应该奋不顾身地投入拼搏吗?这是一个更加艰苦的战场,中华民族需要你们。”“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是没有培养起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66岁的程代展在博文中表达的此种心情,被与他同样是“40后”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刘庆生形容为“体现了我们那代人的一些特质”。
  在更多人看来,这种“为科学献身精神”的缺失,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不仅是科研环境的问题,而是教育和科研界很难对抗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表示:“20世纪80年代,青年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我的月薪是65元,但那时风气比较好,没有把人引到一切向钱看的思路上。”
  “平心而论,高校里的年轻人,待遇还是可以的。所谓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年轻教师之所以觉得委屈,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期待,以及周围的环境压力。过去,没有迅速致富的条件,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失落感,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也不允许你炫富。”北大教授陈平原说。
  王芒对记者说:“如果你身边的亲朋会把你和只有专科学历却当上了大老板的同龄人相比较,你难道能一点也不为所动?”
  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便离开科研岗位的吴宝俊自称“科研逃兵”,他回顾自己读物理的10年时说,时常有人在听说他的专业名称后抛出这样的疑问:理论物理有用吗?选这个专业好找工作吗?你读理论物理,你的爹妈谁来养?
  对这三个问题,吴宝俊的答案是:没用、不好找、没法养。于是对方马上抛来一道附加题:那你为什么还选这个专业?
  因为被问得失去了耐心,当别人问到他的专业时,吴宝俊便常常戏称自己学的是“财务料理,简称‘务理’”,“对方一听有个‘财’字,仿佛明白了什么,便不再追问,我也落个清静”。
  《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这样分析:“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变了,权力和金钱取代知识与道德成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这是令高校‘工蜂’族感到压抑的重要背景。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下降,‘工蜂’族地位更加被边缘化。”
  报告显示,对于“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36%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13.7%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处于“底层”。
  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从事目前的高校教师工作”时,68.8%的教师回答“否”。在考虑过转行的高校青年教师中,22.8%的人理想是公务员,想从事企业管理或金融行业的人分别有两成左右。
  “其实,真正的科研苗子从小就逃离科研了”,在文双春看来,科学研究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创造性的劳动,本身需要最优秀的人来承担,但在本科阶段,成绩最好的年轻人选择了最实用、最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分数差一些的学生被“抓壮丁”读了基础学科。“中国的研究生规模十分庞大,但考研的队伍里不少是二本甚至三本高校的学生,而且基本上是被饭碗逼上考研路的。尽管有庞大的硕士生后备队,但有些基础学科,招个有潜质的博士并不容易。”
  正在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王明(化名)对记者说:“一些读博士的人并非是因为对科研多么感兴趣,而是为了日后有个更高的找工作的起点,有的人选择做博士后研究,往往也是为了暂时解决就业问题,很少是为了科研理想。”
  忙于发表论文和申请课题时,陈涛偶尔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如果当初毕业时,我选择的是到金融行业或者到大公司里工作,我的生活是否会更有希望?”(记者 俞水)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理想的溃退  “读博时,我连在学术上的满足感都得不到。”博士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王芒(化名)说。
  1966年,33岁的华人科学家高锟以一篇划时代的论文为光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时,甚少有人能明白他的研究对于几十年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何种作用。直到43年之后,已患老年痴呆症的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才被多数人知晓,他4年前在香港出版的自传在几日内被抢购一空,而此前,这本书卖出不到1000册。
  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曾这样形容费马大定理证明的纠错过程——“这最后的14个月是我数学生涯中充满了痛苦、羞辱和沮丧的一段时光……”
  显然,除了天赋和兴趣,伴随科研的还有痛苦和寂寞。
  程代展对记者说,“并不是说,你喜欢做科研,科研路上就是一路笑语欢歌,掌声鲜花”,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是需要有理想的,需要一步一步积累。在他看来,科研是最应该保有纯净与非功利环境的领域之一。
  可是,无论是众多的回帖者还是受访者,都表达出了一种对科研环境的失望。
  “如果说收入不体面可以忍受,发展空间有限可以等待,竞争环境不公则是青年科研者最不能接受的。”文双春说。
  “发论文、拿基金”,王芒说,在某些高校轻教学、重科研的环境中,这两项几乎成了一些高校教师的头等目标,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而职称则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待遇、地位和能够获得的学术资源。
  “完成这些量化的任务后,才能真正有资格做点自己喜欢的研究。”陈涛说。
  值得一提的是,《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没有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影响论文发表的因素仅仅是质量,有不少受访者认为,人际关系与职称会对论文发表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基金、项目、奖项评选的公正性也深受诟病。程代展曾在之前的博客中这样表示,到评审时,有的被评审人及其所在学校、研究所的业务处或其他相关人员,千方百计打听评审人,然后提着礼物到各评审人处拉关系、打通关节。
  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
  “有的学术带头人常常只是‘学术捎客’, 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自己挂名”,程代展描述的这种现象,正是王芒离开科研领域的重要原因。王芒说:“博士阶段基本都给老板干活儿了,项目紧的时候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多,干出来的不是自己的成果,报酬也就是找点发票报点零用钱,学术理想都被磨灭了。”
  陈涛则透露,往往论文评选或者项目申请中,评委们拿到申请资料后,首先要看的就是导师是谁,这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对此现象,熊丙奇认为,是科研管理行政化、功利化的结果。由行政主导的科研资源配置体系,首先往往看重学者的头衔、身份,而不是其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所以,进入学术体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早日搞到学术头衔,而要获得学术头衔,就得按现在的学术体系,跟在导师身后进行学术公关,往往处理学术问题,不是按照学术原则,而是按照利益原则。
  “这样的学术环境,很令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学术失望,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学术利益,而非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进而也就会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做其他事。”熊丙奇说,“如果不建立以学术管理为主体的现代科研制度,大学和科研机构就难以吸引有理想的优秀人才,即使人才进入,也会快速被体制化。”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9:53:20 | 只看该作者
“屌丝”的苦恼  在回应网络热议而发出的帖子《我为什么逃离科研》中,郝雷表示,选择中学的原因之一是“以后生活中比较麻烦的事情,比如住房、子女入学等都可以解决了(房子不给产权,只是在职就可以住)”。
  这种出于生活的考虑,程代展表示理解:“毕业生即使进入‘211’、‘985’高校工作,初期工资也就3000元左右,且没房住。但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多半都小三十了,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靠空洞的理想能拴得住他们吗?”
  踏入高校教书的那一年,陈涛(化名)就已入而立之年。2010年,凭借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取得的博士学位,他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杀入了北京的一所“211”高校。
  虽然挤进了京城的高校,在很多人眼里,工作稳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纯正的“高知”,但陈涛却说,从前,因为就读名校、成绩优异而产生的优越感,让自己的学生时代俨然是他人眼中的“高富帅”,而如今,自己却有着强烈的“屌丝”心态。
  第一年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第二年每月4000元。虽然学校提供周转房,他可以居住一个两居中的一间,近10平方米,但是因为周转房不允许带外人入住,已经与女朋友“裸婚”的他不得不出去租房。“何况,周转房也不能常住,第一年每个月交500元,第二年每月交1000元,第三年就要按市场价交了。”
  “除去租房和日常开销,也存不下什么钱。”虽然还有那么一丝高校教师职业的体面感,但是每当同学聚会,比较起那些转行到金融业、企业工作的同学,还是会有一份失落。
  “我的情况在同样选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学里还算是好的。”陈涛说,因为所在高校有行业背景,待遇相比其他高校要好。他有一位同学曾经到南京一所大学任教,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不足2000元,“后来听说他干了两个多月就辞职了”。
  对外经贸大学青年学者廉思领衔的研究团队曾对40岁以下的5138名青年教师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抽样问卷调查,于2012年推出了《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从青年教师的收支状况来看,68.9%的受访者收支平衡处于赤字状态,11.8%的青年教师在工作的前几年,经济上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
  青年学者对未来的收入期待也不高。中南大学副教授陈儒军回忆说,他曾经有一位非常有学术潜力的硕士生,“我建议他读博士,给他推荐一位好导师”,但他还是选择自己开一家公司,学生给他的理由是“我看你的工资单就觉得没有读博士的必要了”。
  陈涛的“屌丝”心态不仅源于经济压力,还因为晋升的困难。“为了能评上副教授,我们的竞争可谓惨烈,虽然都是名校毕业生,但是名额太少了,不知哪年能熬上。”
  陈涛说:“即使竞争过于激烈,但如果能够给我们年轻人多一些科研方面的支持,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希望”。
  但是,在有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科研资源的分配上,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程代展在反思这种逃离现象时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有的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不合理,少数人占有大量资源,各种基金重叠分配,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差距并不比社会上小。
  《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也显示,80.6%的“工蜂”没有主持过国家级课题项目,六成“工蜂”一年的科研项目经费不足5万元,61.6%的人没有拿到过学校的研究资助。
  “青年人才不仅是当下的科研主力,且从规律上讲,25至40岁恰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黄金期,很多著名科学家的主要科研成就都是在这一年龄段产生的。”程代展说。
  可陈涛感到,作为年轻科研者,“除了研究、解决问题获得的满足感,其他什么也没有”。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9:52:38 | 只看该作者
业内的悲叹  让程代展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沮丧与痛苦之际写下的这篇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博文,竟被科学网、清华水木BBS等网站置顶,并引来大量回帖,学界中人纷纷吐槽,展开热议。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在其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和程代展老师:过分务实和名利化的环境让我们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文章。
  她写到自己经历过两个学生的“叛逃”。一个考上研究生后便开始创业,尽管最终没有毕业,却成功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成为一名著名的奥数辅导老师。另外一人,在张海霞帮其联系好赴美读博后,却选择就读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文双春也表示,他所带团队的一位博士生,入学后曾对科研激情澎湃,废寝忘食,“我本有意在科研上好好培养他”,但自从其达到博士毕业要求后,就很少来实验室了。原来这位博士生未来的工作早已尘埃落定,要做公务员。
  截至11月20日,注册用户主要是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网就此事件展开的调查显示,对于“你身边是否有青年人逃离科研”的问题,选择“较多”的为3117票,选择“较少”的有207票,选择“没有”的为47票。
  张海霞感慨道:“过分务实和名利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让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具有潜质的好苗子不断主动或者被动地逃离,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做一些‘更加务实和名利化’的事情。”
  事实上,无论对于程代展的困惑,还是其他教授的吐槽,网络上有另一种声音——读完博士就一定要搞科研?年轻人的选择不应该被尊重?对这种选择本就不应该有对错判断。
  但是,有一点得到了讨论者的共识——如果一些青年人才用脚投票,放弃科研,就需要反思我们的科研环境了。在文双春看来,其实全世界都存在“科研苗子”放弃科研的现象,但若我国产生这种现象是体制和环境在作怪,则需要警惕。
  学者熊丙奇表示,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是因为他触痛了大家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与其他一些行业争抢青年人才,科研界遭遇挫败感?这些在导师们看来可遇而不可求的科研苗子,为什么放弃科研事业?我们的科研环境为什么无法吸引优秀青年人?
  程代展说,比起讨论个人的是非,这些问题更有意义,网络上对此的大量回帖和留言,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普遍关心,说明“钱学森之问”的迫切。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问题,是值得整个民族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出问题的原因,反思我们青年科研人才的生存现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22 , Processed in 0.0629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