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诗歌看性格及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2:0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诗歌看性格及命运

十年砍柴|文
  “不知诗,无以言。”这在先秦时期绝非夸张。那个时候能够流传的典籍不多,《诗经》是最重要的一部,是贵族教育子弟的必备书。在上流社会交际中,大家都乐于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若对方听不懂或答不上来,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那么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可以说,一部《诗经》几乎构建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共同体”,各国之间多有征伐,但大家都读《诗经》或引用《诗经》,则属于华夏诸国之间的“家务事”,否则就是“诸夏”对“蛮夷”了。所以看《春秋》三传和《国语》等著作,里面的人谈话中引用《诗经》的例子比比皆是。
  鲁襄公二十七年,在宋国的主持下,楚、晋两大强国达成了停战协议,这对饱受战乱的中原诸国来说,当然是福音。弭兵之盟结束后,晋国的谈判主事者、大臣赵武回国,经过郑国,郑国当然不敢怠慢强晋的权臣,同时也真心表示感谢晋国同意弭兵。于是,郑国国君带领了子展、伯有(良霄)、子西、子产、子大叔、印段、公孙段这七位最重要的大臣在他经过的地方迎接,并设宴款待。
  一国君臣组成如此超豪华阵容迎接自己,赵武当然觉得很荣耀,也很受感动。于是他说,七位先生跟着君主来迎接我,太看得起我赵武了,请各位先生每人赋诗,来感谢郑君的赐宴。我也趁机来了解一下各位先生的宏大志向。那时候高规格酒宴,必赋诗,歌咏的并不是自己创作的诗歌,往往是从《诗经》中选取一首,在伴奏中吟唱。
  按照级别和资历的秩序,先由当国的子展赋诗。他赋了一首《召南》中的《草虫》。这首诗第一章如此写的: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前两句写草丛里的昆虫鸣叫跳跃,后四句本是写男女相思之情:没有见到君子的时候,我忧心忡忡;一旦见到了君子,在他身旁,我心中的愁云全散了。那时候贵族多用《诗经》中这类男女之情来做比拟政治,决非现在所谓的“基情四射”。这是郑国第一重臣给赵武的高帽,意思是看到你,我们对晋国维持停战协议有信心了。
  赵武很明白,说:“很好呀,这才是大臣忧国忧民的本分。但太抬举了我,我赵武担当不起。”
  接着是伯有,他代表郑君参与了前不久的弭兵之盟,自然和晋国主事人赵武很熟悉。他赋了一首《鹑之奔奔》。这首诗属于《鄘风》,是卫国臣民讽刺国君卫宣公淫乱的事,其中有一句:“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这样一个品德很差的人,我竟然尊其为君。赵武听后大惊失色,说:这是床笫之言,不能到屋外面去说,何况在郊野里当着这么多人。
  子西接着赋《小雅》的《黍苗》,第四章云:“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这首诗乃周王当年表扬召伯修建谢邑的功勋,他把赵武比拟成召伯。赵武马上推辞这个高帽子:“寡君在,武何能焉?”意思是说功劳再大,也属于我们晋国的国君,为人臣者不敢言功。
  子产赋了《小雅》中的《隰桑》。这首诗第一章是:“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仍然是夸赞赵武尽心尽力达成了弭兵之约。赵武答谢道:“我谨接受最后一章。”最后一章说的是:“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意思是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劳,只能自勉为了国事尽职尽责,一日不能忘怀。
  子大叔和赵武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熟悉,就赋了一首《野有蔓草》,取“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意。赵武也客套地回应:“这是您看得起我呀。”
  印段赋《唐风》中的《蟋蟀》,此篇劝人勤勉而要有礼仪。最四句是:“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告诫君子要心怀忧患,享乐要有节制,待人要良善有礼。可能是因为印段年纪小一些,赵武的评价是“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以长者的口吻寄以厚望。
  最后一位是公孙段,赋《桑扈》。最后一章是:“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描写贵族宴会,牛角杯中斟满了美酒,贤达的君子交往从不倨傲,才有万福来聚吉祥美满。——用这首诗作为最后的祝酒辞,再恰当不过了。赵武也觉得很切题,回答说,如果能做到交往中不倨傲,福禄挡也挡不住呀。
  郑国的七个臣子,六位赋诗非常得体,而赵武也回答得恰当。只有伯有,在本国国君宴请强国权臣时,讥讽本国国君“人之无良”,实在是太不讲人臣之本分。宴会完毕,在回晋国的途中,赵武对叔向说:“伯有将会被杀掉。诗以言志,他竟然诬蔑其国君,公开发出怨言,来取悦于来宾,怎么能持久呀。”叔向也认同这一说法(两人一起回晋国,叔向应该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并且断定伯有活不过五年。赵武并评价其他六人皆“救世之主”。
  果然,三年后即鲁襄公三十年,伯有嗜酒惹祸,和驷带发生争执,被杀死在“羊肆”(羊肉一条街)。该国百姓传说他死后化作厉鬼,到处作乱吓人。而子产,终于成为一代名相。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2:05:11 |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诗人与文人




一 何为诗人

我把文化人,分成士人、学人、诗人、文人等几种类型,肯定有人不以为然。你这种分类,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标准嘛?难道写诗的就是诗人,写文章或者写小说的就是文人?难道写诗的就高人一等,写文章或者写小说的就低人一头,还要被骂作“怪胎”?
呵呵呵,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诗人”,其实是把所有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包括在内的。诗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码,一个便于理解和言说的标签。士人、学人、文人等概念,也如此。
但这样说,又有问题:都是写作或创作,文人跟诗人,有什么区别?
看来,还得把标准先说清楚。
的确,表面上看,诗人就是写诗的,学人就是治学的,正如文人就是写文章的。但这是“社会分工”或“职业身份”,不是“文化类型”。讲“文化类型”,得刨根问底,从根上说起。换言之,我们得问个究竟: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学人和诗人?历史上,又为什么会“多余”地冒出来“文人”这个类型?
先说诗人。
众所周知,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诗人,也都要有诗人。为什么?就因为人类的普遍情感和共同追求,需要表现和传达;而这种表现和传达,又必须非常独特,非常个性化。这是一切文学艺术共同的本质特征。因此,一切真正的文学艺术家,都可以广义地称为诗人,归入“诗人”这一文化类型。
显然,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共同情感的普遍传达,二是艺术表现的个性独特。人类有共同情感吗?有。比如爱,比如对幸福的追求,对压迫的反抗,以及求之不得的郁闷和烦恼,反抗不能的愤怒和悲怆。这些共同情感,能普遍传达吗?能。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且,正因为能够传达,才会有诉说和倾听。
不过,尽管诉说和倾听的权利属于每一个人,但一般人的听和说,传达的普遍性和感染力,都是有限的。然而人类的共同情感,却要求最大限度的普遍传达。这就需要诗人,需要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诗人和艺术家,总是能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又说得不同凡响。也就是说,他们传达的情感,是最普遍的;表现的方式,则是最独特的。因为最普遍,所以引起共鸣;因为最独特,所以让人惊叹。这才被尊为诗人,尊为艺术家,被看作民族的灵魂,民族的骄傲,甚至全人类的代言人。
所谓“诗人”(含一切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即此之谓。

二 谁是诗人,谁是文人

弄清了什么是诗人,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文人。
什么样的是诗人呢?真正的诗人,一定有真情感,也一定有真才华。这种才华,往往是天赋;他们的情感,则发自内心。文人呢?才也是有的,情就靠不住。因为文人的“本职工作”,主要是帮腔和帮闲。这就要帮得上,用得着,随时都能满足需求。皇上好大喜功,就写“封禅之文”;皇上声色犬马,就作“登徒之赋”。呵呵,说得难听一点,文人就像“应召女郎”,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干”。情感是否真实,那就讲不得了。
这样一说,分野也就清楚:诗人是“我要写”,文人是“要我写”。要我写,也未必就是皇帝下圣旨,或上面派任务。也有并无指令号召,自己就“上杆子”的。文人的头脑里,都设定了程序。一到某个时刻,某种关头,则无论地位高低、在朝在野,便都会竞相献艺。如果是节庆和纪念日,就把颂诗写得花团锦簇;如果是搞阶级斗争、反和平演变,则把檄文写得义愤填膺。总之,主动、自觉、抢先、紧跟。至于自己的情感,随时都可以调整。
如此这般的“习惯性表态”,在“文革”中表演得淋漓尽致、绝后空前。那时,每有“最新指示”发表,或重大事件发生,必有海量的诗文,铺天盖地而来。唱红,就都唱红;批邓,就都批邓;说“形势大好”,就“山也笑,水也笑”。反正,人人争先,个个恐后,还得五十六个民族都上。肚子里攒的那点墨水,全都派上了用场。
老实说,这种事,我也没少干。所以,我也曾经是文人。也所以,我对什么是文人,了如指掌。还所以,我将在后面的文章里,进行自我批判,找出病根。
不是说“众口一词”就一定不对,一定虚假。粉碎四人帮,五一二地震,也有许多人在同一时刻,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唱出了“同一首歌”。但那是遇到了非常事件,而且是全国人民真正“心往一处想”。如果像上了闹钟似的,一到钟点就莺歌燕舞,便很可疑。一见“大雪纷纷落地”,就说“都是皇家瑞气”,也很可疑。
总之,历史上,现实中,有两种作家或作者,两种写作或创作。一种是真情实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才发言为诗;另一种则是舞文弄墨,无病呻吟,没话找话,言不由衷。这个分野,早在一千六百年前,就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刘勰看出。他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把前者称之为“为情造文”,后者称之为“为文造情”。而且,他的态度也很明朗:“为情造文”是真艺术,应该肯定;“为文造情”是伪艺术,必须批判。
更有意思的是,刘勰也分了类型,贴了标签,管前者叫“诗人”,后者叫“辞人”。其实刘勰所谓“辞人”,就是我说的“文人”,用词不同而已。有人看不懂我的分类,认为牵强附会,或者多此一举,甚至故弄玄虚。哈,那是因为学问不够,没读过《文心雕龙》。

三 验明正身有点难

然而,当真要区分诗人与文人,又很难。
在文化人的各种类型中,诗人与文人,是最为接近,也最难区分的。第一,他们都写作,甚至都以写作为生,或者都有创作的冲动。第二,他们也都有才。一点才华都没有的,只能叫“诗匠”或“文匠”。第三,他们甚至都是“性情中人”,至少看起来是。诗人固然“风流倜傥”,文人同样“放浪形骸”。文人游山玩水,诗人也游;文人泡吧泡妞,诗人也泡。诗、酒、山水和女人,一般地说,都是他们的最爱。
这就很难“划清界限”。比如,你总不能说,诗人的浪漫就是“多情”,文人的风流就是“无行”;诗人喝酒就是“寻找灵感”,文人喝酒就是“放纵自己”吧?
我不知道刘勰是否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提出了鉴别的方法和标准,那就是区分情感的真假。他说,“辞人”(文人)的特点,就是人格分裂,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比如,明明“志深轩冕”(极想做官),却“泛咏皋壤”(扬言归隐);明明“心缠机务”(勾心斗角),却“虚述人外”(假装超脱);开口“淡泊”,闭口“宁静”,其实比谁都在乎功名利禄、票子风头。总之,他们的性情是假的,叫“真宰弗存”(《文心雕龙情采》)。
例证也有,比如潘岳(字安仁)就是。此人的一些作品,比如《秋兴赋》,表达的情感是很高洁的。对脱离官场,走向自由,也是很向往的。然而实际为人呢?每天站在路旁,等待权臣接见。高官的车子远远扬起尘土,就拜倒在地,叫“望尘而拜”。谄媚如此,其清高自然可疑。所以,后来元好问就讥讽他,说“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论诗绝句》其六)。潘岳,也就成了言不由衷的文人典型。
但这事其实不好说。因为人都有两面性,文化人就尤其性格复杂,内心冲突,充满矛盾。比如那位最为放荡不羁的大诗人李白,不也很想入朝做官吗?为了满足唐玄宗,不也为杨贵妃写了“云想衣裳花想容”吗?何况想做官,也未必都是为了光宗耀祖、富贵荣华,甚至以权谋私。也可能是为了践行政治理想,施展政治才华,实现政治抱负。然而官场有如江湖,毕竟凶险。饱受打压排挤之时,难免有归隐之心。而且,正如范文澜先生注《文心雕龙》时所说:尘俗之缚愈急,林泉之慕弥深。所以这一条,还真不好鉴别。
但,诗人“为情造文”,文人“为文造情”,是不错的;诗人性情是真,文人性情是伪,也是不错的。问题是:何以知之?

四 一念之差

我的主张,是看体验。说得再明白一点:但凡真有体验,而且那体验是个人的,为真情感,也是真诗人。反之,没有体验,装模作样;或表面上有体验,却其实不过看别人的脸色,替别人涂脂抹粉或自吹自擂,充当“肉话筒”的,是文人。
这样讲,似乎跟前面的说法有矛盾。诗人传达的,不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吗?没错。但这种传达,又必须是个性的和独特的。这就决不仅仅只是技术问题,或形式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体验。体验不属个人,表现岂能个性?也就是说,情感是共同的,体验却必须是个人的,是“共同情感的个人体验”。这样,才能实现“共同情感的个性表现”,也才能实现“共同情感的普遍传达”。质言之,共同情感、个人体验、独特表现,缺一不可。
还是举例说明吧!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不是他的个人体验?是。因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是他这亡国之君的独特感受。那么,他传达的,是不是人类的共同情感?是。因为忧愁,是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从他的诗句中,都能看到自己,这才引起共鸣。至于表现形式,不用说,非常独特。因此,李煜作为君王,虽然很不怎么样;作为诗人,却相当不错。
显然,强调情感的个人性,并不妨碍诗人成为人民或时代的代言人。诗人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表达人民的欢乐,人民的悲痛,人民的愤怒。他甚至可以帮别人说话,比如“代人寄远”之类。只不过,这些情感,必须来自他的个人体验,或者是他将心比心体验到的。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可以“关于他人”或“关于集体”,但必须“自己体验”。自己体验的,才是真情感。所谓“愤怒出诗人”,其实是“真情出诗人”啊!
因此,诗人几乎无不敏感,甚至孤独。这种心态,会使他们选择离群索居,甚至自行了断。这是诗人气质所致,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因为“情到深处人孤独”。
文人却很少孤独。因为他们的情感,原本是造出来的,是“为文造情”。他们当然也敏感,但那多半关乎面子,或脸色,尤其是在“作秀走台”或“颂圣应景”的时候。那时,他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是紧崩着的。
说起来,这也是区分诗人与文人的一个难题。因为中国历史上那些大诗人,也都有这样的所谓“作品”,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是阿谀奉承,有的是应付场面,还有的是由衷赞美。比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就多半是真心话;何况这首诗的后面,还说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一定会有“士人风骨”的。至少,不会总是“颂圣”,总是“应景”。这一点,后面还要讲到。但下一篇文章,却得先讨论一下学人与文人。

刊载于201261日《南方都市报》B21版,责任编辑刘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20 , Processed in 0.1760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