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岛:作家就是应该孤独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4: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岛:作家就是应该孤独的


CFP图片 制图 刘 真

    晨报记者 陈文 香港报道     
    和北岛的访谈约在香港书展的一个中午,快1点钟了,他在连续不断的访谈中一直没有吃饭。诗人的穿着很简单,只是一件皱巴巴的POLO衫,他眼神平静,语速缓慢,丝毫没有记者预想中的那种气场——反抗、愤怒、锐利。场面就像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在和他的学生聊天,但没想到,这个眼里透着安然和祥和的老头,一开口便字字犀利。 “写作是一门孤独的手艺”     “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引用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句,北岛用诗人特有的方式批判目前某些作家身上存在的问题——他直言,作家就是应该孤独的,写作和孤独紧密相连。若一个作家只顾吃喝玩乐,追求优渥的物质生活,怎么能写出好的作品。     在北岛的自我描述中,他如今在香港的生活,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写作。早上,穿过一个环境很好的公园,走六七分钟到我的书房,中午在书房给自己下个方便面,晚上回到家里,和孩子们过家庭生活。”作为一个北方人,虽然还很不习惯香港的种种,但他说,比起在国外的漂泊,已经很满意了,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多年的漂泊生涯,让北岛深感孤独的好处,“所幸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他说:“我常常为我同代的作家和艺术家朋友感到痛心,并借此不断提醒自己,他们被金钱被权力彻底打垮,其实他们是被自己打垮,换句话说,就是不再跟自己过不去了。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向整个世界彻底投降,同流合污,无可救药。他们降低自己的写作水准来迎合大众的趣味,妥协的结果就是大众文化变得粗鄙化和泡沫化。”“作家天生就应该有三种敌意,对所处的时代、母语和自己。”北岛坚持自己的活法——远离主流文化,“没有办法,这是一个作家和世界的基本关系,一个严肃的作家,必须对自己的写作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反省精神。写作,就是一门孤独的手艺。” “诗人和读者只是偶然相遇”   
     孤独的诗人总是对一些东西有着天生的抗拒。北岛有很多读者——他宁愿称呼他们是读者而不是“粉丝”——有人因为他早期的诗歌喜爱他,批评现在的诗人“已死”;有人更在意他在海外漂泊的过程,而不是他诗歌本身的力量,但他说,无论读者们对他有什么样的评价和反应,他都不是很在意。     “读者和诗人相遇是一个偶然的过程,相遇了也可以离开。”北岛说,曾经他在国外朗诵,一些过去的读者会说,我们喜欢你早期的诗,能不能为我们朗诵《回答》,他并不是很乐意这种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反思,会反对‘粉丝’文化,我觉得诗人是不需要‘粉丝’的。至于有没有人喜欢诗歌,是一个偶然相遇的过程,如果他们意识到诗歌的重要性,他们在一个时期喜欢过诗歌,这就足够了。”     “‘粉丝’文化,就是一个商业化的阴谋,我不需要,如果不是我的编辑逼着我来,我根本就不会来。”在北岛看来,“粉丝”本该是娱乐圈的东西,如今扩散到文学界和文化界,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这也与当今文化的低幼化倾向有关。他甚至用“邪教”这样骇人的字眼,形容如今一些作家身边围绕的“粉丝”现象———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大家都忽视痛苦的存在,这些作者就像教主,骗财骗色,而“粉丝”则因此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安慰。     “真正的读者,不是盲目地崇拜某个作家,而是去怀疑他,给他所热爱的作家必要的压力。”北岛说。 “物质时代的孩子丢失了青春”     所以说,孩子们都不喜欢诗歌了吗?当诗歌这个和青春密不可分的东西,被“粉丝”文化、物质文化和娱乐文化渐渐冲垮,被挤出年轻人的生活时,北岛感到很沮丧。“现在问题是,孩子们虽然生活在青春期,但是他们没有青春的热情。”对于现在的90后很少再有读诗、写诗的氛围,北岛说他感受到了。“这是物质主义时代一个很悲惨的结果,我经常看到孩子们暮气沉沉的,包括我的学生也是这样,他们对世界没有好奇心,他们甚至没有记忆。最可笑的是,我让他们写一个他们童年生活的记忆,他们没有细节。怎么可能没有呢?我真的感到非常沮丧。”     在这个问题上,他觉得香港和上海存在同样的危机,“在高度商业化的时代中,上海转型的速度更快,它迎合了资本和权力代表全球化的进程,没有一个抵抗的关系。”因此,年轻人的理想变成了车子、房子,创业成功被认为是一个相当崇高的理想,北岛说,这种太务实的市民文化导致了文化的缺憾。     虽然,现在上海还是有一些诗人在努力,在坚持写作,想让这种行为变成一个社会热情的事情,但结果很难判断。 “诗歌的教育需要一种织体”     为了在贫瘠的土壤上播撒诗歌的种子,北岛在努力,他的主要工作是操办两个国际性的诗歌活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和“国际诗人在香港”。“两个计划相互补充,前者每两年一次,后者一年两次。我们会请国际诗人到香港来住一段时间,和香港的读者和本地诗人进行交流,同时给他们出版双语诗选。如果经费允许,我们还会从中发展出新的计划。”但是,北岛承认,诗歌的推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诗歌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社会效应,但它又不够扎实,人们过了诗歌节,就又马上开始进入繁忙的生活”。因此,北岛表示,自己的工作将会做得再具体些,比如让国际诗人和香港社会更加互动,组织工作坊,由专家进行导读,不仅介绍个人的诗歌,同时介绍该国诗歌的历史等等。“我认为,诗歌的教育其实是需要一种织体的,就像布一样织出不同的花纹。你光织一个大的事件是不够的,需要不断的东西来补充。”     所幸,他觉得在香港做诗歌虽然很难,但至少香港人有一种非常执着的专业精神。“他们对金钱和权力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找基金会出钱,你只需要向它报账,不需要做其他任何事,最多登一个是他们赞助而已。但有的地方,虽然你也能找到钱,但之后肯定是无数的麻烦,背后总是利用诗人,为他们做广告。” “我抗拒博客、微博”     诗人孤独,但并不是固执的人,他愿意接受新事物,“我也看盗版啊。”他笑着说。他看电影看电视剧,《新三国》、《潜伏》、《黎明之前》都是他之前追的剧集,他觉得内地的电视比电影好很多;他更经常“触网”——3年前他就办网站、搞论坛、当版主,更知道“僵尸粉”这样最新的网络词语的含义。     但是,了解并不等于认同。北岛说,博客、微博这些东西他都是抗拒的,“陷进去会占用我很多时间,我的精力有限”。北岛称他从没开过博客,现在新浪上北岛博客是有人盗用他的名字开的,他声明过,但没人听。曾经有人也劝他开微博,说如果他开微博,肯定能送他几万个“僵尸粉”——他知道“僵尸粉”的含义就是从这来的。“我听人描述过,内容太有限,才100多字。”     不过,北岛还是很欣赏如今微博开始参与到很多社会性事件的现象,“微博可以关注民间,比如丢失的孩子什么的,这是好事,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24 , Processed in 0.1541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