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出版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专电 一部全面总结20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史的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日前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书由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中学生校园诗报》的创办者、现中国校园诗歌运动权威学者姜红伟历时两年编著完成,200多位校园诗歌亲历者全面回忆了那段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史。
  书中收录了200多位代表诗人的创作简历、1000余名校园诗人名录、1000余家有影响的校园诗歌文学社团情况及500余家校园诗人自办报刊创办历史。同时,附录当年有影响的校园诗歌代表人物撰写的回忆文章90余篇,诗人自选代表作品100余首,珍贵历史图片资料260幅,校园诗人当年和现在的地理位置图2幅以及100余位校园诗人近况介绍。
  作者姜红伟是中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历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间诗歌报刊、校园诗歌报刊收藏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因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倡导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而影响了一批中学生校园诗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54:58 | 只看该作者
《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序/葛红兵

   
葛红兵
    姜红伟兄今春来信,谈起纪念《中学生校园诗报》创刊20周年的事,要我写一点儿文章,我立即写了一篇短文寄去。今夏,他来上海,谈起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生校园诗歌编纪念文集的构想,要我撰文支持并竭力邀我作序,我匆忙赶写《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用回忆向1980’中学生诗歌运动致敬》一文,做了一个交稿表率——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为此事尽力。但是,写序的事儿,却是心里惶恐,不敢答应。今红伟兄著作编撰完成,再度来邀,红伟兄的吩咐,同样也不敢拒绝,也许红伟考虑的是我的批评家身份吧,我是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群体中少数几个转向文学理论和批评的。
  在我的心目中,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是少数可以用辉煌和伟大两个词来形容的历史事件。然而,同时它也是被遗忘甚至故意忽视的事件。曾几何时,它是否存在过,是否存在过这样一个诗人群体,是否存在过这样一个创作潮流,我想在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是有疑问的。一些人也许是出于无知,而另一些人则是出于有意或者无意的轻视。但是,渐渐地,这种轻视甚至也被我们自己———这些身处其中,曾经以炽热的爱而参与其中的人———接受了,我们甚至开始自我怀疑。但是,红伟兄,以他不减当年的热诚和毅力,完成了这个工作———打捞历史,复原旧貌———他的工作的意义,无论从什么角度来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启蒙运动经历了由“高层知识分子”而“大学”、“中学”进而“全社会”的铺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处于新启蒙运动全民化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上,为新启蒙思想的传播及基本队伍的扩张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持和运作形态,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的纪念和研究要放在这个框架中来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是中国“新时期文学”诞生期最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为“新时期文学”的诞生和转型提供了最广泛的读者群体,它更是新时期文学变革、实验最早、最忠诚、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群体,没有这个群体的参与和成就,中国“新时期”文学就不可能有诞生的基础和日后的发展。事实上,这个群体中诞生了一大批诗人、作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时期、后新时期诗歌乃至整个文学创作的面貌。对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指认与重访,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体系和框架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不是历史的副产品,相反是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和缔造者;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不是文学的边缘现象,相反它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独特形态。研究这个运动发生、发展、式微的内在轨迹,研究这个群体聚合、分化的种种原由,对深入认识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生态环境、内部规律,深入认识和解读中国当代诗歌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已成为历史,但是,诗歌不死,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的精魂也不死。对诗歌最纯洁的热爱,对青春最高蹈的赞美,对未来最热切的希望,对自由最无保留的歌咏,对社会最热血的参与,对个性最诚挚的吟唱,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的不朽精魂,值得我们不断地纪念和汲取。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这个运动是那个时代整体潮流的一部分,不能摆脱它在整体上的挽歌命运。
  由此,我再次感到为这样一本著作写序,我是没有资格的。但是,我愿意用我最无保留的笔墨,为这些和“青春”关联,和当初最明净的“文学信念”关联的文字写下一个证明。
  (《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姜红伟编著,黄河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52:09 | 只看该作者
姜红伟:诗江湖的“宋江”



    他曾被传说“死”了,而在这个大家都认为诗歌死亡的年代,他又行走在冷漠的城市中,寻找着他当年的诗歌兄弟与幻境中的诗歌江湖。

    这是广州一个不起眼的小旅馆房间,配置标准,墙壁有些发黄。姜红伟就在昏暗的壁灯下面坐着,有些笨拙地挺直着他的背。很难想象,腰不好的他,带着一千块钱就从大兴安岭一路来到了广州,而且沿路拜访了超过40位过去的诗人——他的目的,是寻找一个已经消失的诗歌黄金时代,且记录之。
姜红伟,曾经最有名的校园诗人之一,他办的诗歌报是80诗歌运动的一部分,但更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失踪者——他在1986年大声歌唱,然后用20年沉默,直到2006年,他又出现了。

一个“诗歌就是粮票”的黄金时代

    “当时我在中学生诗人中属于领袖。”姜红伟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最平淡的肯定语气。在那个校园诗歌报刊兴起的黄金时代,“中学生”姜红伟经历神奇:1983年,他成立中国第一家中学生校园诗社“春芽诗社”;1984年,他在江苏《春笋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第一个”提出“校园诗”概念;1985年,《春笋报》对他进行一个专访时,没有钱的他说出了自己想办一份诗歌报的想法,并呼吁读者给他来信,交钱预订。
    怎么看他的做法都很有“江湖气概”:凭什么要大家来订一份还没有创办的民刊?但在1986年毕业的时候,他却在感觉“比较温暖”的、零下30度的加格达奇开始捣鼓搞他的第一份报纸。他确实收到超过了一万份的预订,创刊号的“发行量”达到16000份。那份号称“中国第一家铅印八开诗报”的《中学生校园诗报》,臧克家为它题写了刊头并担任顾问,且随信嘱咐他“努力把它办好”,成为当年“全国中学生十大新闻”之一;他自己甚至被全国中学生诗歌爱好者评为首届“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首位。——在那个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属于中学生的诗歌聚义厅,姜红伟突然成为具有非常号召力的“一个人物”。
    “那个时候,诗歌就是粮票,无论你到哪里,诗歌是相互认证的依据,只要你是诗人,你就能在诗人那里找到安慰和招待。《中学生校园诗报》就是那个时候走进我的视野的。”已经成名的作家葛红兵这样回忆道。“他是80年代那批校园诗人中,类似于大头领宋江的人物。”诗人洪烛描述姜红伟的话,经常被人引用。证据是姜红伟通过这份只办了3期的诗歌报,为90多位后来纷纷成名的作者发表了作品。

一个“死亡”的传说

    “大兴安岭1987年发生过一场火灾,死了许多人。1994年,我在北京,参加诗刊社的一个诗会,一个叫碧水的诗人说姜红伟被那场大火烧死了,那时我总想念姜红伟,觉得他应该是救火英雄,为国牺牲了……全国人民应该知道一个叫姜红伟的诗人。”说上述话的是出版人符马活,他也曾是《中学生校园诗报》的作者。江湖传言,姜红伟在大火中烧死了。原因是,“宋江”在1986年扯起大旗后,在随后的几年几乎销声匿迹。
“2002年10月2日的午夜,众人散去,将第一代中国校园诗人的群体背影,和几乎快要消失的整个1980年代的童真和勇气,埋葬。”虽然用了“埋葬”这个词,但《南方周末》2002年一个《逃离诗歌》的专题报道,总算推翻了姜红伟已经死亡的说法——毕竟,有记者找到了他来做采访。那一年,姜红伟继续沉默,但他已经开始撰写他的著作《怀旧1980——诗歌黄金时代十年历史备忘录》。
    让他重新引起一个群体骚动的事件来自4年后的一个帖子。2006年2月4日,他的帖子《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校园诗坛历史备忘录》被北美晴川网站转载,而且,转向80年代诗歌历史研究的他,还在诗歌报、扬子鳄论坛等网站发出帖子《姜红伟关于寻找当年诗友的启事》,列出长长的名单,开始寻找他的江湖兄弟。这些帖子,在名单中和名单外的人的推动下,成为一个在网络世界寻找梁山泊兄弟的事件——连居住在美国的散文家程宝林都是其中一位推手。
   “应该说是在我意料之外。”凭借几个帖子,姜红伟立刻收到了很多人的回应。诗人周瑟瑟说:“仿佛经过了漫长的休眠,姜红伟的寻人启事,把我彻底从麻木中唤醒了。”作家邱华栋说:“我已经不记得我第一次是在哪里看到这份报纸,又在这份报纸上发过哪些诗歌了?我和《中学生校园诗报》的朋友们也很多年没有联系,我们像是失散了的亲人。”姜红伟的帖子,像一颗火种,越来越多心中有着某种奇特激情的人,给他E—mail,给他写文章,给他回应。
沉寂20年,然后一夜之间,大家又记起了他。

“宋江”和七个城市

     “你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这中间的20年,你在干什么?”
“我做什么事情都很自信,办报纸没有钱,就靠我的名气来作抵押。我能把握住时代的潮流,办报纸,跟我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个性质的事情。我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我沉默了20年,就是想倾尽全力做一件大事,否则我宁愿什么也不做。”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沉默的20年,姜红伟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区,一个4万人口的林区小镇,一个曾经到北京要坐火车40个小时,转两次车的地方。1986年,他创办诗歌报的那一年,他接过了父亲的班,分到当地防火办的护林队。在那个骑自行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的森林,护林队管辖着90多万公顷的森林。他工作简单,就是在林中小道巡逻,看有没有抽烟的人。而在防火办18年,他一次火都没有见着:“当时我就管其中的一条小道,非常消沉,天天就是玩,打扑克。”
    今年6月日日,南岛建议他:“你出来走一圈是不错的选择。路费可以由大家接龙,可以以类似重走86诗歌之路名义,一路采访当年的兄弟,传播86诗歌精神。”6月14日,已经联系到名单大部分人的他,终于决定走出大兴安岭,为他的诗歌历史备忘录进行一系列的采访和资料收集。带着某种理想主义,他在只有几个人在10年前或者20年前见过的情况下,踏上了旅途——他一路走过哈尔滨、北京、黄山、杭州、上海、苏州、广州,顺利地在这些当年校园诗人的支持下,一路往南前进。其中,有人从桂林到北京见他,有人从瑞士到北京见他,这些人许多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但他还是称这些人“小兄弟”,这些人还是称他“大哥”。
    采访的最后,姜红伟的声音起了波澜:“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辛。80年代是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年代,再也不可能有。但没有想到20年后,朋友们的感情依然非常深。现在是一个商品社会,但这些诗人兄弟,还是没有变。”

摘自:《新周刊》2006年17期 作者:黄俊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06:24 , Processed in 0.1253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