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安孙氏通谱》序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4 15: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安孙氏通谱》序 (转)

    自古有国有家者,无不国修其史,家修其谱。史所以记政事,辩是非,别善恶,立国教。谱所以著世系,垂祖训,续传统,正家风。谱史互补,旨趣宏深,司马迁写《史记·三代世表》,即曾“取之谱牒旧闻”以补正史之缺如。知史而后知爱国家,爱人民,爱天下,爱正义。知谱而后知爱祖宗,爱家庭,爱自身,爱同族。史谱交映,相得益彰,构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和谐文化的重大特色。
乐安孙氏,其先出自上古大圣人虞舜之后,属嬀姓之孙,有别于历史上的姬姓之孙、芈姓之孙、子姓之孙。以其始祖孙书,春秋时代伐莒有功,得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故史称乐安孙氏。其后,子系繁衍,英才代出,公垂竹帛,光照汗青。春秋末期有兵圣孙武,为人类公认的兵学鼻祖,所著《孙子兵法》,至今享誉全球。战国中期有兵家亚圣孙膑,战功卓著,辅佐齐威王称霸中原。三国时期有吴大帝孙权,雄踞东南,保土安民,其功甚渥。近世有伟大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五千年帝制,开创民主共和新纪元。其他如成就斐然的文官武将、高爵显宦、学士方家等等则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表明,乐安孙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中极其光荣的一员。修乐安孙氏之谱,叙乐安孙氏之功,扬乐安孙氏之风,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题中固有之义,对于联谊四海,沟通中外,促进国家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修史莫过于直笔,修谱莫贵于真实。谱牒之学,渊源于先秦,兴起于汉晋,泛滥于南北朝,考辩于唐宋,普及于明清。其因盖出于天下之治乱,时代之盛衰。乐安孙氏之谱的演变,尤其如此,长达一千五百余年,才揭示出其姓氏的源流的真相。其谱虽始立于孙书得姓、食采之时,然不久即残断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之中。西汉司马迁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时,即已不能详知孙武之身世。直到西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才首次指出孙书即陈书,但未引起社会关注。后至唐代孙逖撰《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再次重申并强调孙书即陈书,犹未能于天下同宗完全达致共识。最后到北宋欧阳修撰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痛下苦功,逐人逐代详考乐安孙氏始祖孙书至唐初宰相孙茂道、唐末宰相孙偓的全部世系,一一得以落实,终至真相大白,拨乱反正,将孙茂道墓志及其宗谱所自认的姬姓之孙改为嬀姓之孙,解决了长期以来姬姓之孙与嬀姓之孙的混淆不清的历史难题。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诚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浪淘沙》所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永远值得乐安孙氏珍惜!
    今乐安孙氏后裔孙庆桥、孙兵、孙家达诸君,深怀对祖功宗德德敬畏追缅、弘扬光大的赤诚之心,历尽十余年的艰辛,广收南宋以来天下同宗之谱,详核细考,去误存真,撰成《乐安孙氏通谱》。上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佐以正史,言之凿凿。下叙明清以来各谱,幹理脉息,枝繁叶茂。中补宋元之际断层,贯通古今,浑然一体。庶几乎!武圣孙氏之谱,似可媲美于文圣孔氏之谱矣。
适直《乐安孙氏通谱》付梓之际,应撰者诸君之托,恭抒感怀,是为序。
                                                       霍印章   吴如嵩
                                                              2010年7月5日于北京



写在《中華樂安孫氏總譜》付梓刊印 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立 輝

《中華樂安孫氏總譜》经过长时间、大量繁杂的资料搜集整理,终于完成了编撰工作,即将付梓。编委们不辞辛劳,众族亲共襄盛举,尤其桂林宗長走遍大江南北搜羅名書古籍的所经所历,先生對宗譜的執著以至對家譜文化的認真鑽研,更有先生嗜譜甚於自己生命的故事被廣為流傳,歷經廿載終而成為我孫氏獨具一格的家譜傑出專家之一,其中先生對宗譜之見解乃至創新乃是我孫氏家譜自古以來可算是空前的,亦必将载入中华孙氏文化的发展史册,青史留芳!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多少民众为求生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打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及港、澳、台的孙氏族人已逾百万。这些走出去的孙氏先辈们及其后裔,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各地艰苦创业、生根开花、结下累累硕果。他们的建树有目共睹,是我中华孙氏之光!
孙科1972年在《台湾孙氏族谱》序中提及:...孙誗之子孙散居赣闽南部,及上代入粵之始祖矣,迄今盖三百余年焉,至于度海来台之孙氏,起于何时,来自何地?因日据时代,遭受日人之摧残压迫,素乏宗亲组织,宗族谱涉无可征...
中华孙氏最早走出国门的是哪一支,又去了何方?目前尚未能考证清楚。但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时,殷王族箕子就率众五千赴朝鲜,这就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开始。汉魏以来的各个时期大批华人到朝鲜开拓基业。春秋战国时期,汉人又开始移居日本。孙姓人物什么时候开始移居日本呢?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孙权长子孙登,字子高,其后裔辗转东徙,移居日本后,取地名为姓,是早期东渡的移民。因会说吴语,又善文笔,所以多次出使吴地,在日本与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另知有宋代商人孙忠者侨居日本数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国土始,其后三十年中,先后15次赴日,侨居日本时间累计近十年。
我国明清之际,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等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线,到达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中国人大批到达美洲,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侵略者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贩去的契约华工,另有一部分是为生活所迫,或为躲避战乱而到海外谋生的。移居欧洲的历史也有百年,侨居欧洲的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则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目今东南亚华侨已达两千多万,其中尤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为数最多。这其中当然有不少孙姓族人。也因此有许多孙氏族人在侨居国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早期海外华人为了互帮互助,在各地纷纷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宗亲公会,携手克难、和衷共济。经过多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海外各地的世界华人姓氏宗亲联会遍地开花,已呈燎原之势。借助于宗亲公会的亲情沟通、相互扶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功能优势,使得不少姓氏整体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941年在新加坡成立了第一个“孙氏公会”。紧随其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海外各地的若干孙氏宗亲公会也纷纷成立。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家国父中山先生在「关于家庭组织」一文中载:中国国民和中国结构的关系,先有家庭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这种组织一级一级地放大,有条不紊,大小结合的关系中间是很实在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其他姓氏族亲内部,一样不时仍能听到一些不团结不和谐的音符,尤其表现在宗亲联谊的形式和组织架构上内耗甚多,令人痛心不已。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史,就是一部饱受欺凌的屈辱史。多少仁人志士,从不同角度穷尽智慧上下求索.探究根源,希翼能找出症结所在。而在二十多年前,台湾作家柏杨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恨铁不成钢的精神,着眼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层面,著书痛斥国人的劣根性,良药苦口,惊世骇俗,举世哗然!其中对于随处可见的“窝里斗”、“不团结”等等丑陋现象进行的入木三分的痛批和鞭挞,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共鸣。读之,有如醍醐灌顶,更是发人深省!
令人惋惜者,在宗亲组织架构和宗亲公会效能的充分发挥等等方面,我们孙氏明显落后于其他一些姓氏。究其原因,一是孙氏分布较广,联系不便;二是宣传和组织力度不够,有待推进;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孙姓受姓以来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孙氏枝繁叶茂,分支众多,代代英贤辈出;但却也因此导致了缺乏一致尊崇的精神领袖作为信念支撑。堪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不少宗亲已对加强孙氏联谊活动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感知,对宗亲联谊的载体形式和组织方式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内地相关政策的逐步宽松,目前大陆的宗亲联谊组织活动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有鉴于此,孙氏宗亲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近些年来,在各地举行的有关于孙氏联谊的各种活动,我们均以促进团结、增进联谊、互帮互助、携手克难、和衷共济,为孙氏族人谋福祉,为孙氏文化的发扬光大,为无愧于彪炳史册的祖先们为最高宗旨。
近两年来,国内孙氏家庙宗祠的重修建设有如雨后春笋,宗亲们纷纷慷慨解囊,盛典场面壮观。仅我本人应邀参加的永春、塔江两地的孙氏宗祠重建活动,就看到宗亲们募集资金数以百万。去年秋刚刚举行的富阳龙门孙氏圆谱大典更蔚为壮观,其盛况空前;当地传媒对此予以详尽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冬厦门禾山隆重举行的宗祠重建落成大典及今年三月集美盛典场面,迎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及福建各地孙氏宗亲逾千人;充分展现了“天下孙姓一家”的浓浓情韵。更为欣喜的是,年轻一代的孙氏后裔也纷纷认识到宗亲联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孙氏文化繁荣振兴的行动。
有道是:本是同根生,敦笃连脉情!
据不完全统计,分布于大陆各地的有相当规模的孙氏宗亲联谊组织就有十几个,地域性孙氏网站有不下十个。至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小范围松散型的孙氏联谊组织和修谱联谊活动,则不计其数。在各大网站上,关注孙氏文化现象的博文数以百计,其中不乏名家名博,难以尽述!同时大家也热切期望能有一个属于全体孙氏族人的信息资源平台,能有一个中华孙氏网站论坛。通过该网站对分散于各地的氏族信息和各种资料进行集中梳理,通盘整合,厘清分支源流脉络,整理公布氏族谱系、堂号、字辈,还原氏族迁徙的真实历史,弘扬孙氏英贤的灿烂文化,搜集所有传媒关于孙氏祭祀和孙氏联谊活动等等的相关报导... 使所有孙氏族人都能强烈感受到“天下孙姓一家”的温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作为风华正茂的孙氏后裔,我们责无旁贷,亦祈望全体孙氏族人共同努力,再创辉煌!作为以搭建沟通交流、弘扬孙氏文化、增强氏族团结、促进氏族发展为宗旨的平台——《中华孙氏论坛》不但会继续不懈努力,而且将倾力于孙氏文化的推广建设!
我们衷心感谢遍布于天南地北的众多为氏族事业建设不计报酬群策群力的宗亲们,正是由于他们出于对氏族事业的满腔热忱而作出的无私奉献,才使得论坛在历经坎坷后终于如期竣工。更加可喜的是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才气、有能力的中青年族亲。他们的纷纷加盟,无疑给古老而又传统的宗族联谊形式和内容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毋庸置疑,这一切都会极大地促进全体孙氏族人的团结和联谊,增强氏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定会成为孙氏大团结大发展的新起点,更是全体孙氏族人的福音!
我们尤其要感谢移居海外半世纪的孙博士,在百忙中一直关注着《中华孙氏联会》的组建,于去年五月一口允诺担任《中华孙氏联会》的永远名誉会长及名誉理事长。更倾力于推广国父思想、三民主义,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钦敬!
欣造车合辙,畅通海角天涯,集腋成裘,幸获贤文圣著!恰逢虎年新春,一元伊始,孙氏文化建设就迎来双喜临门,伴随新春的爆竹声,映衬着元宵的花灯亮影,我们在祖国的心脏北京召开了“北京孙氏联谊会”;紧接着,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召开了江苏孙氏联谊会的“江苏孙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以及“《中华孙氏论坛》及“中华孙氏联会”第二次筹备会”;然后我们热心的宗亲编委们又马不停蹄地到武汉大学召开专家审稿会议。最近我们《中华孙氏联会》的多位筹委更受邀到河南郑州参加了“世界祭祀黄帝大典”;这些接二连三的喜事对于我们全世界的孙氏家族是颇有历史意义的,也是我们孙氏族人们对自己姓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里程碑。
为繁荣发展孙氏文化,目前全国各地有如:孙子兵法文化、孙膑军事思想、国父中山思想、孙禄堂武学文化、孙思邈医药学文化等学术研究组织犹如雨后春笋!提升了孙氏族人的整体人文素质和综合实力!目前,《中华孙氏论坛》已推行了“中华孙氏奖学金计划”,并将积极支持九月中的“中华孙氏论坛 - 孙武子文化週”的筹备工作。——《中華樂安孫氏總譜》的不日付梓和《中华孙氏论坛》网站的正式开通,功德善举,可圈可点,可喜可贺!“中华孙氏联会”和《中华孙氏论坛》將不遗余力促进各地孙氏联谊会的组建联络工作及孙氏文化活动的海内外交流,让世界认识中华孙氏,让中华孙氏走向世界!海内外宗亲对此密切关注着,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大力支持。
纵观乐安家史,自春秋年代,书公字子占,伐莒功成,俾景公以赐姓,乐安郡封,是为我族鼻祖。于是酿就我乐安孙姓,历史长河悠悠二千余载,一脉相承百世,人口繁衍千萬!
试看东周孙武,辅吴奠霸业,西破强楚,北威齐晋,遗著「兵法十三篇」,于今誉传海内外;齐国孙膑,围魏救赵,增兵减灶,马陵道斩庞涓,史赞军事名家;三国孙权,横跨荊襄,建辉煌帝业于江东;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賦」医界称王;唐末孙誗,质委北面,镇黄巢之起义,侯封东平之号;且手定李唐书史,之翰公文章名世;奏罢青苗之法,莘老公气节惊时!
且谈国父中山,为民请缨,废帝制,立三民,展雄风于欧美,堪称惊尘绝世之一代元勋!伟哉,列祖雄风成浩气,伟人功绩永长存!
览古明今,藉以承先启后;枝荣叶茂,倚恃木本水源。
回顾多年来桂林先生在《中華樂安孫氏總譜》的编纂和“中华孙氏联会”及其网站的筹建工作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坎坷,不禁使人感慨万端!包括各地已经付梓或正在编纂在内的孙氏家谱、宗谱、族谱、通谱,《總譜》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其寻觅身世渊源的本来功能。期盼着孙氏族人以族谱为纽带,广泛联谊,互通有无,信息共享,携手共进,形成氏族空前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庶此,孙氏幸甚,孙氏后人幸甚!
《中華樂安孫氏總譜》的付梓刊印。是孙氏家族的一件盛事!《總譜》的发行,无疑为众多乐安孙氏宗亲厘清分支脉络、寻访家族渊源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和途径,期待已久,令人激动!热心的宗亲编委们不辞辛劳,伏案经年,终成浩卷,劳苦功高!虽言好事多磨,却也善始有终。感动之余,更生敬意!众多宗亲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孙氏文化振兴,指日可待!
在此引用中山先生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共勉之
寥廖数言,藉以为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02 , Processed in 0.0661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