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怕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屋里的感慨(三)——可怕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答案


作者:易今2010

         经常来书屋替她女儿借书的一位妈妈常跟我聊天,这次期中考试后,又和我聊起女儿的语文考试,她说女儿考试时每次都是“阅读理解”题目出错,她为此很头疼,更头疼的是她看了这些题目的答案也很发愁,她甚至怀疑是不是他们一家的阅读能力有问题。这位妈妈是位医生,在我看来谈吐风趣优雅,见多识广。

  其实平时生活中也经常有妈妈向我咨询孩子语文中“阅读理解”为何总出错的问题。我总是很坦率地告诉她们,我没有经验,因为我在儿子初中、高中时,经常趁儿子不在家时琢磨他的语文卷子,他做的阅读理解题上也总是被阅卷老师打上大叉,或者是勾上总有个小点,感觉这个回答在老师眼里不尽完美,总是缺点什么,让人不安。可我也总是试图去回答阅读理解文章后面的问题,面对答案,我也同样怀疑过自己的阅读能力,因为我发现,我的答案和儿子在卷子上订正的标准答案也经常是大相径庭的。

  我想,作者要写就一篇文章,他文字所表述的“意义”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状况以及作者当时的思考和感触,因而作者所表述的文字背后,必定隐含着这些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价值观等等,那么,我们语文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阅读理解题中那些孤零零的文字,是希望获得孩子什么样的理解,是不是仅仅理解那段文字表层所表述的意思?

  但出阅读理解题目的老师的要求似乎并没有只想停留在文字表层的意思上,他们意犹未尽地似乎更愿意获得孩子对那段文字背后进行挖掘之后的理解,也就是说,题目往往会是这样的:“你认为作者是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大致意思吧,至少“你认为”这三个字是频繁出现的),既然问题是“你认为……”,孩子应该是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的。但矛盾往往出在这里,虽然卷子上问的是“你认为……“,实际上得分的回答还是“标准答案认为……”或是 “一般认为……”,而不是孩子自己认为。

  每个人对同样的文字的理解都不会完全一致,这取决于阅读者自身的因素,包括阅读者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阅读者的观念、所处年龄阶段和阅读者的阅读能力等,而阅读能力是需要通过教育者的努力来培养的,这里的教育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职责,他们不但需要教会了孩子识字以认识文字,还要培养孩子理解文字中所表述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理解文字所表述观点之后能够有理有据地建立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孩子才具备阅读能力。

  对于能够读懂文字的人,面对同样文字的字面意义的理解,大体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对文字所呈现或力图呈现的深层意义,理解自然会不尽相同,这才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

  如果孩子面对不能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样多维度多角度的观点,只能有唯一标准答案的话,怎么办呢?猜,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投其所好地猜试卷中出题老师的所希望获得的答案,在反复的训练之下他们会越来越熟练地摸索出规律,就好像在官场中,属下说话做事都得看着领导的脸色,揣摩着领导的意图,而领导从来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从而需要下属去“猜”去“迎合”,因而揣摩迎合上意成为中国官场的一大风景线,而中国孩子的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中,如果孩子不能表达与标准答案有差异的自己的观点,如果孩子因为表达了与标准答案有差异的观点而受到惩罚,比如扣分或者罚抄之类的,那么,这样的答题模式是在培养孩子“揣摩迎合上意”的能力,“揣摩”对了就得分,“揣摩”错了就失分。

  当然,背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管他什么样的文章,只要背出一种套路,考试时按着这样的套路,把人物、地点、时间套进去即可,更客观的是,还能套进去种种“意义”。背,的确是连揣摩的努力都再不需要,连万一揣摩错了的风险都可以化为乌有的方法。

  而孩子“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得他们很快就能摸索到使用“猜”“迎合”“背”的方式就能做对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才能获得分数,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但实际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自主判断的能力,失去思维锻炼的机会,导致思维的单一懒惰表层化浅薄化。

  不过,我们聊到最后,那位妈妈认为,如果阅读能够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子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思考的乐趣,阅读能够为孩子打开丰富持久的精神世界。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40:54 | 只看该作者
书屋里的感慨(二)——是否需要答案?

作者:易今2010

 周日有位妈妈来借书,聊天时说起上次我们举办的故事会《安东尼.布朗专场故事会——体会发现的乐趣》,她说她想给我们故事会提些意见,意见大意如下:

  1、她认为在讲解安东尼.布朗的绘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之前,没有必要对安东尼.布朗的其它绘本做介绍,更没必要介绍安东尼.布朗作者本人的大致生平,她说她听了都没记住作者的名字,孩子怎么可能记得住呢?再说了,孩子对作者的生平肯定是没有兴趣的。

  2、她认为在讲解《小凯的家不一样了》这个故事时,根本没有必要讲解从画面的内容生发出去的内容,比如小凯的卧室,和某个画家的名画很相似,包括这个画家的风格等等,她认为孩子不可能听懂这些东西,因而对于孩子来说,就像耳边风一样,听过就忘了,不会有作用。

  3、她认为让孩子去发现画面中的小秘密这个环节很好,可是,她说,绘本故事中的结果明明是小凯家里多了一个小妹妹,你们应该这个答案明确地告诉孩子们,否则他们听了故事之后还是没有搞清楚小凯家发生的真实变化。

  当时我的答复如下:

  回答意见一、我认为安东尼.布朗有很多出色的绘本,如果孩子对《小凯的家不一样了》这个故事有兴趣,那么,同一作者绘制的绘本他们也会有兴趣去看,这无形中给孩子在挑选绘本时增加了孩子可挑选的方向。至于作者本人,之所以要介绍他,是因为作者早期的经历以及作者将儿童绘本画家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经历,这个经历在告诉孩子们,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应该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可能早期因为各种因素而不能如愿,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早期的工作经验都将会成为自己将来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的平台和基础。

  现在无需将这个大道理告诉孩子,但如果孩子记住了安东尼.布朗的经历,他迟早有一天,或许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会回忆起来的。

  回答二、关于在讲解《小凯的家不一样了》中的一张小凯卧室的画面时,安东尼.布朗参照了荷兰画家梵高的《阿尔的卧室》中梵高卧室的样式画成。在小凯卧室的墙上,连挂画的位置都和梵高的卧室是一样的,只是画的内容不同而已,其中画面中小凯床的正面挂的是梵高的《星夜》,我们将这两幅画作为延伸开来的内容,跟孩子们讲解了梵高以及他的这两幅作品,当然还包括挂在小凯家沙发上方的那幅拉斐尔的带着人间慈母微笑的《大公爵圣母》。

  我不认为这些知识会成为孩子的耳边风,听过就会忘,首先我做过试验,我们曾经给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7个孩子讲过荷兰画家梵高、法国画家莫奈等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在一个星期之后再次问起,发现孩子们记得清清楚楚的,只有一个例外。其实,记不清楚也没关系,孩子在童年时期所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也许仅仅是记忆的碎片,但是,当他长大后的某一刻,只要某个场景能够激活他的记忆(可能是偶然),那么,那些残存的记忆碎片很快就能组织在一起,使得他越发有兴趣去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

  还有,如果讲故事时仅仅停留在孩子有兴趣的层面上,那么,孩子对故事的探究也仅仅停留在好玩的层面上,而不会去探究更深层面的知识。作为教育者,我想,家长也是教育者之一吧,更重要作用是创造适合孩子的情境,使得孩子在此情境中学到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孩子跨越原有知识的层次,从而达到孩子可能有的潜在发展层次。

  因而,在故事会中,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自主观察、探索来发现这本绘本画面中小细节的变化。其实我们也是花了很长时间,反复观看绘本画面才逐渐发现了画面中的变化,本来觉得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担心孩子没有能力观察到很微小的细节变化,决定在讲故事时做了些省略,没想到在互动过程中,当故事老师提出让孩子们自己发现 “小变化”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洞察力非常得强,超乎想象,他们很快就能掌握故事老师在先前讲解时发现画面变化的规律,从而演绎,找到更多更细小的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变化。

  回答三、我们按着绘本的顺序讲解了故事,但是,我们没有着重描述答案,即小凯家的变化是因为妈妈生了一个小妹妹。而是设定了故事老师重复问了孩子们两遍的情节:小凯的家到底哪里发生了变化呢?在故事会现场,孩子们的回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截然不同,稍大的孩子,比如说是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孩子,则很清楚地知道是小凯妈妈生了个小妹妹,而稍小的孩子,比如说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孩子,情绪仍然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他们不会将后来小凯的爸爸妈妈抱着小凯妹妹回家的那一幕和前面小凯家那么多的变化联系起来,他们执着地认为是小凯家的三人沙发变成了鳄鱼,小凯家的水壶变成了猫,小凯家的单人沙发变成了大猩猩,小凯自行车的轮子变成了苹果等等。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将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也很难将前后事物的变化相关联。我们两次同样主题的故事会中,都发生了一样的情况,我想,如果我们故事老师一定要在故事会现场强行给予孩子标准答案,那么,对于真心认为小凯家发生了那么多变化的孩子来讲,他们该是多么的失望,故事将多么毫无乐趣可言。

  如果有一天,当孩子再次拿起这本绘本,当他的认知足够能使他懂得小凯家的变化是多了个小妹妹的时候,他将会心地一笑,他不会认为是安东尼.布朗欺骗了他,他会因为自己最后终于发现了答案而高兴,更会因为自己当初发现了绘本画面中每一个小细节的变化而自豪。

  我认为,讲解故事时,对于知识方面的延伸,我们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准确精确,对于孩子听了故事之后的感触或想象,那应该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7:27 , Processed in 0.0771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