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铁军: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4 13:0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铁军: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





                              文章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2期   
摘要:名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高度专业化发展过程,是教师不断跨越成功的栅栏、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性、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特别是存在“关键期”和“突破期”现象。解读名师成功的人生轨迹,感悟名师的人生智慧,无论是对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师教育与管理策略,还是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教师或师范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以自身特殊才干和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著称,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引领着教改新潮流。名师是岗位锻炼、培养与自我主动发展的结果。在名师的漫漫人生征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季节,都有自己“面壁一十年图破壁”的不懈奋斗,都有自己“教育人生竞风流”的成功惬意。解读名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深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探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论是对名师自身、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还是对当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对近二十名江苏著名特级教师(校长)的个案研究基础上,笔者从时间的维度上总结名师的成功之路,从人才学、社会学、成功学、心理学及复杂性系统科学理论等多方面解读名师的成功人生,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机制,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一些共性特征与规律。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因人而异,但是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和突破期,这对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与管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一、教师成长的复杂性与规律性

    “教师成长”内涵固然很丰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认为其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它既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也包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即教师教育过程。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很多,似乎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别:理智取向的理论、实践,反思取向的理论和生命取向的理论。但无论是哪一类别的理论,其关于教师成长的研究,大多是按照某个标准或维度而提出的一种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缺少实际调查和实证研究,标准和观点多样,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够坚实,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由于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才的成长本身就相当复杂,无论是其作为自然人的物质生命发育还是作为社会人的精神生命成长,都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自组织复杂性巨系统”,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人才成长的复杂程度远非物理化学系统及一般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可比拟,因此,无论用何种方法去探讨人才专业化问题,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外复杂性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深人,国内外许多学者正尝试着用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探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我们认为,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因为其所从事培养人的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与其他专业人才相比,更具个性化,更具复杂性。教师成长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协同性、非平衡性等特性。所以,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理应以复杂性系统科学理沦为依据,多维解读。
    受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我们认为:既然名师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主发展的巨系统过程,单用某一种理论来诊释并不能完全揭示其实质,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理论,尽量完整地理解其内涵。名师的成长过程虽然极其复杂,但符合一般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作为新教师的入职适应阶段和已胜任教学成为优秀或骨干教师的成熟阶段,名师大多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出色表现。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相当复杂。将教师成长放在复杂科学理论的坐标系上来考察,我们会发现,一个教师从走出师范院校的大门到成为一名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成长过程是其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其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超越的过程。虽然每个教师的生命长度大致相当,但是在成长历程中每个阶段的生命宽度是不一样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实质就是职业个性不断成熟、自主发展的复杂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年龄递进的、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有诸多复杂的内外制约要素共同影响的阶段性上升过程。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一方面表现为符合人才学研究的成果――“成才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即在选定成才目标的前提下,立志成才的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知识积累和教育才能锻炼,逐步接近成才目标。“周期”固然是自然科学概念,但复杂科学理论也强调“周期性”是事物复杂性的一般特征,这里指教师成长所需要的时间。作为特殊的专业人员,一个教师的成长周期比其他任何人才的成长周期都要长。就中小学而言,一个教师起码要经过十年以上的磨练,才能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历程和特点挂上钩,积累起初步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教师成长是有层次的。根据研究,一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个称职并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教师所需的时间大约为十年,一名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或骨干教师所需时间大约为十年,而从一个优秀教师到职业个性成熟并且而独树一帜,形成风格,成长为名师所花费的时间,大致又是十年。这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在名师成长过程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规律性突出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任何一个名师都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只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阶段表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独特的个性色彩。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性
    教师成长的阶段性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人格特质上,更体现在不断追求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超越创新意识和自主创造的品质上。名师的专业成长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丰富专业知识技能,满足自身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表现出与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简而言之,教师成长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向度的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成长过程。参照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综合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各方面因素和总体专业水平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入职适应期
   入职适应阶段是每一个名师成长所不可跨越的。这一阶段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二是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我们认为,这在名师成长的全部历程中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有了好的起点,就有了发展的好势头,有了好势头,就有了勇气和自信。万事开头难,只有跨过了这一步,才会有顺利的发展。
    一个新教师真正完全适应教师岗位,成为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适应性强的教师,时间会短些,可能只需要3~5年。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相当部分名师的适应期很短。在这一阶段,他们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教育实践的要求、自己的兴趣和确立的目标等,努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尝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并逐渐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技能,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成就名师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如果鼓励新教师模仿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技巧,而且给予听课观摩、备课研讨、思考反馈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对于他们尽快缩短适应期,成为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适应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二)成熟胜任期
    对应教师成长的“成熟胜任期”的典型年龄段为25~35岁左右。这一时期的教师,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学校组织的纪律和规范,完全适应了教师工作,完全融入了学校组织,也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已经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在学校也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学生心目中也已树立起了一定威信,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课,关心班级的大小,关心课堂时间是否充足、备课材料是否充分,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等。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尝试教学法理论的思想萌芽就是产生于当年他对他任教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注。
在这一阶段,教师职业成就意识的自我培养非常重要。傅道春教授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这一阶段划分为“教师需要的发展期”。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成长点,这一时期的教师大多希望继续进修、深造,以获得知识水平、学历层次的提高;加强自我教育,为迅速有效的成长打下扎实的思想业务基础,力争脱颖而出。这一过程一般也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当然,有的教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发展期而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育信念、职业理想和成就事业执著程度有所差异。
    (三)高原平台期
    一个教师,当其到达一个成长台阶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兴奋,也会因工作不熟悉、具有挑战性而努力学习。但当他掌握了他所能认识到的工作技能时,如不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就会停滞不前。在名师成长历程中,这种停滞不前的现象可以称为“平台现象”,这一阶段为名师成长的“高原平台期”,是所有教师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有学者称为“不成长期”或“重新评价期”“职业危险期”。
    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平台期通常需要8-10年完成,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岁左右作为资深老教师,他们会因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会因自己对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环境”的显赫成就(职务上的或职称上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会由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产生“职业懈怠”的心理,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这些不良心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危险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大部分教师之所以不能成长为名师,可能就是因为其毕生都无法突破这一发展的“高原平台”。
    (四)成功创造期
    成长、成熟的终极意义在于成功。一个能突破其教育人生从而获得成功的名师,一般任职约满20~30年,年龄约在40~55岁,属教师工作最佳状态阶段,即处于成功创造期。此阶段教师的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风格与模式个性化,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且有分量,在校内外已产生了较大影响,实施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需要,希望发挥潜能,形成特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孜孜不倦,乐此不疲。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大胆使用,满足其成就需要。江苏名师李庚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坚持认为是因为自己实现了从教生涯中的三种境界一一“将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从名师身上我们感悟到:教师成长之路,平凡而又充满奋斗。名师“成名”是其毕生追求成功教师人生的必然。事实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会使教育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已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这一点,我们无论是从老一辈名师李吉林、李庚南、于永正、孙双金、袁浩等的足迹中,还是从新生代名师王生、许新海等超越者的成长轨迹里,都能找到印记。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终其一生都没能达到这个成功人生的阶段。
(五)退职回归期
    这一阶段对应职业生涯理论中的“职业生涯后期”。这主要指教龄在30-40年之间的教师,大约从55岁直至退休。这一阶段的教师进入体力衰退初期,虽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身体机能却在不断下降,甚至力不从心。继续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维护尊严,准备引退,是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心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2:40 , Processed in 0.0660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