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方教育史[个人记忆篇之一]:云梦县隔蒲公社和平高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0 21: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梦县隔蒲公社和平高中
杨欣波
       原隔蒲人民公社在府河北岸、南对护子潭设立的一所中学,学校所在地为和平村。学校四周没有村庄,因此学校的视野十分开阔。
        学校的前面是一条连通中西大渠的小渠道,全校学生的用水就取自于这条小渠道。学校四周是和平村、灯塔村、红旗村和沙河公社的包兰湾,沿着向东延伸着的小渠走十多里地,就可到达沙河公社的太平大队和大程家村。
        学校的西面100多米处是中大渠,过中大渠上的小桥后,再向西走四里多路程,就可上宋褚村旁的云梦至云梦泵站的简易公路。若继续再向北行6里多路,就是隔蒲人民公社所在地隔蒲潭街。
        学校由坐北朝南的6间主教室的用土窑烧的红砖盖的平房,和东西两栋相当低矮厢房成一横东西两纵布局排列的两栋低矮的近10多间教师宿舍所组成。学校不大的食堂在西厢房屋的顶南头。学校是清一色的土红砖布瓦平房,十分的破旧,在天下雨时有的教室多处漏雨。
        学校教室前面曾种植过过十多棵塔松,和几棵苦楝树。教室前面是不大的学校操场。教室前的学生操场上有两个水泥乒乓球台,有一对破了蓝板的蓝球架子的操场兼蓝球场。这是同学们课间做广播体操和集体休息时的活动场所,更是学校同学们课间放学后的娱乐和打乒乓球和蓝球时的快乐天堂。
        在学校操场南边与农田的交界处,种植着10来棵只开花不挂果的小苹果树。校园四周是老师们开辟的过日子的小菜园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贫困中快乐地教书、学习和生活着。有的同学因家里没有米带来,经常挂午饭的饭钵子,老师和学生们常常几个月都吃不上一餐肉。
        生活虽然如此的艰苦困难,但是由于师生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始终勃发着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学校里的欢乐歌声曾不断地向四方传递得很远很远,滋润着当时许多困苦农民兄弟的心田。
        我是19758月从原隔蒲公社么屋中学读初一转学至和平中学读书求学的。因这所学校当年没有初中二年级,只有跳级在这所学校上戴帽高中部的唯一的一个高中班上学,当年我曾是一个瘦小的、年纪不到145的小小少年。
        从19759月至19776月,我在这所戴帽高中读了两年的书。当年学校只有一个高中班和四个初中班,有学生250名左右。
        学校10多位老师和全体同学生活十分的清苦和艰苦。教材十分的奇缺,有的老师就自编教材上课,学生们也都认真地做着学习笔记。
        尽管条件如此的艰苦,但是所有的老师在教学时都十分的认真,还不时地去同学家家访。绝大部分的同学们学习更是珍惜淹他们难得的学习生活,学习上大家都十分的勤奋认真。学校的学风十分的优良,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十分的活跃,因此学校的人气是十分的旺盛,当年曾声播四乡八里。
        学校尽管偏隅于偏远的农村一角,但因为其优良的校风和口碑,曾吸引了河对面的道桥镇及邻近的沙河公社等地的许多学生和几个远在四川的外省同学前来学校就读。
        恢复高考后,这所学校有不少的同学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中专,有的参军保家卫国。比大我几岁的同学张顺洪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1978年,他曾以当年湖北省高考尖子生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作为公派留学生,曾远赴英伦剑桥大学留学进一步地深造。他现在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关于英国问题的大学者,和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
      
        令人遗憾的事情是,因为基层教育行政体制的几次变更,当年和平高中的学校因没有列入建制,以至学校早已经不复存在消失了许多年了。
        消失的学校是没有可能举行校庆的。当年我们这些和平高中的同学从学校毕业后到现在,大都已经有35年没有再过见面了,也许今生我们将不会有机会团聚叙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52 , Processed in 0.0618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