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确立群体规范与压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群体必须有统一的行动准则,这个准则既有利于规范群体成员的行为,又有利于增加这个群体的凝聚力。所以每个班级必须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中学生行为总则》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确定,班规的确定最好是以班级代表大会的形式进行,即在全班进行征集班规活动,然后在班会上通过,严格执行。同时班规不要太琐碎,太细了操作起来不方便,并且班规不能一层不变,应该根据班级的发展程度,适时地进行调整。
班规四字诗
我班弟子,个个神气。知书达礼,知法守纪。
孝父敬母,敬长尊师。同学关系,和睦一气。
素面朝天,衣冠整齐。拒决追时,修身养性。
耕读书写,鸡鸣及起。庭厨洒扫,样样精细。
作业练习,完成即时。日记笔记,天天要记。
考试成绩,真实可信。杜绝作弊,人格第一。
班规一但通过,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决不能有所偏差与谬误,“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同时我认为,对于学生的处罚重点是为了自省,使学生具有自省意识。因此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用写“自我反省材料”,自我反省的材料篇幅一般的比较长,这样既可以避免师生之间因不理智而产生冲突,又可以使学生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
增加凝聚力
一个群体是否有战斗力,主要看凝聚力。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尤其是差班主任更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增强凝聚力的方法最重要的有两种:活动法、心理主题班会。不同的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有所侧重如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文学艺术活动等活动。心理班会在差生教育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差班的班主任一定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每隔一星期进行一次心理班会,心理班会的主讲者一定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总之,所有的学生活动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指导作用。
四、
充分调动学生的民主参与力度
民主参与力度与意识是一个群体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否具有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同时应该注意作为一个群体成员每个人都有领导与被领导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在班级一切活动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基础上,尽可能听取学生的可行性建议。如可以在班级进行所有角色的轮换制度,如班干部轮流制、小组长轮流制等。也可以设置班级民主建议意见箱。
五、
控制好班内的非正式群体
班内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由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个人爱好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群体。这些群体对于班级的班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正式群体有得有利于班风如建设,有得不利于班风建设。对于不利于班风建设就利于其感情密切、言传迅速等特点,老师或班主任一定要进行有利的引导。如利用它情感密切的特点,可以引导他们弥补群体内成员能力差异现象,让他们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利用它们迅速传播的特点,可以作为间接表扬与批评的有效渠道;利用它能够满足社交与归属需要的特点,可以稳定人心,提高士气,促使安定团结;利用它情况反应迅速的特点,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即时性;利用自然领袖的特点,帮助班主任做好思想工作。
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非正式群体,对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人物要循循善诱,做好工作通过他,做好其它人的工作。总之只要将非正式群体教育好了,一个差班的班风就转变好了。
[ 本帖最后由 马建军 于 2009-3-29 11:38 编辑 ] |